為什麼地球上生物的體型越來越小?科學家認為與這一因素有關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自從地球上的生命誕生之後,地球就不再像太陽其他行星那樣死氣沉沉了。但是生命在地球上生存也需要付出慘痛的代價的,那就是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生物大滅絕。根據考古學家的研究發現,地球歷史上至少發生過5次生物大滅絕,其中離我們最近的一次就是6500多萬年前的大滅絕,那一次使恐龍徹底在地球上消失了。

自從恐龍消失之後,地球上似乎再也沒有體型龐大的動物出現了。如果要說體型比較龐大的,猛獁象應該算是一種。直到人類出現之後,逐漸發展形成人類文明,一步一步走到現在成為了地球的統治者。但是現在人類統治地球的情形和恐龍統治地球的情形很不一樣,恐龍時代幾乎什麼動物都是大型的,而人類時代很少看到巨型的動物。

那為什麼經歷了一次生物大滅絕之後,地球上的生命體型就會變小一些呢?實際上問題的答案很簡單,就是地球上的氧氣含量變化了。恐龍時代甚至是更前的時代,地球上的氧氣含量幾乎占了大氣的4成,許多動物都適應了富氧環境最後都變得碩大無比。而現在地球大氣中的氧氣含量大約為2成,同樣是為了適應環境,動物的體型就只能縮小一點了。

而且科學家通過研究發現,地球上每經歷過一次物種大滅絕,地球上的氧氣含量就會降低一些。而當滅絕危機過後,生命開始復蘇,為了適應環境它們的呼吸系統必須作出改變,因此體型也跟著發生了改變。科學家認為造成6500多萬年前恐龍滅絕的原因很可能是小行星撞擊地球,這顆小行星不僅導致恐龍的滅絕,還使得地球的氧氣含量大幅度下降。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