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微信為何做不成資訊流,而今日頭條又為何做不成社交?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原創 微信為何做不成信息流,而今日頭條又為何做不成社交?

時隔半年,微信再次進行重大升級迭代。在微信7.0版本中,最大的變化就是對社交分發的重新思考和定位,面臨字節跳動旗下今日頭條和抖音的挑戰,通過將「讚」變為「好看」,並新增「時刻視頻」功能,幾個按鈕的變換帶來了四兩撥千斤的效果,微信用自己的方式重新定義了信息流。

巧合的是,在宣布從智能分發走向智能社交的一年後,今日頭條在不久前的頭條生機大會上透露未來一年的關鍵詞將是「垂直化」,並將會更大力度地將流量往粉絲傾斜,進一步進行社交化的探索,而萬眾矚目的全新社交產品「飛聊」也有可能在未來成為微信的勁敵。

當移動互聯網用戶紅利不再,微信和頭條都開始思考下一個增長點在哪里,雙方關於「用戶時間」的爭奪才剛剛開始,如今一個走向「信息流」,另一個則邁向「社交」,內容分發的中場戰事,現在才剛剛開始。

兩個平行的互聯網世界

微信重視「信息流」,背後的邏輯其實不難理解,信息流和即時通訊雖沒有直接的競爭關係,但短視頻卻正在成為吞噬即時通訊的流量黑洞,至於抖音的爆紅更讓字節跳動成功收割了大量的年輕用戶,而這與騰訊遊戲、泛娛樂等業務的用戶群高度重疊。

原創 微信為何做不成信息流,而今日頭條又為何做不成社交?

從Questmobile最新數據來看,以抖音、火山小視頻、西瓜視頻為代表的短視頻產品,正在給騰訊的即時通訊流量帶來巨大的威脅。在短視頻行業的總使用時長從3.6%飆升至8.8%的前提下,即時通訊的占比卻從34.7%下降至31.5%。關於「用戶時間爭奪」的戰爭,硝煙早已彌漫開來。

今日頭條的社交化嘗試則歷來已久,從悟空問答到微頭條,再到強調智能社交的粉絲推薦,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頭條系的產品都有一個重要特徵,那就是「以算法為核心的中心化模式」。

這種基於用戶興趣推薦的個性化分發,可以讓產品流量極短時間獲得爆發式的增長,但也正是這種流量分配邏輯,今日頭條與用戶、內容創作者和開發者之間的關係就永遠只停留在弱鏈接上。

對用戶黏性來說,最高效和穩定的方式永遠是建立網狀的用戶關係鏈,也即「社交網路」。沒有社交,頭條始終有淪為工具的風險。事實上,在持續3年的高增長之後,今日頭條的拐點已致。

原創 微信為何做不成信息流,而今日頭條又為何做不成社交?

根據Trustdata最 新髮布的一份報告,抖音、快手、西瓜視頻、火山小視頻四款APP的總用戶數在9月份都不同程度出現了下降,而頭條系APP的總使用長在第三季度占比也首次出現下滑。

兩大平台對內容分發未來的思考,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殊途同歸,都是寄希望將「算法」和「社交」結合在一起, 但平台自身的基因和局限性,卻決定了這種探索想要成功並非易事。

微信為何做不成信息流?

今年微信公開課上,張小龍曾明確表示,並不想把訂閱號變為信息流的形式,但6月訂閱號呈現方式的改版,還是讓我們看到了信息流的雛形,這次的改版則更近了一步,將社交關係引入到信息流的內容分發中。

「訂閱號」的信息流嘗試,原本是希望能夠解決公眾號打開率下滑的問題,但半年過去,這個早先的痛點似乎並沒有得到解決,而同樣是信息流的「朋友圈」也沒能留住用戶。

至於「看一看」,在本次改版之前,我們還沒看到其有成為用戶主要信息獲取管道的可能性,改版之後的「看一看」能否成為朋友圈之外另一個大型「流量池」仍有待觀察,但入口和用戶習慣仍然是擺在「看一看」面前最重要的難題。

微信為什麼做不成信息流?實際上,這並不是產品本身的問題,也不是內容分發機制的問題,而是一種「重度用戶」的短見。張小龍曾說希望「用戶用完即走」,而信息流則強調留住用戶,這兩者本身就存在矛盾。

張小龍是閱讀愛好者,微信產品經理們是重度用戶,媒體朋友們也熱衷於社交分享,而他們都有兩個共同的特徵,那就是「複雜的社交關係」和「習慣於訂閱大量的公眾號」,當信息量龐大到帶來困擾時,自然會想到用「信息流」去解決這一問題。

原創 微信為何做不成信息流,而今日頭條又為何做不成社交?

無論是「訂閱號」、「朋友圈」,還是改版後的「看一看」,我們獲取的信息主要都是來自社交關係鏈,但問題是,微信的絕大多數用戶來自於下沉市場,他們並未擁有一線城市用戶那樣複雜的關係鏈,也不太習慣去主動訂閱成百上千的公眾號,微信向他們所提供的信息量根本就不足以承載信息流。

換句話來說,微信生態中的絕大多數用戶對信息的需求,微信就無法滿足,而這顯然無法通過「流量分發機制」改變,解決不了這個根本難題,微信的信息流就永遠沒辦法幫助騰訊狙擊今日頭條。

今日頭條又為何做不成社交?

去年的頭條生機大會上,今日頭條放棄了過去幾年強調的「補貼」,而是更加強調「粉絲」的重要性,「千人百萬粉」計劃應運而生。從智能分發走向智能社交,這是張一鳴深思熟慮後的一次重要戰略轉型,而這很大程度上也說明,平台想要真正吸引優質的內容創作者,光靠錢是無法解決的。

如今時隔一年,今日頭條預設的「千人百萬粉」計劃並未完成,寄予厚望的「微頭條」也沒能承載張一鳴的社交夢。今年的頭條則開始強調「垂直化」,寄希望通過內容垂直化戰略,豐富內容生態,進一步幫助內容創作者增強粉絲黏性。

原創 微信為何做不成信息流,而今日頭條又為何做不成社交?

「垂直化」的內容戰略做到並不難,今日頭條只需將流量更多傾斜到相關領域的內容創作者即可,但想要借助「垂直化」做到社交關係的沉淀卻難於登天。

通過「垂直化」沉淀社交關係,關鍵在於如何讓多種帳號角色構成一個完整的生態鏈。專業的內容生產者提供精品的垂直化內容供大眾消費,大眾則通過「關注+分享+評論」的互動機制,即是內容消費者,又對這個內容生態進行補充。換句話來說,「垂直化」並非簡單的分發流量,更重要的是讓內容在特定用戶群體中形成流動。

頭條用戶群的目標非常明確,主要是為了獲取資訊和打發時間,這和微博用戶在此之外,還要獲得情感與價值認同有著本質的區別。被算法訓練出來的用戶根本不在乎誰是內容生產者,他們也沒多餘的精力去生產內容,而內容生產者也缺乏深入經營粉絲的機會,永遠無法做到交叉的傳播和互動。

頭條系產品始終是流量思維,牢牢把流量分配權掌握在自己手里,通過內容將分散流量匯聚起來,然後再面向廣告主對這些流量進行二次分發,本質上是流量的「精細經營商」與「二次分發商」。

知名自媒體萬能的大熊對此點評道,「今日頭條最大的問題是不把內容創作者當成人,一萬粉絲和百萬粉絲的時候,所獲得的流量沒有任何區別。大家辛辛苦苦做流量,但最終還是平台想怎麼分配就怎麼分配,完全不穩定的流量分配,怎麼做商業化,全是蒙著來的」。

張一鳴曾言「內容創造者不應花費大量精力在於行銷,頭條號的機器推薦具備更大優勢」,頭條的根基確實建立在「算法」上,但通過智能推薦快速堆出來的百萬粉大號,一定比不上主動關注的粉絲黏性。

頭條過於強調「中心化」,卻忽略了內容創作者本身對商業化和影響力的訴求,內容創作者始終只是這個生態的下遊,並沒有參與到整個商業變現的環節中來,他們的角色也更多只是幫助平台生產內容。而被算法所主導的流量分發,也意味著內容創作者沒有流量經營權,商業化也就根本無從談起。

對內容創作者而言,一個缺乏商業想像空間的平台,也很難說會獲得他們的真正青睞。這個角度而言,頭條要想做好社交,就一定要放棄智能,而這幾乎是一個死循環,這或許也是即將問世的「飛聊」要獨立於今日頭條體系之外的原因。

微信和今日頭條都想將觸角伸向對方領域,一個希望將一二線城市用戶的使用習慣嫁接到下沉市場,另一個則寄希望借助算法在熟人社交市場撕開一道口子。但用戶習慣的改變並非一朝一夕就能做到,創始人對產品的思考也從一開始就決定了未來的方向。

正如王小川所言,「張一鳴相信數據與算法的價值,讓字節跳動;張小龍相信人的意義,因你看見所以存在」,結局或許從一開始就已注定。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