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美國時間1月8日,全球電子行業標桿意義盛會——2019年國際消費電子展(CES)在拉斯維加斯開幕。AI依舊最為主導話題。在展會上,晶片廠商、家電企業以及機器人廠商紛紛展示AI技術,語音交互、機器視覺代表的AI技術仍是科技行業主攻的方向。
在代表未來的技術創新方向上,VR、AR曾在CES大放光彩,但在今年,以往極受追捧的美國、日本、中國的VR公司難覓蹤跡,科技巨頭對未來投資集中在人工智能技術。
英特爾在CES上宣布,將和Facebook合作在今年下半年完成新款AI晶片—— Nervana神經網路推理處理器的最後開發工作,以使更多公司更加便宜地使用人工智能技術。同時,英特爾與阿里巴巴宣布達成合作,基於英特爾硬件產品和阿里雲展開人工智能發展合作。兩家公司表示,將在2020年東京奧運會期間使用人工智能技術對運動員進行三維立體跟蹤。
三星和SONY則展示了在機器人領域的最新研發成果,三星首次公開亮相能夠幫助消費者管理日常健康生活的人工智能助手Bot Care,SONY展出了陪伴機器人——機器狗「Aibo」。
三星可能會將Google智能語音助手Google Assistant整合到新的電視中,而不是只關注自己的Bixby語音助手。第一財經記者在美國大型連鎖會員店Costco內看到,結合Google Assistant的GoogleHomeHub家庭智能助手已經在批量上市銷售。
說到 Google Assistant, Google今年在CES展上,玩兒得更大了,最大的感受是今年整個展會上Google Assistant無處不在。 在CES 2019建立了一個大大的展台,用來展示Google Assistant軟件。在拉斯維加斯會議中心到城市的列車上,隨處都可以看到「Hey Google」的字樣。關於Google Assistant的最新產品包括: Orbit B-hyve灑水控制器;GE智能照明產品;Capstone 魔鏡;Lutron Caseta速度控制器;Currant智能壁裝電源插座;D-Link電池式Wi-Fi傳感器;First Alert 可視門鈴。
與Google Assistant「對壘」的,是亞馬遜的智能語音助手Alexa。在去年9月1日德國IFA(柏林消費電子展)上,亞馬遜智能家居副總裁Daniel Rausch演講時透露,當時Alexa已經接入2萬種設備、超過5萬種應用,未來智能語音將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控制任何東西。
如今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強大的中國科技公司開始成為CES這類全球科技盛典的重要看點。百度AI首當其沖。
2019CES前夕,百度用自動駕駛車隊從長沙運送了一個Apollo標識的包裹,於CES首日由當地無人貨運車送達拉斯維加斯,完成全球首次自動駕駛物流閉環。在自動駕駛領域,百度Apollo發布了全球首個最全面的智能駕駛商業化解決方案——Apollo Enterprise,推出了熟練操作「穩如老司機」的Apollo3.5版本,並發布了全球首個面向自動駕駛的高性能開源計算框架Apollo Cyber RT。在智能語音交互領域,小度與聯想聯合宣布,雙方將在2019年第一季度推出搭載DuerOS(小度人工智能助手)的聯想智能平板系列新品。在智能雲領域,百度發布了中國首款智能邊緣計算產品BIE(Baidu Intelligent Edge)和智能邊緣計算開源版本OpenEdge。同時,百度還將聯合英特爾、恩智浦(NXP),分別推出兩款搭載邊緣計算的硬件產品。 不僅通過Apollo,小度,智能雲和AI計算系統等軟硬件向全球科技行業「秀肌肉」,還與全球最具專業的IT研究與顧問公司Gartner聯合發布了《全球智能城市建設中的計劃與挑戰白皮書》。
除了百度AI這一巨頭,京東的參展主題是「Delivering the Future of Shopping」。空中物流方面:空中京東無人機開始承擔起末端配送任務,已經達成全國10個省份超過12萬公里飛躍的成就 。地面物流方面:集合京東物流配送機器人的京東物流智能配送站首次在海外發布,目前其已在國內長沙、呼和浩特落地。此外,京東還帶去了城市物流發展的新構想——地下物流。產品方面,人機協同CP——京東物流外骨骼機器人;AR等技術加持的試妝、試衣重塑用戶體驗的產品、服務於線下門店進行數字化經營、改造的門店科技產品也成為展會焦點。
科大訊飛:「A.I.+時代」智能產品「全家桶」亮相。2019 CES科大訊飛以傳遞傳遞著「A.I.+時代「的生態理念帶去了訊飛翻譯機2.0、訊飛聽見系列產品、阿爾法蛋家族、飛魚智能車載系統、訊飛轉寫機等智能產品。相關智能產品的多種語言離線翻譯、拍照翻譯、全球網路和方言識別贏得一致好評。
美團:無人配送家族全體成員亮相。比較有意思的是每一個家族成員都有一個很魔性的名字 。美團室外無人配送車——魔袋
針對半開放狀態道路長距離場景提供無人配送服務,自動溫控餐箱保證餐品處在適合的溫度,人臉識別開箱、自助取餐。
美團室內無人配送車——福袋
室內配送機器人,自主的電梯交互方式、自動識別目標送餐樓層,支持人臉識別、二維碼、NFC等方式取餐。
美團室內無人配送車——小袋
一款在更高精度算法、更多精細數據支撐之下具備更精準定位能力的室內無人配送車,可識別複雜路況並作出準確判斷而達到自動避讓,具備足夠的靈活性。
此次在CES 2019展會PQ Labs 展位上還看到了一個好玩的黑科技:能夠同時對多達2,000張人臉的視頻進行人臉識別的技術,而這卻沒有使用GPU進行加速。在6米長的顯示牆上播放的 4K視頻中,有密密麻麻超過2,000張人臉,檢測識別引擎對每一幀畫面中出現的人臉進行實時識別和分析。這項技術來自於 PQ Labs自主研發的MagicNet 技術。
PQ Labs 一直專注於大尺寸觸摸交互設備行業,是目前國際市場上最主要的觸摸屏供應商之一。近年來開始在人工智能領域發力,此次於CES 2019 展出的 PQ Labs MagicNet 產品便是其在 AI 領域的第一個重量級產品發布。
目前的主流技術對於同時識別2000張臉非常難,因為分辨率有限,因此模糊不清。PQ Labs MagicNet 可以支持高達 4096*2048 分辨率的視頻流解析,同時在檢測性能上,也遠遠超過目前主流性能指標(約200個物體左右),可實時檢測超過2,000個物體。
GPU太貴幾乎是所有人工智能行業從業者的痛點,但是Intel CPU 孱弱的神經網路處理能力讓他們不得不採購昂貴且高能耗的GPU晶片。PQ Labs希望能夠通過MagicNet帶來一些改變。在實際測試中,異構計算設計的MagicNet能達到NVIDIA Titan X的3.5倍性能,同時由於不需要高功耗的GPU晶片,系統運行的功耗也僅僅相當於NVIDIA 方案三分之一。
PQ Labs 創始人兼CEO 陸飛表示,「MagicNet 可以幫助企業快速進入人工智能市場,我們希望更多的企業可以參與到人工智能行業中去,共同分享技術革命帶來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