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列印微創治療腦出血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3D列印微創治療腦出血

腦出血是神經外科的急危重症。隨著精準醫學理念的發展,微創血腫穿刺引流術因其簡單、安全、快速、損傷小的優勢應用越來越多。準確而安全的穿刺是保證療效和預防並發症的關鍵,但是臨床上因為CT定位誤差、術者操作偏差、患者個體差異等因素均可引起穿刺方向、距離等出現偏移,導致穿刺失敗。

3D列印技術是當今最熱門的生物醫學研究方向之一通過影像技術(CT﹑MRI等)資料的輔助,應用計算機輔助設計技術虛擬出待構建體的三維結構,然後用相應的材料逐層創建出實體,具有高精度、構建速度快的優點。

濱醫附院神經外科應用3D導板導航下微創血腫穿刺具有三個特點:

(1)精準、安全。(2)無需全麻、頭架固定。(3)3D列印材料費僅僅50元。(4)創傷小、手術時間短(手術過程只需10分鐘)

1. 影像資料的獲取:

患者行顱腦CT檢查,采集高分辨率薄層CT掃描數據。一般採用64排螺旋CT,掃描層厚lmm,重建層厚0.5mm,層間距0.1mm。將原始CT圖像以DICOM格式保存以後,再刻錄導出至DVD光盤中。

2. 術前準備:

(1)高配置台式機電腦、3D列印機、3D列印耗材、3D列印設計軟件等。

(2)醫用顱腦外科電鑽及鑽頭,無菌手術器械包,2%利多卡因,5ml注射器,無菌敷料包及洞巾,無菌手術衣及手套、縫線,一次性腦室外引流器, 記號筆等。

(3)患者準備:監測並控制血壓,行血常規、血型、凝血功能、肝腎心功能、電解質、血糖等化驗,心電圖,術前禁食,剃頭等。

3. 顱腦CT數據的自動導入:

利用Mimics 16.0軟件的自動導入DICOM格式的二維圖像資料的模塊,對資料的完整性檢測完畢之後,將DICOM格式的顱腦CT掃描數據導入計算機系統中的Mimics 16.0軟件中,進行無損壓縮及序列檢測,並設定好顱腦的前、後、左、右、上、下的各個方向,確定顱腦圖像的冠狀面、矢狀面和橫斷面,進而完成顱腦數據的自動導入。

3D列印微創治療腦出血 科技 第1張

3D列印微創治療腦出血 科技 第2張

4. 設計顱內血腫的穿刺通道:

顱內血腫的穿刺通道的設計,首先根據之前三維重建的頭部模型確定好穿刺點,然後根據之前三維重建的顱內血腫模型,精確計算穿刺通道的長度和方向,穿刺通道注意避開外側裂及周圍重要的血管、神經。顳部穿刺點應避開顳部重要血管及功能區,穿刺通道應避開外側裂、大腦中動脈等重要結構。

3D列印微創治療腦出血 科技 第3張

3D列印微創治療腦出血 科技 第4張

5. 3D列印引導下微創穿刺術

濱醫附院神經外科在2015年9月成立3D列印醫學研究所,在李澤福主任帶領下成功將3D技術應用到神經外科臨床治療中,並成功實施全球首例3D列印輔助顱內血腫穿刺引流術。

自3D導板下微創血腫穿刺術開始應用至今,經過無數次的改良創新,進行了近300例手術,手術效果滿意,隨機選取幾例與大家分享:

病例一:患者王某某,男,46歲,因「頭痛伴左側肢體活動不靈3天」入院。入院查體:嗜睡狀態,呼叫睜眼,言語尚可。雙側瞳孔直徑約2mm,對光反應存在。左側肢體肌力2級 ,右側肢體肌力5級。顱腦CT示右側基底節區腦出血。入院後排除手術禁忌,行3D導板下經額部血腫腔穿刺術,術後復查顱腦CT如圖,引流管位於血腫腔中心,穿刺位置滿意。輔以尿激酶血腫腔注入術後3天復查血腫已基本沒有。

3D列印微創治療腦出血 科技 第5張

病例二:患者張某某,男,50歲,因「突發言語不清伴右側肢體活動不利6小時」入院。入院查體:嗜睡狀態,呼喊睜眼,言語不清。雙側瞳孔直徑約2mm,對光反應遲鈍。右側肢體肌力2級 ,左側肢體5級。顱腦CT示左側基底節區腦出血。入院後排除手術禁忌,行3D導板下經額部血腫腔穿刺術,術後復查顱腦CT如圖,引流管位於血腫腔中心,穿刺位置滿意。術後17天復查顱腦CT示血腫完全吸收,右下肢肌力4+,右上肢肌力4級。生活自理。

3D列印微創治療腦出血 科技 第6張

病例三:近期我院一年輕職工因勞累過度發生腦出血,經過科室討論予以急症行3D列印輔助顱內血腫穿刺術,術後復查CT示引流管正中血腫中心,引流效果滿意,患者意識狀態較術前明顯改善。

3D列印微創治療腦出血 科技 第7張

3D列印技術是當今最熱門的生物醫學研究方向之一,通過影像技術(CT、MRI等)資料的輔助,應用計算機輔助設計技術虛擬出待構建體的三維結構,然後用相應的材料逐層創建出實體,具有高精度、構建速度快,可做到按需製造等優勢及個性化、精準化、遠程化等優點,特別適合於醫學領域的應用。應用3D導板輔助微創血腫穿刺不僅精準、安全,而且局麻下就可以進行手術,降低了全麻手術風險,大大節省了手術費用。並減少手術創傷和縮短手術時間。

熱烈歡迎各位同仁及興趣愛好者!

2018年11月18日第四期全國3D列印微創穿刺術治療腦出血培訓班將在山東省黃河之畔—濱州舉行。全程實戰操作培訓及現場疑問解答,帶你走進神奇的3D列印,掌握精準醫療技術。

3D列印微創治療腦出血 科技 第8張

3D列印微創治療腦出血 科技 第9張

3D列印微創治療腦出血 科技 第10張

培訓班信息

第四期全國3D列印微創穿刺術治療腦出血培訓班

暨國家級繼續教育項目3D列印在神經外科中應用

時間:2018年11月18日

報到地址:濱州市希爾頓酒店(濱州市濱城區黃河五路399號)

培訓地址:濱州醫學院附屬醫院3D列印醫學研究所(綜合樓24樓西)

教材教具:電腦,3D列印機,教材,模型由舉辦方提供 。

培訓對象:神經外科,神經內科,急診科,骨科及對醫學3D列印技術感興趣者 。

註冊費用:500元,限額30名,以網上繳納註冊費為準,先註冊先安排 。學習班發票及繼教學分(國10分)將快遞到貴科室。請將註冊信息發至下面聯繫人手機或微信均可,費用可通過微信/支付寶轉帳。

酒店住宿:食宿費自理,可開發票回單位報銷。

報名聯繫人:

郭翀電話(微信):18706430363

孫其凱電話(微信):18105435634

邢夢陽電話(微信):13954342026

李珍珠電話(微信):15550208856

高陽電話(微信):13884850967

3D列印微創治療腦出血 科技 第11張

科室簡介

李澤福,男,醫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濱州醫學院附屬醫院神經外科主任。目前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省自然科學基金1項,科研經費200餘萬元。在國內外核心期刊發表論文50餘篇,SCI收錄10餘篇。獲得各級各項獎勵20餘項。李澤福主任注重科研和臨床雙發展,帶領科室人員於2015年9月成立3D列印醫學研究所,擁有3D列印機20餘台,相關技術人員均為科室職工,共20餘人,並成功舉辦前三期全國3D列印微創穿刺術治療腦出血培訓班。2016年成立顯微外科實驗室,擁有顯微鏡3台,供科室人員訓練顯微外科基本功。

濱州醫學院附屬醫院神經外科創立於1977年,經過40餘年三代人堅持不懈的努力至今已發展成為擁有150餘名醫護人員的省級重點發展專科。已經成為以神經外科重症監護、腦血管病、神經脊柱脊髓、顱腦外傷、腦腫瘤為特色的亞專業齊全(包括 6個亞專業:神經外科急危重症監護、腦血管病、顱腦外傷、腦腫瘤、脊髓脊柱神經外科、功能神經外科)的學科,擁有正式床位 154張,(包括普通病房139張、神經外科重症監護室床位 15 張);年門診量約2800餘人,年住院患者3000餘人,目前已成為魯北地區神經外科系統中心。

科室聯繫方式:神外一:0543-3258738

神外二:0543-3258658

神外三:0543-3258521

神經外科重症監護室:0543-3258286


會議信息和學習班的發布、咨詢、報名,會議直播,參與編譯及審稿投稿,品牌合作,請找「神外助理」!微信號:13706546016

3D列印微創治療腦出血 科技 第12張

點擊上方圖片進入平台微官網深度學習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