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藥企裁員期?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寒冬期到了?

2019年,藥企裁員期?

2019年開年僅半個月,就有三個知名藥企宣布裁員,顯然,現在的醫藥行業都進入了快速的轉型期。

首先,中國的帶量採購給予通過一致性評價仿制藥與原研藥公平競爭的機會,強化競爭,促進仿制替代原研,外企的優勢逐漸降低。

其次,世界範圍內,跨國藥企的大批專利藥到期,全球進入仿制藥競爭的高峰期,外資藥企的鼎盛時代終結。

為了應對這樣的競爭環境,外資藥企選擇調整戰略,剝離非主營業務,強化主營業務。

因此,對這類藥企而言,瘦身和裁員通常是同步進行,他們為了聚焦核心領域,都會採用剝離核心業務,出售產品,轉讓銷售權,最後裁員的方式來節約資本,集中發力創新藥領域。

2018-2019年,這些藥企宣布裁員

2019117日,據外媒的報導,禮來正在計劃削減250個職位,作為Fegersheim工廠現代化工作的一部分,用於減少該工廠的薪水支出。

2019111日,阿斯利康宣布,為了簡化生物制劑生產,阿斯利康正在關閉科羅拉多州的兩家工廠,並裁員210名工人。

20181211日,勃林格殷格翰公司宣布,計劃削減超過10%的法國勞力力,共327個工作崗位。其中,人類健康部門裁員197個,動物健康部門裁員130個。

201812月上旬,賽諾菲也宣布計劃在法國裁員670人,裁員計劃將在2020年前完成。

20181130日,拜耳大中華區官網公布了一則消息:拜耳意欲加強核心的生命科學業務,同時大力提高生產力和盈利能力。計劃退出動物保健業務,出售部分消費者健康品牌和產品線,合計裁員12000人。

2018925日,諾華宣布,計劃在其總部瑞士削減2200多個工作崗位,此舉將波及1500位藥品生產一線員工以及約700名商業服務部門職員。目前,諾華在瑞士各地共擁有雇員1.3萬名。

資料顯示,諾華將戰略集中在重點藥物的研發上,包括花費數十萬美元的基因療法。此次裁員,意在節約成本,投入研發。

2018919日,葛蘭素史克宣布,將在美國裁減650個職位,包括200個內勤人員,以及450個醫藥代表職位。

2018918日,諾和諾德官方網站發布《轉變研發方式的計劃》,宣布在中國和丹麥裁員400人,作為其研發部門重組的一部分。

2018911日,武田公司公布了關閉芝加哥地區美國總部的計劃,並將其美國業務集中在Shire經營的波士頓地區,此舉將關閉1000個相關崗位,並承諾將削減約7%的合併員工。

華爾街日報20187月份報導,另一家瑞士制藥巨頭羅氏控股公司也計劃通過關閉其地區辦事處來重組其結構。

20181月下旬,賽諾菲也開始新一輪裁員,經官方發言人Ashleigh Koss證實,賽諾菲正在裁減美國糖尿病和心血管銷售團隊的400名員工,但負責PCSK9降脂藥物Praluent的心血管團隊將不受此次裁員影響。

201813日,艾爾建宣布裁員1400人,成為18第一裁。裁員涉及公司商務團隊1000名員工,外加400個停招崗位。除裁員之外,艾爾建宣布還將通過其他措施進一步節省開支,此措施一落實,公司的經營成本相比2017年可節省3億~4億美元。

「裁員大潮」?醫藥代表們這樣應對

在市場紅利消失時,瘦身完畢,強身就會隨之開始,綜合來看,大多跨國藥企將裁員結餘下來的資金用來投入研發之中,或進行研發部門重組,或升級研發設施。

而從國內的目前形勢來看,曾有研究機構表明,在最受關注的政策——帶量採購的影響下,中國的本土企業將進一步分化,創新藥企和大型藥企將進一步做大做強;同時,「帶金銷售「的環境逐步進化,通過一致性評價的產品推廣和銷售成本結構將發生變化,企業都需要重新構建行銷模式,產品線的調整所帶來的崗位變化也直接的影響醫藥代表。

有研究機構分析:在這樣的背景下,短期內醫藥行業不會出現大量裁員,但長期來看,醫藥推銷的行銷模式可能會有較大改變,但值得高興的是,醫藥行業始終是朝陽產業,更多的是藥企間或品種間的此消彼長,醫藥代表們選對東家和產品才更重要。

來源:賽柏藍

新的一年,既然穿舊鞋走不了新路,不如加入我們的會員,助您攻堅克難!

2019年,藥企裁員期?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