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效應」來了?財報背後的大趨勢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文 丨羅一諾

來源丨零售氪星球

2019年春節前最後一個工作周,1月30日晚,阿里巴巴披露了2019財年第三季度財報,單季營收首次突破千億大關,達到117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1%。財報發布後,阿里股價大漲6.34%、收於166.82美元,市值回到4300億美元之上。

來自:阿里巴巴2019年財年第三季報

「零售氪星球」注意到,財報顯示,以盒馬鮮生為核心的阿里巴巴新零售業務做到營收113億元,同比增長122%;阿里雲計算收入66億元,增幅84%。這兩者成為阿里巴巴本季業績增長的最大動力。

而一個尤其值得關注的指標是,截至2018年12月31日,來自全球的品牌在天貓的實物商品支付GMV同比增長了29%。其中,本季天貓GMV增速比全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高出約8個百分點。

這意味著,盡管全球經濟呈現不確定性,但品牌商們都在阿里生態內獲得了新增長。一個印證的事實是,最近的財報季,包括星巴克、耐克、蒂芙尼、科蒂、雅詩蘭黛、歐萊雅、GUESS、Ralph Lauren等在內的很多品牌和公司,都不約而同地把阿里巴巴寫入財報中,強調在阿里生態上的增長表現。

在「零售氪星球」看來,阿里巴巴在新零售、新技術和新製造等領域持續投資新的機會,在讓自己成為「未來零售創造者」的同時,也影響帶動了一大波夥伴,呈現出一種「阿里巴巴效應」。

為什麼這麼說?

過去幾十年,因為自身的巨大增長,商業發展史已有兩個零售巨頭給社會經濟帶來影響。

比如,很多經濟學家相信,迄今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零售巨頭沃爾瑪,其給消費者帶來「天天低價」背後,源於沃爾瑪自己不斷提升零售效率,帶動供應商勞力生產力上升,帶動同行業競爭對手採取信息技術提高效率的措施。

沃爾瑪的天天低價給美國經濟影響深刻

所以,沃爾瑪對美國經濟的影響深刻,對全球經濟也同樣帶來深刻影響。在本世紀初,《快公司》雜誌編輯查爾斯·菲什曼還寫了一本名為《沃爾瑪效應》的書,專門探討沃爾瑪」為代表的零售業對當地經濟的重構。

亞馬遜所到之處,令人驚恐

而不久前,因為創始人貝佐斯「離婚風波」而被更多人熟知的亞馬遜,萬億市值電商巨頭,其近年來的驚人躍升影響,則代表的是一種互聯網高效率生產力和傳統行業的矛盾。

極致地以客戶為中心,讓亞馬遜在物流、退貨、商品價格、會員服務等多方面表現非常突出,無形中提高了消費者對整個行業零售商的期望值,讓一部分達不到消費者預期的零售企業經營慘淡甚至倒閉收場,而另一部分與亞馬遜服務相近的企業,則獲得了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青睞,從而在這個市場站穩腳跟。這就是所謂「亞馬遜效應」。

在「零售氪星球」看來,「阿里巴巴效應」則代表一種數字經濟時代的新現象:阿里巴巴在迭代自己,創造新賽道同時,也帶動傳統行業和品牌創新和升級。

最新財報透露,阿里巴巴新零售戰略已形成豐富的生態,覆蓋商超、服飾百貨、家居、數位、本地生活、社區小店全場景。

盒馬鮮生年內開出109家門店,業務規模持續擴大,同店銷售強勁增長;來自全國676個城市的350萬個商戶助推阿里本地生活服務公司每日訂單量和GMV強勁增長,市場份額加速擴大。截至12月31日,全國範圍內約470家大潤發完成數字化轉型,升級為新零售商超。

此外,截至本季,2018自然年阿里雲營收規模達到213.6億元,首次突破200億大關,4年間增長了約20倍,成為亞洲最大的雲服務公司。

阿里巴巴開發的新賽道,不只給自己帶來新的發展機會,還帶動了一大批上下遊的夥伴。

目前,已有超100萬企業通過阿里雲建立大計算能力,1170多萬小微企業和個人經營者通過螞蟻金服的網商銀行及其前身阿里小貸獲得貸款。淘寶天天特賣提出在三年內免費幫助10000家中小企業進行C2M改造,推動全產業鏈價值升級。

值得玩味的是,同樣是零售巨頭,「亞馬遜效應」總是帶著威脅意味,觸角所到之處,哪怕只是傳言,都會讓股市動蕩,投資者和企業高管們惶恐不安。但「阿里巴巴效應」卻不大一樣。

「天貓新零售不僅可以幫助品牌,更能夠成為所有零售商的夥伴。」在去年的世界零售大會(WRC)上,天貓總裁靖捷強調,「 在中國,零售商不必擔心與亞馬遜競爭,卻可以和天貓共創新零售,成為合夥人。」

如果從時間維度上來看,阿里巴巴效應是在近一年時間內變得明顯的。

美國咖啡巨頭星巴克國際及管道發展集團總裁 John Culver 在去年12月的投資者會上提了阿里巴巴11次。他強調,星巴克和阿里巴巴在新零售上有著共同的願景,這也是為什麼星巴克在中國的數字化戰略合作格外重要。

過去一年,星巴克與阿里巴巴達成全面戰略合作。不僅讓星巴克有了更多接觸潛在用戶的機遇,還為消費者打造全新的數字化消費體驗。

一周前,1月23日,寶潔公司公布的第二季度營收、利潤等核心業績指標均超市場預期,其中中國市場12%的增長;占集團約8%業務的數字化管道有機增幅更是高達30%。據公開資料顯示,寶潔公司2018年在天貓的新品占比迅速提升,全年新品成功率95%。媒體戲稱,「181歲的寶潔返老還童,用的是‘中國配方’」。

天貓和阿里巴巴,也是全球最大的體育運動品牌耐克財報季上高頻出現的關鍵詞。

NIKE雙11天貓海報

只用了一年時間,耐克天貓旗艦店粉絲數增長了一倍。「耐克和天貓的合作制定了耐克在數字領域的用戶體驗標準」。耐克首席財務官Andy Campion 在發布2019年第二季度財報時說,耐克和天貓的合作推動了耐克的數字化轉型。耐克在財報寫道,「天貓雙11的成績亮眼,成功拉動耐克全球數字管道銷售能力提升41%。」

基於阿里平台的中國區業績,推動一些品牌成為其亞太甚至全球業務的增長引擎。雅詩蘭黛集團CEO Fabrizio Freda在2018財年第三季度分析師會議上說,「由於在天貓上的優秀表現,我們線上管道收入增加了兩倍。MAC 一支爆款口紅能在天貓賣18 萬支。」

世界銀行2018年10月發布的《2019年世界發展報告:工作性質的變革》顯示,數位技術促進快速創新和增長,已打破了傳統的生產模式、模糊了企業的界限。尤其是像阿里巴巴這樣的新平台型公司正在以史無前例的速度連通大眾,為數百萬人提供了經濟機遇。

顯然,阿里巴巴不僅為品牌商們提供了數字銷售通路,還要和他們一起進行全面的數字化轉型。

公開資料顯示,目前至少全球近40家頂級集團和天貓共建新零售創新中心,用大數據研發全新商品,革新產品供應鏈,使得新品研發的周期從傳統的18個月縮短到9個月。

阿里巴巴正在從內部架構和組織上做好準備。2018年11月,阿里巴巴成立雲智能事業群,這被認為是試圖讓阿里雲業務得以利用整個集團技術創新成果。阿里巴巴要開始將自身業務的大部分專有技術,如基礎架構技術、數據管理和商業操作系統,也有機會開放給更多合作夥伴。

自從正式把「數字化轉型」明確提了出來,阿里巴巴沒有停留在概念階段,而是試圖用數字化幫自己和商家創造新賽道。2019年1月11日,在杭州舉行的全球品牌新零售峰會上,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正式對外推出了阿里商業操作系統,也自此開啟了全球品牌數字化經營的時代。

此外,阿里巴巴還對外公布了跨越阿里多生態、幫助企業做到數字化轉型的「A100計劃」。包括品牌、商品、銷售、行銷、管道、製造、服務、金融、物流供應鏈、組織、信息管理系統等企業經營中的11大商業要素,將通過阿里巴巴商業操作系統做到首先能夠在線化,進而全面數字化。

這是全球首個企業級的一站式數字化解決方案,被《福布斯》刊文評價,「體現了阿里巴巴作為平台型公司的本質」。

一個典型案例是,和阿里攜手,星巴克開始在中國嘗試全面的數字化轉型。過去幾個月,星巴克已在中國市場開啟了好幾個第一次創新。放棄「通過咖啡建立咖啡師和消費者的鏈接」的執拗,用餓了麼「專星送」外賣小哥去代替咖啡師,滿足中國新消費需求。

餓了麼「專星送」是專門為星巴克打造的外賣團隊

同時,星巴克還嘗試了新業態,與阿里旗下新零售業態盒馬鮮生以「隱形廚房」方式開咖啡店。在新消費場景,星巴克要和更多品類SKU去碰撞新消費可能性。

在2018年11月星巴克發布的財年第四季財報上,星巴克如此評價與阿里的合作。「這是一個全方位的合作關係,涵蓋整個生態系統,包括餓了麼、盒馬、淘寶、天貓和支付寶,共同為客戶創造全新數字體驗。」

事實上,星巴克項目橫跨阿里巴巴的淘寶、天貓、餓了麼、支付寶、盒馬等超過5個BU部門,至今大約有7、8百人的團隊規模在不同程度介入項目。即使在內部人看,這也是阿里巴巴第一次以如此大的陣仗去和一個品牌深度合作。

在「零售氪星球」看來,這個被列為阿里巴巴A100計劃NO.1的標桿性案例,體現了阿里巴巴在進入新賽道的典型做法,通過深入品牌、深入融合,去探索一個新的玩法和新賽道——在阿里全平台數字經濟基礎設施和品牌結合後產生化學反應和新做法,再去推廣到更多品牌。因為平台大生態,其力量和效果會和單打獨鬥的企業數字化變革大不同。

從「沃爾瑪效應「,到「亞馬遜效應」,最近以來越發凸顯的「阿里巴巴效應」其實是商業世界演進到數字經濟時代的一個典型趨勢——它可能不僅僅代表阿里巴巴的影響,而是一種全球商業模式更迭的大趨勢。

顯然,在這個數字化商業時代大趨勢中,那些卡住自己的節拍和找到未來打法的企業,才能找到通向未來的入場券。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