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我們應該相信語音助手不會竊聽我們嗎?這不是被迫害妄想症,正如同臉部識別不只用於解鎖,也可以用於監控。或許在未來,語音助手扮演的將不只是傾聽者的角色;關於人工智能的種種論斷和預言早已不新鮮,甚至人工智能威脅論都成了老生常談。預言只有在未來能被檢驗,但它造成的恐慌卻發生在當下,這篇文章就是要給諸多不靠譜的預言澆冷水 ……
這里是 TechBoard 第二十五期。 TechBoard 是一個全球視野下,甄選每周重要科技評論的欄目。我們將以摘要的形式引入值得閱讀的科技評論文章,並鼓勵讀者去閱讀原文。
Hey,Alexa,我們應該相信你嗎?
「你怎麼知道隨叫隨醒的語音助手沒有在竊聽你?」
時下,從手機到智能手表都能夠錄制聲音,家里的智能音箱也是二十四小時連接著網路,這讓不少人有了類似上面這種仿佛被迫害妄想症的症狀。《大西洋月刊》這個月刊登的這篇文章,就嚴肅地討論了這個問題:我們應該相信語音助手嗎?
目前,當我們聊到智能語音助手時,亞馬遜的 Alexa 無疑是最為「智能」的一家,其中很大原因就是它支持的第三方服務夠多,因此顯得它「聽得懂」很多語音指令。作者開始正視這個問題正是源於一次和 Alexa 的交互,在一個正常的指令交互完成後,Alexa 突然加了一句「好夢」結束了對話。作者並不清楚發生了什麼,她只能認為是接入的第三方服務代碼出了問題。她不得不開始思考,她的語音指令為什麼會「串詞」呢?語音助手的製造商們承諾,只有喚醒詞之後的語音指令會存在雲端,那麼,如果用戶在談話中口誤說出了近似喚醒詞(比如 Alexis)卻不知,隨後的聊天是否會被識別為指令然後記錄到雲端呢?
目前,Alexa 已經和超過 20000 個智能家居設備合作,聲音來源有耳機、安全系統、汽車等 100 多種產品,盡管亞馬遜未公布過銷售數字,據分析公司 Canalys 保守可能,今年年底全球智能音箱安裝量將達 1 億。亞馬遜和Google都在大力推廣這些設備,甚至用近乎虧本的折扣銷售,這很難不讓人聯想到亞馬遜推廣 Kindle 的策略,即硬件不賺錢,靠軟件回本盈利的模式。不久的將來,或許 Alexa 不只出現在防盜門上,還有你的空調、咖啡機甚至廁所都可能融入語音控制系統。這一切看起來都無比自然,因為聲音是「看不見」的。
即使是對新技術非常謹慎的人,在面對語音助手時也「軟化」了態度。比如許多的父母可能會擔心孩子面對螢幕時間過久,但沒人會覺得孩子和 Alexa 對話有什麼不對。在最近的 NPR/Edison 報告中,近一半購買了智能音箱的父母稱,買設備達到了減少螢幕使用時間的目的。這很可能會帶來的一個結果是:主要媒介從視覺轉變為聽覺,交互指令從文字改到口語。作者指出,目前語音設備還在萌芽期,隨著銷量飆升和數據積累及計算能力的指數級增長,在我們有生之年,很可能這些目前看起來還有點呆傻的語音助手們,會變得非常健談,同時,基於雲記憶,它們也會變得非常個人化,別忘了,到那時,它們可能已經無處不在。
讓語音助手能真的算得上「智能」和「健談」。前提是降低對它能力的期望值,同時要給予它信任。當語音助手一次次「犯蠢」後,用戶可能就產生了放棄的想法,但對目前的智能音箱而言,想要理解用戶還需要耐心的「訓練」,就像訓練小孩子聽懂成人在說什麼一樣。口語表達不像文字輸入一樣精準,它的背景複雜,要想更準確地識別出不那麼生硬的語音指令,它需要結合口音、節奏、情緒、背景等等要素,同時,語音助手也只能給予最合適的「一個反饋」,而不是像搜尋引擎一樣全部呈現出來,任由用戶自主選擇。
目前計算機已經在學著識別發生者的音調、音量和節奏了,下一步則是學習如何識別到發聲時的情緒。只有真正做到這一步,才可以讓語音指令開始「無縫」的融入生活,Alexa 可以聽出來你的語氣和情緒,它對此作出的回應也將變得更具有「親和感」,長期以往,它甚至會知道每天什麼時間段你最開心,可能在你生氣時播放舒緩的音樂試圖讓你平靜,在你低沉時給你講一個笑話……
這是我們想要的智能語音助手嗎?如果說當下的青少年稱得上是智慧型手機一代,那麼或許未來將產生「智能語音的一代」,就像我們如此沉浸在螢幕里的世界,他們可能會習慣和 Echo 滔滔不絕,正如電影《她》中的情形,手機已經淪為「遙控器」的地步,而日日夜夜伴你左右的是極為了解你的「好友」Samantha。
這篇文章並不是舊調重彈「反烏托邦」,就像我們現在的生活中充斥著各式各樣的螢幕,有人覺得是進步,有人覺得是退步。文章只是呈現一個思考的角度,畢竟到目前為止,默認的共識和已成的事實都是我們大多數人的數據和信息在實時被采集著,臉部識別技術讓威權政府得以監視公民,互聯網公司在變賣我們的數據,社交媒體操縱著大眾意識,黑客不會溜門撬鎖但可以破解家里的安全系統……在未來,語音助手能夠了解你的情緒,甚至「左右」你的情緒,至少在目前來看,這很大概率會是一個趨勢。
原文鏈接:http://t.cn/EznCVMM
延伸閱讀與參考:
我們曾在 TechBoard#10 中推薦過《我的手機想讓我說「謝謝」》其中提到 Google Assistant 的新特性:要求孩子跟語音助手對話時要說「請」和「謝謝」,以及延伸思考情感或行為「智能化」是否合理。
TechBoard#15 《黑鏡:螢幕內的反烏托邦如何映照了我們和科技的關係》,在被科技包裹的現代社會,「反烏托邦」的思考永遠不會停止,它的必要性就是讓它不成真。
TechBoard#19 《未來在耳:為什麼「語音」將是科技的下一件大事》這篇文章討論了為什麼語音將成為下一代交互的「核心行為」。
TechBoard#12 中推薦過的《蘋果的 AirPods 是個預言》作者 Ian Bogost 通過沉浸式使用 AirPods 的體驗,感受到了耳機和聽覺之於未來生活的可能性。
對於人工智能的錯誤預言
關於人工智能的種種論斷和預言早已不新鮮,甚至人工智能威脅論都成了老生常談。預言只有在未來能被檢驗,但它造成的恐慌卻發生在當下,這篇文章就是想給諸多不靠譜的預言澆上冷水。
矽谷未來研究所(Insitute for the Future)的聯合創始人 Roy Amara 曾提出了著名的阿瑪拉定律(Amara』s Law):我們傾向於過高可能技術在短期內的影響,低估它的長期效應。GPS 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它在上世紀 80 年代誕生,本想幫助美國軍方準確交付彈藥,而後用於飛機導航、車隊追蹤甚至是監管假釋期犯人等等領域,但目前它就在你的智能手表上,從點外賣到戶外出行,GPS 早已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在 80 年代沒有給軍方提供多少幫助,但卻著實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回顧過去三十年,計算能力、基因組測序、太陽能風能、甚至是快遞送貨,都符合阿瑪拉定律。人工智能則是在上世紀 60 年代和 80 年代出現兩次「被高估」引發的潮流,作者認為,當下也是人工智能正在被高估的時候,但它這次的「長期效應」或許真正將要到來,問題就是這個長期的時間尺度。
我們曾在 TechBoard#23 中推薦過的文章《摩爾定律的終結》,其中就有提到自 2005 年起,微處理器的頻率就被限制到了 4GHz 左右,在晶片上安裝晶體管數量每兩年翻番的摩爾定律已經結束。原本按照摩爾定律,如今的 iPhone 應該有 16000 GB 的存儲空間,但實際上最新款的頂配 iPhone XS 也只有 512 GB,這就是因為當存量足以滿足一切正常需求後,指數將不再發揮作用。人工智能所基於的深度學習也可能有一個類似晶片更新的指數級增長定律,同樣,要麼出於經濟理由,要麼出於物理限制,它也可能會增長到某個點後卡殼,這個點是未知的。
除此之外,還有搭載軟件和技術的配套硬件的部署速度。互聯網公司可以隨時安排一次測試和部署,但硬件則不盡然。我們住的房子、開的汽車,都因為它的固定成本會長期存在,畢竟買一輛車和買一個 app 是無法相提並論的兩個概念。因此無論是人工智能威脅論中的「機器人替代人工」還是人工智能相關的硬件產品,它從設計到大規模應用,都需要考慮到壽命,嚴格規劃後再進行部署,在硬件更新換代之前,就只靠軟件升級來適配新功能。作者指出,許多人工智能研究人員和專家認為世界已經數字化了,只需引入新的人工智能系統,就會立即滲透到供應鏈、工廠車間里,這樣的想法也是一種沒有現實依據的「推演」。
想像一下,如果牛頓穿越到今天,給他展示一部 iPhone,天才如他能否能理解這個長方形的發光物體,要知道,電力都是在牛頓去世近百年才被應用的。因此我們很難想像過於遠離當下的未來技術,更別提它的局限性了,正如我們看《哈利波特》里的魔法,今天許多技術在百年前的人看來也好似魔法。現在我們基於當下,分析並假設了許多人工智能在未來可能的形態,或許和當下的科幻作品在未來成真的概率差不多。當下對人工智能的預言可能在技術上過於樂觀,在社會層面上又過於悲觀了。
原文鏈接:http://t.cn/ROwamC5
延伸閱讀與參考:
TechBoard#23《摩爾定律的終結》
我們曾在TechBoard#16中推薦過《「科技」是如何發展變化的》,其中就提到了跳出互聯網世界外,去思考讓我們忘了這一切得以做到的技術基礎是什麼。
Spotify 和 iZettle 之外:瑞典如何走在了歐洲創業前沿
近十年來,放眼整個歐洲,名聲最響也是影響力最大的創業公司是誕生自瑞典的 Spotify,目前 Spotify 的估值約為 296 億美元,要知道它的鄰居、老大哥諾基亞,市值也才不過 305.5 億美元。前不久,PayPal 22 億美元收購的移動支付初創公司 iZettle 同樣誕生自瑞典,這也是近幾年來,歐洲創投圈名聲較大的一筆收購案,《經濟學人》將瑞典列為「未來五年最佳投資地點」排行榜第一。那麼問題來了,瑞典這個國家有怎樣的利於科技的生態土壤,能在近十幾年來歐洲科技初創企業疲軟無力的狀態下,誕生出 Spotify 或是 iZettle 這種大型初創團隊的呢?
早在這些還稱得上是初創公司湧現之前,愛立信、沃爾沃和宜家這種全球知名的大型企業就已深深紮根在瑞典,而 Spotify 作為 IPO 的典範,iZettle 則是被「矽谷」收購的典例,無論是 IPO 還是被收購,這兩家初創公司都成功的在瑞典卷起了一股創業熱,同時也吸引了國際投資者以及本地那些因 IPO 或被收購後,轉行為投資人的注意,二者一結合,就把瑞典推入了天使投資和連續創業者相輔相成的良性循環中。這就讓瑞典逐漸形成了創業者的溫床。
沃頓商學院 2015 年曾研究瑞典的創業經濟,稱它為「獨角獸工廠」,TechCrunch 也在 2016 年評選瑞典為「北方的科技巨星」。根據 Tech.eu 的數據,2017 年有 120 家瑞典公司上市或被收購,同年,德國有 112 家,英國有 77 家,法國有 44 家。除了德國外,英國和法國的初創公司上市或被收購率分別比 2016 年下降了 26% 會和 31%,而瑞典的 2016 年上市或被收購的初創公司只有 55 家。別忘了德英法三國的人口數量是瑞典的 6 到 10 倍,這麼算來,瑞典 990 萬人的創業成功率高的驚人。而且瑞典初創公司的涉及領域也非常廣,從金融科技到物聯網、遊戲、B2B,每個熱門科技領域都有瑞典公司的身影。
如果說瑞典的高素質的計算機高等教育、培養獨立思考和創造力的教育系統、高速網路帶寬、優秀的設計傳統以及過小的國內市場使得初創團隊不得不一開始就放眼全球……這些推力是瑞典創業公司成功的原因,但為什麼瑞典偏偏在近十年來才開始井噴式創業?
瑞典的創業熱潮正是利用到了網路效應,把並不難得冒出的一枝獨秀,開枝散葉做到百花齊放,進而形成了井噴式的創業潮。
譬如 Spotify、King、Minecraft 這樣的大型成功案例,吸引到了國際投資者的注意,許多歐洲風險投資公司增加了專注於北歐地區的分部。由於之前投資的回報,瑞典本土的風險投資行業也已經變得更大,資金更充足。同時,無論是市場回報還是創業成就感,都深深吸引著年輕一代,也帶動了更多人才的湧入,創業者不僅有可利用的巨大人才庫,還有在全球範圍內擴大公司規模的經驗。正如瑞典著名風投公司 CEO Par Hedberg 所說「這就像雪球效應,越滾越大越滾越快……那些瑞典皇家理工學院的畢業生更想創業而不是進入公司,我們公司都招不到人了。」
然而 Hedberg 提到的大公司招聘難不只是瑞典在近十年創業熱潮中,唯一暴露的一個問題。
說是瑞典創業潮,但實際上創業公司還是聚集在首都斯德哥爾摩,正如矽谷所經歷的「副作用」,斯德哥爾摩也在走著一條同樣的路。自 2012 年起,該城平均房價上漲了 50% 以上,初創公司已經在向周圍轉移。同時,瑞典還面臨著限制性移民政策、高額稅收、股票期權等問題,這些都是阻礙創業公司必然走向「到最後不過是被大公司收購」結局的政策原因。
這個雪球已經滾了十年了,從人才儲備和培養,到風險投資以及國際聲譽,目前瑞典已經形成了一套利於創業的生態系統。這個北歐偏安一隅的國家,是否能再生出一個 Spotify 般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互聯網公司,還是愈發滿足於建立能在幾輪融資後被矽谷收購的初創公司,生態不是決定原因,反而是要看跳出創業生態外的大環境。至少目前,放眼全歐洲,瑞典是創業環境最好也最有希望的國家。
原文鏈接:http://t.cn/Ezn0p0f
延伸閱讀與參考:
TechBoard#18中我們推薦過《為什麼歐洲出不來大科技公司了》,其中就談到了全歐洲目前不太理想的創業環境,以及「沒什麼志氣」的創業團隊們。
編輯:宋德勝
題圖:Roberto Parada
本文由極客公園原創
轉載聯繫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