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2009年9月9日,時任美國總統歐巴馬在國會致辭
圖片來源:Lawrence Jackson; www.whitehouse.gov
法意導言
信息科技的發展對民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可許多人對此仍茫然不知。最近,不少讀者可能聽聞了索羅斯在達沃斯論壇上猛烈批評Facebook和Google的消息。其實在此之前,已經有不少抨擊Facebook等巨頭「左右」人們生活的聲音了。
本文聚焦於Facebook對美國民主的影響。作者認為以其為代表的信息媒體動搖了民主的基礎,因為人們無法再獲取真實、有效、準確的信息,因此連對事物做出判斷的前提都不具備了。原文標題為What Facebook Did to American Democracy,於2017年10月12日刊登於《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盡管已經過去近4個月,本文提出的問題仍然值得深思。
臉書(Facebook)會顛覆美國民主嗎?
作者:Alexis C. Madrigal
編譯:魯昊源
作者指出,盡管不一定符合其初衷,Facebook在特朗普勝選的過程中可能「功不可沒」。而在這背後,人們必須關注最緊要的問題:如Facebook這樣的企業,究竟給美國民主帶來了怎樣的影響?
其實,Facebook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選舉進程乃至結果,從近5年來其發展的歷程就可以看出端倪。
早在2012年,一項調查就已經發現Facebook讓更多的年輕人參與到了總統大選的投票中。甚至可以說,美國年輕人能參加選舉投票,大部分功勞都要歸於Facebook。而到了2014年,哈佛大學某位法學學者更指出Facebook可以在無人察覺的情況下決定選舉的結果,而且由於擁有海量的個人信息,其必須對用戶承擔忠實義務。另有一項研究也發現,只要某一地區出現了Facebook關於競選的廣告,該地區人們投票的參與度就可以提高近20個百分點。
Facebook自然對此予以否認。作者倒不怎麼懷疑,因為Facebook可能不清楚自己到底能產生多大的影響,連佐伯格都不一定明白。
佐伯格恐怕也不知道「臉書」能影響美國政治到何種程度
圖片來源:百度
關鍵在於Facebook系統的運作方式。
對於用戶來說,Facebook可以「給你想要的」,因為「動態匯總」(News Feed)功能可以篩選信息並進行預測。該功能通過確定什麼是用戶想要的,什麼是用戶希望評論的,以及什麼是用戶願意分享的,就可以對用戶的喜好和行為進行精準「預測」——甚至還不僅僅是預測,可能更是「告訴」用戶怎麼做。
如此,Facebook自然抓住了用戶的心,這也是為什麼平均每個用戶每天要花超過50分鐘在該社交軟件上的原因。
但在作者看來,這樣的系統帶來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如果每個人都只能接受經過篩選的、完全符合個人口味的信息,人們之間還怎麼能真正地交流呢?每個人都無法知道別人到底是怎樣想的,自然也沒有辦法真誠地、順暢地交換意見和看法。由於那些難以理解的、不合自己口味的、甚至令自己反感的信息都被過濾掉了,人們的想法只會更加偏激和頑固。然而,民主文化不正是希望大家可以開誠布公地說出各自的觀點,進而通過辯論甚至爭吵,達成可以令大多數人接受的一致結論嗎?
所以作者認為,Facebook在製造信息泡沫——一方面是信息太多了,因為它可以為每個人量身定制非常詳細的動態消息;但另一方面信息又太少了,因為這些信息缺乏多樣性,千篇一律。結果,用戶接收的信息越多,有價值的就越少。
而這種現象隨著Facebook的發展會更加嚴重,因為它現在已經在信息媒體的生態領域內占據了主導地位。盡管Facebook不承認,可自從2013年開始,它就為很多媒體提供廣告服務,結果獲得了巨大的流量。所以才會有人說,「天哪,我們都屬於Facebook了!」
通過News Feed功能,Facebook可以「只給你想要的」
圖片來源:百度
當然,人們通常的印象是Facebook傾向左派。所以在2017年7月份,它可能遇到了一個對手——Breitbart,這家網站的boss就是隨著特朗普當選而廣為人知的史蒂夫·班農。一項研究發現有大約125萬條關於美國大選的新聞來自於這家網站。和宣稱自己「中立」的Facebook不同,Breitbart毫不避諱自己的右翼色彩,而且其受眾在大選中的參與度也非常高。
作者對Breitbart的態度基本是批判的,因為在他看來,Breitbart和2016年大選的各種「假新聞」(fake news)脫不了幹系。2015年,約瑟夫·伯恩斯坦(Joseph Bernstein)就在Buzzfeed網站上發文,稱「互聯網的黑暗勢力已經成了反主流文化」,全是各種惡搞,通常還帶有種族主義傾向。後來,有人把這種現象稱為「另類右翼」。這類人群通常都宣揚白人至上的新納粹主義思想,關鍵是他們大多都很「愛」特朗普。
把這些人和Breitbart這種政治傾向明顯的媒體結合在一起,各種假新聞就開始滿天飛了。而且,不僅是Breitbart這種帶有鮮明傾向性的媒體,Facebook上也可以找到各式各樣的假新聞。根據Craig Silverman的報導,在2016年美國大選最後三個月里,Facebook上影響範圍最廣的一些假新聞大大提高了民眾的選舉參與度,而結果對特朗普有利。Silverman還認為Facebook的「傾向」算法更容易助長假新聞的傳播,畢竟人們接收不到完全相反的消息,也就沒有了互相質證的可能。
此外,假新聞大大提高了民眾的參與度,還說明其影響非常深遠。對於Facebook在其傳播中的作用,Max Read在《紐約》雜誌上就曾指出,Facebook「就像一個四維物體,每當它穿過三維空間時,我們只能抓住其中的一些碎片」。這意味著沒人可以完全弄清楚真實情況到底是怎樣的。他甚至誇張地說:「‘總統-教皇-總督’(編者註:President-Pope-Viceroy,暗指佐伯格對人們的生活影響力實在太大)三位一體的佐伯格先生自己都沒準備好應對Facebook現在的角色。」
而作者最擔心的還不是Facebook能做什麼,而是人們對此毫無意識。在他看來,俄羅斯尤其善於利用Facebook大肆傳播不實的消息。雖然有不少報導指出了這一點,人們還是沒法弄明白Facebook在俄羅斯的宣傳工作中到底起了什麼作用,因為完全不知道它是怎麼運作這些消息的。
你看到的Facebook,哪個才是真的呢?
圖片來源:百度
正如上文所說,Facebook一開始可能是為了讓人們更好地表達自由而創立的,但右翼人士卻敏銳地發現他們可以很好地利用這一媒介來做到自己的目標,尤其是特朗普的團隊。現在看來,特朗普的競選團隊在Facebook廣告上下的血本,的確賺大了。一個宣揚自由價值的社交媒體,就這樣成了保守派的武器。而且,也正是有了Facebook的「榜樣作用」,史蒂夫·班農才會如此積極地推動Breitbart運作,效果也非常明顯。
所以在作者看來,在Facebook引領社交媒體的今天,美國選舉體制的根基已經受到破壞——人們看到的新聞、認為正在發生的事件,以及需要理解的信息,全都不可靠了。自然,投票也不可能是理性的了。甚至Facebook自己都不能辨別它提供的哪些信息才是真實準確的,這實在太令人害怕。因此,作者不禁擔憂:面對即將到來的2018年中期選舉,美國人有什麼辦法可以應對Facebook嗎?
編譯文章
Alexis C. Madrigal,「What Facebook Did to American Democracy–And why it was so hard to see it coming」,The Atlantic,October 12,2017.
網路鏈接
https://www.theatlantic.com/technology/archive/2017/10/what-facebook-did/542502/
親,還在公眾號上搜尋法意推送的編譯文章嗎?現在不需要了!從2016年開始,法意編譯的精華文章已經整理出版了!目前我們已經出版了《法意看世界(2016年卷)》,與此同時,2017年的編譯合輯也在整理之中,相信不久就會上市。
《法意看世界(2016年卷)
——西方的危機與美國的重建》
主編:孔元 彭飛
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法意看世界》集合了當代歐美世界最新的思想討論,是了解當代政治思想走向不可多得的作品,也具備較多的收藏和資料文獻價值。寒來暑往,冬去春來,法意願意做您的一扇窗戶,幫您觀察記錄外面的世界。您可點擊《法意看世界》出版|記錄動蕩世界的「思想年鑒」了解詳情,如果您感受到這份溫馨體貼,那就點擊「閱讀原文」,剁手支持我們吧!
責任編輯:空二
技術編輯:阿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