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的雲計算之惑:時代淘汰你,一句告別也沒有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關鍵摘要】

IBM曾經在計算領域獨領風騷,但是90年被PC產業鏈上的微軟、英特爾等廠商圍毆,遭遇最嚴重的危機;

今天在雲計算市場,IBM曾在遭遇同樣的危機,這一次不知道它能否安然度過;

IBM收購紅帽轉向混合雲,是硬件廠商做公有雲失敗的最新案例,因為硬件廠商並不懂雲計算;

百年企業面對如今快速變化的時代,已經有很多倒下了,柯達、諾基亞 ……

下一個會是IBM嗎?

IBM的雲計算之惑:時代淘汰你,一句告別也沒有 科技 第1張

踏準每一個浪潮,是任何一家科技企業都夢寐以求的事。

但現實是,多數企業的壽命抵不過一次技術發展的周期。《財富》雜誌的統計顯示,全球「500強」的平均壽命40-50年,跨國公司的平均壽命為11-12年。

1911年,雙翼飛機在空中飛行,福特T型車在街道上出現。一家傳奇的科技公司也在這一年成立,它就是跨越一個世紀107歲高齡的IBM公司。

在科技行業沉浮100多年的歷史中,IBM命運起起伏伏,有風光榮耀,也有過沉寂低谷。但在這波2006年起掀起的雲計算技術浪潮之中,IBM正面臨艱難時刻。

百年輝煌歷史

計算的歷史上,IBM的印記不可磨滅。

上個世紀50、60、70和80年代,IBM在計算機行業獨領風騷,主管產業潮流,幾乎是「電腦」的代名詞。1982年,《財富》雜誌開始公布世界500強的公司名單,IBM連續4年排名第一。

IBM當時是如此成功,以致沒有人懷疑其未來。然而到了80年代末,藍色巨人卻陷入了困境。

當時,IBM以大型機及其軟件為主營業務,這些近乎壟斷的業務每年能夠創造40億美元的利潤,滋潤的日子讓IBM誤以為計算行業就此成熟,不會再有什麼劇變。

但是後來,計算產業的發展則完全出乎IBM的預料。

90年代,IBM投巨資率先開發了個人計算機,但可惜的是,它並未預見到這種個人計算機成長的潛力,沒有預料到這些計算機有一天可以代替IBM具備競爭優勢的大型機和微型機。

當IBM回過神來時,卻沒能控制住PC最有價值的兩個關鍵部分——操作系統和計算晶片,前者由微軟控制,後者則由英特爾控制。

整個90年代,在興起的PC計算浪潮中,IBM眼睜睜地看著英特爾、康柏、蘋果公司、太陽公司、惠普、微軟等迅速崛起,而自己只能吞下戰略決策失誤的苦果。

IBM的雲計算之惑:時代淘汰你,一句告別也沒有 科技 第2張

IBM也有大象跳舞的時刻。

1993年,IBM陷入巨虧,虧損高達數十億美元,機構臃腫,步履蹣跚,正面臨著被拆分的危險,媒體將其描述為「一只腳已經邁進了墳墓」。

也是在這一年,IBM歷史上的傳奇CEO郭士納(LouisGerstner)進入公司,開始了為期9年的公司再造。

在郭士納的帶領之下,IBM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最終,大象再次跳舞,成為IT服務、硬件、企業軟件以及定制設計和高性能電腦晶片行業中的老大。

在PC時代被新秀們圍攻之後,IBM重拾輝煌。

雲界的日子難熬

但好日子還沒過多久,一場雲計算的技術浪潮打了過來。

這場由亞馬遜公司2006年開始掀起的計算浪潮逐漸成為風暴,對IBM所在的傳統IT市場造成劇烈衝擊。

按說有了錯失PC計算浪潮的教訓,IBM應該反應得更快一些。但可惜的是,直到2013年,IBM才決定在公有雲市場加大投入。

IBM在2013年以20億美元左右的價格收購SoftLayer Technologies,正式進入公有雲市場。

IBM的雲計算之惑:時代淘汰你,一句告別也沒有 科技 第3張

IBM歷史的首位女CEO,帶領藍色巨人轉型的壓力很大。

這是IBM CEO羅睿蘭(Virginia Rometty)上任之後的一次重要收購。當時業內普遍認為,IBM要在雲計算領域有所謂作為。

IBM在推進公有雲業務的同時,其實業務的重心還是公司研發的認知計算平台Watson(沃森)——通過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獲取洞察。

早在2011年時,沃森就在智力競賽節目Jeopardy! (危險邊緣)中獲勝,自此之後IBM 就在一直積極宣傳沃森。

IBM的雲計算之惑:時代淘汰你,一句告別也沒有 科技 第4張

IBM曾豪賭沃森平台,但收效甚微。

在過去的十年中,IBM投入了數十億美元來開發沃森平台,認為它可以幫助所有的專業人士,比如,它可以幫助醫生更快地診斷疾病,同時銀行可以更快更好地回復客戶的查詢。

但事與願違。

被IBM寄予厚望的沃森雖然在醫療領域進行了探索,但是並不順利,直到目前也未能形成強大的市場競爭力,甚至有科技投資人稱「沃森就是一個笑話」。

面臨新的計算浪潮,IBM顯得有點措手不及,核心產品無法贏得客戶,不得不進行裁員自救。但是更為殘酷的是,IBM似乎進入暮年,公司的營收曾創下連續22個季度下滑的可怕紀錄。

屋漏偏逢連陰雨。在沃森折戟之後,IBM另外押註的雲計算業務從2016年開始也開始掉隊。

市場研究機構IDC的追蹤數據顯示,在2016年上半年,IBM雲計算業務的增長速度還能超出行業的平均增長,但是從2016年下半年起到2018年上半年,IBM的增長速度大幅落後行業的整體增長速度,市場份額逐漸下滑。2018年上半年,IBM正式被阿里巴巴超越,丟失全球第三的位置。

值得一提的是,過去2年多來,IBM是前五名雲計算廠商中,唯一沒能跑贏大盤增長的公司。

昨日重現。現在的IBM在公有雲市場正被亞馬遜AWS、微軟、阿里巴巴、Google等廠商「圍攻」,就像當年PC時代一樣。

IBM需要放大招,找出路。

面臨挑戰的硬件雲

2018年10月底,IBM出手了。

IBM宣布將以340億美元收購收購開源軟件廠商紅帽公司,希望在混合雲市場有所作為。IBM出手闊綽,讓人看到了藍色巨人在雲計算市場滿滿的焦慮。

這一次,羅睿蘭押上了IBM的家底,和自己的職業生涯。一旦收購之後,IBM業績沒有轉好,她必定走人。

收購紅帽公司之後,IBM所謂的混合雲市場策略意味著,該公司未來要與AWS、微軟、阿里巴巴等雲計算廠商展開合作。

IBM的雲計算之惑:時代淘汰你,一句告別也沒有 科技 第5張

IBM收購紅帽公司,壓上未來。

科技行業分析師本-湯普森(Ben Thompson)就此表示:

「收購紅帽的交易最重要的一點就是,IBM承認,公有雲方面的努力實際上已經失敗。」

IBM並不是第一家在公有雲市場折戟的硬件公司。在IBM此前,諸多老牌硬件設備廠商,比如思科、惠普、富士通等都曾在公有雲市場躍躍欲試,但是最終都因為技術、服務和經營等多方面沒有競爭力,而黯然退出。

IBM是硬件廠商的一面旗幟,硬件廠商的未來在哪里,該如何轉型?整個硬件廠商行業都在看著IBM的一舉一動。現在恐怕它給出的是所有硬件商不願意看到的結局——一代硬件商的衰敗。

硬件廠商做公有雲集體淪陷,最大的原因可能是它們沒有搞清楚雲計算的本質。雲計算的本質其實不是「計算」,而是服務。硬件廠商的骨子里更擅長做硬件,賣設備,它們在「服務」上缺失太多。

IBM的雲計算之惑:時代淘汰你,一句告別也沒有 科技 第6張

思科嘗試公有雲,黯然退出。

如今,公有雲市場的霸主們是亞馬遜AWS、微軟、阿里巴巴和Google這樣有互聯網經驗的公司。它們正在占據越來越多的市場份額,市場集中度不斷提升,不斷擠壓排名靠後廠商們的市場份額。

華爾街投行高盛認為,雲市場已經開始整合,這一趨勢在未來幾年只會更加顯著,公有雲市場將整合為寡頭格局。據高盛預計,到2019年幾家寡頭廠商的市場份額將合計達到84%,後來者的機會越來越小。

隨著雲計算市場的成熟,留給IBM調整的時間並不多了。在這個時點上,IBM需要習慣周圍都是新生代,放下身段跟這些廠商學習和競爭。

百年企業難逃宿命?宿命又是什麼

IBM長期以來被視為美國科技實力的象徵和國家競爭力的堡壘,甚至《經濟學人》雜誌指出,「IBM的失敗總是被視為美國的失敗」。IBM百年的過往中,經歷了多次科技的浪潮,但這一次科技浪潮,它能否安然度過仍然是個未知數。

現在這個時代,變化以往任何時候都快,都劇烈,如果還是按照上個時代的生存經驗來適應這個時代,肯定行不通。

時代變了,不少企業為了顯示自己要適應時代,改名成為常見的把戲。歷史上人們先在名字上加個「電子」,然後是「網路」,今天又是「雲」或者「人工智能」,反正什麼概念時髦,它們就在名字加上什麼。實際上背地里,它們依舊在按照過去的習慣做事情,踏空了浪潮。

IBM的雲計算之惑:時代淘汰你,一句告別也沒有 科技 第7張

百年企業柯達不能革自己的命倒下了。

過去十幾年,我們先後見證了很多擁有百年歷史的企業倒下。成立137年的知名相機企業柯達因為不敢用數位照相技術革自己的命,倒下了;具有153年歷史的芬蘭企業諾基亞,做過造紙、橡膠、通信等業務,因為錯失智慧型手機浪潮,消失在了大眾視野之中。

這些企業雖歷經了百年,業務不斷革新,但是最終也難逃失敗的命運。現在復盤下來,這些企業的倒下各有不同的原因,但共同的一點是,它們沒有跟上時代的節奏。

《創新者的窘境》一書作者曾指出,遇到破壞性技術變革和市場結構變化時遭遇失敗的知名企業的名單非常長。在某些情況下,新技術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會襲卷整個行業;在其它情況下,過渡期則長達數十年。但肯定的一點是,一旦你無法適應這樣的變革,倒下就不可避免。

IBM的雲計算之惑:時代淘汰你,一句告別也沒有 科技 第8張

仙童八人幫—「矽谷大約70家半導體公司的半數,是仙童公司的直接或間接後裔。」

就像人類一樣,企業死亡也是不可避免的,這是客觀規律。但死亡是生命中最好的一個發明,因為它累計了能量並以另一種形式再次閃耀——煤炭豈不是遠古時候蓄積了太陽能的植物。正如仙童公司和「八叛逆」的傳奇,倒下一個仙童,站起千千萬萬個仙童。不得不說的是IBM事實上培育了大量的人才,他們現在奮鬥在各家正處於浪潮之巔的公司。

時代的洪流一直在滾滾向前。時代淘汰你的時候,連一句告別都不會說。你需要做的就是,順應大勢,努力抓住遇到的每一波浪潮。

IBM的雲計算之惑:時代淘汰你,一句告別也沒有 科技 第9張

熱點追蹤:

2019年可能發生的39件事

盒馬模仿者出坑

智慧型手機高開低走

智能音箱的中國戰爭

下一波TMD誕生於AI

產業互聯網引爆雲計算

微信7.0:張小龍的未完待續

京東過冬

內容創業請回答2018

同城物流暗戰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