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滴滴的國際化進行得很早。
2015 年,滴滴與 Uber 在國內打車市場激戰正酣,卻不忘殺入 Uber 的大本營美國,戰略投資 Lyft 並在次年做到了滴滴在美國市場上和 Lyft 的產品打通。彼時剛成立不過 4 年的滴滴,展現出了在國際化上的主動。
之後,滴滴先後投資東南亞打車軟件 Grab、歐洲打車軟件 Taxify、中東打車軟件 Careem,並在 2016 年收購優步中國後,繼續加快國際化進程。
程維在後來的採訪中也明確了滴滴的方向:「如果你在8億用戶上碰到瓶頸,那就國際化」。
按程維的說法,2017 年是滴滴「蹲下」的一年,目標是為了「跳得更高」。如前文所說,既然上市暫時擱淺,那麼國際化便獨攬發展重任。
談及國際化,Uber 自然繞不過去。2018 年 1 月,滴滴收購巴西出行品牌 99,是其國際化進程中,極具代表意義的案例。南美將會是繼中國之後,滴滴和 Uber 的又一大關鍵戰場。
與世界上許多其他地區不同,南美洲仍然非常依賴公共交通,如公共汽車、火車和地鐵。這是基礎設施尚未完善導致的現狀。
在南美,即使是聖保羅、墨西哥這樣的大城市,其基礎設施仍然無法支持大量的汽車順暢運行,私人汽車在高壓的交通環境下成為了負擔,這為公共交通以及計程車的發展,奠定了最基礎的需求。
另外,南美洲還是世界上增長速度第二快的移動市場。在人口約 6.4 億人的南美地區,智慧型手機用戶超過 2 億。預計到 2020 年,將會有 63%的人口將可以使用移動互聯網。這對於互聯網出行企業來說,將是一個巨大的空白市場。
2013 年,Uber 進入南美,其官方信息顯示,已擁有活躍用戶 3600 萬人。
滴滴收購的 99 是巴西本土最大的出行品牌,在這個城市人口數為 1.8 億的國家,99 累積了 20 萬名司機和 1400 萬用戶。據外媒報導,滴滴收購 99 後具體的擴張計劃尚不明顯,但已經在墨西哥設立了 99 的辦事處,並開始從墨西哥 Uber 挖員工。
與南美、巴西同樣的戰況,在滴滴進入的多個城市中將反復上演。據公開資料,目前滴滴已覆蓋北美、東南亞、南亞、南美 1000 多個城市。近期 Uber 籌備 IPO,滴滴能夠獲得的機會是,如果 Uber 為提升估值拋掉處於虧損中的東南亞業務,那麼滴滴則有可能在新的空白市場後發先至。
出行業務上,滴滴與 Uber 在全球各地亦步亦趨,外賣業務上,滴滴顯著的動向,是將競品對象從美團轉移到了 Uber。
滴滴殺入國內外賣市場,有點「報復性」投資的意思。以國內的市場現狀來看,滴滴做外賣和美團搞打車都屬於「防禦性」投資,滴滴認為外賣沒門檻燒錢就行,美團認為外賣重經營滴滴單靠技術難有作為,雙方吵了半天,最終都偃旗息鼓對新業務擱置不提。
在裁去 R-Lab 大部分員工後,滴滴將外賣業務轉移到了國際化部門,意圖明顯,要去環境不如國內飽和的全球市場上,爭打車的同時和 Uber 爭外賣。
Uber 的外賣業務開展於其打車業務成熟後的 2014 年,最初它只是集成在 Uber APP 里的一個子頁面。Uber 外賣的負責人在談及為何要做外賣業務時曾這樣解釋:
有數千萬用戶每天打開 Uber,打車然後等車。在這個漫長的時間里,食物這一極具情感性的商品,足夠吸引用戶停留在 APP 上,查看並尋找美食,最終買下他們想要的。
2016 年,在經歷了兩年的發展之後,Uber 將外賣業務獨立做成 APP 命名為 Uber Eats,正式進入美國的外賣市場。
彼時的 Uber Eats 同樣面臨入局太晚的狀況,不過,當時美國市場內有多家外賣平台,用戶傾向於更多的平台選擇,因此 Uber 抓住了最後的機會。
之後幾年,Uber Eats 憑借打車業務積累的大量用戶,在美國迅速發展。根據 Edison Trends 提供的數據,2018 年 7 月,Uber Eats 占美國外賣市場總份額的 27.9%,僅次於 GrubHub 位列第二。
在美國市場獲得成功 Uber Eats 隨後將業務拓展至全球,據外媒 Riderter 統計,目前在北美、南美、歐洲、澳洲、亞洲以及非洲的近 300 個大中城市均可享受 Uber Eats 的外賣服務。也就是說除了中國,Uber Eats 已經遍及全球。
在移動互聯網的發展速度上,中國堪稱第一。在過去十年里,各個領域的爭鬥逐漸結束,形成了大小巨頭稱霸市場的格局。所以,無論是 Uber 還是滴滴,要想在中國市場開展外賣,在美團和餓了麼的夾擊之下必然不可能成功。
好在 Uber 於美國及全球市場的成功,證明了打車業務擴展至外賣業務的可行性。只要市場尚未成熟,打車業務累積的用戶和技術轉移至外賣上,可以提供一定的基礎優勢。
不過在國際化這條線上,相對於贏面,滴滴面對的更多是不確定性。
去年初,滴滴正值高光時刻,《連線》雜誌採訪柳青。談及滴滴的優勢,柳青的闡述均著眼於沒有確定性的未來鋪陳,比如滴滴矽谷實驗室所研發的 AI、VR ,以及其每天多達 2500 萬訂單所產生的 70TB 的數據。
柳青,圖片來自《連線》,攝影許闖
這些伏筆式的數字,在當下能夠輸出的能量有限,並不足以為滴滴出海提供支撐。滴滴的戰書上,最有力量的一句,怕只能是「想當初我在中國,將 Uber 殺的片甲不留」。
關於滴滴當年中國市場的勝利,外部觀察者們態度談不上積極。研究科技創業公司的中國學者王硯波在《連線》的採訪中說:「我從未想過 Uber 會贏。對 Uber 來說,在中國燒 20 億美元是一筆巨款。但是對於滴滴、騰訊和阿里巴巴,花費 20 億美元在本土打一場勝仗?這沒什麼。」
解釋起來實在是輕而易舉:滴滴的勝利,是資本的勝利。那麼若時間點是 2019 年,地點是海外,滴滴又如何復現在國內擴張時所擁有的硬實力?
何況如今估值 1200 億美元的 Uber 一旦上市成功,其累積的資本能量,將直接衝擊滴滴的短板。彼時的長矛變短槍,對手的弱點變強項,無論怎麼看,滴滴這仗都不好打。
好在滴滴不需要為此而躊躇,因為它並沒有其他的選擇。
國內輿論、監管,逼迫著滴滴停下腳步亡羊補牢。縱使出海壓力再怎麼大,滴滴都不能坐以待斃。起碼現在手里還握著不少過去幾年積累的資金,前路看清看不清沒那麼重要,先跨上馬背狂奔出去再說——
若能追上對手的腳步,成功上市,再去考慮下一段征程該怎麼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