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金立手機,一度是中國手機行業的主管者,年產量曾突破8000萬台。然而最近,金立正式宣布破產,目前,深圳法院已接受公司的破產清算申請。
金立手機由劉立榮在2002年創辦,起初只是一個產品製造商,但在經過前兩年的摸索之後,劉立榮看準了手機行業的市場前景,開始將金立品牌從幕後轉向台前。
在那個技術匱乏的年代,金立手機用最實在的功能成功的征服了消費者。大電池的大喇叭是金立產品最顯著的特點。在慢慢成名之後,金立手機在2006年憑借劉德華與馮小剛聯合拍攝的一部廣告片,迅速火遍了大江南北。
一家曾有著輝煌業績的公司為何走到如此境地?
金立工業園:員工只剩幾百 無所事事上班看電影
位於廣東東莞的金立工業園,占地面積約300畝。園區分布著多棟現代化宿舍,現在除了幾層陽台有晾曬衣物,整個金立工業園大部分宿舍樓都空空蕩蕩,甚至有的樓一整棟的房間都關著門,沒有員工生活的跡象。
在園區的一間食堂里,廚師告訴記者,原來金立工業園有18000多名員工,他們每個月採購食材至少要花300多萬元,現在只剩下三四百人,每個月食材採購額下降到只有10多萬元。
員工人數銳減,也直接導致園區相關業態的萎縮。園區內的一家超市,大部分貨架已經被清空。超市老板劉先生告訴記者,這個超市他已經開了7年,以前每天銷售額能有一兩萬,而現在每天只能賣幾百元,無奈之下,他只好趕緊尋找新的店鋪,隨時準備搬走。
記者來到金立一個廠房門口,發現這里大門已經鎖起來。有知情人士告訴記者,目前金立的員工每天就是去打個卡,然後在車間里坐一下,還有員工打完卡之後就直接出去開網約車賺錢。
調查中記者了解到,金立正在把工業園的部分廠房對外出租,在一個告示欄記者看到,一家已經入駐的企業正在進行招工。
從2010年投資建設至今,金立合計投入了23億元,配置了54條全自動貼片生產線,110條成品組裝測試線,這些設備保證了金立工業園每年8000萬台的手機產量,作為亞洲最大單體智能終端生產基地,金立工業園曾代表了金立手機的高光時刻。
有數據表明,在功能機發展最為繁榮的2006年到2008年這三年時間里,金立連續在國內擊敗天語、波導、夏新等多個國產功能及品牌以及一眾山寨產品,連續蟬聯國內的銷量冠軍,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國產手機第一品牌。而那時,距離金立手機創立也不過只用了六年時間。但這也是金立所拿到的最好成績。
金立供應商年關難過 聯合打包債權賤賣求生
據了解,金立向供應商提供的3+6個月帳期,即在3個月帳期之後,金立會開具一個6個月的銀行承兌票據,到期便可前往銀行提取,綜合帳期長達9個月,在金立債務危機爆發以後,其供應商也受到大面積的牽連。
有金立供應商透露,金立目前拖欠貨款的大小供應商合計有400家以上,合計欠款在50億左右,如果春節前無法回款,不少中小供應商將面臨倒閉。
金立債權人的煎熬:破產重組還是破產清算
金立債務危機爆發之後,其資產的處置程序和歸屬,關係到很多債權人的命運。究竟是破產清算?還是破產重整?市場一直在等待。
11月28日上午,金立在深圳公司總部召開了供應商債權人溝通會議。多家供應商與金立方面就債權的處理達成了初步共識,記者從參會供應商處了解到,如果有三分之二的人同意破產重組,金立將和債務重組顧問深圳富海銀濤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由富海銀濤推進重組。如果不到二分之一的債權人同意破產重組,那麼金立將以破產清算處理。
有供應商表示,他們支持金立破產重組,以避免金立直接進入破產清算程序,因為清算的清償率往往低於重組,公開信息顯示,截至8月31日,金立總負債為202.53億元,資產主要有微眾銀行股權、南粵銀行股權、金立大廈、東莞金立工業園、時代科技大廈、安徽大廈等,不過這些資產帳面價值僅25.73億元,市場預估價值75.10億元,當前的金立已經資不抵債。
12月17日晚,有消息稱「法院正式裁定金立破產」,不過隨後金立否定了該說法,表示法院只是受理了破產清算申請,不是裁定破產清算,現在還是破產重組方向。
手機市場馬太效應加劇 二三線品牌受傷最深
根據統計公司Counterpoint發布的2018年第三季度中國智慧型手機銷量排名來看:國內市場排名前六的企業:vivo、OPPO、華為、榮耀、小米、蘋果,6個品牌共同分食了86%的市場份額,手機市場馬太效應進一步加大。同時第三季度國內手機市場總銷量為1.08億部,同比下滑13%。
對於金立的倒下,金立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劉立榮曾表示,根本原因是因為長期以來公司都在虧錢。外界也普遍認為,劉立榮賭錢只是加速金立破產的進程。此前劉立榮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承認,在塞班島參與賭博,「輸了有十幾億」。
業內人士表示,中國手機市場的馬太效應仍然在加劇,排名靠前的手機廠商占據的市場份額越來越高,而本土二三線品牌手機的生存變得非常困難。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數據顯示,近三年來,金立手機國內出貨量不斷下滑,金立手機出貨量在2015年為3000萬部,2016年為2800萬部,2017年為1494萬部,2018年前九個月,金立手機出貨量僅為442萬部。
業內人士表示,在目前華為、OPPO、蘋果等一線手機品牌占據大部分市場份額的情況下,金立等二線手機品牌原本就面臨著經營上的困難,而金立又在近一兩年內進行了較大市場費用投入,再加上董事長劉立榮又涉嫌挪用資金去賭博,最終導致了危機的爆發。
深圳市手機行業協會秘書長 李新嬌:通過金立這件事,我覺得中小手機企業,應該吸取教訓。特別是在財務方面要有把控,嚴加管理,在產品創新方面,要根據市場的需求,不斷地創新,這樣才能讓企業更健康、更強大地發展。
手機行業大地震,蘋果跌去了一個騰訊
蘋果的日子這次真的不好過了。
美國當地時間12月24日,蘋果股價跌破150美元,近60個交易日跌幅超30%,與今年10月3日創下的最高點相比,市值已經蒸發了超3900億美元,相當於1個騰訊或者2.5個中國銀行。
往日蘋果店外排隊搶購iPhone的盛況不在,為了改變蘋果手機銷量不佳的局面。僅僅3個月後,蘋果在其中國官網推出了折抵換購的活動:iPhone XR 4399元起,iPhone XS僅6599元起。以抵消的折扣計算,這也是蘋果進入中國市場以來,所推出的最大優惠活動。
憑舊手機最高可抵2100元
蘋果中國官網的信息顯示:折抵換購,iPhone XR僅4399元起,iPhone XS僅6599元起。目前iPhone XR官方售價6499元起,iPhone XS售價8699元起,這意味著消費者憑手中的舊手機最高可抵2100元。
也就是說,即使你是用剛買的iPhoneX進行折抵,最多也只能抵價2100元。
對於折抵價格的標準,官網提示,價格取決於所折抵iPhone的機型和狀況,需要自行備份所有數據,蘋果不對任何文件或數據的丟失負責。
以購於2015年的iPhone 6s(64G內存)為例,經官網計算得出,可以抵扣735元。要知道,在去年這款手機在蘋果購新機只能抵扣約500元。一年過去, 手機更舊了,但抵扣的價格有將近50%的增長。
不僅蘋果!華為、小米也能折抵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以舊換新活動,除了支持蘋果產品之外,還支持華為、OPPO、三星、vivo、小米等品牌在內的眾多舊款機型。在售價上,知名品牌、熱門手機的權重會高一些,即折算回來的售價會高一些。
不過,蘋果官方提供的折換機庫並不齊全,對於目前新款的華為、小米或OPPO、vivo不支持。
以定位最高的華為Mate 9 Pro為例,選擇最大容量(128G)、可以開機、正常使用、螢幕完好選項,申請回收的話可以獲得720元的折抵金額。
業內人士認為,單純從活動本身來看,蘋果以舊換新的吸引力並不足。根本原因還是回收價格不高,而且手機折抵的金額僅能用於購買蘋果iPhone,但第三方回收平台卻可以直接獲得現金。
據北京商報報導,在其他第三方手機回收網站,最大容量、可以開機、正常使用、螢幕完好、七成新選項的華為Mate 9 Pro,回收價格為2450元,遠比蘋果官網的720元折抵金額合算得多。
此外,用戶必須到蘋果公司在中國的零售店才能夠享受此項優惠,而且蘋果中國官網標出了優惠的結束日期:2019年1月31日結束。
相比之下,蘋果同期在美國的促銷活動目前尚未說明結束時間,並且目前還不清楚為什麼中國客戶只能在蘋果零售店享受此項以舊換新升級優惠,美國買家可以在線完成。
定價過高的蘋果不再受歡迎了嗎?
值得注意的是,促銷新iPhone,中國不是第一站。
12月初,蘋果在美國官網上線了折價換新的優惠活動,並向老用戶推送消息,宣傳新iPhone,鼓勵用戶參與以舊換新。此前,蘋果還在日本為經營商提供補貼促使經營商以三折銷售iPhone XR。
業內人士分析,在全球主要市場的促銷活動是在新iPhone銷量不佳的背景下做出的選擇。
根據第一手機界研究院發布的數據,今年9月份,蘋果新品開售第一周(9月21日-9月30日),iPhone XS Max的銷量僅為48萬台,iPhone XS的銷量僅為8萬台,遠低於蘋果自身和業界預期。
此外,新iPhone未發售就跌破了官方售價,在市場上的實際銷售價格更是一路走低。中國的零售商甚至上市兩周就降價銷售,創下了iPhone上市降價最快紀錄,往年「黃牛瘋狂囤貨」更是難以再現。
第一手機界研究院院長孫燕飚表示,蘋果此次所採取的促銷行為,在市場激烈競爭的巨大壓力下,蘋果此舉實際是在「清理庫存」。
蘋果手機為什麼不再受熱捧?
業內人士分析,定價高是 iPhone 銷量慘淡的原因之一。iPhone XS 在中國的官方起售價為8699元,配備更大螢幕的iPhone XS Max售價高達12799元,即使被蘋果寄予希望成為「銷量擔當」的 iPhone XR,起步價也達到6499元。這意味著,新iPhone比絕大多數國產手機都要貴,甚至超出了部分用戶的承受範圍。
高盛分析師羅德哈爾在報告中稱,蘋果似乎在 iPhone XR 的定價策略上出現了嚴重失誤,致使銷量無法達到預期。
羅德哈爾還指出,現在的市場狀況表明,蘋果正在受制於iPhone 的高售價。根據手機行業的以往經驗,當定價權喪失時,消費科技公司要麼損失利潤率,要麼失去市場份額,或者兩者同時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