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uch Bar是蘋果對UI設計的又一個重要貢獻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Touch Bar 不止是替代了功能鍵的作用這麼簡單,而是讓宏應用變得更加「親民」,可能會對用戶界面產生更多影響。

蘋果公司上周發布了新款 MacBook Pro,以 Touch Bar 觸控欄替代了鍵盤上的實體功能按鍵。創意策略公司 Creative Strategies 總裁蒂姆·巴加林(Tim Bajarin)則認為它不止是替代了功能鍵的作用這麼簡單,而是讓宏應用變得更加「親民」,可能會對用戶界面產生更多影響。

以下為全文:

早期 PC 時代宏應用發揮的重要作用還有多少人記得呢?應用程序使用一種和宏類似機理的系統來允許用戶將一系列(一般是最常使用到的操作)自定義為一個步驟。也就是用戶執行一系列操作,並且讓應用程序來「記住」這些操作以及順序。更高級的用戶可以通過內建的宏編程來直接使用那些應用程序的功能。在微軟的 DOS 還統治著 PC 的時候,宏應用真的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即便在今天也還有工程師在使用。但是一般用戶根本不知道這些東西的存在,即便知道了,大多數人還是會覺得這東西太難用了。

後來蘋果推出了支持圖形用戶界面的 Mac 產品,新一代圖形用戶界面讓用戶使用應用導航變得輕鬆很多。也正是這些圖形用戶界面引入了升級版的復制黏貼,讓用戶能夠以更加簡便的方法去做宏應用做過的事情。

我第一次上手玩新款 MacBook Pro 上的 Touch Bar 時,宏命令的概念一下子就閃現在我的腦海中。不少用戶應該知道創建宏命令,並將其運用到應用中,以加速完成特定的業務流程,這是非常重要的。其實蘋果也是通過 Touch Bar 來向用戶推介這種功能,讓更多人能夠享受到宏命令的便利。

當然你可以從蘋果以前對用戶界面產生的影響這個角度來看 Touch Bar 這個新的功能。雖然 Mac 的出現,蘋果給用戶帶來了圖形用戶界面和滑鼠了,對於人機用戶界面來說,這是一次巨大的進步。而隨著 iPhone 和 iPad 的推出,蘋果讓我們習慣了觸控操作。這種操作方式在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行業,乃至 PC 和筆記本行業都成為了主流。

但是蘋果並沒有在旗下筆記本產品以及 iMac 中引入觸控操作這個概念。喬布斯認為,如果你的雙手是停放在鍵盤上的,那麼通過鍵盤或者滑鼠來輸入才是最自然的事情。他認為把手從鍵盤上移開,然後去和觸控屏上的元素互動,這樣的交互和輸入方式有點奇怪。在這里我們說個題外話——微軟的 Surface 平板。我有很多朋友他們也是配以鍵盤一起使用這款平板,他們就覺得通過手指去觸控輸入還不如滑鼠操作來的精確,所以他們也會帶著滑鼠一起用。

Touch Bar 是蘋果對用戶界面設計貢獻中又一次重要的演變。它讓本來「專屬」於專業用戶的宏命令變得更接地氣,讓一般用戶也能夠使用上這種指令。蘋果讓重復執行任務的快捷方式變得不再神秘,給應用中不同類型的功能增加了易用、快捷的訪問方式。這才是 Touch Bar 的重要之處。只要開發者在他們的軟件中使用蘋果的 Touch Bar API,讓越來越多應用支持這個新的特性,一旦它慢慢為用戶所接受,那麼它就會成為筆記本用戶界面變革中順理成章的一步,會有更多人希望其他蘋果筆記本或者其他廠商的產品上也有這個功能。

在蘋果發布會上,Adobe 等公司對旗下應用的演示不過是冰山一角。微軟計劃到明年讓旗下所有 Mac 應用都支持 Touch Bar API,而更多 Mac 應用開發者應該也在伺機而動。這不僅提升了便攜筆記本用戶在應用中的導航和訪問速度,同時也大大提升了筆記本電腦的用戶體驗。

至於新款 MacBook Pro 的設計,它應該會很受蘋果高端用戶的歡迎,在企業中入門級 MacBook Pro 將有望取代 MacBook Air。我自己用這台入門級筆記本 4 天了,覺得它真的完全可以取代 MacBook Air。

不過說實話我現在擔心的是新款 MacBook Pro 的價格,當然如果它確實能滿足專業用戶的需求,那麼自然也不用擔心它的銷量了。如果蘋果 Touch Bar 會帶動移動用戶界面的新一波變革,那它未來會成為所有蘋果筆記本產品的標配,而以後這些產品的售價會降低。

當然 Touch Bar 也受到不少人的質疑。但是從我對蘋果公司 35 年以來的了解來看,如果說他們對用戶界面投入了很多心思,在細節方面做出很多改善,那麼其他人最好注意一下了。這也是為什麼我認為 Touch Bar 不僅是一次非常重要的設計變化,而且它以及支持它的 T1 晶片將會對行業產生更多我們目前預想不到的影響。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