鑄造3D列印,從受制於人到世界領跑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王迎霞

if (window.location.host != ‘www.xuehua.us’){window.location.href=’https://www.xuehua.us/2019/03/22/%e9%93%b8%e9%80%a03d%e6%89%93%e5%8d%b0%ef%bc%8c%e4%bb%8e%e5%8f%97%e5%88%b6%e4%ba%8e%e4%ba%ba%e5%88%b0%e4%b8%96%e7%95%8c%e9%a2%86%e8%b7%91′;}

「大陸傳統鑄造行業以手工勞力為主,通俗地形容就是‘傻大黑粗’。我在維修車間待了9年,心里一直有個夢想——我們的工作環境能得到改善。」

說話的年輕人名叫劉軼,36歲的他是寧夏共享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共享集團)產業創新中心副總經理、智能製造研究院院長。

讓鑄造工人穿著白大褂在空調環境下體面地工作,這是所有共享人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就掛念著的事。集團聚焦行業轉型升級痛點,投入10多億元主攻鑄造3D列印產業化應用技術及智能工廠建設,做到國內首創後,綜合集成技術領跑世界。

前幾天,《大國重器》第二季在央視熱播,共享集團的鑄造用砂芯3D列印機也在其中亮相。這部紀錄片展望了大陸裝備製造業的發展前景,而共享人的「鑄造夢」,也在繼續。

改變產業現狀

靶向鑄造3D列印

走進共享集團,位於南側的建築便是快速成形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14台5米多高的鑄造3D列印產業化機型整齊擺放,除了機器運轉聲,再無其他轟鳴;除了幾位工作人員在操作板前監測,一兩台機器人來回穿梭運送貨物,再無其他身影。

整個車間無吊車、無模型、無重體力、無溫差、無廢砂及粉塵排放,完全顛覆常識。

「以前的鑄造車間可不是這樣的。」劉軼說。

鑄造是裝備製造業的基礎產業,大陸鑄造產量連續16年穩居世界第一,是名副其實的鑄造大國。然而,傳統的鑄造設備以混砂機為主,勞力強度大,效率低。最讓人糟心的是工作環境惡劣,工人經常白臉進去,黑臉出來,時間久了,一線技術人員流失嚴重。

搞了30多年鑄造的公司董事長彭凡,一直在尋思怎樣讓這個行業翻身。2012年,當他在德國看到鑄造3D列印實驗室設備的時候,他意識到,如果把這項技術用好了,將是一件顛覆行業的事。

什麼是3D列印?「其實就是分層疊加技術,是一個從三維降到二維、再升到三維的過程。」劉軼說,這項技術首先利用切片軟件將實體沿高度方向切成薄層,這個步驟可近似看成,一個平面一層一層進行列印,再疊加起來形成立體。3D列印技術在鑄造領域有一個分支,名叫3DP,目前在業內生產效率最高,成本相對較低,最易於產業化推廣。

共享人決定主攻這個方向。

「以前做一個鑄件,必須先做出一模一樣的模型,做完得兩個月。」劉軼說,而鑄造3D列印沒有模型,直接將陰膜列印出來,再澆上鐵水或鋼水即可。鑄件也不需要人工組配,一周左右就能做出成品。

全力攻堅克難

打破國外技術壟斷

鎖定鑄造3D列印技術後,彭凡立即投資近億元購買了一台德國產的列印機,組織一支50人的團隊從「點」上突破,樣機實驗工作正式開始。

沒想到的是,問題很快來了。

「所有材料和零配件都要進口,設備出故障了也必須老外來修,用不起啊。」彭凡感嘆。

一天,機器在列印過程中突發故障,工作箱無法打開,直接「罷工」。與德國供應商取得聯繫後,對方提出要求:收費從工程師上飛機的那一刻開始計算,每小時165歐元。

一星期後,工程師終於抵達銀川,但沒等舊問題得到解決,新問題又出現了。共享集團反饋這一情況時,對方竟然搖頭,理由是他只負責解決先前的故障,新故障必須重走程序。

德方工程師離開了,留的是一台無法運轉的機器,以及鬱憤難平的共享人。

這種情形之後屢次上演,於是在2013年,彭凡決定專門解決受制於人的技術問題。劉軼就是此時被委以重任,主抓材料、工藝、軟硬件等全面研發工作。

歷經兩年多探索與研究,當樣機噴出墨的剎那,大夥興奮地跳了起來——他們造出了國內第一台也是世界上效率最高的鑄造3D列印樣機,德方技術存在的諸多問題均被改進。

以發動機氣缸蓋鑄件為例。原先用金屬模具得做近20個砂型零件,需要一個高技能工精密組裝出來,是一個高級技工培訓半年才能乾的工作。而採用3D列印技術一次就能列印完成,誤差也從原來的1毫米降到了0.3毫米,生產效率提高約3—5倍,成品率提高了20%—30%。

鑄件生產由複雜變得簡單,傳統的鑄造生產方式則由「黑色」變為「綠色」。隨著生產做到零排放,以前的翻砂車間搖身一變成了空調工廠,徹底顛覆以手工為主的多品種小批量砂型鑄造生產方式。

引領行業發展

助推建設鑄造強國

山高人為峰。

「我的目標是產業化升級,用‘三部曲’形容是不夠的,目前來看是‘五部曲’。」彭凡笑了起來。

繼關鍵軟硬件技術做到「點」上突破之後,他們決定在「線」上集成,實踐智能生產單元應用。共享集團根據鑄造工藝流程,創新性地提出了鑄造智能單元的模塊化、工序化智能製造解決方案,已經建設和改造10條以上智能生產單元。

共享人拼了。劉軼帶領團隊陸續攻克鑄造3D列印材料、工藝、軟件、設備等難題,他們在四川投入9台設備組建起一條生產線,這是世界上第一條鑄造3D列印產業化應用生產線;又在寧夏銀川建成並投產世界首個萬噸級鑄造3D列印智能工廠,真正做到了鑄造3D列印產業化應用的國內首創和鑄造行業「綠色智能」轉型。

2016年2月,李克強總理來寧夏視察,讚揚共享集團從「傻大黑粗」變成了「窈窕淑女」,是新舊動能轉換的生動體現。

劉軼的夢想做到了,但共享人的夢想遠不止於此。

「通過這種集成創新,我要把鑄造3D列印技術的優勢展示出來並推向市場,還要讓產業能用得起。它不應該只是架子上的花瓶。」彭凡說,接下來他們要幫別人設計並建造智能工廠,2018年設計、建設的數字化示範工廠累計達10個,目前已建成3座。

如今的共享集團已是國家首批46家智能製造試點示範企業,承擔著「大尺寸高效鑄造砂型增材製造設備」等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也是國家智能製造標準化總體組13家企業成員單位之一。

未來5年,它將以每年20%左右的增長速度力爭做到由推進企業發展向引領行業發展轉變。「希望在2030年前後,通過共建共享全新的產業生態,支持大陸鑄造業加速步入國際先進行列。」彭凡說。

這是共享人最大的夢想,它的名字叫「鑄造強國」。

來源:科技日報文中圖片來自網路

編輯:陳小柒

審核:王小龍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