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怎麼發展?從種草到割草 Instagram離亞馬遜還有多遠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億邦動力訊】被稱為「國內Instagram」的小紅書,在成立兩年半的時間節點,便從社區升級為電商。而Instagram則在成立了近9年時間之後,才真正開始打造商業閉環。

最近,Instagram新推出的一個名為「Checkout」的功能,通過此功能,消費者可以直接在Instagram內購買結算,而不需要跳轉進入零售商的網站。

或需和Facebook帳戶打通

公開信息顯示,目前與Instagram合作的企業僅包括阿迪達斯,巴寶莉,迪奧和MAC化妝品等在內的23個國際品牌商。換言之,目前「Checkout」功能並未對外真正開放,而是以邀請制方式推進。

Instagram相關發言人表示,這個功能將向商家收取費用,但具體金額和比例暫未透露。

成立於2012年的中東跨境電商平台執禦,其市場部負責人Justin告訴億邦動力,Instagram的「Checkout」功能目前還處於測試階段,而且僅限於美國地區,上述合作的品牌商也僅是Instagram選取的測效果的「白名單」,所以暫時不會收取任何費用,具體入駐要求以及其他細節Instagram並未向外披露。

但是Instagram方面透露道,之後可能會和Shopify Inc.建立合作。

據悉,早在2017年10月,Instagram和shopify就針對「購物功能」就展開了合作,即Instagram用戶可以直接在APP上購買shopify商戶發布的帶有內鏈的產品。

而使用Instagram該購物功能的shopify商戶需要具備以下資質:1、Shopify使用的是29美金每個月的版本且開通了Online Store功能;2、Shopify開通了Facebook Shop功能;3、Instagram是Business Account;4、Facebook的Page頁面和Instagram帳戶是關聯起來的;5、使用的Instagram必須是最新版本。

那麼,從此前shopify商戶使用Instagram購物功能的要求來看,新的「Checkout」功能可能也需商戶的Instagram帳戶和Facebook帳戶相關聯,以便產品互通,並在Instagram上創建帖子時進行標記。

7億美元收購案背後的思考

其實,要求商戶將Instagram帳號和Facebook帳戶相關聯並不奇怪。早在2012年4月,Facebook就宣布以10億美元收購Instagram,最終在同年10月以總值7.15億美元敲定收購方案。

偏愛溝通工具與遊戲類程序設計的馬克·艾略特·佐伯格在2002年9月進入哈佛大學,於2004年在校創辦了Facebook,該軟件只花了幾年時間便成為世界主要的社交工具之一。

外媒曾報導稱,Instagram的圖片分享功能從移動端包抄,對於佐伯格而言是一種壓力,如同Facebook的方法論被其他社交平台掌握,而且還更勝一籌。與其競爭,不如直接拿下。

數年過去,佐伯格的7億美元似乎花得「很值」。

除了完善Facebook平台圖片分享產品線,沉淀Instagram上增長迅速的用戶之外,Instagram廣告收入為Facebook帶來了巨大的增值。

根據美國CRM咨詢公司數據顯示,Instagram在 2018年 Q2廣告收入增長177%,同期,Facebook的廣告收入增長為40%左右。也就是說,Instagram的廣告增長是Facebook的 4倍多。

富國證券分析師肯·塞納(Ken Sena)最近對外表示,到2020年時,Instagram有望為Facebook提供200億美元營收,大約相當於Facebook總營收的四分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Instagram的月活已經達到10億,而在2017年Q2時,Facebook的月活用戶首次超過20億。據彭博社的分析機構彭博情報分析,雖然目前Facebook的用戶數遠遠大於Instagram,但Instagram的新用戶增長速度遠超Facebook,而且Instagram的用戶群為年輕用戶,更受廣告主青睞,在這點上,Instagram或許更能掌握未來的話語權。

在年輕消費群體逐漸擁抱Instagram的狀況下,Instagram正背負著母公司Facebook越來越多的希望,這一希望或許就包含了電商。

商業化模式轉變:從導購到直接交易

最初的Instagram只是一個用戶分享內容的社交平台,具有「種草」功能,並不允許用戶將鏈接放在圖片或標題中。

在2016年11月,Instagram開始測試購物功能,當用戶點擊使用Shopping for Instagram的帖子時,就會顯示帶有價格的彈出窗口。和新的購物功能「Checkout」一樣,產品帖的模式最初也是在美國地區首測,以邀請制推進。

新零售怎麼發展?從種草到割草 Instagram離亞馬遜還有多遠 91app 第1張

據悉,當時的Instagram首先測試了20個零售品牌,包括配飾和服裝零售商Kate Spade,JackThreads和眼鏡製造商Warby Parker,帖子會顯示特定產品的價格、描述、附加照片,並提供「立即購買」按鈕。

但有一點和「Checkout」不同的是,消費者不能在產品帖頁面直接結算,而是根據圖片內鏈跳轉至零售商的網站進行下單。

值得注意的是,使用產品帖購物功能的賣家可以為每個圖像帖子標記最多5個產品,或者每個多圖像帖子標記最多20個產品。另外,和shopify商戶類似,其他賣家也需要是企業主體,並且和Facebook帳戶進行打通。

2017年10月,產品帖功能向美國商戶全面開放,2018年3月,該購物功能的範圍從美國擴展至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德國、法國、義大利、西班牙和巴西八國,2018年9月,該功能已經拓展至全球46個國家和地區。

另外,2018年,Instagram還將搜尋標籤中的Shopping購物頻道與Instagram的其他個性化主題頻道一起展示,並根據用戶的興趣展示混合產品。而「Checkout」在Instagram頁面上將如何展示尚未可知。

新零售怎麼發展?從種草到割草 Instagram離亞馬遜還有多遠 91app 第2張

對比Instagram的產品帖和「Checkout」幾乎相同的推進方式或許可預測,「Checkout」新功能從測試到開放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

電商之路道阻且長

Instagram的產品負責人Vishal Shah最近也對外聲稱,除了廣告之外,Instagram的下一個主要收入來源將是電子商務。他指出,電商的市場機會實際上大於行銷。

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可能,2018年美國零售電子商務銷售總額為5136億美元,同比增長14.2%。根據麥格納可能,2018年美國廣告銷售額約為一半,總計約2070億美元,同比增長6.9%。

Vishal Shah指出,超過五分之一的Instagram用戶表示,「Checkout」應用程序可以幫助他們做出購買決定,83%的人表示,Facebook可以幫助他們發現新的產品或服務。

新零售怎麼發展?從種草到割草 Instagram離亞馬遜還有多遠 91app 第3張

Gen Z(生於20世紀90年代中期到2000年代中期)和千禧一代購物者在網上發現產品的管道

在Vishal Shah看來,Instagram可以幫助用戶找到「潛在商品」,根據用戶參與度數據向用戶展示他們可能感興趣的產品和品牌內容。與此同時,Instagram需要將用戶需求放在首位,降低電商推進過程的嚴苛度,並平衡網站內容,避免出現因商戶不斷投入資金來推進購物功能而忽視了用戶體驗的情況。

此外,Instagram在博客上也寫道,「Checkout」只是Instagram在長期規劃中的一部分,接下來可能會推出更多關於購物的功能。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9月份,外媒曾披露,Instagram正在開發一款被命名為「IG Shopping」的購物App,用戶可以在應用內購買已關注的商家的商品。但據後期外媒報導,這項計劃不疾而終,取得代之的正是「Checkout」。

從Instagram在電商領域的計劃來看,Justin表示,目前執禦保持觀望態度,在「Checkout」對外開放後,針對跳轉鏈接購物和直接在Instagram頁面購物兩種模式,哪個效果更好,哪種方式更受消費者歡迎,商戶也需要一定的測試周期。

「目前,Instagram更多還是社交屬性,電商屬性並不強,要想和亞馬遜等電商平台抗衡,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Justin補充說道。

▼▼打造網路與門市銷售循環▼▼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