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探究竟:小米的物聯網戰略及未來布局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時近年末,各個物聯網賽道的選手紛紛站出來刷存在感,秀一下自己在2018年的成績,並向外界傳遞出未來有所作為的聲音。11月28日,小米舉辦了其第二屆開發者大會MIDC。通過此次大會,我們可以對小米目前的物聯網戰略及其未來布局一窺端倪。

一探究竟:小米的物聯網戰略及未來佈局

小米IoT開發者平台的Logo形似蒲公英,寓意看似渺小但聚沙成塔,自由生長又無處不在。

時近年末,各個物聯網賽道的選手紛紛站出來刷存在感,秀一下自己在2018年的成績,並向外界傳遞出未來有所作為的聲音。11月28日,小米舉辦了其第二屆開發者大會MIDC。通過此次大會,我們可以對小米目前的物聯網戰略及其未來布局一窺端倪,本文試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

一、物聯網的戰略地位

二、公司組織結構

三、戰略口號——AIoT(AI+IoT)

四、生態鏈

五、B端業務

六、IoT平台

七、物聯網入口

八、開發者社區

0 1

物聯網的戰略地位

毫無疑問,小米明顯提升了物聯網的戰略地位。

小米其需要手機之外的增長點

自2015年起,小米手機主業跌出全球出貨量前五名之後,以互聯網思路走出U型底部,試圖扮演一個「新物種」的角色。2017年以來,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已經開始逐年下降,在這樣的情況下,以智慧型手機作為主要營收來源的小米必須尋找手機之外的新增長點,而物聯網就是最重要的一個方向之一。

根據小米最新財報,小米IoT及生活消費品業務,在2018年第三季度保持高增長,貢獻收入10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89.8%。該業務2018前三個季度總收入達289億元人民幣,已超去年全年的IoT及生活消費品總收入234.5億人民幣,成為小米增長的新引擎,IoT業務成為小米的支柱之一,貢獻了當季總收入的21%。由於IoT及生活消費品業務的增速遠超公司總營收增速,因此在小米整個營收中,IoT及生活消費品業務的占比也在快速提升。

一探究竟:小米的物聯網戰略及未來佈局

物聯網將會是小米下個階段的發力重點

2018年6月,雷軍在IPO路演時表達出了小米商業模式的新故事——「以手機、智能硬件和IoT平台為核心的互聯網公司」,並預測這個故事能將小米的估值推上1000億美元。2018年9月17日,雷軍在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發表了題為《AIoT引爆新時代》的主題演講,重點談到了人類進入了人工智能的新時代,AI與IoT結合將形成AIoT(萬物智慧互聯),在這個領域未來將有著巨大的發展空間。

小米人工智能與雲平台副總裁崔寶秋這樣形容IoT的前景和意義:過去雷軍在風口上飛起一頭豬(手機業務),現在是飛起一頭大象(IoT),甚至一艘航母。因此,物聯網將會是小米下個階段的發力重點,就其戰略地位而言,甚至有可能在未來成為繼MIUI、智慧型手機、智能電視、路由器四大核心業務之後的第五大核心業務。

0 2

公司組織結構

隨著物聯網戰略地位的日益提升,小米對其組織結構進行了一系列調整。

今年小米的組織架構調整是小米上市以來的第一次重大組織架構調整。9月13日,雷軍面向小米全體員工發布內部郵件,宣稱對公司架構進行系統性調整。這次調整的目的是強化小米總部的職能,發掘年輕人,同時對相關業務進行梳理。在此次組織結構調整中,其物聯網部門的重要性得到了顯著提高,IoT平台總經理直接向雷軍匯報,這也意味著雷軍對一些業務的管理更加直接,也更加扁平化。

除了成立具有獨立編制的IoT平台部之外,還在戰略決策和人才梯度的培養上給予其更大的支持;另外,在小米集團層面上,有組織部和參謀部進行戰略協調,以解決人才梯隊的建設、選拔、培養的問題。

0 3

戰略口號——AIoT(AI+IoT)

AI與IoT的關係,可以類比於大腦與身體的關係,二者需要相互配合,缺一不可,離開AI,IoT只是一堆矽片,IoT在功能上的神奇和魔力主要依靠AI;反之,離開IoT,AI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AI與IoT是用於共同構建軟硬一體的生態體系的必備要素。

一探究竟:小米的物聯網戰略及未來佈局

AI+IoT 是小米未來 5—10 年的核心戰略

雷軍在MIDC 2018大會上表示, AI+IoT是小米的核心戰略,並且是小米未來 5—10 年的核心戰略。在去年的小米首屆MIDC上,小米邀請百度總裁陸奇站台,雙方將在IoT+AI領域「強強聯手、互補合作」。由於百度在AI技術、海量數據、知識圖譜、信息與服務生態等方面擁有優勢,小米在應用場景和智能硬件等領域有眾多積累,因此百度AI+小米IoT的組合有緣攜手進入「百米沖刺」的新時代。

在今年9月在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雷軍表示:「我們擁有巨大的優勢是,我們擁有用戶群、海量設備、海量數據,更重要的是我們擁有對整個AI時代的認知,應該利用自己的優勢迎頭趕上。我們選擇的突破口就是IoT,想用AI+IoT能夠在這個時代立足,而且為整個世界的人工智能的發展做一點點貢獻。」

小米到目前為止,已經激活了一億台設備,累積喚醒 80 億次,月活在9月底的時候已經到了3400萬的規模。小米AIoT戰略,小米人工智能與雲平台副總裁崔寶秋的解讀是:抓住機會,圍繞核心場景搭建AI技術和產品,賦能小米核心業務。「小米從底層深度學習、雲計算、大數據,到感知/認知、應用、平台及業務層布局已經很全面,並可以賦能小米的生態及業務。」

一探究竟:小米的物聯網戰略及未來佈局

0 4

生態鏈

IoT領域正處於快速發展的階段,各巨頭都在合縱連橫、試圖吸引盡量多的合作者,把自己的影響力擴大。小米選擇米家作為其生態鏈的集成者,並將其作為整個生態鏈的品牌。

截至 2018 年 Q3,小米 IoT 平台支持設備近 2000 款,智能設備連接數超1.32 億台(不包括手機和筆記本電腦),穩居全球第一,日活設備超過 2000 萬台,每日處理設備請求高達 800 億次。

小米跟其他的同行相比,小米之所以取得這麼大的成就,表面上看,是小米已經形成的龐大的智能硬件生態鏈和整個生態的環境,行銷管道有線上的小米商城和線下的小米之家;實際上,則是小米對生態鏈企業「投資而不控股」的策略,這與蘋果、Google等同樣布局 loT 生態的廠商有很大不同。

一探究竟:小米的物聯網戰略及未來佈局

投資不控股

雷軍早在5年前的2013年提出「5 年內投資 100 家企業」的目標,並讓小米聯合創始人劉德專門組件一支隊伍做投資。小米遵循「投資不控股」(持股份額低於 5 成)的原則,尋找理念一致的企業,為其提供品牌、用戶、管道、資金等方面的支持,幫助生態鏈企業孵化產品。劉德在一次採訪中表示:「不控股意味著我們把最大的利益留給團隊。當你用這個邏輯去組建團隊的時候,會發現團隊的積極性會變得非常之高,它們會變得樂於上前線。」

小米生態鏈企業並不是小米的子公司,但卻能享受小米在品牌和管道的資源去背書和推廣,因此吸引了不少初創企業加入小米生態鏈。5年不到,小米投資和孵化了220家生態鏈企業,其中100多家專注於智能硬件和生活消費品,華米和雲米也相繼在今年赴美上市,而去年小米生態鏈 99 家初創公司年收入總額高達 31.6 億美元。

小米選擇米家作為其生態鏈的集成者

米家除了為小米生態鏈代言外,米家App還是小米生態鏈產品的控制中樞和電商平台,集設備操控、電商行銷、眾籌平台、場景分享於一體,涵蓋硬件及家庭服務產品的用戶智能生活整體解決方案。米家App不僅連接米家旗下的生態鏈公司,與所有小米及生態鏈的智能產品做到互聯互通,同時也接入開放接入第三方的產品,致力於構建從產品智能化接入、眾籌孵化、電商接入,到觸達用戶、控制分享的完整生態閉環。

0 5

B端業務

過去,在合作夥伴的幫助下,小米 IoT 成長為 2C 領域的王者;如今,同樣在合作夥伴的幫助下,小米 IoT 開始了 2B 探索,在消費IoT上邁出了關鍵一步。

與宜家的合作可能更多的是一種標誌性意義

11 月 28 日,在 MIDC 2018 小米開發者大會上,小米一口氣宣布與宜家(IKEA)、全季酒店、車和家和愛空間等展開深度合作。其中,與宜家合作的產品將於12 月在中國落地,未來將推廣向全球,宜家全系智能照明產品將會接入小米IoT 平台,未來將可以通過米家App 、小愛同學控制宜家的智能照明類產品。對小米而言,與宜家的合作可能更多的是一種標誌性意義,由此在智能家居的生態布局上B、C兩端同時發力。

一探究竟:小米的物聯網戰略及未來佈局

小米不擅長也不準備做 2B,而只是開放其IoT平台接口

小米與全季酒店達成合作,共同開發了智慧酒店系統,採用全套的小米智能家居解決方案,用戶可以用小愛同學調節燈光、溫度,查詢酒店信息等。這次小米與全季酒店的合作,遍宇科技提供 2B 服務。遍宇科技創立於 2017 年,專注於企業級智能家居整體解決方案的開發,是第一家聚焦在智能化服務的小米生態鏈公司。遍宇科技與小米的分工是:小米提供產品、底層技術、底層開發的接口、品牌影響力;遍宇提供智能方案的設計、實施以及系統定制、數據等一整套面向行業的服務。

可以看出,小米不擅長也不準備做 2B,而只是開放其IoT平台接口,所有需求、服務的落地都由小米生態鏈的服務商提供。

0 6

IoT平台

作為小米物聯網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小米背靠整個小米生態鏈,借助原先的技術積累和先發優勢,打造出小米IoT平台。

小米IoT平台最初是因生態鏈公司需求而產生的。小米生態鏈中的部分公司在傳統領域幹了很多年,他們對於智能、聯網、軟件端體驗完全不熟悉,這就需要小米在技術上提供支持,而提供技術支持的正是小米IoT平台團隊,也是現在IoT平台部的前身。

演化路徑:路由器->Wi-Fi模組->IoT平台

當初小米把路由器作為智能家居的中樞入口,但後來小米發現這一入口過於單一,開始解決非小米路由器上快速連接智能家庭硬件的問題。2014年,小米開始專門成立部門做Wi-Fi模組,而其人員就來自路由器團隊。做出來的Wi-Fi模組一頭接傳統智能硬件設備的單片機,另外一頭接雲端和小米IoT平台的SDK,這也是小米IoT平台最原始的技術積累階段。

在2017年第一屆MIDC大會上,小米IoT平台開始對第三方開放,包括米家App的接入、控制、智能場景、雲+AI+大數據的能力,以及新零售管道。今年小米IoT平台為第三方提供ZigBee接入、第三方雲與MIoT雲的互聯、海外服務和行業解決方案、小米AI平台。

目前,小愛開放平台已有1000多家企業開發者,7000多名個人開發者,小愛同學已擁有了1300多項技能Skill。未來小米 IoT 平台將接入 Alexa 和 Google 語音助手,逐步做到全球化布局。

一探究竟:小米的物聯網戰略及未來佈局

0 7

物聯網入口

如果說搜尋引擎是PC互聯網的入口,微信是移動互聯網的入口,那麼物聯網的入口是什麼?答案是AI。

AI是物聯網的入口

但AI是一種看不到摸不著的無形的存在,需要化身為一個或多個顯性物體去承載它,同時扮演UI(User Interface)的角色,在現階段那就是音響,這好比滑鼠、鍵盤、顯示器之於PC,觸摸屏之於手機。在智能家居設備當中,智能音箱有著極為突出的位置,不少企業推出智能音箱設備的目的在於通過其打造智能家居入口。

一探究竟:小米的物聯網戰略及未來佈局

對於普通的智能硬件,小米會交給生態鏈企業來做,除非這個產品被視為超級入口,那麼小米會毫不猶豫地選擇自己做。在小米IoT戰略中,手機和智能音箱就是小米未來打造智能家居生態的兩大入口。

小米把智能音箱作為IoT新入口

最初IoT 是以 PC 為核心的,而小米的首創在於以手機為核心連接所有設備。小米發展早期只做三大戰略級產品:手機、電視和路由器。手機是移動互聯網最重要的入口;電視是智能家居的重要組成部分;小米當時還認為,由於路由器是24小時開機且聯網的,很可能將成為智能家居的入口,於是將其視為公司級戰略產品。小米最初在路由器方面進行大力投入,然而,路由器發布之後卻沒有收獲類似小米手機那樣的追捧。兩年前,小米把IoT新入口 AI 智能音箱——小愛同學,作為戰略制高點重點突破。2017年,雷軍表示「三年前我們認為智慧型手機最重要,現在AI音箱更加重要。」

0 8

開發者社區

在這次MIDC大會上,小米宣布投入1億元打造「小米AIoT開發者基金」,用於激勵AI技能開發者、激勵硬件設備廠商和AI技術公司,共同構建AI新生態。這不可不謂是大手筆。

實際上,小米對開發者社區的投入不僅限於資金方面,更令人影響深刻的是小米在開源社區所做的大量工作。從2012年開始,小米開始正式擁抱開源。

一探究竟:小米的物聯網戰略及未來佈局

以HBase為例,小米在過去幾年,一共推出了8個Committer,2個PMC Members。2018年,小米為HBase貢獻了306個patch,占整體patch貢獻值的23%,全球其他廠商一共貢獻了1010個patch。

另外,小米開源的Open-Falcon是一個企業級、高可用、可擴展的監控系統,該項目的社區經營數據顯示,目前,已有200+公司、5000+個人開發者參與到該項目中。

此後,小米又投入大量人力、資源到Pegasus項目中,即強一直分布式Key-Value系統,並繼續開源。

2018年6月,小米開源了移動端深度學習框架MACE,並聯合多家機構發起了知識圖譜OpenBase項目。如今小米AI已廣泛應用於拍照、場景識別、翻譯、語音等應用場景。

小米為什麼要擁抱開源?根據小米的經驗,擁抱開源的優勢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現在諸多大數據、人工智能、雲計算技術開源已經成為標準,沒必要再單寫Hadoop;
  • 提高工程師編程能力。一個工程師代碼水平編程能力很好的方法就是讀大量代碼,大量的開源代碼可以迅速提升工程師工程水平,也可以提升工程師文化,讓大家喜歡技術、喜歡開放;
  • 代碼質量/工程文化的提升。開源軟件可以提升工程師對編程的熱愛,對代碼質量的苛求;
  • 吸引人才,構建人才庫。一個公司擁抱開源,崇尚開源文化,可以吸引很多工程師來加入公司。

0 9

結語

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已經出現瓶頸,各種來路的玩家紛紛押寶物聯網,搶占其制高點。以智慧型手機作為主要營收來源的小米注定要尋找手機之外的新增長點,此時發現當年放養的生態鏈產品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勢,讓小米得以借助這種先發優勢,以農村包圍城市的方式低調且傲嬌地駛入了物聯網賽道,並擁有了全球最大的物聯網平台(沒有之一)。小米的逆向思維給我們帶來的啟示是:豐富的To C終端生態鏈水到渠成地成就了其物聯網平台,並背書和助力B端業務的開展。

來源:物聯網那點事

作者:馬智

物聯網智庫 整理髮布

轉載請註明來源和出處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