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豹傅盛:人工智能將極大提升社會效率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12月28日,獵豹移動董事長兼CEO 傅盛出席人民網人工智能合作夥伴大會,並發表主題為「機器人助力中國服務產業升級」的演講。

在演講中,傅盛表示,人工智能的發展極大地提升社會效率,並且把過去在每一個行業不同的專業化知識,變成了統一的底層技術,行業的界限正在不斷消失。

傅盛認為,相比於技術能力,落地應用能力才是中國AI創業者最大的機會。「盡管我們是在做人工智能的技術,但是我們一定要找到一個落地點,用市場、用戶的需求來驅動技術改進。」

服務接待機器人豹小秘12月開始量產。但傅盛認為,量產只完成了第一步,最重要的一步是真正的落地到各個場景上,讓用戶真正能用起來,在降低用人成本的同時做到更好的標準化服務。目前,從智慧政務、智慧導覽到智慧會務,獵豹移動機器人智慧解決方案已經在多場景落地,全國遍地開花。

同時,在此次AI合作夥伴大會,人民網宣布成立人工智能研究院,獵豹移動及其他十多家人工智能企業達成了戰略合作。未來,獵豹移動將攜手行業夥伴,共同推動中國服務產業升級。

以下是演講全文

今天非常榮幸參加人民網主辦的AI合作夥伴大會。獵豹移動雖然是一家很年輕的公司,但是一家很早就開始全球化的公司。我們成立於2010年,那個時候中國的移動互聯網行業處在血海般的競爭狀態。我意識到中國的競爭太激烈了,於是我們放眼全球,發現那個時候全球的移動互聯網也在蓬勃興起。

2012年我第一次去美國時驚喜的發現,美國的工具和安全軟件排行榜上那些APP都很難用,和我們自己做的相比都有差距,我就意識到一個現實,就是在移動應用開發領域,中國已經開始不知不覺領先了。

移動互聯網熱潮退去,AI將是新的技術革命

那個時候我在想,有沒有機會利用移動互聯網,做一家全球化的移動互聯網公司。所以,我們就和很多的中國公司不一樣,優先發展了海外戰略。從2012年到2014年,我們花了兩年的時間,將移動互聯網用戶從零做到了月活躍超過4個億,如今,獵豹移動有大概近6億的月度活躍用戶,70%的用戶是來自於海外,海外收入占了一半以上,我們有20%的用戶來自歐美國家,這是我們這家公司的特色。

我們很早就開始投資了美國的高科技基金和以色列的基金。2014年在紐交所上市的時候,我給我自己一個命題,如果移動互聯網這波浪潮過去了,下一波的浪潮會是什麼?

我不是技術出身,但是AlphaGo這件事情,我深深地被震撼了,我意識到人工智能可能是一場技術革命。我認為這場技術革命的意義有兩點:

第一,效率得到極大提升。

第二,把過去在每一個行業不同的專業化的知識,變成了統一的底層技術。

人工智能逐漸消除了各行各業的知識壁壘和技能邊界,使得一家公司可能既有視覺識別的能力、語音識別的能力,也有可能在無人駕駛等具體行業施展身手,這是它的魅力所在。而且,它把所有人的智慧集中在一起,當底層算法、晶片研發上變成了一個大一統的底層架構時,人工智能的迸發力就可能非常非常強。

而且,我還認識到一點,人工智能雖然是一次技術的革命,但是它並不是一個大公司可以壟斷的東西。反過來說,它使得過去很多技術的積累,本質上變得沒有意義了。比如說在人工智能出現之後,原先用模式算法進行的人臉識別積累會瞬間被替代掉。

所以,像我們這樣不是太大的公司也有彎道超車的機會,我們當時就想一定要All in AI。我自己從小也是喜歡擺弄機械,後來我也在想,也許機器人是一個更好的切入點。

宏觀政策助推人工智能產業發展

我們也非常的幸運,看到了國家出台了各種各樣的政策,對人工智能的支持非常大。

站在一個更高的層面上來看,我的總結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前40年是衣食住行得到滿足的40年。本質上是由於我們在衣食住行、吃喝玩樂的基本水平上有巨大的差距,所以在前40年的時候只要粗放型的經營,我們就能獲得很大的體量增長。

雖然我不是搞經濟學的,但是有一次我跟一個企業家朋友探討過「中等發達國家收入陷阱」這件事。很多國家的人均GDP到了1萬美金的時候,就出現了一次瓶頸。我們從企業的角度去分析為什麼會這樣,為什麼其他國家邁過了這個坎?

後來我們發現,如果人均GDP到了1萬美金可能就到了衣食住行、吃喝玩樂基本需求被滿足的狀態,這個時候唯一能夠有機會跨過這個陷阱的,可能就是技術的突破,找到新技術的落地點,用新的技術去提高整個社會的效率、企業的效率,用新技術創造出新需求。

雖然經濟是一個很宏觀的事情,但它一定是由微觀組成的。

從宏觀角度看,國家在這個時候出台這樣的法規、政策去支持人工智能行業的發展。我們這樣的創業者感到很幸運,也覺得這是一次很大的助力。因為,從一項技術的出現到產品落地再到最後形成產業化,有一個很大的鴻溝。這個鴻溝的跨越,有時候是要靠市場,但是國家的扶持和指導,還有包括產業的配套也是非常重要的,有可能會縮短技術的代差。

從微觀角度看,如果我們找到這樣一個技術的浪潮,怎麼才能夠使這樣的技術真正的變成一個產業。人工智能對技術的要求非常高,但是等我真正進入人工智能領域以後,我發現其實它跟互聯網一樣。我個人認為,今天我們所定義的深度學習,應該在具體的場景落地了。

定義場景、做好落地,是AI創業者最大的機會

大家都知道移動支付,這是國人引以為豪的新「四大發明」之一。我們今天的優勢就是真正把支付這個場景的易用性做到了全球第一。落地應用的能力,已經是中國互聯網公司,甚至是中國整個創業者最大的機會。所以我們自己的團隊就說,盡管是在做人工智能的技術,但是不能單純的講技術,我們一定要找到一個落地點。一定要用市場、用戶來驅動我們技術的改進,我們應該有更快的迭代速度。

我們的技術在小米的小愛同學接入,現在小愛同學80%的語音轉文字工作都是我們處理的。一開始,它接入10家的語音轉文字的引擎,我們的技術第一天接入是排名第十,我們用一個月的時間就變成了第一,其實核心就是靠快速的迭代,靠場景化的迭代方式去完成的。

今天中國的整個互聯網如此之發達,其實互聯網的本質還是一個服務業,我們可以把互聯網的思想用AI武裝起來,變成一個落地的產品,行業有一個問題,真正能夠在某一些垂直場景做到替代人,是一個艱苦而卓絕的工作。當時我們就選擇做服務行業的機器人。而且我還提出了一個詞叫「真有用」機器人。首先是要定義好場景,把它定義地極清晰。如果我們今天強調一款機器人這也能用那也能用,這件事至少我是做不到的,例如我們的服務接待機器人豹小秘,只要在這個會場里把接待引領這件事做到了,就做到了某種程度上對人的替代。

用互聯網技術推進中國服務產業升級

最近被朋友圈的一篇文章刷屏了,內容是說今年我們的出生人口不斷下降,降到了1000多萬,可能中國會更早的進入老齡化。

另外,90後不願意做服務業,服務業的離職率很高。今天越來越少的農民工進城,越來越少的廉價勞力力去填補城市生活的缺口,我們可能只有用技術的手段才有機會完成對社會結構的改變。

同時,保持高水準的服務水平也很難。但是機器可以做到。它可能一開始比較笨,但是所有用戶的問題都會變成場景數據,機器用互聯網的方式在後台直接更新,它的知識庫積累的越全,它在一個垂直場景下的表現就越好。

所以,我認為AI是今天我們談機器人的一個前提,機器人一定不只是機械製造,機械製造只是一部分;也不僅僅是互聯網,因為如果沒有AI這個接口,這個設備它不具備感知能力,它不會知道誰來了,不會知道他說了什麼。

今天的機器人,其實本質上就是一個以AI為基礎能力,再加上硬件的協調能力,再加上軟件不斷地定制化能力,再加後台的大數據服務實時更新的支持系統。

以前我們一直說互聯網的效率高,是因為互聯網上所有的用戶行為全部都是數據,你的點擊、停留、搜尋,這些就變成了互聯網決策的基礎,我們說線下的效率不夠高,是因為每個人來了,你不知道有多少人來。今天由於有了AI,錄影頭真正開始認識人了,麥克風真正可以把用戶的詢問變成搜尋了,這個時候其實可以變得和線上的效率一樣高,而且更場景化。

所以,為什麼今天互聯網公司都在布局線下,都在走產業互聯網的道路。除了說互聯網的紅利競爭已經到了一 定的程度,還有就是技術手段達到了,AI真的可以使線上線下的效率一樣高,而且線下更場景化。

機器人行業還處在早期階段

獵豹移動投資成立了人工智能公司獵戶星空,專注於AI底層能力和機器人設備的製造,但是今天的機器人行業,或者說人工智能行業,都處在行業的早期。剛才跟趙總說,他說你們室內的導航都自己做的?我說是,本來我們想去買一個機器人的底盤裝在上面,發現底盤可能要10來萬,因為技術的太早期,算法融合不夠,你可能就要買最好的雷射傳感器,一個雷射傳感器幾千塊,再加上好的晶片,成本造價怎麼都下不來。

後來我們一方面加強軟件的算法。另一方面,有很多的創業公司開始做這種廉價的雷射,我們用一些融合性的算法去做一些比較便宜的雷射雷達,比市場成本可能少70%、80%。

在晶片上,如果以人腦的結構來看,我們的視網膜本身就是一種計算晶片,錄影頭本身就可以是一種晶片的能力,我們也有一個首席科學家做了好多年晶片,並且已經正式加盟我們。我們覺得其實連晶片這個行業,都可能被人工智能這個產業鏈帶來一次革新的機會。

剛才講的機械臂也是這樣的,我們也許沒有那麼精密的機械臂,但是利用錄影頭的AI識別圖像,去完成末端定位,這就使得對它精度的要求可以下降。今天能賣幾百只、上千只機械臂的公司,就算是一個很大的機械臂公司了,但是也許未來我們需要100萬只手、1000萬只手來滿足中國勞力力不足的問題,這樣就需要用更低成本的方案再加AI技術。

今天你要做一個手機,你可以在一個元件上找出很多家供應鏈公司,但是今天你要做一個機器人,對於這些做手機的元件廠商來說,你的體量都太小了,盡管我們一次下單可能是最大的行業公司了。但是相對手機動則百萬的產業鏈規模,今天整個機器人產業鏈都極不成熟。

我們現在也開始開放我們的一些能力,我們希望能夠去更多的接入更多的知識庫、更多的合作夥伴,甚至我未來可能會把我們整個的構架都開放出來,因為我認為只有這個產業規模大了,有了供應鏈,機器人的成本才能降下來。

多場景落地,機器人量產只是未來第一步

我們今天已經開始在一些政務大廳落地。我們就是要求能夠真正地熱情飽滿地解決百姓一些常見的政務問題,這些政務問題是可以被數據化的,而且它解決這些問題以後,我們還知道百姓關心的是哪些問題,每天咨詢量最高的是什麼問題,還可以反饋給政府部門提供決策支持。

在博物館我們已經快速地落地,很多的博物館都很主動的來找我們,因為它可以充當導遊。博物館給我們的數據是,一台豹小秘大概是3-4個導遊的工作量。

會務方面,我們在最近海南的冬交會上投入了30台豹小秘,基本上在場館的每一個角落都有我們的機器人。

除此之外,因為我的夢想一直是機器人可以裝上一只手,但是我不想裝上一個只會動兩下吸引眼球的手,而是一個真正能幹活的手,所以我們也研發了機械臂,在研發機械臂的同時,我們也可以用機械臂去給你沖泡一杯標準的咖啡。

基於獵戶機械臂平台的豹咖啡,在國家博物館改革開放40周年的展上有幸亮相,代表改革開放的一個小成就,我們自己的機械臂還在試產,同時,我們也在採購一些國產的機械臂,用一些AI的方式讓它更好地去完成一杯金牌大師水平的咖啡。

我們的服務接待豹小秘機器人是從這個月開始量產的。量產的時候我就跟同事們說,量產只完成了第一步,最重要的一步是真正的落地到各個場景上,讓用戶真正能用起來,讓購買我們產品的用戶,真心覺得比雇一個人還要便宜,而且做到更好的服務標準。到現在這個階段,就要發揮互聯網的優勢,讓我們的產品每一兩周都會有一次變化,針對不同的場景,有不同的軟件的升級。

所以,我們現在也開始跟各地的代理商、合作夥伴、政府也都在不斷地加速這樣的落地。

我們還做了翻譯棒,售價299元,待機180天,目前支持了6門語言,是京東和天貓同品類銷量數量第一的產品。

其實我一直認為人工智能是一場科技革命,但是科技本身最後還是落地在消費者用得起、很好用的產品上。作為創業者來說,我們其實不用過大的誇大黑科技的作用,我們應該把人工智能當成當年互聯網技術。我們真正想的是,如何讓它變成消費者真正好用、可用、便宜用的產品,使人工智能不是一次熱潮,而是去改變我們整個社會、產品結構,甚至是改變我們企業運行效率的武器。

所以,最後非常感謝人民網給我們這次機會,特別歡迎大家都能夠跟我們產生更多的互動,也希望大家去獵豹移動的總部去看一看。至於為什麼一定要把前台改成無人的機器人接待前台,我說如果我們自己的產品,在自己的場景上都用不起來,我們如何去賣給客戶。我覺得我不能用人工智能這一個詞匯去透支市場信用,而是利用這個技術的浪潮推動我們社會的進步。

謝謝大家!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