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三部曲:上市一年仍破發 工業富聯的「虛與實」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富士康三部曲:上市一年仍破發 工業富聯的「虛與實」 科技 第1張

2019年7月3日,工業富聯股價13.41元,與一年多前的發行價相比,仍處於破發狀況。

作為「代工之王」富士康旗下的A股上市公司,工業富聯在上市前曾表示將致力於供給以工業互聯網為核心的產品設計、製造與服務技術,協助智能製造的產業轉型,以打造「智能製造 工業互聯網」新生態。從一開始,富士康就將與網路裝備、電信產品、伺服器、存儲器、手機機構件、精密東西製造和機器人相幹的,其全資及控股的境內31家和境外29家子公司全體裝入上市公司這個「大筐」,並通過絕對的股權控制對工業富聯施加影響。招股書顯示,留給其他股東的股權占比只有5.7770%。

不過上市一周年的股價走勢顯示,這條工業互聯網之路尚未得到市場的認可。6月29日,工業富聯舉辦了上市一周年討論區。工業富聯董事長李軍旗表示,「我們開拓工業互聯網,向平台轉型,從製造業轉型服務業。這些轉型是長期的,還沒有在我們的營收利潤上體現,所以大家可能有點等不及。」

復盤這一年,工業富聯的業績未能滿足業界對工業互聯網成長性的想像。不過,通過引入外腦、建設團隊、推新平台,工業富聯在轉型路上有了一些動作。在5G即將到來,物聯網建設甚囂塵上的大環境下,工業富聯的工業互聯網之路何時能見成效?

「非戰之罪」股價破發,陳永正分開

工業富聯上市,創下36天A股最快過會紀錄。2018年6月8日,工業富聯A股上市,發行價13.77元,當天上漲44%,達到19.62元。隨後三個工作日工業富聯延續大漲,一度達到26.08元的高點。

不過這也成為其股價的最高峰,4個月後工業富聯首次跌破發行價,最低跌至10.99元。此後一路震蕩,雖有反撲,但仍處於破發狀況。

富士康三部曲:上市一年仍破發 工業富聯的「虛與實」 科技 第2張

2018年10月底,工業富聯突發公告宣布人事更動。公告稱,陳永正因工作調動,申請辭去董事長、董事等職務,其所負責的公司相幹工作已進行交接;董事會選舉時任董事的李軍旗出任第一屆董事會董事長,增補為戰略決策委員會委員。

對於陳永正的離職說法不一。有熟悉工業富聯的業內人士告知記者,其離職因個人原因。也有分析師表示,陳永正的離職有其他原因。

工業招股書曾表露,1956年出生的陳永正進入鴻海系公司前,曾在摩托羅拉、微軟、NBA等公司工作,並在多家公司擔負獨立董事。1969年出生的李軍旗則不同,其畢業於日本東京大學,獲得機械工程博士學位,且長期擔負工業富聯子公司基準精密(惠州)有限公司董事長和總經理,是鴻海刀具業務的負責人。

陳永正擔負董事長期間,工業富聯股價跌破發行價13.77元,市值縮水超過50%。固然引導層曾表示並不關注短期股價走勢,但有著A股最快過會紀錄的光環,工業富聯的股價一直備受外界關注,而其上市主打的概念工業互聯網又是富士康最重要的未來十年戰略。陳永正因「非戰之罪」而分開,成為多半受訪者認可的原因。

就股價問題,李軍旗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做出回應,「我固然不善於炒股,但也應當回應我們的股民。外界的印象可能還停留在十年前,代工也好,傳統製造也好,沒有看到我們這幾年正在推進快速轉型,比如說我們投資了夏普、諾基亞,向品牌轉型,我們開拓工業互聯網,向平台轉型,從製造業轉型服務業。這些轉型是長期的,還沒有在我們的營收利潤上體現。」

但對於短期內,李軍旗表示,工業富聯應當專注在自己的戰略方向,專注在自己的核心技術,工業互聯網是一個持久戰,要有戰略性的準備。對於上市的目標,這與此前管理層所回應差別不大,也就是通過股權激勵吸引和留住人才。

2019年一季度,工業富聯啟動了2.25億份股權激勵計劃,涉及激勵對象4000多名高等管理人員及核心員工。有券商分析師指出,這體現了公司管理層對於長期發展的信心和決心,有利於企業自身健康發展和長期經營團隊的不變。

引入外腦工業富聯「給蛋黃配上蛋白」

2018年9月,李傑成為了工業富聯董事會副董事長及董事候選人。

2018年以前,身為美國辛辛提那大學特聘講座教授的李傑,同時還擔負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智能維護系統研究中心主任職務。此時李傑與鴻海和工業富聯幾乎沒有聯繫。

2000年,李傑與全球85家國際公司針對工業大數據技術進行聯合研發,陸續出版了數本著作。他在《工業大數據》一書中論述的「煎蛋模型」最為外界所熟悉。所謂「煎蛋模型」,即一個核心的產品不僅是一種產品(蛋黃:產品本身),還有許多配套的服務(蛋白:服務衍生的價值)。李傑認為在產品差別不大的情形下,配套服務的差別才是制勝的關頭。要給「蛋黃」配上「蛋白」能力在競爭中脫穎而出。這一理論在隨後幾年不斷豐富和完善。

就在李傑著書立說的同時,已成為代工之王的富士康一直謀求轉變主營低毛利的困境,作為這家公司的掌舵者曾想打造環繞生活場景供給的服務,也曾想通過品牌產品洗掉代工廠的痕跡,幾次嘗試都未能成功。

富士康的困境在於,空有數十年的經驗和數據積聚,卻沒有找到有用的辦法論輸出。於是,富士康開始追求外腦的幫助。

2018年1月,李傑受邀到富士康講課。引導層和約300名富士康工作人員坐在台下聽講。隨後,李傑開始頻繁拜訪富士康。

富士康三部曲:上市一年仍破發 工業富聯的「虛與實」 科技 第3張

現任工業富聯董事長的李軍旗回憶,2017年3月,有一家急於推出新品搶占市場的智慧型手機廠商找到富士康,請求將手機的外框由傳統的鋁合金變為不銹鋼。當時切削加工不銹鋼一直是這一範疇的難題。

身兼高等技術參謀的李軍旗接下了這個義務,他曾決定於全球排名前十的切削加工巨頭探討,尋找答案。但一個月後這些巨頭們紛紛放棄。

最終,李軍旗依靠富士康內部團隊在2017年7月找到了解決方案,保證了手機廠商在同年9月舉辦發布會。

李軍旗日後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一年前,我們對工業互聯網未來的發展方向實際上不是那麼清晰,李教授(李傑)的加入,他的一系列模型和多年經驗與我們團體聯合,斷定了工業富聯未來的發展方向、整體架構和核心根基。核心產品用在我們內部場景提升,通過內部實踐不斷試錯、改良、完善,最終賦能其他公司。

2018年5月,媒體曾報導高鐵建設難以解決刀具需求,而全球只有一家公司可以供給。李軍旗告知記者,看到這個新聞後,工業富聯把之前解決手機廠商的方案跨行業應用在了高鐵遇到的問題上。不止如此,其在家用智能裝備上的實踐,也被應用在了智能鋼鐵產業維護上。

再講故事向中小製造業賦能

2019年6月底,工業富聯上市一周年慶賀晚宴上,李軍旗與李傑以及工業富聯CEO鄭弘孟以「鐵三角」的情勢亮相。

鄭弘孟一直擔負工業富聯董事,而此前他曾是鴻海精密FG(雲網科技服務)次團體的總經理。李軍旗告知記者,李傑負責理論研究,鄭弘孟開拓主打市場,而他本人則把理論變成實踐。

當業界不少人都認為工業互聯網概念股工業富聯的故事缺少後續動力的時候,這家上市一年的A股公司找到了面向資本市場的新故事:成為中小製造業的賦能者。6月29日,工業富聯對外發布了製造行業雲服務解決方案專業公有雲,並宣布與30個規模和名氣參差不齊的企業達成合作共建生態。

問題是,工業富聯目前尚無法成為一家純粹的「軟體商」或者「方案平台服務商」,因為它需要低毛利的「硬件業務」滿足上市對業績增進的請求。

富士康三部曲:上市一年仍破發 工業富聯的「虛與實」 科技 第4張

3月29日,工業富聯表露的2018年年報顯示,營業總收入約為4153.78億元人民幣,較2017年增進約17.5%。財報依照通訊網路裝備、雲服務裝備,以及精密東西和工業機器人對業務進行表露,三者累計收入占總收入的99.4%,工業富聯沒有表露工業互聯網的營收。同時,這三大業務毛利率均比2017年下降,其中精密東西和機器人更是大幅縮減了近17個百分點。

目前工業富聯市值距上市首日已縮水三分之一。對此,一位參與了工業富聯上述產品發布的券商分析師告知記者,工業富聯要想提升市值,轉變現狀,就必須找到可以對營收增進或毛利增進有潛力的業務。

6月29日,工業富聯發布了核心技術霧小腦,實現數據互聯互通,並運用模型演算法實現智能預測,做到工廠的智能化,成功打造全球首個東西行業離散製造、熄燈生產的無憂工廠,被世界經濟討論區列入全球十六家製造業燈塔工廠成員之一。其次是工業互聯網平台——FiiCloud雲平台,打造對外輸出解決製造行業中專業問題為核心、開箱即用的解決方案——專業雲,致力讓客戶在沒有虛耗的環境中提升品質、降低成本和加速交付。第三則是基於切割加工這一核心技術,工業富聯自主研發了高鐵鋼軌智能銑刀,打破了國外長期壟斷鋼軌銑磨車關頭核心部件的場面。

顯然,這個新故事打動了券商和機構投資者。7月1日,工業富聯上述發布後的第一個A股交易日,午後漲幅擴大,一個小時內敏捷觸及漲停。多家機構當日主力買入,其中買一席位申萬宏源證券上海閔行區東川路營業部買入1.43億元;買三席位出現機構身影,買入6295萬元。但問題是,這個漲停的餘波能夠持續多久?

轉型進展新案例根本為富士康旗下工廠

一年前的股東大會上,鄭弘孟曾宣布,富士康各地工廠開始實施智能製造及工業互聯網改造。一年後上市周年高峰討論區上,李傑流露,工業富聯的應用處域擁有超過1800條表面貼裝技術產線、17.5萬台CNC機床、超過8萬台工業機器人、5000多種測量監測裝備。

工業富聯集中展現了「霧小腦」和FiiCloud雲平台,以此對外輸出針對製造專業問題為核心的解決方案專業雲。李軍旗表示其解決方案將針對中小企業的痛點,而不同於其他工業雲平台廠商供給普遍的平台產品。

以刀具專業雲為例,工業富聯稱,可幫助企業將產品良率從89%提升至99%,物料成本降低5%,維修成本降低10%。與之相似的,工業富聯還供給了模具雲、CNC雲等多個專業雲。

一位工業富聯的工程師告知記者,目前工業富聯對外介紹的案例根本為富士康旗下的工廠,其彼此之間也會進行商業核算。

富士康三部曲:上市一年仍破發 工業富聯的「虛與實」 科技 第5張

打包出售的不只是技術本身,工業富聯還想要出售更多的服務。在面向潛在顧客的一個展覽中,一位工作人員介紹,工業富聯通過一個平台為客戶供給零部件採購以及金融和法律服務。在內部看來,這是一個邊緣業務,但一位參觀者告知記者,這意味著,工業富聯盼望籠罩全部流程。

一位熟悉工業富聯的業內人士告知記者,早期富士康盼望將工業富聯公司定位為軟體平台,並不包括製造部門,但是其在與上市主管機構溝通時,後者請求其加入更多的「硬」業務,以使得其上市主體的財務指標滿足A股上市的請求。

但就目前來說,工業富聯今天定位的兩個柱子分別是智能製造和工業互聯,而資產業務板塊包含雲網端和工業機器人。李軍旗告知記者,「這個是完全按國內A股上市公司的請求做科學的管理,在全部團體(指鴻海)的定位是智能製造,我們依照上市公司的請求形成了一套管理機制」。

對於之前的諸多業務板塊裝筐的現象,李軍旗表示,「資產和業務的重新組合,實現了我們的戰略轉型的方針」,「工業互聯網公司有許多種模式,但都不能說是異常成功的,大家都還在摸索,有的是從軟體平台、花費互聯網開始,我們從傳統製造,到精密製造,到智能製造的體系在這個根基上,走的模式應當跟其他的企業不太一樣,把這個模式走通了以後就可以做跨範疇,跨行業的服務」。

借5G東風鴻海高層的信任能到何時?

7月1日,鴻海(富士康)董事長職務發生了變化,劉揚偉接任。公司日常經營也調動為由9人組成的經營委員會,而審批則由6人組成的董事會。依據表露的名單,李傑因負責大數據和AIoT進入經管委員會,他還擔負了鴻海的副董事長。

多位工業富聯的工作人員向記者證實,工業富聯的盤子正在不斷擴大。記者了解到,目前擔負工業富聯首席數據官的劉宗長曾經是李傑的博士生,並擔負助理研究員的崗位;擔負工業富聯燈塔學院副院長的孫可意則同時肩負了在美國威斯康星州的業務。

2017年,鴻海曾宣布在美國威斯康星州投資設廠。工業富聯在美國的業務也將坐落在這一園區,並且其已經開始雇用當地員工。

工業富聯正在猛踩油門。李軍旗表示,過去一年最大的收獲是戰略方向更加明確、清楚。鄭弘孟表示:「5G在2020年的下半年開始會有大的爆發,接下來三年5G對業務的帶動,我們會有比較樂觀的預期。」他表示,公司接下來幾個月都會有新的5G產品發布。

李軍旗將5G的商用化比作修資訊化高速公路,「在修高速公路的過程中,我們有很大的機會。資訊化的高速公路修睦了以後,在上面要跑什麼樣的車?第一輛車就是工業互聯網。」

一個參與買入操作的券商分析師告知記者,工業富聯目前的問題是,2018年工業互聯網號稱有幾十億的營收貢獻,但其本質沒有辦法計算,因為對內貢獻只是左右騰挪。

該分析師稱,「從這個角度來看,當前對工業富聯的估值缺乏解決方案的成分」,「下半年如果能夠確立標桿的合作夥伴,同時可以帶動收入規模的提升,那麼才有可能會被外界重估價值」。

券商中金公司研報顯示,跟著工業互聯網在工業富聯內部大範圍鋪開,預期2019年的費用率將從2018年的3.8%持續下降到3.6%,為工業富聯帶來10億元的費用勤儉,約增厚營業利潤5%。工業富聯將受益於未來的5-10年工業互聯網的發展機遇期,但最大的風險則是,工業互聯網發展進程不及預期。

一位熟悉鴻海的業內人士告知記者,李傑對鴻海團體而言,目前是轉型工業互聯網的理論「布道師」,但問題是鴻海高層對他的信任能夠到幾時。上一任布道師是如今創新工廠的創辦者李開復,而他已經不再擔負鴻海團體的獨立董事。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