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光是粒子還是波?這個問題爭了幾個世紀也沒有定論,到底是為什麼呢?
這個問題要從17世紀說起:1655年,格里馬第發現了光的衍射,這是最早觀察到的光的波動性。1672年,牛頓在解釋光的色散時提出光是一種粒子……從此便開始了光是粒子還是波之爭。一直到19世紀,雙方的爭論愈演愈烈,各直提出了更加有力的證明,如光的干涉現象是對光波動性有力的證明,光電效應也證明了光的粒子性,最後還是愛因斯坦出面做了「和事佬」,以光的波粒二象性結束了這長達幾個世紀的爭論。當然,愛因斯坦也因此獲得了諾貝爾物理獎。
然而問題並沒有真正得到解決,光到底是粒子還是波依然是個謎,因為粒子是物質,而波是能量,兩者是個矛盾體,光不可能同時是物質也是能量;還有光的速度為什麼固定不變?在真空中的速度總是30萬公里每秒,這個問題雖然從數學上得到了解釋,但始終沒有找到它的物理意義。
今天,我們就揭開光的本質,徹底結束幾個世紀關於光的波粒之爭。
宇宙最基本單位是元子,元子有兩種:正旋元子和反旋元子,正、反旋元子結合形成了宇宙所有基本粒子和所有電磁波(詳情請參考《旋進場論》),正、反元子在組合成關聯元子時會產生兩個速度:互相環繞旋轉的旋速U,和共同前進的進速V,兩者的關係是U^2+V^2=C^2,當關聯元子的前進速度為零時產生的是電磁波,此時關聯元子以光速C相互環繞旋轉,不同的環繞半徑產生不同的旋轉周期,即不同的頻率。
由此可以看出:
1,光是二維結構,沒有形成三維時空漩渦,所以光只有能量態(二維),沒有物質態(三維),即光只有能量沒有質量,不會產生引力。
2,因為光只有二維旋能(電磁能),所以光會受到電磁場作用,即光會在電磁力作用下發生強烈偏轉,由此可見,光在大質量天體附近發生偏轉主要是受到天體的電磁力作用而非引力作用。這點可以解釋為什麼光在強磁場的天體附近明顯彎曲,而在弱磁場的天體附近幾乎不會發生彎曲。
3,光的速度一旦發生改變,光就會從能量態(二維)轉換成物質態(三維)。關聯元子以光速互相環繞時形成的才是二維電磁波,一旦有進速分量,即會損失部分旋速,此時關聯元子就可以產生時空漩渦,即產生引力(質量),此時關聯元子就從能量態轉換成了物質態,即由二維能量變成了三維物質,這就是光電效應的原理,光電效應並不是光激發了金屬板內的電子使電子發生逃逸,而是光速發生變化,光變成了電子。
4,由此可見:只有以光速運動的關聯元子才是光,一旦達不到光速,關聯元子即形成的是基本粒子,也就是說:光速一旦改變,光就會變成物質,所以沒有低光速的光(當然,我指的是在同一介質里的光速)。
5,光以光速在原地打轉,那光何來的每秒30萬公里,這里涉及到另一個問題:時空屬性,時空由元子組成,元子的初始速度就是光速,所以時空以光速在膨脹,而且是向任何方向膨脹。光確實沒有進速,但由於時空在光速膨脹,光只需「隨波逐流」。光的運動速度即時空膨脹速度,所以光在任何方向上都是光速(30萬公里每秒)。
6,光的波動性不是光的內稟屬性,也是時空屬性,任何運動都會擾動時空,使時空產生波動,波動的不是物質或電磁波,而是時空。這就可以解釋在雙縫干涉實驗中,不管你是用光做實驗還是用電子做實驗,或是用更大質量的質子、原子、分子來做實驗都會出現干涉現象的原因,可以說我們的宏觀物質甚至天體都存在波動性,只是質量越大波動性越小。
總結:光既非粒子也非波,光只是具有波粒二象性,即光只是在不同情況下表現出不同的性質,波動性和粒子性都是假象。光的波動性和光速不變性來自時空屬性,光的粒子性是由於光速改變導致光由能量態轉換成物質態。
既然光是二維環繞旋轉的關聯元子,我們就可以算出光的旋轉半徑,以下就是關的半徑推導公式:
由光子半徑公式可以看出:頻率越高,單份光的線徑越小,穿透性越強,粒子性越強,波動性越弱;反之,頻率越低,單份光的線徑越大,穿透性越弱,粒子性越弱,波動性越強。
大家一定對上面這張圖不陌生,這是一張科普的電磁波圖,然而這張圖是錯的,正確的電磁波圖是下面本人所畫的這張,本人把波幅改了,並且加入了光的半徑數據,從數據中可以看出,X射線的線徑在10^-10到10^-11米,伽瑪射線的線徑小於10^-12米。
本人的《旋進場論》揭示了光的本質,並首次提出光具有半徑和半徑推導公式,但本人並非科研人員,沒有條件做實驗,希望科研人員看到此文能幫忙實驗驗證,因為驗證了光的本質的意義並非只是結束了光的波粒二象性世紀之爭,更主要的是光的本質是《旋進場論》推理結果,如果光的本質得到證實,本人的《旋進場論》就可以得到證實,那時整個科學大廈將會動搖。《旋進場論》將結束《相對論》和量子力學之爭,統一所有物理理論。
>光既非粒子亦非波,結束光的波粒二象性世紀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