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手機業務後塵?三星電視今年在中國市場也在衰退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在中國消費市場,不過短短幾年,勢頭正猛的三星電子,卻在手機、電視、冰洗等業務上,重演當年LG式「悲劇」。從受人尊重的高端洋品牌,逐步被年輕消費者遺忘,淪為市場替補者。這幾年,三星電子在中國究竟發生了什麼?

三星電子,正在成為中國市場的又一個「風口」。不是引爆消費需求和潮流的風口,而是行業輿論持續質疑、爭議和反思的風口。

三星手機業務,來自第三方研究公司IDC數據顯示,其在中國市場份額從2016年的5.5%下滑至2017年的3%,截至2018年第三季度,市場份額僅剩0.9%。如果將時間再往前倒推,三星手機曾是中國唯一能與蘋果針鋒相對的企業,市占率一度高達20%。

不只是手機業務短短幾年來在中國遭遇滑鐵盧;近年來,三星電視,三星冰箱、三星洗衣機等家電業務,同樣在一線市場競爭中陷入「節節下跌」的泥潭之中。來自中怡康市場監測數據顯示:作為公司在全球占據第一位置的三星電視業務,截止2018年11月底,三星電視在中國市場零售量占比僅為3.71%,同比下跌1.11個百分點。被海信、TCL、長虹、創維,以及SONY、夏普、康佳、海爾遠遠甩在身後。

特別是在三星電視過去「引以為傲」的高端消費市場上,也被SONY在零售量、零售額,以及均價等三個核心指標上,全面超越並壓制。事實上,來自眾多市場消費者的聲音顯示,高端電視首選率上,三星品牌提及率低於SONY,並面臨被海信全面超越的尷尬。

三星電子在中國市場上,是如何從受人尊重的高端洋品牌,短短幾年迅速跌落,淪落為市場配角,被曾經的用戶和粉絲們紛紛「遺忘」。這中間,三星電子到底幹了什麼,又做錯了什麼?

在家電圈看來,以手機、電視為代表的三星電子消費業務,在中國市場衰落的表面背後,隱藏著三個方面的原因:一是,企業過於強大後產生自滿情緒,忽視來自市場和消費者的變化;二是,在推進做中國企業的本土化過程中,管理團隊和決策體系並沒有本土化,「讓聽不見槍聲的人指揮戰鬥」,錯失商機;三是外部中國市場的用戶需求、競爭對手的變化速度,超出預期,導致內部變革未能跟上外部步伐。

近年來,在全球消費電子市場上,無論上是上遊的晶片、顯示面板等半導體業務,還是下遊的智慧型手機、電視等業務,三星早就取代日企成為行業的霸主。由此,三星自身企業規模過於強大和自信,無論是出於自家骨子里的傲慢和自滿,還是出於管理組織架構冗長和反應慢,忽視對於市場和用戶意見和聲音的傾聽,並做出快速反饋,從而逐步失去用戶的信任;三星手機正是敗於此。

同樣,面對中國這樣一個高度開放、持續多變,卻又是競爭白熱化的市場,從來都是「鐵打的消費者、流水的廠家」。面對越來越挑剔的用戶,以及越來越創新的企業,三星雖然貴為外資品牌,而且占據中高端市場地位,但是面對對手的挑戰和進攻,錯失一輪又一輪的自主調整和變革的機會點,只能眼睜睜看著新崛起來的年輕消費群體,成為別人「碗里的菜」。

比如,三星電視,手握上遊的晶片、顯示面板等核心業務,但最近幾年來,面對OLED,雷射,甚至是Micro LED等各種新興顯示技術的爭奪戰,三星主導的量子點液晶電視,並未獲得市場化引爆。反而在一線市場競爭中陷入「高端有SONY、海信擠壓,中低端有TCL、創維的持續追趕」惡戰中,最終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泥潭之中,市場份額下跌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在彩電市場上,作為全球霸主的三星電子,之所以從當年的高端王者,卻在近年來陷入「跌跌不休」的泥潭之中,並非偶然。除了對中國消費市場的快變化沒有做出積極而主動的變化;更為重要的是,在智能化、大屏化,以及高端化、品牌化消費升級大潮中,三星電視並沒有真正做到市場的引領和消費和主導,反而陷入內部人事調整、組織架構變革,錯迭在一線市場的積極參與和應對。

透過三星電子近年來在中國市場上的一系列表現,對於正在謀求變革和突破的中國本土家電企業來說,擁有現實的借鑒意義和警示價值:不管企業的規模做多大、創新實力做多強,這都只是手段和方法,最終目標一定是適應快速變化的客戶和用戶需求,任何時候都要低著身子、放下身段,傾聽用戶的聲音、了解用戶的需求,隨時為滿足用戶想法調整和優化。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