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文|鄰章
華為公布了2019年業績,總體營收超過8500億,同比提升18%,整體來說,在海外極端不利環境下,能夠做到如此成績,的確非常厲害。
而在消費者接觸最多的以智慧型手機為核心的消費者BG業務端,華為智慧型手機(含榮耀)今年出貨量達到了2.4億台,出彩的是華為高端的Mate系列和P系列出貨量達到了4400萬台(不知道含沒有含青春版)。
Mate和P系列的出貨量雖然距離iPhone的出貨量還有比較遙遠的距離,但應該基本可以和三星的S系列出貨量扳扳手腕了。
但對於智慧型手機業務而言,華為的挑戰可能才剛剛開始。
其一在於海外市場的挑戰依舊存在。
缺失GoogleGMS生態的支持,華為自家的HMS生態發展依舊需要很長的時間。而若考慮到用戶使用習慣、遷移成本等現實因素,個人認為華為試圖讓海外用戶從GMS轉換到HMS,其實也是一件具備非常難度事情。用一個不恰當的比喻,或可說這就好比是華為自己推出了一款聊天軟件,然後要用戶放棄使用微信轉兒使用華為的這款聊天軟件,這其中挑戰可想而知。
其二是國內市場。
坦率來講,國內市場已成為華為最大的堡壘,而在如此現實下,國內市場更是萬萬不能有所閃失的。但從競爭對手的反應來看,其實能夠發現前兩年華為大幅領先友商的趨勢似乎已被大幅縮小了。
這兩年,拍照、5G、續航等構築起了華為智慧型手機的品牌口碑,但從現實來看,對於華為的這些核心競爭力,其實友商都在進行定點攻擊,而這也可能將使得華為的核心競爭力被削弱。
諸如在拍照方面,隨著友商越來越多的使用大尺寸的傳感器,並且有的友商使用的COMS尺寸更是超越了當前華為旗艦產品的COMS尺寸,正所謂大力出奇跡,也讓華為此前的「底大一級壓死人」的行銷陷入被動。隨著友商紛紛開始使用大尺寸COMS,華為在影像上的核心競爭力受到了大幅挑戰,事實上,我們或可從華為最新的Mate產品三測DXO,力爭總分第一,就可看出一些端倪。
展開全文
其次是在5G上,雖然從整體來說,華為在5G上是處於領先優勢的,畢竟這是華為的老本行,主戰場,在這個層面如果都不能領先智慧型手機廠商,其實是說不過去的。但落實到5G智慧型手機的競爭,我們卻能夠發現,其實華為在5G上領先友商的時間窗口也並不是十分明顯,在中端5G產品上,華為的領先優勢甚至是被壓縮在了一個季度以內,這從榮耀V30在上市時間上僅領先友商一個月,就可見一斑。而華為今年在5G手機上掀起的NA/SNA真假5G爭論、N79頻段支持爭論以及5G基帶是否集成等等爭論,除了彰顯華為在5G上的確是有相對領先優勢外,其實個人倒也能感受到華為對於5G的焦慮。
當然,在旗艦產品上的競爭上,國內友商的確還不是華為的對手。但蘋果和三星的來勢洶洶,卻使得華為不得不防。從目前信息來看,蘋果和三星在2020年都將會有大動作。三星即將發布的旗艦產品S11系列據悉將在拍照、設計、性能等方面帶來大幅提升;而蘋果也將在2020年推出5G手機,並且外界對蘋果5G手機表現充滿期待。而事實上,今年蘋果調整產品高價策略,就狙擊了華為Mate產品的市場表現。而在續航層面,此前華為續航領先蘋果三星的優勢也幾不存在。
其三則是消費熱情是否還會延續。
坦率來講,今年華為在國內攻城略地,成為中國市場市場份額最高的存在,這一方面得益於華為強大的線下管道建設以及回調大量海外員工進行大幅支援線下市場銷售所取得的顯著效果,而另一方面也有消費者的愛國熱情驅動。但這種熱情能夠持續多久?這其實是一個未知數,而從此前華為內部出現的一些黑天鵝事件來看,用戶的熱情可能來得快,去得也快。
昨晚,網上有大V爆料稱華為智慧型手機2020的目標是占據國內市場75%的市場份額,這顯然是一個極高極高的目標。坦率來講,對於這一市場份額目標,我並不認為華為在明年能夠做到。要知道,從目前的41%到75%,需要多大的市場增幅,要吃掉多大的市場盤面,大家可以自己思考一下這是否現實。
寫在最後:
個人時常懟華為,但個人並不是對華為的產品有所偏見,而是由於太多對華為的無腦吹捧以及華為自身在行銷、產品發布上搞的一些事情,讓我難以對華為產生太多的品牌好感。事實上在新的一年,個人到是挺期望華為能夠改一改行銷方式,讓行銷匹配上華為目前的體量。總體而言,個人依舊期望華為明年能夠持續堅挺,拿出與蘋果、三星同台競技的好產品,讓消費者擁有更多選擇。
作者:鄰章【微信號:ZLxgic 公眾號:TMT317】,關注智慧型手機、人工智能、消費&產業互聯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