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原標題:「肺炎」疫苗在路上?研發之路層層難題,三個月救場疫情有多難)
撰文 / 孫靜
編輯 / 嚴冬雪
如果說口罩斷貨是短期內的關注焦點,疫苗則是「防護罩」般的長期希望。不過,疫苗到底何時能出來,這個期限可能比你想像的要久。
與病毒賽跑
「我們團隊這個春節都沒有休息,一直在加班加點工作到今天。」1月30日,清華大學醫學院教授張林琦告訴AI財經社,1月10日,引發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2019-nCoV病毒序列公布,自那之後,他的團隊便開始了疫苗的前期準備。到今天凌晨1點多,團隊剛討論完關於疫苗生產和研發的相關事宜。
1月29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衛生健康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李蘭娟也對新華社表示,她所在的杭州一家國家重點實驗室已經成功分離出了5株新型冠狀病毒的毒株,其中有兩株非常適合於研發疫苗。
此前一天,香港大學醫學院微生物系傳染病學講座教授、SARS專家袁國勇宣布,該系在噴鼻式流感疫苗的基礎上,初步研發出了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的疫苗,有待進行動物測試,才能確定疫苗是否有效。
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與斯微(上海)生物聯手的新型冠狀病毒mRNA疫苗研發,也在1月28日宣布正式立項,並稱最快40天內完成大規模生產制備。
根據公開信息,武漢博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與GeoVax Labs Inc.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下屬的過敏與傳染病研究所、俄羅斯衛生部、Inovio制藥、Moderna公司、昆士蘭大學、清華大學醫學院等均在針對此次的新型冠狀病毒研發疫苗……
圖/視覺中國
人多就會快嗎?不一定。2003年的SARS非典疫情已經過去17年,目前尚未出現有預防價值的藥物或疫苗。2014年至2016年間,伊波拉在西非三國肆虐,但直到2019年12月,默沙東公司生產的疫苗Ervebo才在美國獲批上市。
研發流程上,以李蘭娟院士分離到的兩株適合疫苗的毒株為例,下一步,還需將其在細胞中培養,讓它復制到一定的量,然後再進行滅活。接下來,再就能不能預防、有沒有效果、有沒有毒力、會不會造成新的感染等一系列問題開展實驗。
然後,提交給國家評審中心,依次做動物實驗和人身上的一期、二期研究。這些過程,全部加起來最快也要3個月才能證明疫苗有效。李蘭娟表示,研發成功後,一旦得到相關部門批准,商業化生產會很快。
張林琦也預計,本次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的疫苗研制進展會加快。「我們預期在2-3個月後會有進一步的消息發布。」他告訴AI財經社,從2015年新的藥品審批改革以來,特別是2019年《疫苗管理法》頒布後,國家開辟了緊急情況下的「綠色通道」,可以大大縮短疫苗的上市時間。
張林琦同時兼任清華大學全球健康及傳染病研究中心與愛滋病綜合研究中心主任。在之前爆發的中東呼吸綜合征疫情中,他們在MERS冠狀病毒研究方面的技術儲備和科研成果,為此次新型冠狀病毒的研究打了基礎。「通過對於新型冠狀病毒的致病機理和表面蛋白的研究來看,我們認為這個病毒比結核和HIV相對更簡單些,我們完全有信心在更短的時間內完成疫苗的研發。」
這可能很容易給人一種印象:如果一路綠燈,疫苗會很快問世。
應對本次疫情,疫苗可能不趕趟
並非所有科研工作者都持樂觀態度。1月30日,浙江大學教授王立銘撰文稱,他對充斥科學進展的新聞頭條感到恐懼,擔心可能影響對疫情的對抗和預測。在《新藥新疫苗,我們什麼時候能等到?》一文中,他寫道,「現實世界中,科學家和醫生手里沒有阿拉丁的神燈」。
當AI財經社問起「疫苗」進展,在疫苗行業從業20多年的尚達野有點意外。「現在沒必要關注疫苗啊?重點還是隔離和救治。疫苗早著呢。」他注意到,當下,科研機構或此前未生產過疫苗的企業對外發聲較多,但國內幾乎沒有疫苗生產企業公開對外宣布開展疫苗研發的消息。對此,他分析認為,藥物和疫苗的研發、生產、應用均要遵循客觀規律,需要時間,不是靠短期內堆資源能繞開的。
圖/視覺中國
此前李蘭娟院士提到「疫苗成功研制至少還要三個月」,被一些網友誤解為再等三個月,就能等來疫苗救場。實際上疫苗從實驗室走向市場還有一段路。
尚達野強調,從公眾角度看,所謂的「研發成功」,應該是盡快獲批生產。相比研發,更難的可能是臨床研究和如何大規模量產。
以臨床試驗為例,該環節整體完成一般需要5-10年,且需要幾千到數萬受試者參與。官方科普文章《一支疫苗的誕生》中有提到,I期臨床試驗初步考察人體安全性,一般受試者為幾十至百例;Ⅱ期臨床試驗主要進行疫苗的劑量探索研究,以及初步的有效性評價並考察進一步擴大人群後的安全性,一般受試者為幾百到上千例;Ⅲ期臨床試驗採用隨機、盲法、安慰劑對照(或對照苗)設計,全面評價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一般受試者為數千到幾萬例不等。
例如,死亡率高達90%的伊波拉病毒,其疫苗臨床實驗也進行了兩年時間,從2014年首次發生,直到2019年,全球首個疫苗才獲批上市。
但現實是疫情不等人,也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以SARS疫苗為例,2003年初,非典爆發,到2003年6月再無新增病例。但直到2004年12月,中國自主研發的SARS疫苗I期臨床試驗才完成。盡管相關企業已經具備小批量生產的能力,但隨著疫情解除,沒了用武之地,這支疫苗便被封存起來。
不過,如果疫情席卷全球,最終也確實需要使用疫苗來終止,比如2009年的甲流。或者研發出來,作為一種戰略儲備,比如當年的高致病性禽流感。
接受AI財經社採訪時,張林琦教授認為,當前疫苗研發難在幾個環節:首先是病毒在自然感染過程中,免疫系統是否能有效應答,是否能自愈。如果有,說明免疫系統對此有效,在這個基礎上研究就比較容易出成果,比如致死率90%的伊波拉病毒仍有一定存活率;第二個難點在工藝環節,接種疫苗的次數、劑量以及給藥方式等都有待改進;最後,如何接種更少次數,接種方式能否更高效簡便,都是研發疫苗的難點。
尚達野認為,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會如何演變發展,目前還不好判斷。另一方面,疫苗研發周期難以逾越。當然,如果有科研機構不計代價地持續研發,並最終能獲批,也算為後人開辟了新的路徑。
不過就眼前而言,專家預計本輪疫情會比SARS更短(SARS大約半年),這也意味著,在本輪疫情爆發期,疫苗很可能不趕趟。
圖/視覺中國
但研發依舊具有價值。當年SARS國家專家組成員林江濤教授在最近一次直播中強調,研究疫苗是戰略儲備,對以後的疾病防控意義深遠,以防日後卷土重來。
2015年,比爾蓋茨在伊波拉肆虐時的一場TED演講中說道:「我們的準備不足,可能導致下一場疫情,比伊波拉病毒的危害更嚴重。……我們如何做好準備,最好的方法還是備戰。」
還是要資助科研機構
根據部分公開信息,截至1月28日24:00,武漢市紅十字會已累計收到社會捐款超3.9億元。1月26日,武漢市慈善總會公示第一期新型肺炎防控捐贈款物明細,捐贈金額接近10億元。除現金外,企業及個人捐贈物資以口罩、防護服、消毒液等急缺的醫療防護用品為主。
但在微博、朋友圈等管道,仍有眾多一線醫療機構呼籲,口罩、防護服等告急。「前線醫療物資不是告急,是沒有了。」1月30日,武漢協和醫院的求助信息出現在網上。採購人員稱當下急需3000套防護服,5000個醫用N95口罩,郵費到付都可以。
圖/武漢協和醫院官方微信
這是中國目前基金捐贈的普遍現狀:集中在錢與物資,但調度匹配到位需要時間。
在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科研機構需要資助,但是,為什麼慈善機構的疫情防護專項基金撥付中,鮮有科研機構的名單?
公共衛生研究者、智慧醫療專家李洋告訴AI財經社,他曾與某罕見病組織交流,發現對方的捐贈理念同國內大多慈善機構相似,側重於「看得見、摸得著」,即捐錢或者買藥,很少資助科研機構。但在他看來,科研機構的價值恰是從根本上解決疾病問題,比如研發出疫苗、或者更便宜的治療藥物。
目前,中國公立高校的醫療類科研基金主要來自國家教育科研預算、衛生部門的專項研究經費等。來自國家層面的資金有嚴格的申請流程,需要較長時間。而國外高校往往還會接收到來自企業和慈善機構的科學募捐。比如,美國的蓋茨基金會、英國的welcome trust、美國的HHMI基金會等私人基金會在生命科學的投入,可以和美國國家隊NIH(國立衛生研究院) 不相上下。
事實上,美國、英國、以色列等一直有捐贈科研的傳統。二戰後,美國兩名科學家成功研制出兩代預防小兒麻痹症的疫苗,背後資助方便是羅斯福總統捐資成立的全國小兒麻痹研究基金會。
2015年,伊波拉病毒在西非肆虐,導致11300人死亡。彼時,蓋茨基金會、惠康信托基金會共同發起成立流行病防范創新聯盟,希望通過加速疫苗研發,防控流行病。
李洋說,他在哈佛讀書時的實驗室,便是由希臘船王捐獻建立,主要研究抑鬱症,據說船王的女兒便是死於抑鬱症。2016年,盛大創始人陳天橋成立10億美元基金支持腦科學研究,並向加州理工學院捐出首批1億美元資金。
這件事曾在國內科研界引發廣泛爭論。不過,當時中國科學家們也承認,國內在慈善稅收鼓勵、大學誠意、財務透明度等方面確有不足之處。
對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俄羅斯衛生部官員近期表示,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的研發並不難,但需要投入大量資金。事實上,資金問題同樣限制著部分國內科研機構,AI財經社獲悉,有高校實驗室正在與一些基金會接觸,希望能募集後期數百萬元實驗經費。
圖/視覺中國
1月29日,馬雲基金會宣布,捐贈1億元用於支持冠狀病毒的疫苗研發。其中,捐贈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各2000萬元,用於其所屬專業研究機構當前病毒疫苗專項研發;其餘資金將用於支持國內外各頂尖科研機構和科研人員合作,展開對新型冠狀病毒的預防治療工作。
此前急需資金的科研機構表示,目前,已有兩三家初步達成捐贈意向。此外,科技巨頭如阿里、騰訊、百度等也先後宣布,將開放AI算力,希望能夠幫助科研人員更快研制出疫苗和新藥。AI財經社獲悉,負責遴選有效藥物的中山大學藥學院羅海彬教授團隊,要做抵抗新型冠狀病毒的藥物篩選和病毒突變預測,在向騰訊提出超算資源的緊急需求後,騰訊雲調度了一批GPU服務器節點,並為羅教授團隊開通了高性能計算帳號,免費提供所有計算資源。
毫無疑問,在與病毒的鬥爭中,人類這個物種面對的是一條漫長的道路,道阻且長。只是,疫苗的價值即使不在當下,也是承擔信心與希望的、看得見的載體。
(註:李洋、尚達野為化名)
>新冠病毒疫苗到底何時能出來?可能比你想像的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