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姆·查蘭:不是貧窮限制了你的想像力,而是你懶得想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拉姆·查蘭:不是貧窮限制瞭你的想象力,而是你懶得想

內容來源:2018年10月26日,在《哈佛商業評論》舉辦的中國年會·2018上,世界知名管理咨詢大師拉姆·查蘭以「新技術新管理」為主題進行了精彩分享。筆記俠作為合作方,經主辦方和講者審閱授權發布。延伸閱讀內容來源於源碼資本(ID:sourcecodecapital)。

今日筆記達人| 筱米

封圖設計| 泉十七 責編| 嘉琪

完整筆記•組織管理

本文優質度:★★★★★口感:爆漿芝士

管理,似乎是每個公司,每個個人都會遇到的問題,尤其在現今這樣一個智能發展的時代,各種技術層出不窮,那在這樣的新技術時代,如何進行有效管理呢?

接下來,和筆記君一起跟隨當代最具影響力的管理咨詢大師拉姆查蘭的思維探尋答案吧~

一、人機結合,機會更大

先給大家分享一個真實事件:

曾經,一位CFO出身的CEO給大家分享發生在他身上的一些事。2003年他的企業還不是很好時,喬布斯就給他打電話,並且乘坐私人飛機來找他。來了之後就說要他的玻璃,就是手機螢幕。

在2003年,沒有人想到過智慧型手機長什麼樣,甚至沒有人會想到有這麼一天,但喬布斯和他的同事們已經正在努力。一開始喬布斯還沒有直接跟他說要玻璃,因為喬布斯的風格就是高度保密,蘋果公司現在還沿襲這樣的風格。

然而這個玻璃廠1976年已經關了,但喬布斯要他把這個廠重新開起來,無論多少錢喬布斯來開支票。這個CEO說可以開,但需要兩年時間。喬布斯說我要6個月,就要你的玻璃。

講這個事情,是想要告訴大家:

我們今天講技術,好像都是往前看,但是事實是一些技術已經存在,關鍵就在於我們能不能看到它的商業用途,以及其他更多用途。

大家都認為,喬布斯是用一些全新的方式把它們綜合在了一起,但我想說技術從來都不是一個技術問題,重要的是每一個企業家,甚至我們每一個人,去思考如何創造性地用好技術,真正造福於民,真正做大,這也是我們應該共同思考的問題。

以前的很多技術都能夠推動社會進步,提高我們的生活水平,提升我們認知世界的能力,但沒有一個像現在的智能技術、數位技術這樣,能夠真真切切影響到每一個人的生活。

這次數字時代智能技術的出現,有一個本質的不同,就是他們在考慮機器如何像人一樣思考,甚至比人更細致,去幫人做決策,提升我們的能力。可以說,在這個方面是極大地賦能了我們。

當人和機器智慧結合在一起時,會有更多巨大的機會展現出來。

這項技術很有意思,我們叫它人工智能也好,算法也罷,它會幫人思考,收集、分析信息,做出決策。

其實最基本的原理在1763年就有了,但今天的算法有了一些新的應用,乃至於真正創造出一個人工智能時代,我們每一個人都能享受數字時代帶來的便利。

無論你是誰,你在那里,也無論你在手機上買什麼東西,都可以隨時下單,可以看到物流等信息,根本上就在於它的智能技術,並且,所有人工智能底層都需要這樣的算法。

而這個算法1763年就有了,並且算法這樣一些基本原理再看2000年以前也有人用,但為什麼直到2001年以後才做出來,到今天才突飛猛進?因為現在有很多技術條件支撐,像計算能力,但更重要的是每一個人的聰明才智。

拉姆·查蘭:不是貧窮限制瞭你的想象力,而是你懶得想

智能技術的這種創造力非常重要,可以在現在創造各種各樣的商機,可以對我們進行改變。你會看到智能技術隨著其他配套技術不斷發展壯大,我們知道的BAT、亞馬遜等領軍企業,就在做類似的事情。

所有的智能技術,底層都離不開算法。我們常用的最基本的是1763年誕生的綠色算法,它在現代展現出大巨大的能力,正在改變人類社會、商業社會。

二、智能技術時代,

企業持續發展三要素

在這樣一個新技術時代,當我們發現有這樣的東西出現時,應該如何幫助我們的企業持續發展下去呢?這里有三件具體的事情:

1.讓公司里的所有人集體學習,對智能技術有一個認知。

如今,時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往前走,所以首先一定要讓公司里的所有人對智能技術有一個認知。

這里的認知,不是說都要學編程成為工程師,也不是都需要學算法,而是當我們從業務角度去想這個問題時,要知道怎樣去習得技術,還要知道它能幫我們做什麼。

中國人講貧窮限制想像力,但很多時候你不知道,是因為你根本不想知道。當然,有的時候打開天窗需要一個認知,尤其是我用了這樣的技術最終能給我的用戶創造什麼樣的價值。

作為中基層管理者,一定要學。因為隨著智能技術出現,你的工作將會跟原來有很大不同,你會極大地從繁復的日常管理工作中解放出來。所以美國很多大企業是強制性要求所有員工對智能技術有一定認知和了解。

2.用戶為王。

這個時代,是真正的用戶為王。當用戶面對更多更便宜更好的選擇,更快捷的體驗,更極致的服務時,他為什麼選你?

你將要做的一切,將對用戶體驗會產生什麼樣影響?優於現在嗎?客戶需要為你變更使用習慣嗎?

拉姆·查蘭:不是貧窮限制瞭你的想象力,而是你懶得想

很多年輕的企業可能都希望借助算法、視頻等新技術,給客戶帶來自認為很酷的新體驗,但過程中往往忽略了客戶的真實感受。

我們要去想怎麼重新組織企業的各個資源,使一個人能夠更好更快捷地去服務用戶。

外部變化速度非常快,我們必須重新思考我們的管理模式是什麼,在管理模式當中,硬件部分就是你的組織架構。

但很多時候,企業的組織架構設計中,組織層級條塊分割,是不利於企業快速靈活做決策和調整的,所以在這個方面,每個企業一定要想清楚自己的管理模式要做什麼樣的改變。

在這里,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

必須真正從客戶的角度想問題,而不是單純為技術而技術。

3.為每個人賦能。

這是非常重要的。當我們去談管理的時候,依次往下可能會看到下面幾個老總、幾位管理層、員工。這是組織變大後的正常現象。

但通過智能技術,你可以為每一個人,為每一個員工創造不同的機會,可以真正讓每一個人的潛力得以發揮。

過去我們看每一個人,只是一個簡單、重復的人而已,但每一個人的特點是不一樣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才華,適合不同的崗位,不同的職責。

通過智能技術中的數位技術,可以把每一個員工當成一個獨特個體,像對待用戶一樣對待他們,發揮他們的潛能,一方面為企業創造價值,另一方面也可以讓我們看到這個時代是真正賦能的。

為什麼這個事這麼重要?

要知道,一個組織持續創新的能力,不是光靠上面一兩個人,去發現奇思妙想。靠一招吃遍天下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現在創新到了什麼速度呢?美國有些企業,每天可以有一個新的APP,有新的功能的更新。對於持續創新,組織里每一個人都可以釋放這種潛力,這就要靠智能技術給我們組織中的每一個人極大賦能。

三、小結

我們今天的主題是「新技術新管理」,當我們想到新技術時,希望多數時候不是去發明創造一個新的技術,而是思考怎麼更有創造性地把已有技術用到客戶當中,用到每一個人當中。

總結今天的三點:

第一,組織里所有人都可以去學習,人力同事可以做一些相關推動工作,因為只有了解,才敢於想像;只有想到,才能做到

第二,我們去想新技術時代時,每個企業的管理模式也會有所不同,無論是組織架構還是管理決策,亦或是其他什麼,都會有所不同,所以我們都要進行數字化改變。

第三,聚焦的同時,你核心的資產就是每一個人,很多算法都是免費的,很多技術也可以請人做,只有企業里的人才可能是你最重要的資產。

每個人都會、也都在成長。2003年見到康寧的CEO,他是一位非常傳統的企業家,但今天他是亞馬遜公司董事。

我們每個人可以有一個更廣大的舞台,希望我們每個人都可以看到更大的格局,每個人都去努力,讓智能技術不光服務整個中國,也為整個世界服務。謝謝大家!

主辦方簡介——

《哈佛商業評論》(Harvard Business Review,簡稱HBR)創建於1922 年,是哈佛商學院標誌性雜誌。

作為世界頂尖智慧資源平台,匯集了全球一流的商學院研究成果及來自各行業企業高管和專業人士對商業實踐的總結洞見。目前,HBR 在全世界擁有10 種語言的11 個授權版本,包括在台灣地區發行的繁體字版和中國大陸地區出版的簡體中文版。

延伸閱讀

用技術推動管理的案例

  • 今日頭條

今日頭條CEO張一鳴曾說:「今日頭條是一家科技公司、一家信息服務的平台型公司。」

其實,張一鳴不止一次強調過,今日頭條是一家技術公司,不是媒體。

按照張一鳴的描述,今日頭條用算法理解人性,除了性別、終端、年齡、地域分布等用戶屬性分析外,還對用戶的興趣和情感傾向進行分析,從而在海量的新聞信息中,篩選出符合用戶閱讀喜好的內容,呈現在app頭部位置。

那今日頭條的管理策略是什麼呢?

了解今日頭條的人,可能都知道,是「Context,not Control」。但具體是什麼,又是如何操作的呢?

備註:兩者都是編碼技術語言。

context:語境、上下文、背景、環境,在今日頭條的算法機制機制中,會根據上下文、語境等信息,審核判斷內容是否合規;

control:控制、管理、限制、支配、鍵盤上的控制鍵。

1.Context和Control的區別

計算機有兩種處理任務的方式:一種是超級計算機,用一台計算機處理很密集的任務;另一種是分布式的運算,讓很多機器把任務所需要的資源分解,共同處理任務。

拉姆·查蘭:不是貧窮限制瞭你的想象力,而是你懶得想

在企業管理的模式上:

  • Context

指決策所需要的信息集合,包括原理、市場環境、整個行業格局、優先級、需要做到什麼程度,以及業務數據和財務數據等。有更多的人參與決策。

  • Control

包括委員會、指令、分解和匯總、流程、審批等。根據指令來執行。

為什麼今日頭條傾向於「Context,not Control」?

在張一鳴看來,Control往往會帶來一些危險。人類在判斷自己的理性控制能力時會有一種幻覺,對於聰明理性的人更是如此,常抱有理性的自負。

拉姆·查蘭:不是貧窮限制瞭你的想象力,而是你懶得想

但忽視了一點:

行業是不斷發展的,你所具有的知識雖然豐富,但在行業不斷變化中依舊是有限的。自上而下的宏大戰略往往都是災難。

比如喬布斯第一次離開蘋果做NeXT,他提出一個非常理想的做計算機的模式,包括優雅的操作系統,完全面向對象(ObjectOriented)的語言,但是最終也沒有賣出多少台。

Control除了會帶來戰略上的問題,還會因為追求控制感而導致企業反應遲鈍。由於CEO精力有限,大量的審批延時,讓很多事情平白增加了一天到兩天的時長。

2.Context管理模式的五點好處

第一,分布式運算可以讓更多人參與決策。

作為管理層,你做審批決策只花30秒,但別人可能花了三個小時,做了更多的調研之後才判斷。

第二,可以更快速地執行。

不需要層層匯總,不需要匯總到一處,能夠及時地響應。

第三,充分的外部信息輸入。

相比單靠CEO接觸外界情況,了解市場行業或者宏觀經濟,讓更多的同事,更多主管直接面向行業,信息會更充分,角度也不一樣。

第四,參與感激發創造力,有助於發揮員工創造力。

做同樣的事情,如果員工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會比只知道指令,做起來更有意思。

第五,可規模化。

Context的建設,表現形式可能是內部的系統,可能是知識共享文檔,這些都是可以復用的,是可規模化的。

當然,有時候也需要Control,比如,緊急情況和重點項目;創新業務和新部門的早期;不匹配的職位安排。

總結而言,今日頭條團隊認為好的組織應包括優秀的人和「充分Context,少量Control」的管理模式。能保證組織內的交易成本最小,並且做出高質量的決策。

拉姆·查蘭:不是貧窮限制瞭你的想象力,而是你懶得想

基於這個理念,在公司遇到問題的時候,往往習慣先問Context是不是不夠充分,而不是增加Control。

3.具體操作層面的實踐

第一,減少規則和審批。

第二,組織結構靈活,拒絕領地意識,能靈活調整匯報關係。

第三,弱化層級跟title。

第四,我們鼓勵內部信息透明。

第五,我們認為做到充分建立context,需要好的內部系統做支持。

看完了,給筆記俠點個讚再走呀↓↓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