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長沙晚報1月30日訊(全媒體記者 朱澤寰)「工人的數量減少了,產能卻得到了明顯提升。」1月30日,金龍電纜智能制造車間正式投產,站在智能化電線生產線前,金龍電纜總裁毛冰花介紹,「通過採用智能化設備進行生產,生產效率最多可提升5倍。」
智能生產「一氣呵成」
金龍電纜的智能制造車間內,10餘條生產線呈兩兩平行的布局排列,每兩條平行生產線間,一名工人在「散步」。 而在生產線上,從原材料的拉絲、束絲、絞線、裹絕緣層,再到產品的包裝與碼垛,均由智能設備「一氣呵成」。
金龍電纜事業部負責人曾憲軍告訴記者,過去,每條生產線必須配備五六名工人,現在,1名工人可同時兼顧兩條生產線。「我們在每個環節都配備了傳感器,傳感器會將機臺的實時數據通過工位機傳輸給制造執行系統。若某個生產環節出現了偏差,產線可自行調整,當自行調整不到位時,才會有人工介入。」
「生產數據傳輸至制造執行系統,並非終點。」據金龍電纜資訊化部負責人詹飛介紹,智能車間的制造執行系統與國家電網EIP智慧物聯平臺進行了實時在線互聯,「通過對訂單的引入、原材料的進廠查驗、制造過程控制、成品查驗、售後服務等進行全流程的在線監測運行,從而減少人為因素的影響,確保產品的高一致性。」
打通傳統車間升級的最後一公里
除了生產線上的智能化,記者還在車間看到了數臺AGV(無軌運輸)智能機器人在車間內有序搬運。作為車間智能物流的重要組成部分,AGV承擔著成品入庫和原材料搬運工作,打通了傳統車間向智能化車間升級的最後一公里,徹底解放了工作人員的雙手,從而提高了生產效率。
如果說生產的自動化與物流的無人化是智能制造車間的「標配」,那利用產線進行柔性制造,則是智能制造車間的「進階」。
曾憲軍指著眼前的生產線介紹,這條產線能夠生產橫截面在75平方毫米內的所有電線,「可廣泛運用到高壓傳輸、變電站、配電房與家庭用電等各個地方。根據使用場景的不同,這條產線還可對電線的防水、防火等特殊性能進行單獨設定。」
據了解,30日投產的金龍電纜智能制造車間建築面積近20000平方米,總投資超2億元。車間通過使用代表國內線纜行業先進水平的生產設備、檢測儀器與國際領先的德國射線式CCV交聯電纜在線監測設備,初步實現了產線自動化、倉儲物流自動化、檢測自動化、包裝自動化、資訊自動化。同時,在工業互聯網的賦能下,真正實現了車間的資訊化、數字化與智能化。
記者手記
近年來,電線電纜制造市場規模突破20000億元,成為我國制造領域的頭部行業之一。金龍電纜經過24年的耕耘,已成為國內同行業的標桿,引領著電線電纜制造業的發展。
去年,長沙新增市級智能制造試點企業373家,總數達到1041家,其中「國字號」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和專項項目27個,居全國省會城市首位。如今,又一行業領先的智能制造車間在望城經開區落成,在「十四五」開局之際,再一次吸引眾人的目光聚焦於長沙。
未來,隨著「三高四新」戰略的深入實施,必將有更多「領頭雁」在長沙展翅騰飛,從而激活長沙經濟社會發展的「雁陣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