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如果自己本來私密的資訊被APP「偷聽」,甚至作為推銷資訊所需的數據加以分析,顯然已經侵犯到用戶的隱私權益。
如果自己本來私密的資訊被APP「偷聽」,甚至作為推銷資訊所需的數據加以分析,顯然已經侵犯到用戶的隱私權益。
在與App打交道的過程中,令大家擔憂的問題不斷出現,比如「App偷聽」現象。「App偷聽」是否存在呢?據報導,根據專家做的測試發現:假如發一個語音,當手鬆開了以後,這個錄音事實上還在繼續。技術人員將語音數據導出後,經過核對,證實了當測試程序置於前臺運行時,「偷聽」是可以實現的。
此外,經過對比實驗,技術人員表示,在測試程序退至後臺,或者在手機處於鎖屏的情況下,錄音依然可以持續進行一段時間,但都會自行終止。只是不同的手機操作系統,鎖屏下持續錄音的時長略有不同。
從測試來看,手機APP確實存在「偷聽」語音的技術可能性。雖然專家表示目前還沒有發現真正意義上哪款App有這種把語音資訊上傳之後的偷聽行為,但不妨設想一下,如果企業有類似的技術能力,就可能「隨時」因需要而「偷聽」錄音。
近年來,不少人都反饋自己疑似遭遇手機被「偷聽」現象,比如自己剛剛和朋友語音提到某個商品,然後常用的某款購物類APP就會出現同類商品資訊推薦,還有人調侃「這款APP越來越能讀懂人心」。拋開這些玩笑話,如果自己本來私密的資訊被APP「偷聽」,甚至作為推銷資訊所需的數據加以分析,顯然已經侵犯到用戶的隱私權益。
其實,此類案例已有發生。2019年,蘋果就其語音助手Siri被曝偷偷上傳用戶語音回應稱,這麼做是為了提高Siri的服務能力,通過Siri的自我學習方式,讓Siri知道用戶想要什麼。蘋果方面還解釋說,用戶被錄音的比例不到Siri日活的1%。後來因民憤洶湧,蘋果最終表示,在默認情況下,將不再保留與Siri互動的音頻錄音,而是分析電腦生成的文字記錄,同時用戶可以自主選擇要不要提供錄音給Siri分析。
2020年,浙江大學網路空間安全學院院長任奎研究團隊發表論文稱,他們發現了一個新攻擊路徑——手機加速度傳感器(加速計)的側信道攻擊。手機或可竊聽用戶語音,準確率近90%。由於諸多手機系統對加速計這種傳感器沒有任何系統權限的授權要求,認為它們不會泄露用戶的隱私及相幹資訊,這為手機App在不觸及隱私條款與非法權限的前提下,「合法」收集用戶的語音資訊、獲取敏感數據提供了渠道。
如果不法分子或駭客掌握此類技術,利用手機竊聽用戶語音中的隱私資訊,可能對國家安全和個人隱私帶來不可估量的威脅和損失。而即便是企業擁有此類技術,誰又能保證其不會用於用戶語音「竊聽」呢?
在某種程度上,完全依靠企業自律是靠不住的。隨著大數據技術的流行,越來越多的企業希望能通過掌握用戶數據來進行行為與需求分析,從而為商業轉化提供重要參考。對於企業而言,掌握的某個用戶數據維度越細分、數據量越多,就越有可能對其進行精準的「用戶畫像」,尤其是對消費偏好進行分析和預判,甚至用於大數據「殺熟」。
因此,這一技術「陷阱」現象的客觀存在,讓手機用戶面對層出不窮的APP防不勝防。雖然隨著我國對於用戶隱私保障的管理強化,已經明確要求APP獲取用戶包括語音在內的相幹資訊需要事先授權同意。但正如媒體報導所指出的,某些APP存在設置冗長龐雜的隱私條款現象,利用用戶沒時間精力或者受知識所限,無法充分了解其中涉及個人隱私的內容,從而誤導用戶「同意」企業聽取用戶語音等。
對於可能存在的手機APP「偷聽」用戶語音問題,有關部門需加大監管力度,比如盡快就這一現象進行專門技術研究,進一步對手機APP「偷聽」用戶語音的技術可能性進行全面檢測,並對市面上常用APP進行抽檢,看其是否存在此類現象,並對違規企業進行相應處罰。
此外,不斷加強對企業包括「偷聽」語音在內的侵權現象治理,應從立法層面加大違法成本。在大數據監管上,要讓一些精於算計的企業掂量「偷聽」用戶語音的代價何其高昂,從此望而生畏。
紅星新聞特約評論員 畢舸
編輯 趙瑜
紅星評論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