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車9.9萬?業界推測雷軍造車「套路」滿,和五菱宏光搶市場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文 | AI財經社 牛耕 麻策

編輯 | 趙艷秋

小米造車「很圓滑」

「這將是我人生當中最後一次重大的創業項目。」雷軍在3月30日晚的發布會上動情宣布,進軍智能電動汽車行業。

小米正式官宣造車的這天,一輛長臂吊車正在小米科技園的樓下作業。它要摘掉原來的招牌,換一個新LOGO,設計特地請了日本知名設計師原研哉。

小米車9.9萬?業界推測雷軍造車「套路」滿,和五菱宏光搶市場 科技 第1張

新LOGO最直觀的變化是形狀,由方變圓。雷軍援引設計大師的話,引導人們關註內核的變化,精神的升華。一名發布會現場來客兩字評價:「圓滑。」

小米車9.9萬?業界推測雷軍造車「套路」滿,和五菱宏光搶市場 科技 第2張

小米在造車這事上也顯得「圓滑」。今天官宣前,汽車界早已傳得有鼻子有眼兒,產業鏈上也有一些消息很確實,但小米官方一邊矢口否認,一邊又難掩曖昧態度。比如,一邊是小米總裁辦副主任、原公關部總經理徐潔雲的回應:「掌握一個原則就行:但凡說小米造車的都是假新聞。」一邊是小米集團的回應,等公告。

一位車企人士吐槽:「這不就是一個套路嗎?你看手機發布前,不就是各種真機圖,資訊真真假假的,小米他們這個營銷套路已經很嫻熟了。另外,雷老板也在看其他廠商手裡的牌,比較自己的,好決定自己出什麼牌。」一位自動駕駛人士則對AI財經社分析,產業鏈資源的整合需要時間。

傳言終於成真,雷軍在發布會上說,他最初聽到今年1月董事會要求調研造車的決定,內心抗拒。「手機的仗還沒有打完。」電動汽車是個非常龐雜的行業,投資巨大,且今天起步相對較晚。「做,還是不做,是個問題。」

他們做了一份調查問卷,最終「廣大米粉」希望小米造車,給了他信心、動力。「只要造的出來就能賣得出去。」截至2020年底,小米現金餘額1080億元,同樣給了雷軍試錯的底氣。「我們有一萬多人的研發團隊,更重要的是我們虧得起。」

按照雷軍的說法,75天內,小米進行了85場業內拜訪溝通、與200多位汽車行業資深人士深度交流、4次管理層內部討論會,以及2次正式的董事會。

而依據目前披露的資訊,小米將為造車10年投入100億美元。其中,首期投資100億元人民幣,並成立全資子公司。2013年,雷軍兩次拜訪馬斯克,過去幾年投了約10家相幹企業。

小米車9.9萬?業界推測雷軍造車「套路」滿,和五菱宏光搶市場 科技 第3張

「為小米汽車而戰。」雷軍在激動的情緒中宣言,「只要你們願意等,小米能讓每一位用戶,無論何時何地都沉浸在科技帶來的幸福之中。」

年輕人們難掩期待。不過,也擔心屬於他們的第一輛電動汽車,會讓他們「沉浸」的不是幸福,而是廣告之中。

「會不會要先看30秒廣告才能踩得動油門?」一位網友調侃。

和蔚來不在一個鍋裡吃飯

小米給誰造車?是勞苦大眾還是有錢人?

粉絲相信小米不會脫離大眾路線。「9.9萬一臺車」、「年輕人的第一款車」呼聲高潮迭起。「10萬元確實是一個分水嶺,雷軍的風格很可能把價格定在9.9萬。」造車新勢力資深人士張湯也同意這樣的猜測。

自動駕駛人士章邯表示,造車的利潤只有5%-10%,也許小米並不是在硬件上賺錢。

「按互聯網思維,它可能不是打一臺車的算盤。小米那麼便宜的電視,很多廠商想不通怎麼賺錢,它是賺開機廣告的錢。放到車上,便宜兩萬塊錢,開車前先給你顯示五分鐘廣告,富人肯定氣炸了,但窮人買不買?肯定買!」世上富人少窮人多,張湯認為,小米賣車的套路在這兒。何況,小米賣車還能給自家其他產品帶貨。

如今擺在小米面前的局面,已經跟造手機時有幾分相似。汽車的供應鏈非常成熟。主機廠變成富士康,你出設計,我來生產。「汽車制造的護城河正在被攻陷。」建約車評創始人餘建約說。

因此,如果小米能復制在手機上的玩法,「在供應鏈上把控成本,針對特定圈層去交付產品,造個10萬塊錢的車,憑小米的受眾未必不能爆一波。」張湯表示。

這種玩法在2020年已經顯現出威力:新能源車「兩頭熱」,賣得最好的居然是特斯拉和五菱宏光,分別是高價和低價的極端。「五菱宏光有的連安全氣囊都沒有,速度很慢,最初覺得是老頭樂,誰買?但很多人覺得好玩,不僅是四六線城市,一線城市有人覺得交通擁堵,也買了。」

「現在,不要想去做百萬銷量的神車,要打特定圈層。」張湯稱。從這個思路上,「小米根本不是跟蔚來、小鵬在一個鍋裡吃飯的」,它搶的也許是三四線城市、五菱宏光的受眾。

「小米的受眾就在中低端。這套他在手機上已經很擅長,如果脫離自己熟悉的套路,壓上100億美元身家,去做從未打進的高端市場,這不是正常的商業行為。張湯說,「屌絲」人多,買了車還能當亞文化代言人,覺得「雷軍跟我站在一起。」

乘用車市場資訊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從時間上看,新能源車的蛋糕整個在變大。據乘聯會數據,2020年中國新能源車產量117萬臺,2021年預測200萬臺。在這樣的增量市場,小米現在入局也不算晚。

多位汽車產業鏈和智能化人士表示,小米先拿100億元造車,如果第一波弄得好,市盈率和股價會繼續「掏錢」,「100億美元就是它看牌的錢,牌好就有更多籌碼。」

「能不能像特斯拉一樣從底層技術去造?」

「從小米申請的專利來看,它目前主要集中在智能座艙上。」造車新勢力資深人士張湯對AI財經社分析,「但這就比較尷尬,資本市場目前對智能座艙的估值很低,更容易獲得高估值和融資的是自動駕駛、毫米波雷達和底層晶片。」

智能座艙是阿裡和斑馬汽車在幾年前搞的事情。「斑馬給榮威RX5曾經帶來過一波震撼。」張湯稱,「但當智能座艙實現了導航、語音、車載音樂、有聲讀物這些功能後,這兩年進入一個窘境,新的需求沒有被創造出來。原來大家都提在汽車內替代你的手機,現在已經不怎麼提了。」

但小米還有一個故事可以講。它已經搭建起很龐大的生態體系,「小米可以說,我終於補齊了人們24小時裡在車上很重要這一塊。小鵬你車做得好,你有臺燈嗎?生態是一個很有彈性的故事。」吳起說。

那麼,小米造車會主打自動駕駛技術嗎?根據媒體報導,小米內部多個小部門的負責人都已經並入造車團隊,其中包括人工智慧部的多位管理人員。但百度自動駕駛平臺Apollo人士吳起說,根據他的了解,小米在自動駕駛技術上完全沒有積累。

「而且,自動駕駛的軍備競賽已經非常激烈了,你看蔚來今年的發布會,連預研的技術都拿出來說了,這個上限已經被抬得很高了。」張湯補充說。

但是一款互聯網公司造的智能汽車,怎麼可能沒有自動駕駛?這是小米必須解決的問題。「它不可能去找百度Apollo或者華為,否則一定會被當肥羊一樣宰。」吳起表示,盡管起步很難,小米需要先招來自動駕駛的大佬人物,拿號召力去跟獨角獸們談合作,然後慢慢補齊內部能力。

「問題是,有沒有那麼多錢?」如果將錢用來招募自動駕駛工程師,100億美元也不見得很多。「百度在2015年和2016年,每年都要燒掉百億的錢。小米基本要把這段路重走一遍。」

但崔東樹告訴AI財經社,100億美元是很大一筆錢,希望小米拿去真造車。

「能不能像特斯拉一樣從底層去造?」畢竟目前流行的代工廠模式已經暴露出一些問題,技術都是別人的,工藝提升很難。而對於這個問題,答案在小米自己。

本文由《財經天下》周刊旗下帳號AI財經社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