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百略網
文 | 百略網
2年,3.5億。
這是國內5G發展兩年後交出的答卷。
悄然間,5G元年已過2年有餘,期間,中國建成了全球規模最大的5G移動網路,成為5G時代的探路者。
但分歧也隨踵而至。
無合適應用支持,C端用戶感知不強,「5G無用論」屢見不鮮。「美好」的5G在現實中略顯「骨感」。諸多用戶對於5G往往只有「快」、「貴」兩種感受。除C端應用場景匱乏外, 5G普及仍面臨諸多挑戰。
01 挑戰
作為最新一代蜂窩移動通訊技術,5G最初使用的Release-15標準僅是為適應5G早期商業部署所制定的臨時標準。
2020年7月,隨著國際標準組織3GPP宣布R16標準凍結,標誌5G第一個演進版本標準完成。同年12月,3GPP決定於2022年6月完成R17版本協議代碼凍結。
這意味著,在R17版本凍結前,5G只是一個僅實現獨立組網的「殘次品」。
而我國在5G標準制定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數據顯示,5G標準的23個標準立項中,超半數項目由我國企業作為報告人。此外,全球5G必要專利中,我國占比高達33%。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5G發展碩果頗豐同時,亦需面對諸多方面的挑戰。
首先便是作為探路者高昂的試錯成本。
隨著國內5G應用探索進入「世界前沿」,尤其是面向B端用戶的相幹應用並無相幹經驗作為參考,需要付出比3G/4G時代更大的試錯成本。消費應用層面,面向C端的業務仍需不斷探索,當下5G尚未激發起如同4G時代「手機支付」、「短視訊」等「殺手級」應用。
此外,作為底層傳輸網路,5G對ICT產業技術提升有重大意義,而5G 「低時延、切片技術及邊緣計算」等優勢適用場景,亦需通過不斷嘗試,尋找合適的發力方向。
基站大筆投入的運營建設成本亦不可忽略。
繼2020年8月,洛陽聯通宣布將於閒時關閉部分5G後,三大運營商表示將選擇性關閉5G基站以降低運營成本。根據《經濟日報》報導,此舉將使5G基站日功耗降低30%以上。然而30%的功耗降低與3倍以上的能耗提升相比,只不過是杯水車薪。相比於3G、4G技術,5G技術網速快、延時低、可靠性與安全性明顯提升,優勢明顯。
但凡事均有兩面性。為實現以上優勢,5G信號頻寬、碼率相較於4G均有明顯提升,進而導致信號傳輸距離顯著下降。理論上實現同等區域的信號覆蓋,5G基站密度將為4G的3-4倍,整體能耗則為4G的9倍以上。
公開數據顯示,4G系統典型基站功耗約1300W,5G基站典型功耗則接近3500W。僅2018年國內三家運營商移動基站便耗電約270億度,電費約420億元。在同樣覆蓋情況下,5G網路耗電量將超2400億度,電費約2100億元。
而5G費電這一世界性難題,已成運營商心頭之患。
截至2020年,我國5G基站數已超70萬,相較於去年同比增長438%,占全球5G基站80%。但對於遼闊無垠的華夏大地而言實現5G廣域覆蓋仍相差甚遠。根據估算,在城市中心區域平均每200米便需一座5G基站,且由於5G信號穿透力較弱,未來仍需在人群密集區域建設更密集的5G基站。
可以想像,未來因5G推廣而增加的成本,仍需繼續增加。
02 現狀
2019年,工信部發布《5G,未來已來》宣傳片,暢想了未來5G生活及智能社會的相幹場景,如AR顯示文字、同聲傳譯、無人機配送、遠程課堂、遠程醫療、無人駕駛、智慧物流等。
2021年的今天,諸多場景已然實現。各地5G數字化疫苗接種設備陸續啟用,針對「智慧醫院」的AR眼鏡也於最近舉辦的數博會亮相,新能源汽車無人駕駛技術發展近些年來也取得長足進步。但與B端領域普及較快形成鮮明對比的是,C端用戶對5G感知仍不明顯。
「想一想我們在手機上會做哪些對網速有要求的事,無非就是看視訊玩遊戲,而這些需求在4G下也得到了滿足,用5G體驗固然會更高,但總有一種殺雞用牛刀的感覺」 B站知名UP主「老師好我叫何同學」如是說。
而不同於4G時代長達5年以上的推廣期,此次4G到5G的網路過渡顯得十分迅速。數據顯示,我國智能手機市場中5G占有率已從2020年一季度的1.7%迅速提升至2020年四季度的8.5%,2021年第一季度,國內市場5G手機出貨量則已達出貨量的71.3%,與此同時,三大運營商也在「新基建」等政策推進下加速建設5G基站,紛紛開始跑馬圈地。
而隨著5G網路的不斷覆蓋與5G終端數量的提升,作為C端的普通消費者,則更加在意一個問題:除使用諸如Speedtest等測速軟體花費上千兆流量測速外,還有何種使用場景可使我們切身體會到5G網路帶來的技術進步。
時間回到2019年,張傑作為一名已混跡科技圈數年數位發燒友亦對此充滿疑問,為尋找答案,便購買了一臺5G手機。
要知道,當時5G手機還十分昂貴,且套餐資費高昂,信號覆蓋範圍差,用戶想體驗5G網路甚至需提前查詢運營商5G網路覆蓋範圍,到達指定地點後,進入手機設置打開5G開關,才可體驗。
「高達100M/S的網速令我十分驚喜,看視訊時可隨意拖動進度條而不卡頓,下載軟體只需短短數秒」。但是,張傑也表示由於自己家鄉並不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家鄉5G信號覆蓋並不佳,且即使是北上廣深等城市,當時5G信號覆蓋仍不佳,對此張傑也表示對長期使用5G網路有所顧忌,生怕因網路不佳等原因遺漏重要資訊。
如今張傑已在上海定居,2年期間他已更換了6臺5G終端。「現在的5G手機使用體驗比原來強了許多,一方面,5G信號覆蓋範圍明顯提升,一方面,各手機廠商紛紛重視起5G手機的研發,電池容量增加及快充技術普及,產品續航明顯提升」。但他仍未尋找到問題的答案,對其而言5G僅有「快」一個標簽。
而感知不強的同時,目前5G套餐資費也略顯高昂。
根據某運營商官方APP顯示,其5G套餐中最低消費標準為5G套餐中最低消費標準為129元,提供500分鐘語音通話與30G流量。
數據顯示,2021年3月當月戶均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達到9.5GB,其中許多Z時代的年輕人月度使用流量超30G是常態,而這部分人大多初入職場,資金並不寬裕,目前的5G套餐難以吸引其主動升級。
如同4G網路普及之初一樣,用戶一度對其高昂資費怨聲載道,但隨著運營商「提速降費」政策的實施及短視訊、直播等應用的興起,4G套餐用戶數量逐年上升,4G逐漸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不可置否,由於前期投入大,回報周期長,目前處於推廣初期的5G套餐資費也處於較高水平。但與此同時,在5G網路普及率較低及信號質量不佳的大環境下,無意中建立了一定的門檻,避免因用戶過多造成網路質量下降,保障了用戶使用體驗。
03 未來
4G開通之初,用戶仍保持著3G的使用習慣,用戶並不知曉4G網路普及會對生活造成什麼影響,抱怨4G無用、套餐資費貴等問題,正如我們如今對5G的不滿。
而回看當年人們對4G的預測,固然可以看到部分未來的端倪,但似乎都僅是在腳踏實地,而卻少了一份異想天開的想像力。
彼時的手機廠商及移動運營商均意識到4G將大幅提升手機支付便利性,紛紛將4G與NFC結合,作為最佳解決方式,卻未曾想被一個小小的QRCode彎道超車,輕而易舉的幹掉了現金。
普通用戶則認為高速率4G網路將大幅提高通過手機觀看高清視訊的便利性,卻鮮有人意料到短視訊業務的爆發;廣大新聞工作者認為4G網路將會成為未來專業新聞直播領域的得力助手,卻未曾猜想全民直播時代的來臨。
此外還有電商、外賣、網約車業務的興起,短短幾年,4G及其催生的相幹產業已悄然改變了我們生活。但曾經的我們,也只是單純認為4G速度提升而已。
人們未來的預測往往都難逃當下技術與思維的限制。無人意料到4G會使移動互聯網在短短幾年便成長為一顆參天大樹。
而5G技術則為移動互聯網提供了更肥沃的土壤,未來發展仍將超出想像,或許正如何同學在其視訊中所說:「5年後,會發現速度,其實是5G最無聊的應用。」
04 寫在最後
無可非議,短期內4G網路仍將與5G網路共存, 5G網路對C端消費者的影響尚需合適應用予以提升。而5G網路對工業互聯網的影響已初見端倪,甚至突破了光纖的應用場景。
不難想像,C端用戶享受到5G網路相幹的技術紅利只是時間問題,如今「5G無用論」泛濫只是歷史局限性罷了。正如當年的人們無法預料4G會對生活有何影響一樣,我們對5G亦是如此。但5G對未來的改變,必將比4G更加強烈。
更多精彩內容,關註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