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每一個點讚,都像在給我發錢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你每天的手機螢幕使用時間是多少?

每天需要看手機多少次?

你會不會十分鐘不看手機,總感覺渾身不得勁,似乎總擔心漏掉重要的微信,最新的頭條?

你的每一個點讚,都像在給我發錢 科技 第1張

深夜刷手機 | 圖蟲創意

恭喜你, 你並不孤獨——明明我們是手機的主人,但現在卻被手機「綁架劫持」了!

手機中的各個社交媒體app,已經融入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在無形中影響了大腦和認知模式。我們是如何成為手機app的「奴隸」,又如何被它反向 「塑造」呢?

刷手機,一直刷一直爽

你有沒有想過,為何微信、微博、Facebook、Instagram等社交媒體平臺,為何會設置 點讚(like)按鈕?

你的每一個點讚,都像在給我發錢 科技 第2張

刷手機,停不下來 | www.eneff.tv/personalwork

只是單純地給你一個表達自己喜好的機會嗎?當然不是!

對社交媒體平臺來說,無論開發出多龐雜或者簡單的功能,核心目的都是—— 增加用戶的app使用時間,掠奪用戶的注意力

比如有些短視訊平臺,推出了「沉浸式瀑布流式」閱讀體驗。簡而言之,就是你不用翻頁,只用上下滑動,就可以看到如同瀑布般無止境的短視訊。而每一個視訊都是全屏高清,極容易讓人沉浸其中,忘記時間的流逝。

如果你發現自己上癮了,那麼恭喜你,你就這樣被悄無聲息地「算計」了。但也不用氣餒自己容易繳械投降,因為這些看似輕松隨意的布局和功能,其實背後有著諸多心理學、組織行為學、認知神經科學等原理。

發了美美的自拍被人點讚,刷到頗具視覺沖擊力的大片片段,妙趣橫生的生活場景等,這些意料不到的「甜頭」刺激,會激活大腦的獎賞系統,首先促使大腦腦腹側被蓋區(ventral tegmental area, VTA )的神經元產生「快樂激素「—— 多巴胺,隨後多巴胺會和伏隔核(nucleus accumbe, NAcc )的神經元相互作用,讓你每刷一次,爽一次[1]。

在諸多刺激獎勵中,社交性的獎勵很特殊。研究人員發現 ,獲得社會認可或聲譽時被激活的腦區,與得到金錢獎勵時被激活的腦區,有著高度的重疊。2008年開發出來的「點讚」設計,就具有明確的社交屬性[2]。也就是說,朋友圈自拍收到點讚時的喜悅,和老板發錢時嗨皮的心情,其背後的神經科學基礎,頗有相通之處。

除了點讚,還有很多設計也是為了讓你上癮。比如,最常見的下拉刷新的設計,其實和賭場裡老虎機原理相同,都是一種 正強化的過程(PositiveReinforcement)[2]。用戶每次下拉軟體就像拉動老虎機的把手,每次都能獲得未知的新獎勵,久而久之,用戶就形成了無意識刷手機的反射,哪怕明知道沒有新資訊,也會忍不住下拉刷新。

另外,App設計者還投你所好,開發出越來越聰明的 人工智慧算法,在你不斷「上劃」的過程中,為你建立了愈發精準的預測模型:搔首弄姿的小姐、可可愛愛的超級萌寵、火爆大片解讀、搞笑滑稽集錦……總有一款適合你。

不知不覺中,你「劃一次」螢幕就像「吸一口」毒品,在社交媒體中越陷越深。其實,有研究發現,社交媒體的成癮機制和毒品非常相似—— 獎賞系統的神經回路被過度激活,讓人興奮的閾值越來越高,需要更多新鮮的、離奇的「嗨點」才能感到興奮[3]。

在這些設計下,你想不上癮?難啊。

你說什麼?我沒注意聽……

如果你一直在各個社交媒體平臺之間來回穿梭,找尋更多新鮮、有趣的刺激點,你的 注意力還會好麼?

你的每一個點讚,都像在給我發錢 科技 第3張

你家喵星人,不開心啦!| imgur.com

我們大腦中,存在一種 默認模式網路(default mode network, DMN),平時這些區域的活動水平會比較高,但當我們在做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的任務時,這些區域反而會表現出較低的活動水平。最新的研究表明,當沉浸在個性化推薦的短視訊中,大腦的默認模式網路會被激活,而且和同時被激活的聽覺和視覺區域聯繫非常密切,大腦從而進入一種暢遊的 「沉浸」狀態——集中當下的感官視聽刺激、注意力下降、不關註周遭,等脖子酸了,眼睛酸了,才發現已經過去一兩個小時了[3]。

一項為期兩年、涉及2000多名青少年的隨訪研究發現, 高頻率的社交媒體使用和注意力缺失相幹症狀息息相幹[4]。重度社交媒體用戶在認知測試中表現較差,尤其是在注意力和多任務能力的測試中。與中度到輕度的社交媒體用戶相比,重度用戶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來保持注意力集中。

女朋友生日,哪天來著?

除了記憶力不集中,你也許會發現,手機用久了,連另一半的生日都記不住了。因為,有專門的app能幫你記憶。

你的每一個點讚,都像在給我發錢 科技 第4張

沉迷手機,你還記得女票生日麼?| tenor.com

現代人的記憶模式正在悄然發生改變:去了網紅奶茶店,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拿出手機,讓手機先「吃」,然後發個票圈,讓微信記住;看了愛豆最新的電影,拍個圖,寫個評論,發到微博,讓微博記住。

如果回到10年前,你或許會和朋友興高采烈地分享食物的美味體驗,或者在自己日記中寫下電影的感觸。

但現在,在社交媒體上記錄和分享自己的經歷,已變得司空見慣。然而,當我們把越來越多的重要時刻和人生體驗,交付給手機或社交媒體去「記憶」時,大腦本身的記憶功能可能就「 退化」了。

普林斯頓大學的心理學者發現,使用社交媒體去「記憶」自身體驗時,不僅會妨礙我們全身心體會當下的重要事件,還會影響我們對這些關鍵事件的長期記憶能力—— 當手機「記憶」的越多,留在大腦中的「記憶」變得就會越少[5]。

具體來說,大量使用社交媒體會影響「 交互記憶(transactive memory)」——記憶的內部存儲和外部存儲之間的分配方式。在互聯網和社交媒體出現之前,資訊主要存在於人腦和書籍中。

在過去,書籍中的資訊,往往需要花費精力去檢索,而如今網路可以讓我們在幾秒鐘內找到消息。當資訊在其他地方很容易獲取時,大腦內部存儲資訊的需求就減少了——如果互聯網中的資訊能一鍵搜索,我們只需要記住在哪找到它們就行[5]。

社交媒體,無形中操縱情緒

上癮、注意力下降、記憶力減退……其實社交媒體不僅能塑造大腦的新模式,也在 無形中操縱使用者的情緒

小紅書、某音裡面的每個小姐姐漂亮、又有氣質;小哥哥也是身材健美,微笑可人;就連大叔也都各個博學多才……你是不是瞬間覺得自己好「矬」?

其實,社交媒體中發布的內容,大多過度包裝、精心設計。而無形中,我們會把真實的自己和「包裝」後的他人進行比較,心態和情緒就不容易那麼平衡。

社交媒體對情緒的影響,在青少年中更為明顯。和成年人相比,青少年更加看重同輩的評價,尤其是消極評價,更容易內化這種評價,導致自我評價降低、自卑[7]。比如在Netflix 2020年出品的紀錄片 The Social Dilemma 中,女孩把精心美化的自拍照發到社交媒體,可直觀地看出,別人對她自拍的評論過程,讓她的情緒 「由晴轉陰」 ——被別人說自拍好看、可愛、漂亮時,笑得開心;但當被別人說耳朵太大,像大象耳朵時,表情瞬間僵硬。

你的每一個點讚,都像在給我發錢 科技 第5張

女孩的情緒因為他人評價而波動 | 紀錄片 The Social Dilemma

神經科學研究表明,相對於成年人, 青少年對情緒化的音視訊內容刺激,反應更加強烈,同時他們的認知能力和自控能力也更弱。所以,當他們觀看強烈情緒化的多媒體時,會更容易被強烈的情緒反應所支配。然而,情緒化的大腦,容易導致沖動,不利於理性決策,而可能會聽信網路謠言,混淆是非[8]。

盡管各種手機社交應用,完全和我們的生活融為一體,極大方便了我們的生活,但手機雖好,可不要「貪杯」哦。保持思維的清晰,內心的安寧,刻意保持適度斷網的狀態,多看看周遭的花花草草,回歸樸素「無網」的生活本身也是別有趣味。

手機替你記得多,留在大腦中的「記憶」就變少。但是大街上碰見熟人,名字在嘴邊,卻想不起來人家到底叫什麼。看看人腦制造記憶的策略,這回真的不怪你!

關註下方公眾號,向「我是科學家iScientist」回復【記憶】,看看你為什麼記不住名字。

參考文獻

[1]Sherman, L. E., Hernandez, L. M., Greenfield, P. M. & Dapretto, M. What the brain ‘Likes’: neural correlates of providing feedback on social media. Social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Neuroscience 13, 699–707 (2018).

[2]Izuma K, Saito DN, Sadato N. Processing of Social and Monetary Rewards in the Human Striatum. Neuron 2008; 58: 284–94.

[4]Ra, C. K. et al. Association of Digital Media Use With Subsequent Symptoms of 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Among Adolescents. JAMA 320, 255 (2018).

[5]Sparrow, B., Liu, J. & Wegner, D. M. Google Effects on Memory: Cognitive Consequences of Having Information at Our Fingertips. 333, 4 (2011).

[6]Mills KL. Effects of Internet use on the adolescent brain: despite popular claims, experimental evidence remains scarce.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2014; 18: 385–7.

[7]Rodman, A. M., Powers, K. E. & Somerville, L. H. Development of self-protective biases in response to social evaluative feedback.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14, 13158–13163 (2017).

[8]Crone, E. A. & Konijn, E. A. Media use and brain development during adolescence. Nat Commun 9, 588 (2018).

作者:蔡夢飛

編輯:小販兒

排版:洗碗

如需轉載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