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國際在線消息:2021年,您記住了哪些聲音?又被哪些聲音感動著?
2021年,中國太空發射再度交出一份優秀的「成就單」:這一年,中國空間站建造大幕拉開;祝融號火星車完成火星巡視探測;羲和號實現我國太陽探測零的突破;太空發射次數再創歷史新高……中國太空發展進入快車道,中國人探索宇宙的步伐越邁越穩。
「3、2、1 點火。」
2021年4月,中國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在海南文昌太空發射場成功發射升空,標誌著中國的「太空之家」開始建設,也開啟了中國空間站任務的新時代。兩個月後,空間站先後迎來兩批神舟飛船乘組「入住」。6名太空員順利成功完成4次出艙任務的同時,也刷新了多項紀錄。
劉伯明:「哇,外面太漂亮了,老亮了。」
2021年6月,包括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在內的神舟十二號飛行乘組成為首批入駐「太空之家」的太空員。指令長聶海勝成為首個在軌100天的中國太空員;
「我是01,我已出艙,感覺良好。」
三個月的駐留,兩次執行出艙任務,他們用完美的表現創造了我國太空員太空駐留新紀錄,也為空間站建造運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任務已完成,向您報導。」
2021年10月,「太空之家」迎來了第二批客人——神舟十三號飛行乘組太空員翟志剛、王亞平和葉光富。期間,太空員王亞平邁出了中國女性艙外太空行走第一步;神舟十三號太空員乘組完成了中國空間站首次太空授課。
「歡迎來到天宮課堂,同學們你們好。」
截至目前,這批「太空出差三人組」已經在軌工作生活70多天。後續,根據任務安排,載人太空還將實施6次飛行任務,在2022年底前完成空間站三艙組合體建造,未來將有更多中國太空員「來到太空,填補空白」。
載人太空工程取得新進展的同時,我國進入太空的能力也在不斷提升。2021年,我國太空發射次數再創歷史新高,超過50次,越來越多的「中國星」閃爍太空。西安衛星測控中心某技術室主任 何雨帆 說:「(今年太空發射)這個數量在歷史上也是前所未有的,管好、用好、保護好我們的太空資產,我們將守護好每一顆‘中國星’」。
星空浩瀚無比,探索永無止境。2021年,中國探索太空的邊界也在不斷拓展。在38萬公里之外的月球,玉兔二號已經行駛了960多米,不斷刷新人類探測器在月球行駛的紀錄;中國科研團隊發布了嫦娥五號月球樣品研究成果,證明月球在19.6億年前仍存在巖漿活動,使此前已知的月球地質壽命延長了約10億年。
中國太空的腳步不隻在月球,還邁向了4億公里之外的火星。
張克儉:「我宣布,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著陸火星取得圓滿成功。」
2021年,天問一號在火星留下了屬於中國人的印記。2月,「天問一號」成功被火星捕獲。5月,天問一號成功著陸火星,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二個登陸火星的國家。隨後,「祝融號」火星車開始巡視探測。作為中國獨立開展行星際探測的第一步,天問一號任務在世界太空史上,首次實現了通過一次任務完成火星「環繞、著陸、巡視」三大目標,標誌著中國在行星探測領域跨入世界先進行列。
此外,中國還邁入了「探日」時代。10月14日,首顆太陽探測科學技術試驗衛星「羲和號」成功發射,實現了我國對太陽探測零的突破。
2021年,中國太空以自立自強的科學精神,交出了一份讓國人振奮、世界讚嘆的精彩答卷。歐空局前局長 讓-雅克·多爾丹如此評價:「我對中國政府及非政府主導下的各類太空項目所取得的成績,表示由衷的欽佩,我看到了中國的探測器成功著陸火星,這是一項壯舉,因為全世界能夠實現這一任務的國家百裏挑一,而且中國火星探測器的運行也非常良好,此外,中國還開始建造有艙外飛行任務的空間站,這些都是中國政府主導下取得的太空成績,在私人、商業領域、大量的初創企業都在進軍太空領域,每周都有新的中國初創太空企業成立。」
中國太空發展成績給世界帶來驚喜的同時,開放的步伐也更加鏗鏘有力。2021年3月,中俄簽署諒解備忘錄,將合作建設國際月球科研站。俄羅斯國家太空集團公司駐華總代表蘇霍夫說:「和中國這一空間活動領域的合作前景廣闊、意義深遠。這是由於兩國在開發探索和利用外層空間等方面有著共同利益。我們可以相互交流,讓更多的國家加入進來,共同開展有關月球的研究。」
中國載人太空工程新聞發言人、載人太空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林西強還透露,未來,中國空間站在開展國際合作、推進人類共同探索太空方面也將發揮更重要的作用。「對於其他國家的太空員進入中國空間站,展開國際合作,我們持歡迎態度,相信在中國空間站完成建造、進入運營與應用發展階段後,大家將會看到有其他國家的太空員參與中國空間站的飛行。」
星辰大海永不止步,叩問蒼穹薪火相傳。一連串亮眼成就的背後,是中國太空人朝著夢想「星辰大海」在努力;一次一次的高光時刻,不僅記錄著太空人的艱辛與奮進,也激勵著他們繼續開拓嶄新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