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2021淨利大幅下滑背後 順豐投資布局收獲期漸近
(王瀟雨攝影)
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 王瀟雨 北京報導
作為中國快遞行業盈利能力最強的企業,順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順豐控股」)為了擺脫行業激烈競爭帶來的利潤下滑問題,正在通過在多個基礎設施以及新業務領域大手筆投資布局來構築更寬的「護城河」,但這帶來不可避免的一個問題就是行業特殊性導致的短期投入與長期收益之間存在「時差」問題,這也成為導致順豐控股近年來業績大幅波動的主要原因。
在1月28日晚間發布的最新業績預報中,順豐控股透露,其2021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42億元至44億元,同比下降40%至43%。而這其中僅僅第四季度就貢獻了24-26億元,占到全年總利潤超過一半。隨著此前在諸多新業務領域進行的開拓以及基礎建設的逐漸完成和完善,順豐控股似乎也正在走出「黎明前的黑暗」,並享受到此前高投入帶來的回報。
業績承壓
與此前多年順風順水的一路走來以及中國快遞行業近十多年來高速發展的走勢不同,近幾年順豐控股在市場表現和財務數據方面就顯得多有波折。
按照順豐控股方面的說法,2021年淨利潤下滑主要由於「為擴大市場份額以及應對件量高增長,加大了對場地、設備、運力等網路資源投入;年初疫情期間響應春節原地過年號召,留崗員工人數和補貼增加導致人工成本上升;定價較低的經濟型快遞產品增速較快,對整體利潤率造成一定壓力;2020年公司享受到較多的國家抗疫相幹稅費減免優惠,2021年該等優惠政策陸續結束。」等方面原因。
這其中一些原因顯然並非新問題,早在順豐控股去年一季度宣告虧損之時,當時公司給出的理由就包括了高投入帶來的成本壓力、低線市場的增長影響了毛利率,以及春節不打烊導致給員工高額補貼這幾方面原因。
按照一位從事物流產業投融資專業人士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的說法,「基礎設施布局是快遞企業競爭優勢的核心,企業越早完善基礎設施布局,就能比對手建立起更多優勢,這帶來的好處是持續性的。比如順豐早年間在產品上建立的效率優勢可以實現更高的定價,即便競爭對手一路追趕在效率上與之相差不多,但從品牌和產品口碑方面目前還是沒辦法撼動領先者的地位。」
在去年第一季度罕見地出現虧損情況之後,順豐控股董事長王衛也一改此前的低調作風,公開向投資者致歉,而順豐控股也通過諸多渠道向外界解釋造成其虧損的原因很重要的一個方南就是在新業務領域的投入和布局。
實際上,在快遞業競爭對手都能夠通過資本市場獲得充足資金來建立完善的運營網路、購買車輛、飛機,修建新的轉運樞紐以及倉庫之後,行業本身的競爭就已經開始走向另一個方向,頭部企業也都願意在短期內通過犧牲一定的利潤空間來換取更多市場份額,因此一直堅持走高端路線的順豐控股開始顯現出在快遞主業增長乏力的問題。
按照一位民營快遞加盟網點負責人的說法,「如果說你價格是別家兩三倍,但速度要快兩三天,很多對時效要求比較高的消費者能買帳,但如果別人如果速度跟你差不多或者就晚個一天半天,那你的價格就成為劣勢了。」
順豐控股實際上早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並且一方面推出更便宜的產品「走量」與其他快遞企業競爭,另一方面則是通過開拓新的業務領域來增加競爭力,並希望通過建立平臺或是系統連接所有業務板塊,打造成一個綜合物流供應鏈服務提供商。
為了達到這樣的目標,在財務上較為穩健的順豐控股甚至不惜多次通過資本市場募集資金來投向諸多「大項目」,甚至一度還引發市場對其「缺錢」的擔憂。
在去年11月發布的一則募資公告中,順豐控股披露了其募資200億的具體用途,其中包括擬使用60億元投入速運設備自動化升級項目,擬使用40億元投入新建湖北鄂州民用機場轉運中心工程項目,擬使用30億元投入數智化供應鏈系統解決方案建設項目,擬使用20億元投入陸路運力提升項目,擬使用20億元投入航材購置維修項目,擬使用30億元用作補充流動資金。
按照順豐控股方面的說法,募集資金投向均用於公司主營業務及未來戰略布局,將有助於提升公司未來的盈利水平,進一步提高公司的市場競爭力與市場占有率,實現股東利益的最大化。該非公開發行募集資金到位後短期內可能會導致淨資產收益率、每股收益等指標出現一定程度的下降。但隨著項目實施的逐步推進,未來公司盈利能力、經營業績將有效提升。
在這樣的思路之下,近幾年順豐控股頻頻出手並購或是建立新的合資公司,收購目標和合作方既包括國內名不見經傳的小企業,也包括跨國物流巨頭和細分市場的領先企業,內容也包括冷鏈、供應鏈、貨代以及科技企業,其中不乏數十億甚至上百億規模的大手筆並購。
這些並購一部分已經通過逐漸並購整合開始顯示出價值,還有一些仍需要等待。
曙光初現?
實際上,在去年一季度虧損之後,順豐控股接下來就迅速回到了盈利的軌道,尤其是第四季度的利潤甚至接近前兩個季度總和。
按照順豐控股發布的業績預告中的說法,對於2021年第四季度業績增長,公告顯示,公司更加聚焦於核心戰略,強調業務價值貢獻及可持續的健康發展。此外,自第四季度起合併嘉裡物流聯網有限公司的業績。
不久前,順豐控股宣布2022年春節將延續十五年延續「不打烊」服務,不僅加大運力投入,同時也將投入38萬一線人員在節日期間提供寄遞服務。
而對於順豐控股而言,1月24日湖北鄂州花湖機場完成了校驗飛行,這意味著這個由其主導運營的航空貨運樞紐在年內有望正式啟用。在民營快遞企業裡,順豐控股在建立航空貨運機隊布局上的前瞻性和破例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其目前的「江湖地位」,而花湖機場這個地位類似於聯邦快遞孟菲斯樞紐的新機場啟用也有望將其在航空貨運業務上的運轉模式和效率提升到一個新測階段。
在新冠疫情之後航空貨運業無論是在政策環境還是市場環境都迎來發展機遇期的情況下,順豐控股旗下順豐航空也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機隊規模已經達到68架,其中既包括波音737-300F、757-200F等運營短途航線的窄體貨機,還有已經達到12架規模的中型貨機767-300F機隊,同時還有包括兩架可以運營遠程洲際航線的大型貨機747-400ERF。按照官方的說法,2022年,順豐航空機隊規模將突破70架,具備中遠程航行能力的大型全貨機數量還將持續增長。
此外,順豐控股旗下豐鳥科技在1月下旬宣布正式取得了中國民航局頒發的支線物流無人機試運行許可和經營許可,標誌著豐鳥科技成為全國首家可在特定場景下開展噸級大業載、長航時支線物流無人機商業試運行的企業,也成為全球首個運用特定場景運行風險評估方法獲得監管方批準進入支線物流商業試運行的大型無人機企業。
中國民航局在2019年2月發布的《特定類無人機試運行管理規程(暫行)》提出,採用特定運行風險評估(SORA)方法制定試運行批準的審定要求,這為無人機的試運行指明了發展方向並提供了有效的具體實施路徑。豐鳥科技率先基於特定運行風險評估(SORA)方法落地支線物流場景驗證運行實踐,經過初始評審、文件審查、現場科目驗證等多個環節的評審,於2021年12月通過了民航局的最終審查。通過這種評估方法獲批支線物流無人機商業試運行,豐鳥科技在全球尚屬首例。
順豐集團是國內物流企業中最早一批進入無人機配送相幹業務研發和運營探索的企業之一,2017年順豐集團宣布投資7.4億元在成都雙流自貿試驗區建立大型物流無人機總部基地項目,全國數據中心、運營中心,完善貨運航線支線網路。
當年10月,一架貨倉容積10立方米,有效載荷達1.5噸的AT200貨運無人機首飛成功,這也是順豐集團在探索無人機配送的諸多方案中最貼近偏遠地區末端配送需求的一種產品。2018年豐鳥科技又與國內科研機構以及企業合作將一款名為飛鴻98的大型貨運無人機完成了首飛,這種最大起飛重量5.25噸,最大載重1.5噸,飛行高度4500米,巡航速度180千米/小時,最大航程1200公里的大型無人貨運飛行器貨倉容量比較大,最大容積量可以達到15立方米,按照豐鳥科技相幹負責人在首飛時接受包括《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透露的資訊顯示,最大可以載1.8噸貨物,對起降場地的要求比有人機低很多,硬質跑道和簡易的鋪裝跑道以及草地跑道均可以使用,起飛與著陸距離最短僅有150米。
按照順豐集團方面介紹,一個依靠大型有人貨機-大型支線無人機-小型貨運無人機構成的三級航空貨運配送網路將是這個計劃的完整姿態,其將分別對應幹線-支線-末端三個配送層級。
順豐集團方面表示,2022年將會是支線物流無人機商業運行的元年,豐鳥科技將率先在西北榆林等地開展支線物流運輸服務,助力順豐集團構建「大型有人運輸機+大型支線無人機+末端投送無人機」三段式航空運輸網路,後續將在民航局監管與指導下適時擴展試運行範圍,循序漸進的連線組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