鏈家「社區手機課」獲讚公益課堂助力美好社區生活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自己學不會,孩子們又沒有耐心教,要不就是說你這麼大歲數了,學這個有什麼用?而且孩子們的事情比我們多多了,也沒有時間。」最近,北京安貞社區的劉阿姨在參加鏈家每周舉辦的手機課時「訴苦」,不滿現狀的她還表示,「學微信,也是廣交朋友,退休了也不能老在家待著。」

如今智慧型手機的普及對老年人群體並不友好,劉阿姨遇到的問題幾乎會發生在每一位老人身上。2018年5月,鏈家在試行新的公益項目,組建社區服務隊時發現,定期舉辦「手機使用答疑」的需求在老人中反響最為強烈。於是鏈家就成立了以提供手機使用培訓和答疑為主的社區公益服務項目——「社區手機課」,同時為社區老人提供搬重物、代買日用品等服務。

經過在北京五個社區的試點,共有70餘位老人參加了鏈家的「社區手機課」,其中安貞社區每周開展一堂手機課,有 20餘位老人從中受益。這些課程讓社區的老人們學會了使用手機微信、導航、掛號等,幫助他們與時俱進,受到了一致稱讚。

幫助老年人融入現代生活「社區手機課」獲稱讚

智慧型手機的普及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習慣,聊天、拍照、導航、生活繳費等需求只需要一部智慧型手機就能做到。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不僅讓老年人與現代生活脫節,更讓他們和子女的共同語言越來越少。但與年輕人相比,很多老年人與智能生活之間還存在著不小的學習鴻溝。因此,學習使用智慧型手機也是在幫助老年人更好的融入現代生活。

一直只把手機當電話用的王阿姨每次都起個大早排長隊,但還是經常掛不上號。跟別人打聽之後才知道,很多老人都是孩子幫忙事先掛了預約號,但是阿姨的孩子工作繁忙,基本沒時間教她。而參加了「社區手機課」後,王阿姨學會了用114預約掛號,並且手機上的排診信息比窗口講的還要仔細。王阿姨說:「就像是心里的一塊石頭落了地,看病的問題可算解決了。」這個經歷徹底轉變了她對手機的觀念。

經歷類似的還有陸阿姨。「之前半夜停電,別人都說網上能交電費,但是孩子在美國,我只能幹發愁。學會了使用手機後,手機費、電費、水費都能在網上交,過節了還能發紅包,在美國的孩子長時間不能見面,通過手機視頻也能隨時看到變化,真正是坐在家里就能把什麼問題都解決了,這個手機真是解決實際問題了,解決了大問題。」陸阿姨說。

堅守社區公益讓鏈家成為社區一員

從2006年為貧困地區捐建第一所「鏈家小學」至今,鏈家的公益行動已經進行了十二年。在這十二年里,鏈家在為萬千家庭提供更安心、更高品質的房產交易服務的同時,也牢記自己是成長於社區的品牌。深耕社區,堅持社區公益,讓鏈家成為社區的一份子回饋社區,是鏈家作為「國民品牌」的公益目標,也成為了鏈家踐行企業社會責任的獨特方式。

「制度化、規範化、常態化」是鏈家志願服務體系的特點。早在2017年9月,鏈家在與共青團北京朝陽區委員會共同成立「鏈家志願服務隊」時,就把這一體系應用到社區公益服務、節日公益活動、日常便民服務以及便民服務日等公益服務中,並得到了社區居民的認可。

「雖然以前也和鏈家打過交道,但只是一個買賣關係,通過手機課堂上的接觸有了新的認識:鏈家的人是可以信任的,自己也常和別的社區的朋友說,反正我們社區有困難就可以去找鏈家,你們也可以上你們社區的鏈家問問去。」參加過「社區手機課」一位阿姨表示。

據不完全統計,全國鏈家「門店便民服務」每月服務居民28.4萬人次,已成為社區居民最信賴的「好鄰居」。除了社區公益,鏈家在精準扶貧方面也持續發力。截止目前,鏈家已捐建9所愛心小學、155所愛心圖書館和14所電腦教室,捐出善款3500萬餘元,幫助636名先心病患兒、179名白血病患兒、6名出生缺陷孤貧兒童接受手術。

此外,鏈家員工各種自發的愛心善舉也數不勝數,被傳為佳話。鏈家公益基金會執行理事長賈生平表示:「鏈家將踐行企業社會責任與企業發展並重,公益已經成為鏈家的基因被廣泛傳承。紮根社區點點滴滴做公益,用微薄之力讓社區生活更加美好是鏈家始終堅持的方向。」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