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對臉書(Facebook)將用戶數據分享給第三方一事,各方反應強烈,美國國會還為此召開聽證,成為2018年主要的大新聞之一。但是美國《連線》(Wired)雜誌23日刊文質疑人們反應過度,稱有人在20年前就提醒過大家:互聯網無隱私。
個人信息不保,我們是不是要刪除臉書帳號呢?(CHANDAN KHANNA/AFP/Getty Images)
據文章作者Zachary Karabell追溯,Sun Microsystems的創始CEO斯科特·麥克納利(Scott McNally)在1999年就曾經面對包括《連線》在內的一群媒體記者說: 「不用再糾結了,不管怎樣你的隱私都是零。」麥克納利因其坦率而受到廣泛的批評,但這二十年來,麥克納利的話不斷被印證。文章因此提出:既然早有人提醒,我們還有什麼理由「震驚」呢?
今年春天,臉書透露它允許競選數據挖掘公司Cambridge Analytica使用其用戶數據,爆發了所謂的臉書隱私危機。9月,臉書表示遭黑客攻擊,大約5,000萬用戶數據恐泄漏,導致公眾陷入恐慌,臉書不得不向公眾保證「您的隱私和安全對我們很重要」。
幾周後,有報告發現臉書允許某些公司在用戶沒有明確同意的情況下訪問用戶帖子和聯繫信息,被描述為「又一次大規模隱私醜聞」。也許是到了反思一下的時候:臉書以及許多社交媒體和互聯網公司商業模式的本質究竟是什麼?
社交媒體和互聯網公司商業模式
文章說,今天的互聯網巨頭都是通過提供免費服務,卻利用用戶數據來賺錢的。比如臉書、Google和推特(Twitter),會根據這些數據銷售廣告。另有些公司,如亞馬遜和蘋果,將數據留給自己,用它來改進和推廣更多的產品和服務。還有一些公司,比如微軟,兩手都用。免費數據不是唯一的收入來源,但對於臉書來說,它是最大的收益來源。
在臉書成立的最初幾年里還不是這樣。但是它轉向移動平台後,開始結合其商業模式,以更積極的方式將數據變錢。臉書也越來越成為媒體和第三方內容平台,而不僅僅依賴於用戶生成或共享的內容。但媒體戰略是將用戶數據轉化為產品的產物,在有廣告的情況下可以出售。
這個現實幾乎不是秘密。它一直隱藏在視線之內,這些公司的口號是「讓世界更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卻不提他們如何利用信息賺錢的。投資者當然專注於數據的財務指標,但多年來大家聽到的宣傳都是關於臉書的「使命」,而不是其賺錢的細節。
在過去的幾年里,公眾和媒體的態度開始轉變,他們越來越關注這些公司積累了多少數據,以及公司願意為賺錢而走多遠。現在在歐盟,採取了重大行動。
歐盟已經對Google和臉書以及蘋果公司利用愛爾蘭作為避稅天堂一事征收了數十億美元的罰款;它還頒布了通用數據保護法規(GDPR),旨在將用戶數據的控制權從互聯網平台、供應商和廣告商轉移到用戶手中。
盡管如此,正如Google首席執行官皮查伊(Sundar Pichai)最近向國會作證時所表明的,公眾對這些公司如何處理隱私的認識仍然不完整,對是否能限制數據如何被使用的理解也是如此。 臉書允許其它公司使用其搜集的數據這一事實表明,很少有用戶在訂閱各種服務時閱讀「同意書」的細節。
其實一直以來都有人在警告互聯網的潛在威脅。早期互聯網夢想家拉尼爾(Jaron Lanier)就一直在譴責互聯網公司把承諾「將大家連接在一起」變成了賺錢工具。他提出各種建議,包括大規模抵制互聯網平台,直到它們改變商業模式。憤世嫉俗而且聰明過人的他,不相信互聯網公司在出大事前會真正改變。
看起來大量的泄密醜聞可能會刺激下一屆國會開始監管這些互聯網公司。人們可能迫使臉書變得更加透明,但是很難改變其商業模式,它從用戶數據中獲利的問題並沒有出現在立法議程上。
人們總是想魚和熊掌兼得:想要更好的醫保但是又要降低保費,想提高社會福利但又想減稅,想免費使用互聯網服務但又想嚴格保護個人隱私,而這些本身就是自相矛盾的東西,需要妥協才能達到平衡。
文章說,幻滅往往是痛苦的,但最終又是必要的。臉書及其兄弟公司們一直就是如此行事的,「是我們改變了,而不是他們」。
來源:美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