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隨著國內提速降費的進一步推進,老百姓的短視頻需求被快速的激發出來,越來越多的人,包括男女老幼,上到80歲老嫗,下到兩三歲孩童,人們不僅僅在看,也在發,不僅僅是觀眾,更是演員。
數據顯示,2018年,短視頻行業呈現爆發性增長,目前短視頻行業月活躍用戶突破5億,淨增用戶僅上半年就高達9000萬。
世界盃期間,一場比賽的集錦可能就有數千萬人觀看,服務器的壓力可想而知,一個精彩進球的片段,甚至是C羅、梅西、姆巴佩等人一個小動作,都會短時間吸引數以千萬甚至億級的關注。
當然,如果出現一個明星熱點事件,瞬時間就會流量爆發。鹿晗一句話,「介紹一下自己的馬子」,微博的服務器就癱瘓了。
我們還都沒有忘記,在論壇時代,用戶需要連上電話線聽著「滴滴滴滴」的調制解調器的聲音撥號上網,甚至在家里用一台舊電腦和硬碟就可以撐起一個網站的經營,可是如今,用戶享受100M或者1000兆光纖網路以及4G+,月均流量已經超過5G的情況下,短視頻行業曾經的虛擬機也已經不夠用。
還好,雲計算在中國已經成為潮流,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始將自己的核心業務上雲,而各雲計算服務商更是展開了跑馬圈地,短視頻行業作為流量增長的主要受益者,上雲更是時不我待。
如何選擇雲上遷移合作夥伴?不僅僅看技術,也要看團隊
日前,國內領先的短視頻產品「秒拍」將原來部署在虛擬機上的主體業務遷移到華為雲,同時將公司的技術體系承載在下一代虛擬技術容器(Docker)上,引起了業內廣泛關注。
資料顯示,作為短視頻行業最大的聚合分發平台,秒拍日均覆蓋用戶達7000萬,日均視頻上傳220萬條,用戶日均使用時長40分鐘,日均視頻播放總量30億次。如此大的體量,還是在不間斷經營之中,平穩遷移本來就是難事,而使用何種雲計算服務更是有行業風向標意義。
因為依托於微博,秒拍有很強的媒體屬性,特別是當用戶規模達到一定體量之後,由明星熱點事件引發的流量突發往往非常嚴重,且這種突發缺乏預兆,這就需要作為業務承載平台的雲服務有強大的彈性擴容能力,而且反應速度要快。
最終,按照秒拍負責人的說法,他們在綜合分析評估以後,選擇了最放心的華為雲作為合作夥伴。
華為雲是行業的後起之秀,也是最近兩年發展最快的中國雲計算廠商之一,技術實力毋庸置疑。華為雲中國區總裁洪方明曾表示,「華為18萬名員工,有8萬人在從事研發工作。未來五年,華為在研發的投入每年會保持在150到200億美金」,這是任何其他雲計算廠商都無法比擬的壓倒性技術優勢的來源。
就秒拍的這個雲服務來說,因為考慮到擴容響應速度和成本等一系列問題,秒拍想到了容器。容器服務擁有啟動快速、占用資源少、運行效率高等技術特點,在處理海量數據方面擁有天然的優勢。
有專業人士分析,互聯網企業把大多數業務部署在雲服務器上,但由於歷史原因,技術往往是架設在傳統的虛擬機(VM)上。如果企業要過渡到下一代虛擬技術容器,會涉及到各類資源遷移和技術架構優化,整個過程必須短暫。如果沒有相應規模的技術團隊來操作,再加上雲廠商沒有完善的技術支持團隊,這個過程會更加痛苦。如何減少企業業務升級的痛苦,這就非常考驗企業技術決策者的選擇智慧。當然,事實證明,就是這樣的需求,華為雲做到了,而且是快速、平穩的做到了,痛苦降到了最低。
按照秒拍方面透露出來的消息,自從雙方年初達成合作意向之後,華為就一直有一個團隊在秒拍做支撐,還幫忙做新功能測試,甚至後來都會深入到代碼業務細節里面,幫助細化和評估遷移方案,還會有很多預案。當然,這樣「TO B」性質的服務,對於其他機構來講很難做到,但對於有著幾十年服務大企業經驗的華為,卻並不困難,畢竟全球幾百家電信經營商的合作都是這樣過來的。
有一次,任正非在談到中東市場開拓時,就有過這樣的描述:「為了獲得中東某電信經營商的認可,面對世界通信設備廠商的競爭,我們冒著室外60℃的高溫進行現場作業,長達數月,靠著全心全意為客戶服務的誠意,經過兩年多的堅持不懈,終於開通了我們全球第一個3G商用局。」
雲+人工智能助秒拍如虎添翼
當然,對於企業雲服務來說,光有好的服務態度是遠遠不夠的,產品質量依然是第一位的。秒拍之所以看中華為雲,更主要是華為雲在大數據以及AI領域的技術積累和成功經驗,能讓秒拍這還的短視頻輕鬆做到「智慧經營」。
在實踐中,華為雲EI為「秒拍」提供了業界領先的技術並搭建了一系列成熟的技術架構,使「秒拍」能夠實時地把握用戶興趣愛好,並基於AI技術對內容進行分析,進而將視頻匹配給用戶,使推薦真正做到千人千面。
有沒有人工智能,短視頻的業務差距巨大。經過一周效果優化和線上AB測試對比,秒拍短視頻業務點擊率(CTR)平均提升20.01%,人均視頻觀看數平均提升10.42%。
華為雲EI通過對海量用戶行為以及視頻數據進行訓練、分析、建模等操作,打造了多場景下的23000多個不同維度的內容標籤,對內容進行標籤化處理,有助於全方位加深後台對視頻內容的理解,並通過實時構建的用戶畫像,以及基於深度學習的CTR預估排序,有針對性地把內容推送給真正感興趣的用戶,使每一個用戶都能創造或觀看個性化的創意內容,也通過AI為短視頻業務構築了差異化的競爭力。
如果我們把視野放得更開一些,就會發現,華為雲EI在其他行業依然功能強勁。根據華為公司透露,通過華為雲EI服務,根據物品特徵提供最佳裝箱方案,可以提升20%的分揀裝箱效率;同時做到集裝箱3D仿真可視,整體利用率提升6%,而使用 EI 進行路徑規劃,則可節省例外開銷成本30%。
同時,華為雲 EI 可以通過雲、端協同的統一開發框架,讓AI模型靈活的部署到雲、邊、端等場景,並將一些行業解決方案提前預集成為一個模塊,讓開發者能夠迅速把產品能力與行業解決方案對接起來。
也就是說,華為雲 EI是為行業定制的,但卻不是為某個行業特制的,具有廣泛的可復制性和延展性,已經發展成「使能」平台。
華為將全球170多個國家開展業務的經驗與技術積累發揮了出來,建設了國內唯一全平台、全節點、全服務通過PCI-DSS安全認證的雲,真正做到「上不做應用、下不碰數據」,不拿客戶數據做商業變現,發揮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的能力,幫助客戶處理數據。
你給我一點信任,我用EI送你更多精彩,華為雲秒拍下了合作的愉快瞬間。秒拍架構師李東輝在接受採訪時說,「從最開始的沒有互信,到一步一步相信彼此,都是一步一步信任積累起來的,正因為我們相信彼此,所以我們選擇了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