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為什麼馬一龍 (Elon Musk) 說「AI很有可能毀滅人類」;霍金甚至直接說 「AI可能是人類文明里最糟糕的事件」。
而在另一邊,Facebook和Google的首席科學家卻在說,現在的AI都是渣渣,根本不需要擔心,甚至應該推翻重做。
大家該相信誰的?一邊是要去火星的男人,和說不定已經去了火星的男人;另一邊是當前兩家科技巨頭的領軍人物。
其實他們說的都對,因為這里說到的「人工智能」是兩碼事。
馬一龍和霍金擔心的人工智能,是由人造出來的真正的智能,即通用人工智能(AGI, 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甚至是超級智能(Super Intelligence)。
而Yann LeCun 和Hinton指的人工智能則是指的當前用來做到「人工智能效果」的技術(基於統計的機器學習)。這兩位的觀點是「用這種方式來做到人工智能是行不通的」。
兩者本質是完全不同的,一個指的是結果,一個指的是(現在的)過程。
那麼當我們在討論人工智能的時候,究竟在說什麼?
John McCathy在1956年和Marvin Minsky,Nathaniel Rochester 以及Claude Shannon在達特好像研討會上打造了AI這個詞,但是到目前為止,學界工業界並沒有一個統一的理解。
最根本的問題是目前人類對「智能」的定義還不夠清楚。何況人類本身是否是智能的最佳體現,還不一定呢。想想每天打交道的一些人:)
一方面,在大眾眼中,人工智能是 「人造出來的,像人的智能」,比如Siri。同時,一個AI的水平高低,則取決於它有多像人。所以當Sophia出現在公眾眼中的時候,普通人會很容易被蒙蔽(甚至能通過圖靈測試)。
Oracle對AI的定義也是 「只要是能讓計算機可以模擬人類行為的技術,都算!」
而另一方面,從字面上來看「Artificial Intelligence」,只要是人造的智能產品,理論上都算作人工智能。
也就是說,一個手持計算器,盡管不像人,也應算是人工智能產品。但我相信大多數人都不會把計算器當成是他們所理解的人工智能。
這些在認識上不同的解讀,導致當前大家對AI應用的期望和評估都有很多差異。
再加上還有「深度學習、神經網路、機器學習」 這些概念紛紛跟著人工智能一起出現。但是各自意味著什麼,之間是什麼關係,普通大眾都不甚了解。
「 沒關係,韭菜不用懂。」 但是想要割韭菜的人,最好能搞清楚吧。連有些投資人自己也分不清,你說怎麼做判斷,如何投項目?當然是投胸大的。
以上,就是到2018年末,在對話領域的人工智能的現狀:智能助理依然智障;大部分To B的給人造機器人的都無法規模化;對話方面沒有像AlphaZero在圍棋領域那樣的讓人震驚的產品;沒有商業上大規模崛起的跡象;有的是一團渾水,和渾水摸魚的人。
為什麼會這樣?為什麼人工智能在圖像識別,人臉識別,下圍棋這些方面都那麼快的進展,而在對話智能這個領域卻是如此混亂?
既然你都看到這里了,我相信你是一個願意探究本質的好同志。那麼我們來了解,對話的本質是什麼;以及現在的對話系統的本質又是什麼。
來源:微信公眾號S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