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保羅 •薩繆爾森在《經濟學》第一章的開篇里引用了埃德蒙.伯克的一句話:騎士時代已經過去,隨之而來的是智者、經濟學家和計算機天才的世界。
到了2018年,這句話依然有某種啟示意義。流量紅利即將消失,電商增長迎來天花板,互聯網巨頭的格局近乎固化,人口增長的拐點就在不遠處。於是乎,拼流量、拼規模、拼資本的「騎士時代」行將結束,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談論兩年前王興提出的互聯網下半場。
可互聯網的「智者時代」又該是什麼樣子呢?
下半場的本質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不妨先來看一下行業大佬們的洞察,比如在今年的烏鎮互聯網大會上,馬化騰、沈南鵬和李彥宏就曾對「互聯網下半場」的話題發表了各自的觀點。
在烏鎮大會第一台的演講中,馬化騰提到了對產業互聯網的認知:「全球產業都在進行數字化,在此期間機遇挑戰並存,產業互聯網機會巨大,騰訊要做產業互聯網數字化的助手。」與之對應的是,不久後的組織架構調整中,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應運而生,產業互聯網成為騰訊的主航道之一。
紅杉資本的沈南鵬在某種程度上代表了資本市場對互聯網下半場的看法,「中國互聯網的發展模式分為上下兩個半場,上半場是’互聯網+’,在這個階段中,各種互聯網產品滲透到生活當中。下半場的商業模式將會是‘+互聯網’,也就是說各行各業,尤其是很多傳統行業會把互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手段用起來,做到產業升級和轉型。」
百度創始人李彥宏則認為:「過去20年是互聯網時代,未來30-50年是人工智能時代,因為人工智能不僅會改變消費領域,也會徹底改變產業和2B的領域。」
其實早在2016年的時候,美團創始人王興就發表過「互聯網下半場」的見解,並給出了通俗易懂的解釋,即上天、入地、全球化。「上天」指的是科技,高科技要和各行各業結合在一起;「入地」是互聯網的產業化,從C端到連接B段,「光接觸地面是不夠的,還需要紮到地底下去」;「出海」無疑迎合了中國互聯網全球化的趨勢,尋找新的增量市場。
互聯網大佬們的這些觀點無不指向了這樣一個事實:上半場的消費互聯網和下半場的產業互聯網不是相互獨立的,本質上還是數字化的繼續深入,上半場解決了需求側的數字化,下半場的核心是供給側的數字化改革,同時將需求側和供給側進行數字化連接,形成完整的數字經濟。
「下半場」可以說是2018年出場頻率最高的詞匯,但要讀懂這一關鍵詞,還需要加一個修飾,也就是供給側數字化。
美團給出樣板
從互聯網進入中國至今,已經過去了20多個年頭,在特定時間點登上歷史舞台的風雲人物,無不是在消費端叱吒風雲的大佬,而那些試圖在B端攪動市場的創業者,多半以慘敗收場。就好像國內有世界上最大的院線市場、內容市場、遊戲市場……卻很少創造出足以影響世界的內容產品。
消費者的需求往往是單維的,抓住出行需求的滴滴成為了行業巨無霸,吸引了用戶閱讀興趣的今日頭條,同樣在極短的時間里從0到1。但B端市場則是多層次、多元需求且環環相扣的,需要打通整個鏈條。
先於行業兩年進入「下半場」的美團,在2018年讓外界印象深刻的,不只是IPO和並購案,還有對B端市場的開墾,好比說美團在商家端做到了全管道會員、排隊、預約、預點餐、收銀、收單等在內的數字化服務,同時也包括快驢進貨等供應鏈的數字化服務。
至少就目前來看,美團的探索已經在餐飲市場初獲成功,茶品就是典型的樣板。2018年國內已經有超過41萬家茶飲門店,比去年同比增長70%以上,也是整個餐飲行業中增長最快的品類。同時茶飲有著高度的標準化,加上高頻消費、外賣等加成,無疑是供應測數字化的絕佳場景。
正如美團高級副總裁張川的觀點:「正是由於茶品的標準化,使得越來越多的茶品從沖泡市場走向即飲市場,即飲市場也會有很多的巨頭出現。」或許也是這個原因,美團對茶飲市場的數字化改造主要集中在兩個層面:
其一,供應鏈的垂直整合。美團的快驢進貨已經幫助國內45萬家餐廳供應所需的原材料,完成了從採購到運輸、庫存管理、產品設置,再到餐廳售賣的一整套布局,形成了全方位、立體化的B端業務體系。通過供應鏈的垂直整合,美團也將茶飲等商家的經營數字化,減少採購成本和經營開支,進而提高商家的經營效率和盈利能力。
其二,打通需求側和供給側。美團有著國內最大的到店餐飲和外賣入口,在茶飲消費的前端有著無可比擬的優勢,同時美團在商家端完成了會員、排隊、預約、收銀、收單等服務,結合供應鏈的垂直整合,將來自需求側的數據和供給側打通,幫助商家找到自己的目標顧客,在茶飲行業尤為立竿見影。
美團在茶飲市場的嘗試,也已給出了這樣的模型:一杯奶茶從原材料采選到製作再到售賣,始終是一個前端+後端的閉環,餐飲從業者可以專注於美食和服務本身,也為用戶帶來了更好的體驗和品質的產品。
盡管供給側數字化還沒有明確的標準,但餐飲零售化或許就是美團的目標,例如孵化出日銷量超過1000萬杯的茶飲巨頭。
影響還在繼續
幾千年前在石頭上刻下文字的先祖們大概沒有料到,他們的一小步會在幾千年後創造出燦爛的文化。二十年前在論壇上聊天的年輕人,恐怕也不能想像互聯網會帶來多大的勢能。從消費互聯網到產業互聯網,美團的探索遠沒有結束,而供給側數字化的「小宇宙」又將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美團點評餐飲學院院長白秀峰將2018年稱之為「中國新式茶飲元年」,並將健康、顏值、空間、故事、賦能、數據化歸結為新式茶飲的六大關鍵詞。白秀峰的結論絕非憑空臆測,而是基於90後、00後等年輕消費群體洞察的結果:
在新一代消費者的觀念里,傳統茶飲已經無法滿足需求,一方面傳統奶茶的生產製作低端粗放,但喜茶、鹿角巷等新興品牌更講求顏值,行銷上擅長輸出品牌故事,營造舒適溫暖的空間感,同時更強調健康元素,奶精被鮮牛奶取代、茶渣茶末被整葉茶取代,從沖泡、萃取到包裝都採取了現場製作。
從傳統茶飲到新式茶飲的過渡,數據起到了舉足輕重的價值,從前端售賣到後端供應鏈的服務閉環,以及基於用戶畫像的精準行銷,數據驅動取代了經驗試錯的粗獷模式。也就是說,供給側數字化已經成為消費升級不可或缺的一環。
同樣的影響也發生在產業結構的改變上。按照中國殘聯和阿里巴巴公布的數據,2016年4月到2017年3月的一年里,淘寶上有16玩家殘疾人網店,年銷售額達到124億元,其中銷售額在3萬元以上的商家約2.7萬家。倘若沒有需求側的數據化,這樣的成績很難令人信服。
供給側數字化也在加速產業結構的進化,比如新華社曾經報導過這樣一個案例,40歲的王喜發是個典型的進城務工農民,農忙時回家務農,農閒時到哈爾濱的小飯館打工。但從2016年4月開始,王喜發加入美團外賣在深圳香蜜湖地區送餐,從每天早上7點的早餐到晚上12點的夜宵,如今工作勤勉的王喜發已經在哈爾濱給家人買了房子。
大到行業的科學化改革,小到供應鏈末端的工人,或是巧妙抓住了市場趨勢,或是成為產業結構變化的受益者,供給側數字化的「化學反應」還在繼續,或許這才是「智者時代」應該有的樣子。
結語
互聯網上半場的的語境里,顛覆、革新等幾乎是掛在創業者嘴邊的詞,互聯網下半場勢必要跳出這樣的思維框架。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互聯網都保持著這樣的慣性:先找到一個潛力市場,然後快速擴張,市場飽和後再去尋找別的藍海。但不管是美團的嘗試,還是百度、騰訊、阿里等互聯網巨頭的表態,核心都在於推動供給側數字化,助力傳統行業和互聯網的融合。這不是某家企業的問題,而是行業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