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在各種虛擬助手中,Facebook M 只是一個兩個月大的小弟,然而它卻有可能比它的幾個前輩要走得更遠。
在這個時代,如果科技巨頭們沒有一個可以讓用戶「調戲」的虛擬助手,它都不好意思在江湖上行走。蘋果有 Siri,Google 有 Google Now,微軟也有了自己的「小冰」和「小娜」;而在 8 月底的時候,Facebook 終於也推出了自己的虛擬助手:Facebook M。
在八月份剛推出的時候,Facebook M 僅僅開放給美國加洲地區的幾千名用戶。如今兩個月過去,著名科技媒體 The Verge 對其進行了試用後的評價,我們來看看 Facebook 的助手比起它的競爭對手們來說,究竟有何優劣。
以下編譯自 The Verge ,原文標題為「Hands-on with Facebook M: the virtual assistant with a (real) human touch」
更有用的虛擬助手
在宣傳中,Facebook M 被標榜為「更輕鬆地發現當地的餐廳,經過改良、比 Google 更好用的搜尋,還可以設置提醒。雖然不能像 Siri 或是 Google Now 那樣接入其他的應用,但它的設計要比其他的這些助手更加強大」。
究其原因,那是因為 Facebook 有一支快速增長中的團隊,該團隊對 Facebook M 進行客戶服務式的訓練。當用戶的要求超出了 Facebook M 的能力時,這些代理商就會幫助它完成任務。這就是我這次找到早餐的方法:一個真實的人看到了我的要求,給舊金山的那家餐廳打了電話,並用我的名字做了預定。而如果那家餐廳有自己的在線支付系統的話,Facebook M 還可以自動幫你用信用卡支付。
網上訂餐當然是一個自動化生活方式的好的例子,但當 Facebook M 幫我給 Amazon 的客服打電話的時候,我感到了一種「啟示性」的發現。我告訴 Facebook M 我想檢查一下我的退款到了沒有,因為我的貨物在運輸過程中損壞了,所以一直沒有到。Amazon 告訴我要等幾天,然後注意訂單的狀態變化,而我一直沒等到,所以我讓 Facebook M 幫我去查一查。在詢問了我的訂單郵箱和購買的產品名稱之後,我突然在 35 分鐘之後收到了 Amazon 的郵件,他們告訴我我的退款正在處理中,並且會在 2-3 天後到帳。看看,Facebook M 好像讓我看到了未來的樣子!
但上面所有的一切都是怎麼做到的呢?
在 Facebook M 背後的團隊對此有自己的看法,這個團隊包括他們在 1 月份收購的創新公司 Wit.ai。他們認為自己正在用更好的方法去達到人工智能的效果,因為他們從不限制自己的服務。「你有很多的人工智能服務,比如 Siri、Google Now、或是 Cortana,但是他們的服務範圍都相當有限」,Wit.ai 的創始人 Alex Lebrun 說道,「我們有更大的野心,我們想要給人們他們真正想要的。」因此,他們團隊的目標是讓 Facebook M 從訓練人員那里學到足夠多的東西並能夠變得足夠聰明。而團隊也正在增加訓練人員的數量。
後續的挑戰也很大
然而,在這些像烏托邦一樣的服務後面,Facebook 可能還要面臨很多的問題。
隨著 Facebook M 的逐漸推廣,未來可能有 15 億人會使用它去處理很多的任務。因此,在世界的不同地方,將會有一個代理商的網路,他們在你看不到的地方,拿著很少的錢,協助 Facebook M 幫你完成複雜的任務。而這對於 Facebook 來說是一個挑戰。
而盡管有人工的協助,但 Facebook M 還是會有些遲鈍。比起那些聊天機器人來說,它還是不夠「人性化」,它更像是一個自助式的電話服務。畢竟,根據 Lebrun 的說法,Facebook M 的人工智能還是建立在兩種傳統的算法基礎上,目前大多數的自助式服務都運用這兩種算法構建了自己的統計與概率基礎。
內容不錯,但表現形式可以更好
作為一個虛擬助手,Facebook M 不會觸碰敏感及有爭議的政治事件。
當你詢問敘利亞的事情時,它會給你 BBC 的報導;當問及氣候變化問題時,它會說它在這方面沒什麼意見。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
但很明顯,Facebook M 想做一些有趣的事去對抗 Siri 和 Cortana。這些「傳統的」虛擬助手真的「不夠有用」,他們不能幫你訂餐,更不能幫你聯繫客服,能做的只是跟你開一些很傻的玩笑。
然而,Facebook M 真的很不像一個人,它似乎沒有自己的意見。當你讓它推薦餐廳時,它的推薦方式也是來自點評網站;而當你讓它推薦你一些書時,它的來源則是紐約時報的排行榜。
因此,最終,我們在實用性上感受到了 Facebook M 人性化的一面;但在表現方式上,它沒能以我們期待的方式體現出未來人工智能的感覺。而從側面來看,它也將 Google Now 式的、缺少人性、只依靠數據的預測方法,用一種相對有趣的方式表現了出來。
結語
在當初介紹 Facebook M 時,Facebook 公司副總裁 David Marcus 這樣說道:
它是一個在 Messenger 中重要的個人數字助手,它可以幫助你完成一些工作,還能幫助你發現與你有關的信息。它搭載了經過人工訓練並且被監督的人工智能系統。
在初步完成了「功能化」的任務之後,我們會對它有更多的期待,顯然,之後的一步就是在「人性化」的部分再做些什麼。然而,如何在機器提供的標準化服務與個人化的溝通方式之間找到一個平衡,恐怕是所有的這些虛擬助手所要解決的問題。
文章頭圖來自站酷海洛創意
本文為極客公園原創
點擊圖片,閱讀更多
▼
科技創新者的大本營www.geekpark.net
長按二維碼,關注極客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