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 點擊上方「智悲佛網」關注我們
Chris Towery」
我知道這聽起來挺瘋狂的,不過臉書確實增上了我的修行。(Facebook與國內的微信和微博很像。)
我並不是談論社交媒體上眾多佛教的群組、討論、視頻、以及播客。盡管它們對我的聞思增益不少,但我想說的是一些更深入的東西——臉書為積極地禪修提供了理想的平台。
從表面看來,維護臉書個人專頁的意義不大,但我發現以「佛法」教導的方法參與社交媒體,對個人靈性成長可以有很大的幫助。正如我們被教導不要壓抑散亂的思緒和負面情緒,應該將它們轉為道用;同理同法,我們也可以這樣使用臉書。不論是好是壞,社交媒體正成為現代生活中無處不在、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它也應該被攝為道用。
傳統冥想修行的目標之一是讓我們變得更敏銳,更能覺知自己在當下一刻如何被念頭和情緒所分散。我們感到痛苦,因為我們錯誤地認為這些轉瞬即逝的感覺是真實的。實際上,這種認「妄」為「真」與我們把臉書視為現實生活並無差別。就如其它大多數的活動,社交媒體本身就可以成為修習正念的工具。與其視臉書為無意義散亂之因,為什麼不利用這個機會反觀我們自身因何沉溺其中,以致身心受縛?
即便你不會強迫性地查看自己臉書的狀態,但你如果在使用時仔細觀察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你肯定會發現自己依附臉書的自我提升特性。無論是你風趣幽默的帖子所獲得的點讚數目,還是你最新頭像照片得到的恭維稱讚,或者你收到的好友邀請,這種即時的滿足感就如毒品一樣,會激起我們對認同和讚賞的渴求。當我們焦急地刷著專頁的狀態,尋求更多正面反饋時,這些自我提升會令我們上癮。
社交媒體還容許我們監察自己如何以不同方式,拒絕不合意的、具威脅性、或不愉快的東西。我們那麼容易發火,而挑動我們的本質僅僅是螢幕上的幾個像素點,一條挖苦諷刺的評論、一條對自己某個帖子的批判性回應,或者沒有足夠的正面反饋,也會令我們感到痛苦。在極端的情況下,這些讓我們覺得受辱的事件,甚至可以導致我們對別人出言不遜,或者不再po文。當然,當事情變得確實令人惱火的時候,臉書提供了一個極端的選項,就是跟那些我們認為會構成威脅的人解除朋友關係。
盡管科技在某些方面會誘使我們墮入妄想,但是若能密切注意自己在使用社交媒體時的身心感受,就可以有效地避免對虛擬自我的過度依附或過度保護。可以嘗試這個技巧:在進行溝通之前,先讓自己謹慎地停下片刻,覺知自己身體和情感的狀態。你是否感到緊張、自大、憤怒、嫉妒、或者尷尬?這有助於自己客觀地識別這些感受,就像入座進行冥想那樣,等待這些情緒平伏下來。藉此,你能夠更好地評估自己打算po文的內容是有益還是有害。
當你po文的時候,檢視一下自己的動機也很有幫助。你是期待著分享一些有思想、有利益或者善意的東西嗎?還是試圖炫耀、攻擊別人的觀點、或者不顧他人感受所作的調侃?幸運的是,社交媒體的獨特性之一,就是有別於面對面的互動交流,你不用快速的作出回應。所以,有意識的停下來、凝神思考自己的動機,就能打磨出更深思熟慮和恰當的帖子;或者,甚至不po文。
在使用社交媒體時保持正念,能夠讓我們對構建自我形象的習慣保持覺知。畢竟,臉書使我們看到自心如何孕育出其像素化的表象人格——這種人格的塑造若沒有加以改良,幾乎與我們的內在人格相同。下一次當你在線的時候,仔細觀察你正努力推廣的不同自我形象類型,你究竟嘗試賦有和展現哪些性格特質?你在講述什麼樣的故事?你正捍衛什麼樣的信念?你要掩飾或者避免什麼?你網路形象的哪些方面是你最熱衷於展現或者最想加以保護的呢?通過識別我們網路身份中最「固執」的方面,我們或許會發現自己真實生活性格里更多需要關注的部分。
歸根結底,仔細檢視我們對虛擬自我的認同和執著的方式,對理解自己是如何以同樣的方法建構自我意識提供深刻的洞見。我們都確信臉書和其它形式的社交媒體不過是虛擬的世界。然而,仍然有很多時候,當我們失去正念時,我們會對數位形式產生錯誤的真實感並附以錯誤的價值。同樣地,當我們未能謹慎地以正念攝持自己的日常生活,就會錯誤地假設自己瞬息萬變的身心感受為一個固定、持續和獨立的實體。就像特別執著於電腦螢幕像素的某種排列,這明顯是種錯覺。在我們「意識螢幕」出現的空洞印象中創造出了虛假的身份,這完全是一種誤導。
原文來源:Tricycle雜誌網站:
http://tricycle.org/trikedaily/social-media-dharma/
原文發布日期:2016.01.21
智悲翻譯中心 譯竟於2016.05.06翻譯:協慶巴姆校對:舒坦二校:圓直、慧明終審:銘浠
長按即可關注
官方公眾號:zhibeifw 帳號:智悲佛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