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連續五個季度下滑,智慧型手機市場正整體迎來寒冬,創新成為各大手機廠商在紅海中求生的唯一法寶。進入2019年,可折疊手機的出現為未來智慧型手機的趨勢指引了一條新道路。基於此,不少機構認為,2019年將是折疊屏手機的爆發元年。但也有人指出,與普通形態的手機相比,折疊屏手機仍然面臨各方面的難題。實際上,發力折疊屏在考驗廠商技術實力的同時,也契合了國產手機向高端市場進軍的必然趨勢。過去,蘋果、三星等知名外國品牌占據了智慧型手機行業的絕大多數利潤,國產手機處於「大而不強」的尷尬地位。如今,發力折疊屏等創新技術,將有助於國產手機提升議價能力,從而帶動利潤增長。
西班牙巴塞隆納當地時間2月26日,正在舉辦的2019 MWC(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的華為展廳人頭攢動。除了一覽華為最新5G技術之外,更多慕名者是想要體驗下華為剛剛發布的折疊屏手機。不過,這些熱情的現場觀眾並未能如願,只能透過玻璃遠遠地看著。
三星展台也是如此,不僅有玻璃罩,更有護欄圍著。現場除華為、三星之外,展示折疊屏手機的還有柔宇科技、維信諾以及TCL,但大部分產品也被保護起來,不讓摸不讓碰,只可遠觀。
這與前幾日華為、三星折疊屏手機首次發布時的全方位介紹形成反差。顯然,現實並沒有那麼美好。企業急於推出折疊屏手機背後,全球手機出貨量疲軟已持續多時,廠商迫切需要更多創新來獲得差異化優勢。而折疊屏手機之戰並非僅僅是終端廠商之間的競爭,背後是一個產業鏈同另一個產業鏈之間的新對決。
能折疊多少次?
華為折疊屏手機HUAWEI Mate X發布會結束後,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發了一條朋友圈,「折疊屏,做了三年研究了,厚積才能薄發」。可以看出,華為在該領域已沉淀許久。不過,此次華為、三星並沒有太大膽地讓觀眾去體驗這款產品,只能小心翼翼地進行隔空展示。
華為在此次WMC上有多個展區,在1號館,演示人員偶爾會進行折疊屏手機的操作演示,其他展區僅能隔著玻璃觀望。
現場演示人員一直未進行華為折疊手機的完全折疊展示。被折疊之後,螢幕上可以看到仍然會有凸起的痕跡,不是特別平整。在柔宇展台也呈現類似的情況,其工作人員表示,柔宇的折疊屏手機的折疊次數在20萬次左右。
在被問及華為折疊屏手機能夠折疊多少次時,現場一位華為方面的技術人員稱,任何東西都是有生命周期的。目前未有比較權威的數據說明折疊屏手機的使用壽命。
華為折疊屏手機能夠向外進行180度的對折,售價超過1.7萬元人民幣。三星此次也展示了旗下首款折疊屏手機,與華為的外折不同,三星折疊屏手機為內折疊方式,售價超過1.3萬元人民幣。
對於為何選擇了與三星不同的外折,現場一位華為方面的人員表示,「外折更好看,用戶體驗更好」。柔宇方面的工作人員解釋,這是為了讓用戶第一眼就能看到螢幕上的信息。柔宇的折疊屏手機也採用了與華為相同的向外折疊方式,三星設計為向內折疊,並且多一塊副螢幕。在業內人士看來,外折難度稍小一點,但不利於設備本身的保護。
為何紮堆折疊屏?
「本來準備前天一起發,我覺得意義不大,取消了。」OPPO副總裁沈義人25日在微博上透露,OPPO臨時取消了折疊屏手機的發布會。其表示,目前這個階段看來,折疊後除了螢幕變大和可以折疊一下,並沒有帶來用戶體驗上的巨大提升。
相較華為、三星折疊屏手機發布受到的巨大關注,OPPO選擇了暫時回避。而稍早之前,小米總裁林斌在微博上展示了小米的雙折疊屏手機,但在此次WMC上,小米折疊屏手機也沒有亮相。
盡管產品還不成熟,但不可否認,手機企業都在盡力往折疊屏上靠,想要在這一新形態產品上搶得先機。智慧型手機行業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大樹繁茂,小樹較少,大家都強烈意識到不抓住新事物,就會掉隊。而手機企業紮堆靠上折疊屏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在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放緩背景下,企業均希望有革命性功能的產品來刺激用戶換機,折疊屏手機被寄予厚望也就不難理解了。
回顧2018年中國手機市場,巨頭一路狂奔,不斷打破新紀錄。2018年,華為手機出貨量首次超過兩億部,單季也出現了超越蘋果的情況,成為全球第二大手機品牌商。同樣達到里程碑數字的還有中國另外一家手機企業小米,去年10月底,小米手機銷量突破1億部。
並不是所有手機企業都如此幸運,有些企業開始掉隊,甚至失去了賽跑資格。在市場繼續萎縮的態勢下,華為、小米、OPPO、vivo行業寡頭形成,二三線手機品牌的日子愈加艱難。其中,金立手機因債務問題逐漸走向邊緣,TCL手機業務被剝離出上市體系,美圖手機則走向了小米的懷抱。國際市場上,蘋果和三星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份額下滑。
不過,身處行業中,進也罷退也罷,他們都要面臨一個嚴峻的現實。根據中國通信研究院的數據,2018年全年,國內手機市場總體出貨量4.14億部,同比下降15.6%,這是繼2017年之後的再次下滑。
手機企業們都在尋求突圍。回顧2018年整個行業的新品,無不在「堆鏡頭」和「削螢幕」上下功夫。以往的雙錄影頭增加到三錄影頭,引入廣角、微縮拍攝等功能,亦或是升降鏡頭,盡力達到全面屏更大面積占比。不過相較而言,折疊屏手機似乎更能引發用戶的討論興趣。
AMOLED所具有的屏下指紋、可折疊、可打孔、可卷曲、全面屏等差異化優勢讓其更受手機廠商青睞。另一方面,對中國手機企業而言,要繼續往高端走,折疊屏手機也是不錯的載體。
中韓產業鏈的對決
折疊屏手機,目前大家最為關注的部件是OLED柔性屏以及鉸鏈,這也是折疊屏手機的核心部件。一位半導體行業人士表示,這其中OLED柔性屏的技術難度占到90%以上,這也是折疊屏之所以能折疊的根本所在,鉸鏈技術難度占到5%。
西南證券電子行業分析師陳杭表示,三星折疊屏主要部件都用的是自己的,包括柔性屏以及內存等核心部件。華為、小米等企業則更多依托於中國企業,如面板方面的京東方、維信諾等。此次三星和華為均發布了折疊屏手機,更像是中韓電子上遊供應鏈的一次對決,現在雖然都有新品推出,但還是要看實際產能,這是雙方競爭實力所在。
OLED面板領域目前中韓差距較大,手機用OLED90%的市場份額在三星手里,折疊屏也是手機中成本最高的部件。奧維睿沃(AVC Revo)提供的數據顯示,中國面板廠AMOLED市場占比由2017年的2%增長至2018年的4%。
奧維睿沃預計,2019年智慧型手機OLED需求約4.5億片,將同比增長37%。其中柔性OLED約2億片,以三星、華為為首的手機廠商將消耗可折疊OLED約110萬片。
中國的情況也在改變,2019年中國將擁有更多的AMOLED產線量產,中國面板廠商智慧型手機AMOLED出貨占比將由2018年的4%上升到2019年的10%。這其中包括和輝上海6代混合剛柔AMOLED產線量產,維信諾固安6代全柔性AMOLED產線量產,華星武漢6代全柔性AMOLED產線也將量產,2019年將成為國內柔性AMOLED量產的關鍵年。
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在研報中透露,鉸鏈轉軸單價高達40美元以上。其中KH Vatec為三星Galaxy Fold折疊屏手機的獨家鉸鏈轉軸供貨商,奇鋐為華為Mate X獨家鉸鏈轉軸供貨商。華為、TCL以及柔宇方面的人士都表示,折疊屏手機的鉸鏈技術均是自主研發。
「今年是折疊屏商用的元年,任何新東西都會有困難。開始都是從小到大,產業鏈會慢慢越來越成熟。」上述華為方面的技術人員表示。韓國三星等產業鏈很完善技術較強,不過,也有一種聲音,中國的折疊屏手機如果能夠站穩腳跟,那麼上遊產業鏈企業有望獲得更進一步的發展。
大陸智慧型手機品牌面臨的主要戰略風險
企業戰略是對企業整體、長期的發展規劃。戰略風險貫穿企業經營的始終,是企業風險管理的重要一環。大陸國產品牌智慧型手機面臨的戰略風險也是不言而喻的。
產品定位模糊,質量參差不齊,不利於形成品牌顧客忠誠度。
大陸國產智慧型手機起步晚,缺乏核心技術,又以模仿暢銷機型的山寨機為主,品牌混亂且沒有特色。緊隨暢銷機的設計滿足了部分消費者追求「流行」的意願,但這也使得難以與其他品牌進行區分。由於依賴模仿國際品牌,國產手機在市場競爭中只能作為跟隨者,難以引導市場。而多數國產智能機在宣傳時主打低價,沒有準確的產品定位描述,這使得消費者在購買時無法形成較為具體的品牌印象,僅靠低價很難形成、維持消費者的品牌忠誠度。
質量直接影響消費者對一個品牌的長遠印象。與國際品牌相比,國產智能機質量差,返修率高,服務差,品牌形象負面。盡管少數幾家實力較強的國產手機企業對產品質量日益重視,但因為國產手機整體產品質量較差,形成了「集體懲罰力」,影響了國產手機的整體形象。
人才戰略缺失,人力資源結構不合理,不利於企業長遠發展。
大陸部分手機製造企業同時也是國際品牌的代工企業,加之對核心技術開發的忽視,部分國產手機製造企業屬於勞力力密集型企業,員工多為流水線工人,管理團隊和技術開發團隊缺失。人力資源管理的漏洞加之低價戰略不能夠保證技術開發的資金支持以及相關人才的福利,極易使企業進入發展的惡性循環。
風險防范
加強預警監控
風險預警是防范信貸風險的一項重要舉措。良好的預警機制,可以前移風險關口,達到早發現、早預警、早處置的效果。要做到「多管道」預警,創新信貸風險監測預警手段,綜合運用信貸管理系統、專業統計報表以及各類媒體獲取風險信息和數據,構建風險監測預警信息系統,形成「多角度觀察、多方面分析、多管道傳遞」的工作局面。要做到「零距離」預警,建立和完善科學的監測指標體系,提高監測的真實性、時效性、準確性。
加強貸後管理
貸後管理就是要不斷發現行銷機會和客戶風險預警信號,不斷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和對策並付諸行動。要建立貸後管理考核體系,把客戶檢查過程、信息分析過程、預警預報過程、客戶退出過程等納入信貸工作整體考核范疇,針對每個管理環節和要素制定考核標準和依據,促使貸後管理人員經常、自覺、深入地實施貸後管理,讓概念化的管理具體化。要建立差別化的風險監控制度,在密切監測風險變化的同時,做好對邊緣貸款的動態跟蹤和監測,制訂完善的風險監控方案,及時化解潛在風險。
來源:東方財富網
版權說明:感謝每一位作者的辛苦創作,凡涉及轉載文章,除無法確認作者外,本平台均會在文章開頭或結尾註明來源與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留言至後台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刪除,並表示歉意!
精選文章:
【風險追蹤】「白馬」企業康得新債券違約,手握150億卻還不了區區10億元?
【風險追蹤】因信貸資金回流,湖北兩家銀行吃11張罰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