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8國際古跡遺址日」特輯:守護遺產 共享未來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國際古跡遺址日」特輯

「4·18國際古跡遺址日」特輯:守護遺產  共享未來 旅遊 第1張

「4·18國際古跡遺址日」特輯:守護遺產  共享未來 旅遊 第1張

守護遺產 共享未來

4月18日是「國際古跡遺址日」。今年主題是「共享文化、共享遺產、共享責任」,其宗旨是推進遺產價值為更多人共享,在更大範圍內得到傳播推廣。

中國擁有55處世界遺產,是世界遺產數量最多的國家之一。按照《世界遺產公約操作指南》的要求,每個締約國除了正式申報項目之外,還應建立一套完整的「預備名單」,作為項目儲備,隨時準備接受評估。

中國有數量眾多的世界遺產「預備項目」。1993年,中國向世界遺產委員會提交了首份「預備名單」。2006年和2012年,國家文物局更新了兩次文化遺產「預備名單」,其後又陸續增補了景德鎮禦窯遺址等7個項目。目前為止,中國共有46項世界文化遺產「預備項目」,項目的數量、類型和涉及的時空範圍,在世界都屬獨一無二。

文化遺產「預備名單」的設置和不斷更新,既展示出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底蘊,又體現出對文化遺產與時俱進的認知變化。隨著世界遺產領域對每年申報項目數量的限定以及對新類型項目的傾斜,構建一個類型豐富、體系完整的「預備名單」,對未來的遺產項目培育和申報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文化遺產項目的評定已與世界遺產評估的程序接軌,由中國古跡遺址保護協會對申報項目進行書面審查、現場評估,並通過終審評議會提供專業意見,國家文物局對「預備名單」施行「動態管理」模式,確保了評估流程的科學性。

我們為讀者選擇了四處「預備項目」,共同分享其歷史文化價值。這四處項目展現出中華民族豐富風貌的獨特歷史特征。每個項目都需要得到妥善的保護和傳承。我們希望通過不斷完善文化遺產「預備名單」,彰顯中華文明的歷史價值,體現中華民族的精神追求,向眾人展示全面真實的中國。 ——編 者

「4·18國際古跡遺址日」特輯:守護遺產  共享未來 旅遊 第3張

「4·18國際古跡遺址日」特輯:守護遺產  共享未來 旅遊 第4張

「4·18國際古跡遺址日」特輯:守護遺產  共享未來 旅遊 第5張

雲南普洱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

可填補茶類遺產空白

「4·18國際古跡遺址日」特輯:守護遺產  共享未來 旅遊 第4張

「4·18國際古跡遺址日」特輯:守護遺產  共享未來 旅遊 第5張

「4·18國際古跡遺址日」特輯:守護遺產  共享未來 旅遊 第8張

「4·18國際古跡遺址日」特輯:守護遺產  共享未來 旅遊 第9張

(上圖分別為景邁山古茶林、傣族傳統村落,陳耀華攝)

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位於雲南省普洱市瀾滄拉祜族自治縣。這裡山高林茂,平均海拔高度1400米左右,地形和氣候條件十分適合普洱茶生長。早在唐朝時,布朗族先民在遷徙途中發現野生茶葉,遂在景邁山定居,在森林中建寨,在寨子周圍種植茶樹。他們和傣族等世居民族一起,歷經千年的保護與發展,形成了林茶互生、人地共榮的古茶林文化景觀。

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是世界上現代茶園種植技術普及前傳統的林下茶種植方式保存至今的實物例證和典型代表。世居民族在長期探索實踐的基礎上,保留對茶樹生長有利的高大喬木,通過有限度的林下開墾為茶樹生長創造了適宜的光照條件,同時利用森林天然生態系統提供養分並防止病蟲害,不用施肥和用藥,生產出高品質的有機茶葉。這一技術保持傳承至今並依舊充滿活力。當世界絕大多數茶園採取臺地化、規模化、農場化的「種植園模式」時,這種傳統茶園種植模式以及蘊含其中的獨特世居民族文化傳統顯得更加珍貴。

因地制宜的土地平面和垂直利用技術,塑造了「林—茶—人」三位一體的環境關係和生態關係,圍繞神山的整體選址、緊依寨心的村落布局和集生產生活功能於一體的木構幹欄民居,都做到了對自然環境巧妙的適應和利用,體現出人居環境營建的科學性。

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遺產區範圍7167.89公頃,緩沖區11927.85公頃,包括5片集中的古茶林,古茶林中的5個布朗族和4個傣族傳統村落以及古茶林之間的3片代表性分隔防護森林也包含在內。

富含民族特色的景邁山茶文化,以「和」為核心,反映出養生、修性、怡情、尊禮的精神內涵,塑造了當地世居居民熱情善良的民族性格,使得在有限的資源條件下各民族之間相互幫助。景邁山各民族之間「生產—生活—生態」相互促進的樸素生態倫理和智慧,對當今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啟示意義。

茶對人類文明影響深遠。目前全球已有咖啡園、葡萄園等15項經濟作物類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但茶類遺產卻是空白。中國西南山地是全球山茶屬的分布中心和起源中心。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得到法律、規劃的良好保護,其申報將是對世界遺產類型的重要補充。

「4·18國際古跡遺址日」特輯:守護遺產  共享未來 旅遊 第4張

「4·18國際古跡遺址日」特輯:守護遺產  共享未來 旅遊 第5張

寧夏銀川西夏陵

了解消失的西夏王朝

「4·18國際古跡遺址日」特輯:守護遺產  共享未來 旅遊 第4張

「4·18國際古跡遺址日」特輯:守護遺產  共享未來 旅遊 第5張

「4·18國際古跡遺址日」特輯:守護遺產  共享未來 旅遊 第14張

「4·18國際古跡遺址日」特輯:守護遺產  共享未來 旅遊 第15張

(上圖分別為西夏陵雙陵、西夏陵泰陵)

西夏陵坐落於寧夏銀川市賀蘭山東麓的洪積扇上,由9座帝王陵園、271座陪葬墓、占地5.7萬平方米的北端建築遺址、防洪工程遺址組成,陵區出土的文物近萬件,包括建築構件、殘碑及其他各種器物,占地面積39平方公里。

西夏王朝(1038年—1227年)處於遊牧文明與農耕文明的交界地帶,長年維持龐雜的多民族與政權交替征戰及和平交流的狀態,王朝統治者通過軍事、政治、外交、經濟、文化等各種手段維護了自身的生存與發展,於中國西部內陸幹旱地區脆弱的生態環境中,創建並維系了一個歷經190年、領土面積最大時約達115萬平方公里的政權,展現出多個族群在同一區域內文明與文化方面的交互影響與再創造過程。

西夏陵陵區位於賀蘭山南部東麓的洪積扇上,呈西南—東北方向分布。在選址與布局體現了中國傳統的、特別是唐宋時期陵寢制度的深刻影響。帝陵規模不一,建制和布局均以由內城、月城和陵城或陵域三部分基本空間組成,建築遺存包括內城的獻殿、陵塔、墓道、墓室、神牆(含四角臺)、門闕、中心臺等要素。月城的城垣、城門、石象生等,陵城或陵域的城垣、碑亭、闕臺、角臺等。建築風格受到唐宋、遼、金等周邊地區的多方影響;建造技術以中國北方地區傳統的黃土夯築為主;建築材料以土、木、磚、瓦、琉璃、石為主,其中以綠色琉璃瓦、花卉紋或獸面紋瓦當、各類脊飾以及雕龍望柱等建築構件最具代表性。豐富的出土器物展現出這一地區農牧並重的產業特征。陵區出土的西夏文殘碑展現出這一王朝傑出的學習能力和創造力。

西夏陵作為西夏王朝的帝王陵寢,屬於留存至今規模最大、等級最高、保存完整的西夏時期考古遺存。它以完整留存至今的帝陵、陪葬墓、防洪設施遺跡以及陵區北端的大型建築遺址,與雄偉的賀蘭山及其東麓廣袤的洪積扇戈壁灘景觀,共同為西夏王朝及其君主世系的存在提供了特殊的見證。這些遺存呈現的獨特的空間布局、陵寢形制、陵墓造型、建造技術與出土文物,揭示出西夏王朝在社會制度、宗教信仰、喪葬習俗以及諸多文化與技術方面的種種特征,為我們了解這一中國古代王朝提供了最直接的線索。

「4·18國際古跡遺址日」特輯:守護遺產  共享未來 旅遊 第4張

「4·18國際古跡遺址日」特輯:守護遺產  共享未來 旅遊 第5張

江南水鄉古鎮

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典范

「4·18國際古跡遺址日」特輯:守護遺產  共享未來 旅遊 第4張

「4·18國際古跡遺址日」特輯:守護遺產  共享未來 旅遊 第5張

「4·18國際古跡遺址日」特輯:守護遺產  共享未來 旅遊 第20張

「4·18國際古跡遺址日」特輯:守護遺產  共享未來 旅遊 第21張

「4·18國際古跡遺址日」特輯:守護遺產  共享未來 旅遊 第22張

「4·18國際古跡遺址日」特輯:守護遺產  共享未來 旅遊 第23張

(上圖分別為水鄉分布圖、震澤夜景、錦溪秋色、甪直東市河街區)

在詩文傳誦中,江南是氣候絕佳、景色宜人之地,代表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對於江南最普遍的地理概念,應是在中國長江下遊太湖以東地區,這裡廣泛分布著由湖泊、河道構成的密集水網。經過宋元及之前的人類長時間的開墾,水網密集區域逐漸被改造成適宜人類居住的水陸混合地區。在明朝至民國時期,隨著區域經濟的不斷發展,在這些由河道和圩田構成的水陸混合地區中,大量市鎮聚落逐漸興起繁榮,承擔了連接城市與鄉村的商業功能,並發展了絲綢、棉布等代表性手工業,由此形成了具有典型市鎮格局和生產生活特征的江南水鄉古鎮。

江南水鄉古鎮具有一些突出特點。空間上,明清江南地區的新興市鎮,大部分集中於太湖流域東南側低窪多水的「江南水鄉」範圍內,尤其是蘇州、常州、松江、嘉興四府境內。時間上,江南水鄉古鎮大致經歷了三個主要階段:明代成化、弘治時期即15世紀,是新興市鎮的萌發時期;明代嘉靖、萬歷時期即16世紀,是新興市鎮的成熟時期;清代至民國為市鎮的發展和衰落時期。類型上,江南水鄉古鎮大多數是農副產品和手工業原料的交易場所,也有少數是當地手工業特產的集散地,這就是地區性的專業化市鎮,尤以絲綢專業化市鎮的成長最為顯著。

2015年,在國家文物局指導下,確定由蘇州市負責牽頭江南水鄉古鎮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基於前期的研究成果,目前申報遺產位於江蘇省、浙江省和上海市境內,由最具代表性的周莊、同裡、甪直、烏鎮、西塘、黎裡、錦溪、沙溪、震澤、惠山和新場11個古鎮組成。申報的遺產區面積為466.43公頃,緩沖區面積為1172.73公頃,總面積為1639.16公頃。

由建築、河道、街巷、植被和其他構築物等要素共同構成的城鎮景觀,展現了江南水鄉古鎮自明代起延續至今的傳統風貌,成為長江下遊地區村鎮聚落景觀的典范。各鎮內均有若干節點作為集中反映這種景觀的主要場所。

江南水鄉古鎮見證了人類對湖泊濕地這類環境的適應,以及對其進行持續改造直至成為適宜人類生活居住的區域的過程。對太湖流域塘浦圩田系統的不斷優化和獨特的土地利用模式,是江南水鄉古鎮以及「城市—市鎮—鄉村」聚落體系發展繁榮的基礎,展現了人類改造自然環境的傑出智慧。同時,江南地區多水的環境也對古鎮的格局和當地居民的生活方式產生了影響,形成了跨越多個陸地單元的獨特城鎮格局,以及以河道作為交通要道與公共活動空間的獨特風俗與傳統,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典范。

江南水鄉古鎮的建築、景觀與生活方式,直觀地反映了中國傳統價值觀中「天人合一」的思想,使其成為古代文人階層的精神家園。同時,江南水鄉古鎮也是大量文學藝術作品的誕生場所,豐富的文化藝術內涵對中國近代以來的社會、經濟、文化和審美產生了深遠影響。

「4·18國際古跡遺址日」特輯:守護遺產  共享未來 旅遊 第4張

「4·18國際古跡遺址日」特輯:守護遺產  共享未來 旅遊 第5張

北京中軸線

國都規劃經典之作

「4·18國際古跡遺址日」特輯:守護遺產  共享未來 旅遊 第4張

「4·18國際古跡遺址日」特輯:守護遺產  共享未來 旅遊 第5張

「4·18國際古跡遺址日」特輯:守護遺產  共享未來 旅遊 第28張

「4·18國際古跡遺址日」特輯:守護遺產  共享未來 旅遊 第29張

「4·18國際古跡遺址日」特輯:守護遺產  共享未來 旅遊 第30張

(圖片從上至下為:航拍北京南中軸線,饒強攝;北京中軸線夜景、從景山萬春亭遙望北京北中軸線,金東俊攝)

北京中軸線創始於元代,形成、完善於明清至近現代,歷經750餘年,貫穿北京老城南北,全長約7.8公里,是由歷史道路聯繫起來的城市空間整體,包括城門、廣場、宮殿、禦苑、壇廟等。根據《周禮·考工記》「左祖右社、面朝後市」的原則,嚴格以宮城為中心、禮儀秩序為核心,進行整體城市規劃建設,這是中國國都區別於其他國家城市的顯著特征。北京老城獨有的前後起伏、左右對稱的壯美秩序所依據的這條中軸線,是中國現存最長且保存最為完好的傳統國都軸線,是中國國都規劃的經典之作。

北京中軸線以「中」對稱的設計方法充分體現出中國傳統世界觀和「擇中而居」的理念,其規劃格局與建築形態是國家觀念與禮儀秩序的象徵,被譽為北京這座古都的脊梁,軸線之上及其兩側分布著北京老城最重要的建築群。

梁思成先生對此做過生動描述:從外城最南的永定門北行,在中軸線左右是天壇和先農壇兩個約略對稱的建築群;經過長長一條市樓對列的大街,面向內城第一個重點——雄偉的正陽門樓;從正陽門樓到天安門,是最大膽的空間處理;由天安門起,是一系列輕重不一的宮門和廣庭,金色照耀的琉璃瓦頂,一層又一層的起伏峋峙,一直引導到太和殿頂,到達中線前半的極點,然後向北,重點逐漸退削,以神武門為尾聲;再往北,又「奇峰突起」地立著景山做了宮城背後的襯托;由此向北是一波又一波的遠距離重點的呼應;到鼓樓、鐘樓,高大的建築物都繼續在中軸線上。

北京中軸線不僅是中國古代傳統禮儀秩序的歷史見證,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載體。作為北京城市發展重要的軸線,其文物保護工作一直備受關註。一批市屬文物騰退進展順利,一批重點文物得到妥善修繕,一批騰退後的文物獲得有效開放利用,北京中軸線遺產和北京老城的保護狀況顯著改善。

北京中軸線秉承了「中正和合」的文化傳統與「多元一體」的治理理念, 通過申遺將向世界展現中國乃至東亞地區傳統國都規劃與建設的獨特成績,傳播北京中軸線的遺產價值與其背後所蘊含的中國傳統哲學思想、禮制文化、營城理念及高超絕妙的建築設計與營造水平。

稿件及配圖分別由中國古跡遺址保護協會、普洱景邁山古茶林保護管理局、西夏陵管理處、江南水鄉古鎮聯合申遺辦公室、北京市文物局提供。

刊發於4月18日人民日報文化遺產版。

「4·18國際古跡遺址日」特輯:守護遺產  共享未來 旅遊 第31張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