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受訪者提供
首發:7月10日《新華每日電訊》成風化人
作者:新華每日電訊記者黃浩苑、鄧瑞璇
東莞「90後」單親爸爸阿鈄和他4歲的女兒兜兜,完成了一件在別人看來很「瘋狂」的事情——騎行71天,跨越4000多公里,從東莞一路玩到拉薩。
最近幾天,父女倆的故事被人民日報、央視等媒體關註後,迅速登上抖音熱搜榜首位。
這一路上,有幫助,有祝福,有稱讚,也受到很多的質疑。但是,阿鈄想用這趟奇妙之旅告訴女兒:「最美的風景,是鍥而不舍的自己!」
阿鈄和女兒兜兜在騎行路上合影。受訪者供圖
千里走單騎
1994年出生的阿鈄,曾是一個運動特長生。他有良好的體能基礎和戶外旅遊經驗。20歲時,他曾騎行去過一次西藏。「每一個去過西藏的人,心裡都會有一個夙願,就像歌裡唱的一樣,‘我期待,有一天我會回來’。」
「今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我感悟很多。平時要工作、上學,為生活忙忙碌碌地打轉。現在兜兜不用上學,店裡也沒有幾個客人,一天下來不是發呆,就是在玩手機。與其這樣渾渾噩噩,不如重拾夢想,帶著女兒騎行去拉薩!」阿鈄說。
這不是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阿鈄籌備了半個多月,購買了兒童拖車,準備了春夏秋冬四季的衣服,制定了騎行路線和食宿規劃,備足了藥品。
「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進藏的騎行路線已經很成熟,一路上都能找到食宿的地方。我們是去旅行,而不是去苦修,是去看世界,沒有必要把自己弄得苦哈哈的。」阿鈄沒有帶任何露營設備,簡簡單單出發,每天帶著女兒玩好、吃好、住好。
快三歲時,兜兜就開始跟著爸爸生活。有爸爸陪著,就是她最大的滿足。對小孩子來說,騎行的路上並不是處處皆風景。考慮到兜兜的耐性,阿鈄每天都會給她準備很多水果、牛奶、小餅乾等零食,也會在路途中補充有意思的玩具。
「她會和我聊天,一路上有說不完的話,有時候也會坐到腳踏車上來。有時候騎著騎著,會忽然發覺她怎麼不說話了,原來她在拖車裡畫畫或玩橡皮泥呢。我問她‘不無聊嗎’,她說‘不無聊啊,我有爸爸陪著’。」阿鈄說。
每天到了住宿的地方,阿鈄都會剪好當天拍攝的作品,發到自己的抖音號上。出發的時候,他的抖音號只有幾百個粉絲,但現在已經收獲了近200萬粉絲。
「剛進藏那兩天信號不好沒發,結果很多熱心的抖音網友紛紛留言,問我們是不是遇到什麼危險,提醒要注意安全。」阿鈄說。
麥田美如畫,兜兜樂在其中。受訪者供圖
推開世界的門
從東莞出發,路過佛山、廣州、肇慶,穿過廣西、雲南,抵達西藏,4000多公里的路,沿途盡是4歲的兜兜未曾見過的新奇風景。
「兜兜在東莞長大,一路上看到很多沒見過的東西,她特別興奮。」阿鈄說,路上微風吹過的金色麥浪、夜空中滿天的繁星,都會讓兜兜發出驚嘆。
騎行到洱海的時候,父女倆租了一個電瓶車,夜晚繞著洱海環遊。都市少見的星空,在這裡給了兜兜撲面而來的驚喜。「哇!爸爸!好多星星呀!」
坐在電瓶車上,兜兜開心地唱起了歌:「一閃一閃亮晶晶,滿天都是小星星……」被女兒的情緒感染,阿鈄和她一起在洱海邊大聲地唱起了兒歌。「不知道會不會被別人看成有問題,不過,真的很開心。」阿鈄說。
當然,一路並非每天都是陽光亮媚,有時候行程沒有把握好,到晚上九點或者十點才抵達落腳的地方,兜兜也會因此而鬧小情緒。
他們也曾遇到艱難的旅途。到雲南拉山的時候,天氣很冷,又下起了雨,阿鈄全身濕透,加上道路很陡,只能推著200斤重的車往上走,還要提防落石。終於走到了一個小村落,結果發現網上說的旅店並沒有開門。「那時我有點懊悔,覺得是自討苦吃。」還好,後來有位藏民發現了他們,父女倆在藏民家睡了一個晚上。
一路肆意灑脫的旅行,也為阿鈄帶來了不少質疑的聲音。兜兜才4歲,是否適合去西藏?作為一個年輕的爸爸,阿鈄能不能照顧好女兒?即便是親友,也不免有這些擔憂。
面對這些質疑,阿鈄不以為意。做好了充足的準備,隨性旅行,他認為自己從容而有把握。
除了沿路的風景,他們一路上也認識了很多騎友。有些人看過阿鈄發的抖音,驚喜地跟他們打招呼,有些人不認識他們,卻也熱情地加油打氣。
很多人看到兜兜可愛的小臉,總會忍不住給她分享一些零食,把小姑娘樂得不行。「有次一位大哥看到我們,直接去後備廂拎了一箱牛奶打算給兜兜。」阿鈄說,那些善意的禮物堆滿了小拖車,兜兜差點沒地方放腳。
當然,這一「壯舉」也會有網友懷疑:女兒皮膚那麼白,是不是有行程造假?背後是否有團隊策劃的推手?5月30日,阿鈄專門發了一條抖音回應:「如果有人拍到我有團隊或者住房車之類的照片,我就給10萬元。」自那以後,很多自駕去拉薩的人偶遇這對父女,都會拍一段抖音為他們正名。
發了一路的抖音,阿鈄最喜歡的是父女倆在雪山之中穿行的背影。在遼闊的天地之間,只能看到湛藍的天空、綿延的雪山、腳下的路和一大一小兩個前行的身影。
「等她長大了,想再開車帶她走這條路,拿視訊給她看我們如何翻上這一座座雪山,教會她堅持。」
騎行到雪山,父女合影。受訪者供圖
陪伴是最深情的告白
帶著女兒騎行去西藏,同樣的風景、同樣的路途、同樣的單車,可阿鈄的心態不一樣了。「20歲的時候,追求的是速度,和其他騎友比誰厲害。但現在很單純,享受和女兒一起在路上的感覺。」
阿鈄認為,旅行不是簡單地飛過去,到景點打個卡,它的意義在於過程中的經歷和尋找。
無人機是阿鈄臨出發前才買的,他匆匆學會了一個功能——鎖定跟拍。在阿鈄分享的視訊中,除了美景之外,更多是他帶著女兒不停向前騎行的航拍鏡頭。變換的道路兩旁閃過不同的景色,不變的是他一步一步蹬車的身影。
「其實,路上最美的風景,就是我們鍥而不舍的背影啊。」阿鈄說。
阿鈄大學沒有上完,就輟學創業了。「年輕,有沖勁,就想自己試一下。走了很多彎路,交了很多學費,所以在女兒的教育上,我會更開放一些。」
「自然是最好的老師,陪伴是最有效的教育。」作為「90後」家長,阿鈄堅持言傳身教。他決定帶著兜兜去騎行,是因為這很像人生,「有時候覺得很難的事情,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只要不停地往前走,就能做到。」
意外成為抖音網紅之後,阿鈄在自己的朋友圈發了長長的一段話:「雖然今年的行程已經結束,但我們一直在人生的路上,一直往前走,尋找著自己的意義。今年也只是我和女兒探索世界的一次出發而已……小小的她對這個世界有太多好奇,我想帶著她去探索這個世界,讓她知道這個世界的模樣,做她的引路人,讓她去尋找自己的人生。」
從西藏回來後,阿鈄發現,兜兜除了變黑之外,騎行路上「堅持」的精神慢慢融入了她的生活之中。去超市買東西,兜兜會主動幫忙提兩袋紙巾回家。雖然有點重,但她沒有像過去一樣賴給爸爸,而是提一會兒,往地上放一下,最後提回了家。
「她高興地對我說,爸爸,你看,堅持再堅持,就成功了。」阿鈄說。
路途中的背影。受訪者供圖
評論
教育沒有「標準答案」
作者:新華每日電訊評論員劉晶瑤
71天,騎行4000多公里,從東莞到拉薩,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一位不被傳統觀念束縛的「90後」父親,一個年僅4歲的萌娃,一段非比尋常的親子時光……這些元素,共同組成了一個關於旅行與教育的童話。
父女一起走過玫瑰花海、碧綠農田,在洱海邊散步,追尋詩與遠方……騎行去拉薩的意義,不在於它給這位「90後」父親帶來了近200萬抖音粉絲,而在於這是一種近乎奢侈的陪伴。它也向人們展現了一種新的教育理念和人生可能性,讓很多年輕人恍然大悟:原來還可以這樣帶孩子!
在抖音走紅後,有一些網友對這位「90後」父親的選擇表示不解。這一點兒也不奇怪。在很多人眼中,孩子應該安全地待在家裡,應該穿梭於各種課外補習班,而不應該一路風餐露宿。有人甚至很「酸」地猜測,這段看上去很美好的親子時光,可能更多是出於父親的一廂情願。
事實上,帶孩子騎行多個省份,看上去有點「出格」,甚至有些「瘋狂」,但在中國之外的很多國家,都是再尋常不過的選擇。要知道,國外很多學校都會鼓勵孩子們利用「間隔年」等機會,有些家長還會讓孩子休學一段時間,去做學習之外有意義的事,去更好地認識自我。
2019年,有一對英國夫婦,帶著12歲和10歲的孩子離開學校,歷時18個月,跨越亞洲和南美洲的13個國家,走遍48個城市,總路程長達8.2萬公里。在他們看來,「行萬裡路」也是非常有價值的學習。
在網上,其實還有很多像東莞這位「90後」父親一樣,嘗試用新的理念教育孩子的年輕人。當「90後」開始為人父為人母,我們看到了更多新的教育理念、新的親子關係。
其實,教育從來就不是一張有標準答案的試卷,也不是只有一條路走得通的單行道。在保障孩子安全的前提下,不必過分拘泥於條條框框。眼界開闊一點就會發現,條條大路通未來,還有很多驚喜和可能,等著我們去發現。
李佳琦「落滬」、快遞獲評高層次人才,人才觀須重塑
「一個都不能少」,決戰最後的通村公路
最高標準!最嚴舉措!為這事教育部專門發文
復課太折騰?一天迎檢兩三輪
facebook被指鼓動仇恨、助長偏見……400多廣告商抵制
建黨99周年,新華社80歲「銀髮校對」這樣說…
被控受賄7200餘萬元,中鹽集團原董事長茆慶國受審
「探營」北京新發地,市場「大王」們眼下日子怎麼過?
監制:易艷剛 | 責編:張慧| 校對:趙岑
預覽時標簽不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