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本期編輯/馮美麗
在這個世界上,比愛情更難以預料的,大概就是你的旅行目的地了。
比如有的人能在酒店遇到「愛情」——悄悄從門縫塞進來,隱蔽又神秘;
也有人能在旅行團裡收獲財運——那個本該丟進池子的鋼鏰兒,恰好落在懷裡;
但有的人,卻在遊覽過程裡處處碰壁,直到意興闌珊地跑完行程之後才驚覺——自己仿佛受到了詐騙。
盡管人們旅遊的初衷是為了留下點美好的回憶,但不可否認,這些不那麼愉快的記憶,反而有可能更牢固地烙印在腦海裡。
以至於某天回想起那趟旅行,當事人腦子裡蹦出的第一個念頭,是再也不要去那裡。
前兩天,為了研究一下大家都有過什麼樣糟糕透頂的出遊經歷,我們向Vista看天下的全體讀者發起了一次征集——
邀請大家聊一聊「那些再也不想去第二次的景點」。
後臺留言和問卷裡的答案八門五花,幾乎涵蓋了國內所有類型的旅遊景點。
反正這些踩雷血淚史摞起來,絕對夠打造一部《國內旅遊避雷指南》了。
1、「全中國的古街古鎮,都是大寫的坑」
在所有被提名的景點裡,古街古鎮的踩雷率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名。
如果只是想去打卡拍個照倒還好,畢竟古鎮古街內涵再怎變,外表看起來還是有模有樣。
可要是有朋友想在這裡感受一下復古的氣息,那八成會大失所望。
你穿著漢服徜徉江南小巷,想尋找一位紫丁香般的姑娘,結果走過拐角,在那兒等你的是一位轟炸大魷魚味兒的姑娘。
■@阿卷:
再也不想去西塘古鎮了,太現代化了。本來想找江南風味的古韻,結果全是蹦迪。
每個古鎮都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說,有都市青年情場失意,在這裡找到了內心的寧靜,於是留下,開民宿/咖啡館,重新邂逅了愛情。
但是當人們真的來到這裡,才會發現哪有所謂的寧靜,整條街都是酒吧,網紅店的大音箱循環放著《藍蓮花》。
■@裡醬:
說好是陪失戀的閨蜜出來散心,去了麗江古鎮。那個酒吧一條街人又多又喧鬧,搞得閨蜜心情更煩躁了。
全國有名的古街古鎮基本都被過度商業化了。除了名字裡帶個「古」之外,角角落落都找不到一絲「古」味兒。
街邊的店鋪門口總擺著大甩賣的招牌,絲巾20一條,長裙100一件。
小吃也基本是千篇一律,蘇州同裡古鎮在賣東北烤冷面,天津古文化街在賣長沙臭豆腐,旁邊還要掛塊招牌,上書「正宗」兩個字。
■@王大可:
去過所有有名氣的古鎮古街幾乎都一樣!翻修過後千篇一律的房子、賣的手鼓、民族風掛飾、哪裡都有的文創。
如今的古街古鎮就如同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大概只有在回程路上琢磨發朋友圈的時候,才能讓人心裡湧起一點值得記錄的經歷。
2、「想去泰山頂上看日出,爬到山頂之後成了看人頭」
如果說國內還有什麼景點,能在爭奪黑榜榜首上和古鎮古街勉強一戰的話,那大概只有各種知名不知名的山了。
相比於古鎮古街在情感上造成的沖擊,爬山帶給人們的折磨,首先是肉體上的。
每一個凌晨一點被爸媽從被窩連哄帶罵揪起來爬泰山的朋友,應該都經歷了此生最接近死亡的5個小時。
「來都來了,就別坐纜車了」是命運給他們下的第一道死刑。
而當身邊的中老年朋友們穿著足力健健步如飛,他們又只能在爸媽鄙夷的眼神裡忙不迭掄起自己虛浮的腿。
等最後好不容易留著一口氣爬到山頂等日出,前面那位光頭大哥的頭皮可能比太陽還要晃眼。
■@咋咋.🍭:
泰山
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
累累累累累累累累累累累
日
還被蜜蜂蟄成…香腸嘴😳
讓人開始懷疑人生的,不僅僅是肉體上的累。
當你撥開挨挨擠擠的人群,好不容易找到一個賣食物的商店,卻被告知山下3塊一瓶的水到了山頂身價漲到了10塊的時候,內心湧起的只有三個大字:我不配。
■@限時氣水:
去年暑假跟同學去爬華山,爬山前為了輕裝上陣什麼都沒帶,越往上東西越貴,一路上就光看別人吃東西了😭。
讓爸媽如此癡迷爬山的理由不止有日出,還有拜佛。畢竟在中國,寺廟往往會選擇建在山上。
但你怎麼也想不到,一間小小的廟宇裡可能隱藏著怎樣不為人知的陷阱。99%的讀者在提到寺廟的時候,都回想起了他們遇到過「假和尚」的經歷。
這些騙子身份之多樣,手段之靈活,簡直能湊成一篇《「出家人」騙術大賞》
■@Alexios:
五臺山到處都是假和尚,以各種理由問你要錢。在走的時候,我看到兩個和尚在燒雞店吃燒雞喝啤酒。
也有人順利看上了日出,安全避開了騙局,但他們的完美旅行,折在了下山的環節。
恐高人士總疑心自己在下山時聽到了張東升的聲音,不是在喊「爸,媽」,就是在問「我還有機會嗎?」
■@張慕寧จุ๊บ:
對於一個恐高人士來說,華山真的太不友好了,之前爬的山樹都特別茂密,根本看不到底部,華山一眼能望到山腳。我真的是一邊下山一邊哭,還被當成是累哭的。
在他們的身後,可能是為了等纜車已經排出去十裡地的下山大軍。
這個時候,隨便拍張照片都能假裝自己在香港迪士尼。
■@RQ!:
19年國慶去爬泰山,下山的時候選擇坐纜車, 好家夥排隊的人比昨晚爬山的人有過之而無不及,太陽又曬我又沒有帶傘,人全擠在一起。我覺得自己沒中暑可真是個奇跡。
3、「想去北方看海,最後成了去海邊看人」
在山上吃過虧的朋友不少,但到了水邊他們可能依舊不滿意。
相比於「促進手腳二次發育」的爬山運動,人們在面對江河湖海之類的景觀的時候,一般更期待視覺體驗。
最能刺激到人視覺的一個詞,只能是「大」了
但現實卻是,很多人抱著一顆看「海納百川」的心,結果最終看到的卻是小區那個常年不放水的遊泳池的水平——
還得戴上五百度的近視眼鏡才能勉強看得清。
■@Yolo:
廬山的天池真的太失望了,去之前指望著看到一個冒著仙氣的大湖,結果是兩個泛著綠光的水槽。
■@四月:
洛陽的水簾洞……就是三塊石頭上面加個水管。
■@布達拉宮大飯店:
濟南趵突泉,全程擠在人堆裡找泉眼。
你以為的江,是小學課本裡清澈見底的江;你以為的湖,是倒映著山色碧綠透亮的湖;你以為的海,是能映出天空蔚藍深邃的海。
但事實上,因為人流量和管理問題,一些地方的海,總能在顏色上時不時地給人制造點驚喜。
水的靈氣沒有感受到多少,臭氣倒是似有若無地撲面而來。
■@原味豆漿店:
秦皇島,這個地方夏天去真的的巨曬,看到的大海還不是藍色的,是那種灰不溜秋的。
■@Karen:
夏天的四川海螺溝,所謂的草海子不過是一灘臟臟的水,冰川痕跡其實也沒有多壯觀,要是起霧了基本什麼都看不到。
欣賞不了景色的人,只能在別的地方修補自己受傷的心靈。
畢竟海和湖之類的地點,總能讓人想起美劇裡的貴婦:穿著比基尼,曬著日光浴,吸著鮮榨果汁欣賞美好的肉體。
但問題就出在這裡。當你興致勃勃地籌劃著諸如沙灘排球、比基尼大秀之類的活動,會發現那塊本就不富裕的空地, 早就被一堆白花花的肉體占據。
■@唐不甜:
北戴河的海水浴場太恐怖了,下水就像下餃子,呆在沙灘上又曬又憋得慌。
到了海邊不下水,簡直就像進了桑拿房不搓背,年輕人們哪能咽得下這口氣?
各種花樣繁多的「水下「服務總能在一眾競爭對手中坐擁人氣MVP。
多少人一聽到能潛水就眼睛發綠,仿佛他們看透了這趟旅行,就是要去海底尋找意義。
■@cara:
3年前去海南三亞蜈支洲島,有一個項目水下潛艇,號稱老人小孩不用潛水也可以看水下五彩斑斕的魚,非常貴。
結果下去以後,船的玻璃上結了很多貝殼,臟兮兮的,而且到達的區域很淺,直接觸地,就幾條綠色的海草飄來飄去,一條魚都看不到。
但這些半吊子的「水下」服務往往不盡人意, 折騰到最後,可能還不如一頭栽進水產市場的魚盆看得清晰。
總之,和他們預想的浪漫N人遊差了十萬八千里。
4、「因為它,網紅這個詞在我心裡的印象又變壞了一點」
這兩年,因為某音,某手,某紅書這一類制造「網紅」的平臺的流行,原先一些冷門的景點慢慢成了年輕人眼中的打卡聖地。
有時候也不得不承認,冷門確實有冷門的道理。
當年因為一部《從你的全世界路過》,帶火了四川西部高原上的稻城亞丁。
網路上各種旅遊攻略都對這個地方一片溢美之詞,說它是這個星球上的最後一篇淨土。
結果到了之後不但風景大打折扣,沿途的高原反應還可能讓人一路從山腳吐山頂。
■@vivian:
我記得那天手腳並用,8小時爬到海拔將近5000米的牛奶海和五色海的時候,被高反折磨的頭痛欲裂,我發誓再也不去稻城亞丁了。
在大量的網紅景點當中,拍照似乎成了旅遊的剛需。
尤其是被網上那些鋪天蓋地(其實加了十八層濾鏡)的美照一誘惑,年輕男孩女孩們更是恨不得立刻扛起相機沖向前線。
然而現實往往很殘酷,拍照是個技術活,也是個體力活,如果想拍出美美的網紅照,那更要慢工出細活。
直白點說,就是那些完美的遊客照,基本都是照騙。
當你穿戴整齊,想好了一百八十套網紅拍照姿勢,打算在人頭攢動的打卡點獨領風騷,最後出現在相機裡的,多半是個灰頭土臉,表情蜜汁僵硬扭曲的表情包。
說到底,有些地方,就是只能存在於互聯網時代的美顏景點。
■@YSL84:
上海浦江觀光隧道。地鐵2元過江不香嗎?燈光沒見過嗎?花錢走一個混凝土隧道看壁上彩燈太坑了。還好沒買往返聯票。
■@貳陸芳華:
茶卡鹽湖水臟到起沫,垃圾到處都是,踩進去都是鹽泥坑拔都拔不出來!衣服一股鹽堿地的味兒,洗都洗不掉。
更荒謬的是,當網紅成了吸睛與吸金的同義詞,把一切平庸的景點炮制成網紅,就成了一種生意經。
這些人工網紅往往粗制濫造,但只要宣傳照能巧妙地戳中各位追風女孩的痛點,自然有人逃不過這致命的吸引力。
■@薏仁做事薏仁當:
紹興新昌的玻璃棧道,又臟又寒磣。風景不好看也就算了,還到處是垃圾。學人家張家界隻學到了真·一點皮毛。
照騙不是網紅景點唯一的原罪。
別以為某音上那些熱鬧的短視訊只是展示網紅景點的冰山一角,你要相信,那真的是人類所能挖到的最好玩的一角。
如果說有些網紅景點擅長用濾鏡來抬高自己,那某些地方則是會選擇用熱鬧包裝自己。
等遊客興致勃勃地以為自己去到了一個全新世界,才會發現,這裡果然,除了熱鬧什麼都沒有。
■@今越:
西安的大唐芙蓉園(就是不倒翁那個),門票貴,結果進去就是個老年健身公園。
如果能有這觀賞性,倒也不虧
■@草莓味v:
洪崖洞。人太多,而且沒什麼玩的,全是些網紅餐館/小吃店,一路都是人擠人。
5、「本來以為來這兒能長點見識,看完感覺自己更沒文化了」
假如要在網友的提名裡找到一個真正的「引戰機器」,那最終奪冠的絕對是各個地方的歷史和文化景觀。
在為數不多被放出來的留言裡,其他景點大多都能收獲讀者的支持和共識,唯有在一些歷史文化相幹的景點上,出現了不小的爭議。
這大概是因為,在欣賞這些景觀的過程中,感官感受已經不再是絕對主角。
因為有了審美門檻,「值不值得」這件事,就更加變得主觀。
有人就連在橫店,都能聯想起古代君王指點江山的霸氣英姿;但有的人,即便站在兵馬俑面前,思考的也還是「眼前這兩個兵,到底哪個好看一點」。
■@八度:
千萬不要很熱的時候去敦煌,感覺像西遊記裡豬八戒被丟進籠屜一樣,完全沒心思看壁畫。
■@太陽:
兵馬俑,沒文化真的看不懂,而且覺得在人家的墓裡參觀也太不禮貌了。
要不怎麼說這屆遊客不好捉摸呢,有人覺得在太有文化的地方讀不懂深刻的含義,就有人嫌棄該有文化的地方沒有了文化底蘊。
比如有位去黃鶴樓的朋友就表示,本想去感受「昔人已乘黃鶴去」的惘然,結果一進大門就瞟到電梯,滿腦子都是「昔人是乘電梯走的」的畫面。
這種讀者還真不少,有人是嫌棄那些修復得太精美、太現代的古建築沒了「內味兒」。
■@限定沖浪:
嘉峪關,一到那兒我人都傻了,怎麼跟我在手撕鬼子裡看到的差不多?也太完整了。
有人是覺得有些景點的商業氣息早已蓋過了它的文化氣息——
■@zy:
18年去喬家大院,到處都是小攤販,簡直了,跟我家樓下菜市場差不多,門票還貴。
還有人則是瘋狂呼籲那些所謂的文化景區「深度遊」趕緊取締。
試想一下,當穿著影樓清宮服的遊客邁著矯健的步伐、比著剪刀手在你面前拍照留念,你到底是會夢回大清還是魂歸橫店。
至於那些所謂騎馬騎駱駝重溫XX路的旅遊項目,多半體驗到最後不是屁股受罪就是雙腿殘廢。
■@zmyyy_MANN:
本以為拉市海就算比不上洱海那樣壯觀,至少也不會差到哪裡去。直到我們在馬背上顛簸許久,最終被放在一片貌似是南方麻鴨養殖場的水面上艱難劃船,一面劃船一面剝開隨時會裹掉船槳的水草,才不得不接受事實。
但不管怎麼樣,在收到的數百條留言裡我們也發現,其實大家真正在乎的,倒不是景點本身有多麼驚艷。
大多數人的不滿意,其實還是權衡自己的付出和收獲之後,覺得完全不成正比。
所以,如果真要編撰一部《國內旅遊避雷指南》,那大概每個人、每個景點,都能寫上一兩筆。
可能就像讀者@澹臺說的那樣——
看到這個標題本來有很多想吐槽的,但是真正下筆的時候,回想起自己當時雀躍的心情和難得相伴的親人,朋友,又覺得再無聊的景色都充滿了回憶。
這種矛盾與不確定,大概也是也旅行的其中一樣魅力吧。
最後,以上這些踩坑經歷你也遇到過嗎?如果有不同看法,歡迎在留言區和大家交流。
· END ·
感謝你讀到這裡,我們為明天準備了更加精彩的內容,不想錯過的你,就把Vista看天下設為星標吧。
第一步:點擊頂部藍字「Vista看天下」,進入公眾號主頁。
第二步:點擊右上角「···」。
第三步:點擊「設為星標」。
·一 周 熱 點 回 顧 ·
「黑心景點,還我血汗錢」↓↓↓
預覽時標簽不可點
文章已於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