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的文藝戲碼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寫於2014年6月

我一直不喜歡戴高樂機場,正如我一直害怕不說英語的巴黎人卻擁有讓人羨慕的法語口音一樣,是一件非常矛盾的事情,我們愛屋及烏的事情就這樣橫亙在心頭,但是愈是如此,我愈渴望重回巴黎。沒有想到,這樣的重回竟然已經過去五年了,五年前(2009年)的夏天,我輾轉在巴黎和南法之間,又去到了義大利和巴塞隆納,全是一派地中海式尋找熱度的旅行——因為那時,我已經厭倦了北歐的寒冷,期冀在巴黎和南法尋找溫度,並把自己融化殆盡。

這一日,我們一路追著陽光,飛越了亞洲和歐洲,六月的巴黎夜晚敞亮如白晝,讓我想起在北歐度過的夏日歲月。終於在從戴高樂機場開往Le Marais的計程車上,黑夜降臨。巴黎高速路上透露出的清寒,在夏夜也可以通過計程車的窗戶傳遞進來,我知道這種每每和歐洲親近而戀愛的旅行總有這種文藝小說的戲碼,內心最清楚自己的念想。

當計程車瞬間開入了巴黎市區,塞納河的暗影在黑夜的燈光下發光,巴黎建築隱約在計程車外,朋友內心在尖叫,她分明看到了自己內心最為歡喜的城市模樣,一切的模仿和此前的想像都沒有任何意義,她說她看到了久違的被想像了多次的城市的模樣——她可能已經在心理排演了多次:第一個和巴黎的照面該是如何充滿了電影特質,竟然是可以讓人落淚的。是啊,當巴黎以如此直觀的方式出現在任何一個熱愛巴黎的人面前,誰的內心都會被小小震顫一下的。

順利抵達,這一天的路程似乎太長,我租好了在Le Marais的公寓,三個人一起住下,算是一種旅居的短暫感覺,我分外珍惜這種感覺,因為Le Marais是我如此熱愛的巴黎區域,鮮有第二個街區可以讓我覺得有一種特別蕩滌,特別享受,又特別local的樣子了。我在五年前來巴黎的時候,每每都在瑪黑區遊蕩,放佛不願意離開,自動和巴黎融為一體。從倫敦趕來的Vivian,我們三人暢敘一番,已是深夜,但是這小公寓外面街道上閃動的巴黎年輕人身影,還有巴黎老巷子中的這種森森氛圍已經讓我寬慰。巴黎,我回來了。

房東叫做Rémy,熱情友好,很會做生意,我選的是非常老舊的房子,閣樓上面,睡在床上,可以透過窗戶看到巴黎的藍天白雲。我醒得早,被巴黎夏天的日光弄醒,每天都是藍天白雲,這一屋子的古著以及蓄意的時光老味恰恰為我們的巴黎旅行打開了一個特別悠長的序幕,使得每一個住在這屋子裡的人都自覺感受到巴黎的一種時光韻味,自然,Le Marais是最可以體驗Parisian味道的地方,這房子的花園帶著無比家常,清靜又安懷的外觀,讓我每一次進去這公寓都仿若是走入了古老和巴黎文藝戲中。

周日就在Le Marais隨便走吧,選了一家人氣很旺的餐廳吃brunch,巴黎人熱熱鬧鬧地拉家常,服務生穿橫條紋海魂衫,充滿生活味道,我喜歡他們帶著法語口音的英文,我喜歡他們毫無目的地聊家常。旁桌的巴黎女子,像是特意繞來繞去要把知心話說個通透。中年女子,舉止優雅,我們感受著巴黎日常的溫情浪漫,自然是把這一餐的brunch吃得香醇,把很多談話的內容一一鋪展,並未覺得日子倏忽過去,像是被故意拾掇起來的細碎滋味。

我再次嘗到了巴黎牛角包,心裡默念著法語,勾勒去巴黎街角的麵包店購買牛角包場景,反覆念叨那一句法文,放佛已經脫口而出。我覺得我當日很想寫一筆巴黎的女子,她們舉止優雅,但是毫無做作,吃完午餐,從手包裡拿出口紅,仔細打上一層色彩,再趕赴周日的下一個目的地,一切輕盈,不著痕跡,是巴黎的一種日常。越是日常,越充滿餘味,讓人回味。

讓我感動的是整個Le Marais沒有變化,五、六年前我逛過的店還在,熟悉的街角依然熟悉,面容未改,反而如老友,自動找回當日情懷,再經過五年沉淀,變得香甜無比。下午,我們帶著第一次來巴黎的朋友去了蒙瑪特,聖心教堂前排滿人潮,擁擠入場,為了目睹教堂內的雄偉和氣勢,我在進入聖心教堂前轉身看一眼整個巴黎景觀,被旅客占領的最佳巴黎全景位置,其實嘈雜無比,巴黎在此刻都是遊客們的,她顯示了無與倫比的包容滋養的氣息。

正好趕上了周日禮拜唱詩班的儀式,且是每一個小時重復不止,白色服飾打扮的修女嬤嬤,把那些經文禱告的紙張發給每一個路過此地的人,並報以最為虔心的微笑,為此你可以停下腳步,誠心禱告,並且如果你懂得那些唱詞的美妙,就可以合誦出對上帝的禱告。你我都不是信徒,卻被這份安靜和追尋的堅持所感動,被丟失殆盡的人性懲罰與道德抨擊都被聖心教堂中的頌詞放大與呈現。

六年了,蒙瑪特也沒有變化,高高低低的小巷子裡,是日常,是巴黎人努力躲避的遊客聒噪。我在蒙瑪特遇到那一對牽手又風格十足的戀人,他們走向我,又如巴黎的風一樣走開了,相機來不及捕捉,只能留下一個模糊的輪廓。我企圖帶領朋友去到《天使愛美麗》的那個水果攤,但是盡然迷失在了蒙瑪特,但是遇到那一支趴在汽車上呼呼大睡的貓咪,也覺得迷失真是好事情,把期待都打碎了,剩下的就是驚喜吧——這是我在這次旅行後,屢屢發覺到的,並就此想形成和記錄下我在旅行中的這些細微心潮——就當是我個人的「旅人絮語」。

巴黎是龐大的,巴黎都是盛宴一般的,是一本永遠沒有辦法讀完的小說,每一個角色都風格綽約,顯示了一種世界性和龐雜性。我們又走到巴黎鐵塔,每一個人都熱愛這一番景象,竭盡全力把巴黎拍攝回去,給親朋好友分享這份喜悅和無法言語的快樂。我的兩個朋友手牽手在巴黎的鐵塔前跳躍,好像神態飄然,興奮之中,帶著滿滿的幸福感覺。

夜晚,我又回到Le Marais散步,我記得五年前的冬日,巴黎的日光短暫,下午的光景已經有了黑夜,在街口遇到一群遊行的巴黎人,他們把瑪黑區瞬間點上了熱度,那些吶喊的身影仿佛沉淀在我的記憶深處,這一區永遠都存在的酒吧和妖冶時髦的男子身影似乎隱隱作怪,帶領我穿越時光,打通過去和現在的樊籬,以潮水一般的感覺溫潤我。

我故意走,一直走,走到2008年11月偶遇的那條巷子——到了後來我才後知後覺,原來這條巷子就是當年伊夫·聖羅蘭著名的Le Smoking時裝片拍攝的地點,仔細比照當時的照片和現實的巷子中透露出的燈光,盡然沒有任何改變,就此,我熱愛巴黎的這種遺留姿態,放到其它城市,可能就已經消失,只有在巴黎,你可以如此輕松自如,把時光裡外都打碎了,組合成自我生命的樂章,並在此譜寫一曲心懷愁緒的旅人單曲,我把這支單曲仔細保存好,收在了隱秘叵測的內心深處,只有離開了巴黎的時候,讓它響起……

在這條巷子口,那家眼鏡店鋪依然在夜色中發出誘人的光,旅行——於我,大約就是由偶遇和重遇組成的吧……

巴黎的文藝戲碼 旅遊 第1張

2014年6月,巴黎

撰文,攝影:張樸


我的譯著《流動的盛宴·修復版》

已出版發行

可在書店,或網站購買,

掃描京東QRCode(下圖):

購買《流動的盛宴·修復版》!

巴黎的文藝戲碼 旅遊 第2張

也可登錄當當網,

輸入《流動的盛宴·修復版》,

進行購買!


新浪微博:@Blonde小樸時態

微信平臺:張樸好時光

Instagram:@ethan_zhangpucd

小紅書:張樸好時光

歡迎閱讀我的書:

巴黎的文藝戲碼 旅遊 第3張

《孤獨要趁好時光》(我的歐洲私旅行,2012年出版);

《香港的前後時光》(內地與港臺版,2013年出版);

《仿佛,一場告別》(和光影記憶相幹的旅行,2014年出版);

《而我只想去巴黎》(巴黎城市與文化影蹤,2019年出版)。

張樸,作家,翻譯。留學北歐,曾供職於倫敦BBC中文部、美國駐華使館。全職寫作,旅行人生。熱愛巴黎、紐約、葡萄牙;喜張愛玲、唐詩宋詞、電電影劇、MONOCLE、agnès b、Maison Martin Margiela,極簡主義與王家衛……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