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我的家鄉,是南方的一個小城,秋的氣息總是淡淡的,可能偶爾幾片黃葉飄落,一夜間變涼,冬天就來了。
閒暇時和北方朋友聊天,她說她們那裡的秋天總是來得很急,就像是夏天在一夜之間變了臉。一到秋天草原大地便是一片金黃,坐在遼闊的草原裡,放眼遠眺不遠處的林區,可看到萬山紅遍,層林漸染,美得宛若一幅油畫。
於是九月中旬的一天,我開啟了一場跨越四千公里的旅行。
前言
年少時,呼倫貝爾在記憶裡就僅僅是一片大草原,草原上有很多蒙古包還有牛羊。後來喜歡上看電影,閒暇時看過幾部與呼倫貝爾有關或在那取景的電影,才知道它遠比我記憶裡豐滿得多。下面列舉了幾部與呼倫貝爾有關的電影(圖源於電影,若侵必刪)
呼倫貝爾旅遊資源非常豐富,下面我將地圖大致分為南北線兩個區域,其實是沒有嚴格的南北線之分,北線主要是草原+森林+邊防卡線,南線主要是森林(阿爾山+柴河)。
呼倫貝爾旅行的線路都是大同小異,不同的師傅/俱樂部可能會自己開發的一些小眾景點,所以大家就根據自己的喜好以及規劃的旅行時間去選擇線路。我們這次旅行大致走過的線路圖如下。
恩和
初遇恩和,下車,抬頭,天是高遠的、湛藍的,那朵朵白雲像是要墜落一樣。「哼哧,哼哧」踏著輕快的步伐,跟著導航走向青旅。
遠處,秋風吹進了北方的田野,大地已是一片金黃;近處,拴在木樁上的牛,踹了踹泥地,哞哞地叫著……啊!我終於到恩和了!
▼青旅外的小院子(養著小羊哦)
登記,入住,一路小跑進了我的房間,我想淡季旅行的好處便是——八人間硬生生變成了我一個人和一位義工阿姨的豪華套房。
午後短暫的休息,驅趕了多日來趕車的疲倦。拿著相機沿著哈烏爾河向上遊走去,太陽已經漸漸落下,河上鍍上了一層金黃,遠處草原上,馬兒悠閒地搖著尾巴吃著草,炊煙從小屋上蒸騰再飄散而去,除了風聲、水聲、呼吸聲之外,小鎮安靜得過分。
坐在最近的山頭,看著不遠處靜靜的村落,生活在這裡,不繁、不雜、不吵、不鬧。
微風拂過臉頰,天空慢慢蘊上了一層絳紫色,就讓我沉醉在這一刻吧。
在恩和,睡到自然醒的感覺真好。喝一杯新鮮擠出來的牛奶,咬一口大列巴,看著玻璃落地窗外,院內圈起來的小綿羊咩咩地吃著嫩草,新一天就這樣美好的開始。
恩和全稱叫做恩和俄羅斯民族鄉,村莊裡都是典型的俄式木砌成的房子,叫做「木刻楞」。屋子用原木交錯疊建的,原木之間還會墊有苔蘚,屋頂是鐵皮覆蓋著,門窗邊框有些會用彩色漆繪。
薄暮的斜陽格外肅靜,遠處的馬背襯晴空,斜陽將馬上下每一處凹凸起伏都切割成陰陽向背的美麗局部,近處的奶牛晃著尾巴悠閒地吃著嫩草。
王小波的《萬壽寺》裡有句話寫道:「一個人隻擁有此生此世是不夠的,他還應該擁有詩意的世界。對我來說,這個世界在長安城裡。」 那對於此刻的我來說,那詩意般的世界就是恩和。
頓時間想起了泰戈爾《生如夏花》中的一段:我聽見回聲,來自山谷和心間以寂寞的鐮刀收割空曠的靈魂不斷地重復決絕,又重復的幸福終有綠洲搖曳在沙漠……般若波羅蜜,一聲一聲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還在乎擁有什麼
雖在冬天的漠河領略過它的純潔美好,但此刻深秋時節,也仍然是對它迷戀到不行。疏忽間有鳥兒打我的頭上掠過,飛向遠處的深林,然後白樺林裡又是一片深寂,只有樺葉在風中蕭蕭而鳴。
走出白樺林,不由得加快步伐,雲霧輕拂過黛山,橘黃色餘暉點綴在其間,遠處山頭上的原始森林,一個小時以前還沐浴在九月末的暖日裡,現在卻逐漸變得模糊不清,慢慢地失去了輪廓……
草垛、秋風、額爾古納的黃昏
在呼倫貝爾的第四天,我終於和此行拼車的小夥伴匯合了。當車緩緩行駛上道路,道路兩旁視野漸漸開闊起來,遠處草原上分散有好多大大小小金黃色的幹草垛,卷得整整齊齊,猶如棉花糖一樣,看起來十分有彈性。呼倫貝爾的浪漫,也許是要在秋天這個季節裡,才顯得更加獨特與充滿誘惑。
曾在攻略的照片裡見過無數次的草垛,就這樣在眼前,忍不住撲上去,哎呀,深深地嗅了一下,大自然的味道竄進鼻子裡!啊!不過現在想起來當時撲上去的時候,還是有點紮臉!
環著草垛走了幾圈,仍然沉浸在對它紮成如此方整的模樣的感嘆中,也是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遊牧民族與自然的相處之道,在那時看到的時候就覺得,嗯,應該是這樣。
坐上車後,繼續向遠方開去。一眼望去到處都是單一的黃色,一棵樹木都沒有的草原,廣闊卻讓人不感到疲倦。深秋的原野一片寧靜,閉上眼,當秋風吹進了北方的田野,大地便是一片金黃,風一吹,稍高的牧草隨風搖蕩,發出沙沙的聲響,牛羊則悠閒地吃著草。
如《敕勒歌》中所寫的:「敕勒川, 陰山下, 天似穹廬, 籠蓋四野。天蒼蒼, 野茫茫, 風吹草低見牛羊。」那棕的牛,白的羊,東一群,西一群,忽隱忽現,到處都是。
出了無名草原,車又緩緩開上馬路。過了收費站後,又往山上開去。在無名山上,蹲坐著看朔風乍起,荒草搖曳, 「獲得幸福的秘密,便是與時間坦然相處。」
坐上車,看車窗外,一個小時前還清亮的天,頓時間變得模糊不清。
車玻璃像是給這個絕美的日落加上一層專屬的濾鏡,夕陽慢慢靠近遠處的山丘,一抹斜陽親吻著這片土地,山丘上的風車轉呀,轉呀!
這世間美好的東西不多,偶覺此刻深秋時節無名山上看到的夕陽西下時的黃昏。這黃昏如若搭配上伊莎貝拉裡的《A Story in Macau(終曲)》,真是絕佳。
感覺一切都是慢鏡頭,遠處山的草叢裡好似有一個迷你魔法小鎮,街道上異界的商人們忙著推銷兜售自己從其他地方收集而來的奇珍異寶,櫥窗裡的音樂盒玩偶輕歌曼舞,在這略微曖昧的日落,有一群小精靈正要去赴一場盛會,他們穿著華麗優雅的禮服,提著裙擺,走向那個遠方的古堡。
而遠處緩緩駛來一輛南瓜馬車,哦,它載著收到邀請函的人類世界的先生女士前來參加這場一年一度的盛會……
太陽慢慢地失去了輪廓,一切都那樣迅疾,甚至不留瞬間的餘裕,變成一彎金梳,一粒光點,終於落入地下,落日尚有餘暉,群山變得濃紫,而天邊由金黃變得橙紅,而後焦褐。
今天晚上要住在額爾古納。
白樺林
正午時分,大興安嶺深處的此片森林就像一位可愛的老太太太,在輕搖的搖椅上,曬著午時暖和的太陽,慵懶地酣睡著。
步子放緩,林地被厚厚的枯葉覆蓋著,走在上面軟軟的,像是進入老太太太一個柔軟的夢裡。
往深處走,楓樹露出枯瘦的枝頭,有的樹梢上還剩下被秋風吹完留下的兩三片葉子,在陽光裡閃著光,而光還過縫隙撒在林地裡的枯木上,電影《人水果實》當中有一句旁白貫穿始終:「風吹枯葉落,落葉生肥土,肥土豐香果,孜孜不倦,不緊不慢」。在那麼多不可控的事物中,這些遵循時節而變動的萬物,提醒著人們地球周轉,四季更替,都會過去,都會重逢。
席地而坐,微風襲來,樺葉湧動,噓,就做個安靜的聆聽者,聽微風和樹葉快樂地交頭私語,看陽光和時光在縫隙中自由地流淌。啊,真是悠哉的很。
偶然在棕黃的枯葉中看到一抹紅,那是紅楓葉呀!真是好看極了!
進入白樺林前
離開白樺林後
奇乾
坐在疾馳的車裡去往奇乾,前方的公路默默向林區的深處延伸。一片又一片的白樺林在公路的兩旁林立著。
車內——「風月難扯,離合不騷層樓終究誤少年,自由早晚亂餘生你我山前沒相見,山後別相逢」歌放了一路,而我現在腦海裡想起的只有這首郭源潮。窗外——
暮色漸漸籠罩天空,仿佛哪裡敲響了輕柔的收工鐘聲,一切都轉為悠悠的沉靜,唧唧喳喳的聲音如黃昏歸巢的鳥兒,安靜了下來。
在村莊的時間很短,中午前就要離開。晨起透過窗看外面,霧還未散去,太陽被裹在輕紗般的薄光裡,背上相機,輕推開門,院子裡,風收集的落葉,這裡一堆,那裡一簇,靜靜地伏在地面,默默無聲。
奇乾依然在碧碧的朝霧中酣眠,我向村的深處走去。
「山谷的薄霧吻著煙霞」,所見之處,無不帶有一種淒清的冷色。一切美得特別不真實,沿著村道向額爾古納河的方向走,站在柵欄邊看著河對面俄羅斯的原始森林。
抬頭望天,高遠、玲瓏、湛藍。陽光,清澄、美麗。
而藍天下,大地的色彩也是非常濃鬱的。放眼遠眺,層林漸染,這斑駁的秋色,恍若是潑墨染成的一般,乾燥涼爽的風輕拂耳朵,吹過河,吹過葉子簌簌地響。北國的秋,來得清,來得靜。
額爾古納市奇乾村位於額爾古納河支流奇乾河入口處,是中國最靠近俄羅斯的邊境村落,在額爾古納河邊立著一塊邊境鐵絲網,河界對岸是被霧氣掩蓋著的俄羅斯無人森林。對岸尚在沉睡,而這邊的村落卻已經醒來。
往回走,晨霧散去,陽光灑遍了整個村莊,村莊依舊非常的安靜。這裡好似永遠都是慢條斯理的形象,癱軟在木屋前面的小狼狗慵懶地曬著暖陽,也不會對我們叫喚;圍欄內堆滿木柴,規規矩矩,幹乾淨淨,自帶一種鮮活的生活氣息。
陽光下躁動的塵埃,將老房子的空虛填滿。雖然沒有細膩的文字去描寫它,但是當我走在這村落裡時,覺得一切都是新奇而又可愛的。野鴨嘎嘎嘎地鳴叫著,踏碎朝日,撲向水中。
秋高氣爽,天高雲淡,明淨透亮的天空,那朵朵倦舒的白雲像是要墜落一樣,總有一種伸手就能夠觸摸到的感覺。
遠處草原上,牛兒悠閒地吃著草,陽光灑在它們身上,秋風裡揉進了秘密,莫名的情愫,對的人會將它帶走。山林的秋天是慵懶和閒散的,像藏進一處都市桃花源,能輕松荒廢掉大半日。
站在草原裡,看著那棵孤獨的樹。
想起曾經拜讀過的裡爾克的《秋日》:「誰此時沒有房子,就不必建造,誰此時孤獨,就永遠孤獨,就醒來,讀書,寫長長的信,在林蔭路上不停地,徘徊,落葉紛飛。」
這是北島先生在《給孩子的詩》中選錄了裡爾克的兩首詩的其中之一。看了幾個翻譯版本,還是比較喜歡北島先生的版本。
點評解析中有句我特別喜歡:讀書寫信徘徊,這些景象不正是一個流浪者寂寥的傾訴麼?一句落葉紛飛,給讀者一種空靈而幽怨的意象,在深秋的落葉中看見滿天飛舞的落葉,一個在小徑裡癡癡獨行的人兒,凸現了更深的淒切感。這總是讓我感覺到電影鏡頭常常使用大自然的風起雲湧帶給人類的心靈沖擊,卻在一種平靜的壓抑中收場。
我想裡爾克一生的主題——永遠尋找故鄉。在一生的尋找與流浪中,卻在此時只能等待與漫遊,難免是有點淒涼,「就醒來」,在遙望中的激情,也是想觸動讀者們去正視現在生活中所處困境,努力積極地生活吧。頓時又覺得它不孤獨,它活出了自我呀!
「故事總要有結束的時候,但不是每個人都有尾聲的。」
白鹿島,蒙特內哥羅頭,滿洲裡
離開奇乾,便往蒙特內哥羅頭方向趕車,路上在一個觀景臺處短暫停留。
白鹿島
邊防公路
邊防公路,蒙特內哥羅頭-滿洲裡段
蒙特內哥羅頭
蒙特內哥羅頭
蒙特內哥羅頭
從蒙特內哥羅頭出發,我們往行程的最後一站——滿洲裡開去。初識滿洲裡這個地名,是因為《大象席地而坐》這部電影,滿洲裡到底有什麼呢?
電影開場是這樣一段怪誕的獨白——
「聽說滿洲裡動物園裡有一隻大象,它他媽就整天就坐在那,可能有人老是拿叉子紮它,也可能它就喜歡坐在那,不知道,然後好多人就跑過去抱著欄桿看,有人要扔什麼吃的過去,它也不理」這部電影很長,230分鐘。電影的前200分鐘,敘述了四個主人公(老金、韋布、於城、黃玲)的故事,在這裡也不展開來描寫,他們多多少少因為原生家庭的原因,成了無處可去的孤獨靈魂,所以想去滿洲裡看大象。影片的最後,老金、韋布、黃玲最後坐上了去滿洲裡的車,車晃悠地在大山裡停了下來,他們在汽車燈光裡中踢毽子,而遠處的黑暗傳來了象鳴……
到達滿洲裡已是薄暮,收拾完東西以後天已經黑了。和拼車的小夥伴一起去吃了一頓地道的盧布裡西餐;再找了一個清吧,喝了一款叫不出名的精釀,可惜那晚沒有駐唱。
中俄邊境的滿洲裡,一個迷幻而又有幾分情調的城市。在滿洲裡停留的時間也是很短,獨自一人又擠了點時間在城裡逛了逛。
對這座城市的第一感覺就是——充滿了對外來文化的熱情。隨處可見的各種俄式風情的建築,市中心大多都是俄羅斯商品店,賣著俄羅斯民族服飾、套娃、零食,甚至餐廳幾乎雇傭的是俄羅斯店員。還有白天走在街上,隨處可見金髮碧眼高鼻梁的行人。
晚上閒逛時,總想著這座城市的某處會不會出現二十世紀電影裡的畫面?朦朧的鏡頭,原木色調的派對大廳,爵士樂隊手裡的樂器閃著金光,女士們梳著利落的小捲髮,穿著誇張的晚禮服,在爵士樂裡搖曳生姿,男士們一手握著威士忌,輕呼煙圈,狹小的空間,煙霧繚繞,光芒四照。
可是淡季的滿洲裡,雖提供了許多現代化設施,但在沒有大量遊客填充下,總顯得有些空蕩落寞。
曾在一篇文章上看到:「在研究滿洲裡中俄社區的人際問題時,人類學家 Ivan Peshkov 指出,該城鎮產生了一種獨特的脫離歷史和時間的空虛感。建築和其他文化象徵,缺乏對過往任何有意義的聯結,其後果就是,過去「不僅是現在的籌碼,更成為未來經濟預期的籌碼」。燈火通明的滿洲裡,偽裝出活力、現代化和繁榮的景象,它按著國家對全球化邊境城市的願景而生。但人們卻無法避免那種遊離之外的不適感。」
行程的最後,我也到了滿洲裡,那裡沒有大象,可是我想我找到了那個答案……
呼倫湖
以上就是呼倫貝爾這篇遊記的全部內容。
因為疫情,學校沒開學,用這時間整理了呼倫貝爾的旅行遊記,感謝大家看了我的遊記。那麼就等到疫情結束後,摘下口罩,一起去呼倫貝爾大草原呼吸新鮮的空氣!去奔跑玩耍吧!
最後,前路漫漫,希望大家:不趕什麼浪潮也不搭什麼船有自己的一片海。
正所謂,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版權聲明:除特殊註明,本文所有圖文內容均為作者小李不苦原創,拜訪者可將本文用於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以及其他非商業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時應遵守著作權法及其他相幹法律的規定,不得侵犯作者的合法權利,包括但不限於不註明作者及文章出處等,除此以外,將本文任何內容用於其他用途時,必須征得作者的書面許可,侵權必究。
長按QRCode關註目頻號
帶你徒步世界
每天一分鐘原創優質短視訊
與你分享戶外的精彩
▼
點擊下面小程序
報名「呼倫貝爾徒步節」
▼
點擊閱讀原文,報名《徒步中國》活動
↓↓
預覽時標簽不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