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有著「童話邊城」之稱的布爾津,這個冬季以全域旅遊發展為主線,借助冰雪旅遊,讓「冷資源」熱起來,讓冬季旅遊火起來,使其成為拉動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引擎。
這些年,新疆阿勒泰地區以喀納斯景區為龍頭,把綿延千里的單個景區景點串聯起來,形成全域布局、多級聯動、一體化推進、全要素配套的阿勒泰全域旅遊發展格局。作為”淨土喀納斯 雪都阿勒泰”四區一帶上的一個重要節點,布爾津縣全力推進旅遊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按照「變聚為散、變行為住、變觀為賞、變走為遊」的原則,圍繞「童話邊城」發展定位,形成「大線連小線、小線連千家萬戶」的旅遊富民線,各族農牧民群眾做到了家門口就業,共享全域旅遊發展帶來的紅利。
農副產品變身旅遊商品 讓鄉村遊更有「布爾津味道」
美食,向來是旅遊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臨近年關,在第三屆霧凇節「童話邊城·布爾津味道」美食推介會上,一場美食爭霸賽正在進行,由縣域內各家餐館、農家樂拿出看家本領,現場直接比拼,決出最能代表當地特色的美食,作為今後招攬食客的金字招牌。
淨空淨水淨土、氣候宜居是布爾津綠色生態環境的真實寫照,這些年隨著旅遊業的大發展,圍繞地區提出的「產業圍繞旅遊轉、產品圍繞旅遊造、結構圍繞旅遊調、功能圍繞旅遊配、民生圍繞旅遊興」的目標,布爾津縣著力打造地區重要的生態健康食品加工基地,將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農副產品精深加工作為主攻方向,重點加快小漿果、籽仁、乳制品、肉食品等綠色優質產品研發,培育了小漿果、冷水魚等一系列當地特色農副產品。此外,突出抓好「喀納斯」品牌體系建設,加大綠色有機認證和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建設,提高品牌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將當地優質農產品轉化為遊客喜愛的消費商品。
同時,布爾津積極引導農業生產者加快適應從傳統農民到新型職業農民的「角色轉變」,農產品銷售由過去的「生產導向」向「消費導向」加速轉變。很多農產品也是借助節慶的平台,提高了知名度和影響力。搭乘上「旅遊列車」,很多農產品從「默默無聞」變成了「香餑餑」。
「文旅融合綻芬芳」 推進文化旅遊融合發展
尋常山水不尋常。面對遊客對旅遊目的地的新期待,布爾津立足「詩和遠方」謀篇布局,以文強旅、文旅互動、共促共榮,開啟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文旅融合發展模式。
作為新疆西北部的一座「童話邊城」,布爾津文化底蘊深厚,旅遊資源豐富。10540平方公里的版圖上,民俗文化、紅色文化源遠流長,中俄老碼頭風情園,草原石人哈薩克民族文化園、五彩灘等32處特色景區景點星羅棋布、交相輝映。
為讓得天獨厚的文旅資源更加「璀璨奪目」,布爾津緊抓阿勒泰旅遊大發展重大機遇,把文旅產業作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突破口。
這里有「芳華歲月、回味鄉愁」的金山書院,有「親近自然、體驗農事」的田園采摘,有「味道純正、香甜可口」的農家宴……
激活文化基因的布爾津旅遊產業,其參與性、體驗性、娛樂性更勝往昔,成為遊客追逐體驗「詩和遠方」的歸宿。2018年全縣接待遊客540萬人次,綜合收入達到54億元,分別增長39%和73%。沉甸甸的數據見證了布爾津文旅融合發展的成績,更彰顯了「美麗經濟」的蝶變效應。
1月22日,金山書院準備好了一場音樂沙龍,讓喜愛文藝生活的遊客們對這場音樂沙龍讚不絕口。
「金山書院,這里不僅藏書豐富,到處飄散著書香氣息,還可以在這里聆聽新疆本土作家的講座,通過講座感悟背後的故事,還可以和文學好友一起參加詩會,這些都讓我難以忘懷。可以說金山書院就是這座童話邊城的文化會客廳。」福建遊客阿茶徜徉在布爾津童話般的小城風光中,說起布爾津縣金山書院興致盎然。
金山書院作為布爾津縣重要的文化項目,所承載的不僅僅是一個文化的小地標,更是一種文化的大情懷,用濃濃書香,涵養「書香邊城」。
不僅如此,布爾津的文旅融合體現在方方面面。走進縣城里的文創店,剪紙、根雕、布偶等烙印地方文化符號的旅遊紀念品異彩紛呈。在推進旅遊發展的征程中,布爾津用文化點睛全域旅遊,把文化元素植入遊、購、娛、吃、住、行等旅遊產業各個環節,凸顯縣域個性。
「借雪」生金 以旅遊發展助推鄉村振興
在布爾津縣70公里外的河谷林里,有這樣一個小鎮,鎮里有4500戶人家,村民依山而居,村舍錯落有致分布在山坡上、溝谷里。
這個小鎮叫沖乎爾鎮。到了冬季,位於盆地中的小鎮降雪量大,積雪最深處可達一米半。走在並不寬敞的小路上,時常可見三三兩兩的哈薩克族牧民駕著馬拉雪橇,馱著貨物從身邊經過。白雪皚皚下,成排牧民定居房錯落有致,家家戶戶門前掛起彩色冰燈。
在小鎮對面河谷地帶的白樺林間,沒有封凍的布爾津河靜靜地流淌,河面上霧氣彌漫,成片的霧凇景觀讓這個平靜的小鎮被越來越多的人熟知。
這幾年在鄉鎮的牽頭組織下,各村發展起旅遊業,成立了不同類型的旅遊協會,利用「黨支部 協會 村民」管理模式,將村民的房屋作為家訪接待基地,為沿途遊客提供徒步遊、自駕遊、馬匹租賃、四季攝影等服務項目。
「借雪」生金,村民們做起了旅遊的生意。特色飲食、傳統民俗、皚皚白雪、淳樸鄉情,讓遊人流連忘返。
這個冬天,村民阿爾什古麗·居馬汗日子過得忙忙碌碌。除了參加村里舉辦的技能培訓、她還要張羅自家的民宿生意。
4年前阿爾什古麗一家從河谷林搬遷到合孜勒哈英村,一家五口的經濟收入僅靠十幾畝地和幾頭牲畜,生活負擔重。自從去年開起「農家樂」,他家生活慢慢改善了。
「我們這離著名的喀納斯景區一百公里。前年在縣政府的幫助下,我們鎮成立了紅葉林民俗家訪旅遊協會。遊客住到我們農牧民家里,騎馬、喝奶茶、品嘗特色美食,感受不一樣的生活。不少農牧民多了份旅遊收入,我去年夏天旅遊收入就有2萬多元。」阿爾什古麗說。
像阿爾什古麗一樣參與到旅遊業中的農牧民越來越多。他們有的為遊客提供租馬服務,有的組織樂隊為遊客表演節目,有的在景區售賣旅遊產品……而各景區景點的賓館酒店、廣場夜市、旅遊車隊等,也吸納了大量農牧民就業。
這些年,為了加快農村旅遊業發展,政府對村子進行了統一規劃,鄉村面貌發生了很大變化。前年5月,村子開展「美麗鄉村」建設,政府鼓勵村民發展庭院經濟,免費發放「樹苗、菜苗、雞苗」。現在村子亮化、綠化、美化了,農牧民依托旅遊發家致富的觀念增強了,好的生態環境讓村民的日子越來越好。
新疆布爾津:打造「詩和遠方」 演繹旅遊富民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