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古人論識字,常常會拿「丁」字說事兒。比如,談到識字重要,就說起碼得認識一個「丁」字,於是有了成語「目不識丁」,被用來諷刺一個人不識字或沒有文化。為什麼目不識的是「丁」字,而非其他字呢?
「目不識丁」典出《舊唐書·張弘靖傳》。張弘靖是唐憲宗時的幽州節度使,他手下有個文官叫韋雍,一次喝醉酒教訓士卒道:「今天下無事,汝輩挽得兩石力弓,不如識一丁字。」 亂世需要習武,和平年代就不一樣了,在韋雍看來,一身功夫遠不如習文識字來得有用。而對於隸變以後的漢字來說,沒有幾個比「丁」字更簡單了,而且它也是使用頻率極高的常用字,如果連「丁」字都不認識,確乎近於文盲了,因此以「丁」為識字與否的底線標準是很合適的。歷史上有不少典籍引用到了「目不識丁」這一典故,例如,明代楊漣在《劾魏忠賢二十四大罪疏》中說:「金吾之堂,口皆乳臭;誥敕之館,目不識丁。」痛心地指出當時很多官宦子弟因為背景鐵硬、生活優越,便不思進取、不學無術,這樣的官二代反而大量湧入官場,產生了極其惡劣的政治影響。
古時會有人不認識「丁」字,在今天我們想來或許難以置信,不過,先不要著急嘲笑古人,「目不識丁」的情況,在我們身上都可能出現。比如這個甲骨文字形:
如果沒有註釋,大多數人可能會脫口而出:不就是個「口」字嗎?其實不是的,這正是「丁」字的甲骨文字形。甲骨文「丁」就像竹釘或木釘的方形的頂部,這是從上向下看的俯視圖。金文中,「丁」字
又成了釘子的側視圖,上部粗的是釘頭,下部細的是釘尖,已經有些釘子的模樣了。「丁」的戰國文字更像現在的釘子,如《六書通》中收錄的篆體「丁」
字。說明這一時期的冶煉技術已經可以生產出金屬甚至鐵質的釘子了。
由此可見,丁的本義就是釘子,或者說丁是釘的本字。後來,丁字被假借為天乾的第四位,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中的「丁」;而原來作釘子講的「丁」只好在左側加金字旁,表示釘子是用金屬做的,寫作「釘」,由原來的象形字變成了形聲字。因此,依據字義來解釋俗語「丁是丁,卯是卯」,就有了兩種說法:一說丁卯是表時間的,丁是天幹之一,卯是地支之一,幹支相配以記年月,不能錯亂,否則就會誤了農時;一說丁卯即「釘」和「卯」,丁是榫頭,卯是卯眼,兩者必須完全相合才能安上。兩種解說內容雖大相徑庭,但所表示的都是辦事認真、一絲不茍的意思。
釘子一般都是由金屬制成,質地堅硬,所以丁就自然引申出強健、壯實的意思來。《說文解字》中解釋丁字為:「夏時萬物皆丁實」,正是夏日萬物都壯實的意思。所以在古代,成年人被稱為「丁壯」,如唐代元結《奏免科率等狀》中有「丁壯在軍中,老弱餽糧餉」。人當丁壯也稱「丁年」,漢代有一篇《李陵答蘇武書》的文章,其中有一句:「丁年奉使,皓首而歸」,是說蘇武丁壯之時出使匈奴,到頭髮盡白,才從北海牧羊回來。那麼,丁年究竟是幾歲,是否有具體的年齡標準呢?其實是有的,但這一標準歷代有所不同:隋代二十一歲為丁,唐天寶年間則為二十三歲,宋為二十歲,到了明清時期只有十六歲。這種前後不一的標準,與古時的徭役不無關係。杜甫《新豐折臂翁》詩中說到,「戶有三丁點一丁」,《新安吏》中有「縣小更無丁」,丁年所指代的,正是古時征丁的年歲限定,它在不同的朝代、不同的歷史時期都是不同的,這正是「丁年」這一概念不斷改變的原因。
丁為丁實、壯丁,後又引申出專司某種職務,即指某些專職服務的人,比如園丁、家丁等。丁的這一義項出現較晚,約在北魏、隋、唐之間。所以成語「庖丁解牛」中的「庖丁」,就不能解釋為廚工或廚師。因為從歷史時期來看問題,這個成語出自戰國中期莊子所作的《莊子·養生主》,那時「丁」字還沒有專司某職的概念,因此唐代訓詁學家陸德明在《莊子音義》「庖丁」條下註雲:「庖人,丁,其名也。」他將丁註釋為人名,是符合歷史實際的。
丁字雖然筆畫簡單,但含義卻並不簡單,寥寥兩筆卻生發出多重意義,實在讓人不能小看。一個剛剛識字就應當認識的「丁」字,都會讓我們有「目不識丁」的可能,成千上萬的漢字,每一個都有筋有骨、有血有肉、有故事有情感,更待我們一起去尋根溯源。(郝思斯)
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微信號zyjwgjjw
每日一字: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