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許多虧損甚至倒閉的民宿,都有一個頗具情懷的民宿主。而不少職業經理人打理的鄉村精品酒店,卻門庭若市,在連鎖化道路上所向披靡。
什麼是民宿的核心競爭力?許多人不假思索的答案都是:有情懷的民宿主。
但現實中,我們發現,許多虧損,甚至倒閉的民宿,都有一個頗具情懷的民宿主。相反,不少職業經理人打理的鄉村精品酒店,卻門庭若市並在連鎖化的道路上所向披靡。
那麼問題來了:這個如此講究溫度的行業,情懷為何如此不堪?倘若不是情懷,民宿的核心競爭力又是什麼?
為什麼很多人把民宿主當作核心競爭力?
首先,「民宿」誕生的初衷,便賦予了要與標準化酒店劃清界限的重任。
相比都市酒店在硬件與設備方面「冷」的比拼,民宿更強調人與人之間「暖」的鏈接。如果說都市酒店是功能性的滿足,民宿則更推崇功能升華後的生活方式。
那麼,如何建立人與人的鏈接,進而打造一種有情感的生活方式? 便成為民宿發展的使命。於是,誰家的民宿主有情調,能夠給客人一種別樣的居住和生活氛圍,無疑這家民宿就更具吸引力?
其次,做為全球民宿標桿的台灣,就把民宿主人做為民宿的核心競爭力去推介。
暢銷書《到台灣戀上民宿》在「緣起」便寫道:「每間民宿都是一個美好的故事。解甲歸田的都市白領、熱愛自然的藝術家、老房子改造達人、為愛走天涯的癡心人……聽聽民宿老板關於生活、朋友和夢想的故事,準能收獲滿滿的感動。於是,善於學習的中國人,義無反顧又名正言順地繼承了先驅們的寶貴經驗。
但問題是,橘生淮北則為枳,台灣這種玩法,真的適合目前的大陸嗎?
為什麼我們不能學台灣?
企業的產品定位和營銷策略,往往取決於當時的生產力狀態和消費者需求。
比如,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人們的消費觀經歷了產品本身的價值追求、個人價值與權益的追求、人文精神的需求,直至如今人格完善需求的過程。
相對應的,營銷界主流理論也從4P、4C過度到如今的情感營銷、社群營銷等。
同樣,民宿業的發展營銷策略也離不開歷史驅動力的影響。
1994年,台灣開始推動由國家下放資源的「社區總體營造」政策。一股民間與官方結合的社會重建力量很快展開。一大批專家學者、社會精英甚至白領學生都投入到鄉村的保護和重建中去。
經過二十多年發展,「社區總體營造」為台灣鄉村帶來了根本改變:基礎建設改頭換面,配套設施完善齊全。更為難得的是,社區營造並沒有割裂當地人與人、人與土地、人與鄉村的關係,原來鄉村社區型關係、地方文化特色得以充分保留。
這種硬件提升和軟件保留的「社區營造」,直接為民宿發展充當了堅實後盾。
一方面,鄉村基礎建設的提升,為民宿的經營提供了硬件便利,另一方面,鄉村鄉情的關係生態得以保留,為民宿提供了軟性的配套支撐,使得民宿的客人能夠體驗到完整的鄉村生活狀態。
於是,在台灣開家民宿,你無須考慮道路、水電、網絡等鄉村基礎建設是否完善,你也不必擔心鄉村鄉情生態的軟性配套。
在這些大環境和配套都一致的情況下,台灣民宿之間的競爭要素,自然而然地落到了自身內部。一個有故事的主人、一間有情調的房子,就成為他們能夠比拼的唯一差異點。
反觀大陸,許多鄉村基礎建設依舊落後,道路狹窄,水電不能保證持續暢通,燃氣暖氣更是奢談。同時,大量的農村人進城,鄉村社會關係早已割裂,傳統的鄉村文化只剩下空曠敗落的無人村。
在馬斯洛需求里,人也只有在生理、安全需求的前提下,才能進一步尋求情感上的滿足。所以,在目前民宿的發展階段,好情懷遠不如好區位、便捷交通、舒適房間、景觀配套等功能更具現實價值。
試想,同樣旖旎風景前提下,你願意去一個交通便利、周邊軟硬配套齊全、床鋪乾淨整潔的民宿休閒度假,還是願意不畏路途艱辛,跨越泥濘道路去一個破敗村子旁的民宿里,尋找一個有情懷的民宿主?
不能否認,相比傳統酒店標準化的裝飾和服務,民宿里有情懷的宿主和個性的裝飾頗有吸引力。
但任何玉樹臨風都離不開底座的堅固。情懷體現的前提,必須是住宿和休閒功能能夠得到愉悅滿足。
所以,在目前階段,相比情懷的溫暖,區位、生態、環境、歷史文化等因素更能影響消費者的決策。
[台灣旅遊推薦2018]為什麼國內民宿較比台灣民宿差距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