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2005年10月1日,隨著橫跨怒江第一座大橋的尼當大橋建成通車,雲南省增添了一條新的進藏通道——丙察察公路!
這也是繼川南北中、滇青新、唐蕃古道之後,第八條進藏公路,也是西藏自駕遊線路中最危險的一個!
在所有的進藏線路當中,丙察察最為神秘,從雲南丙中洛開始,經過西藏察瓦龍最後到達察隅縣,所以國內驢友把它叫做丙察察線!
在丙察察路線上,我們會經過獨龍江鄉,位於雲南省怒江州貢山縣西部,雲南西北部與緬甸交界的邊境上,境內最高海拔4963米,最低海拔1000米。
東岸的高黎貢山,屏蔽著通往外間世界的通道,西岸的擔當力卡山是國境線上的天然屏障。
東西兩座大山幾乎完全斷絕了獨龍江與外界的聯繫,因此這里的生態保存得非常完整,是穿越丙察察線上最大看點之一!
獨龍江鄉總面積1994平方公里,總人口4419人,其中獨龍族人口4025人,是全國唯一的獨龍族聚居地!
「紋面女、剽牛祭天、溜索、藤橋」是給予獨龍族的神秘面紗,吸引著全國乃至世界的遊客前往、探尋!
傳言說中,當世界經過洪水災難之後,只剩下兄妹二人,結為夫妻,生了九男九女,住在九條江上,互配為夫妻,其中的老三兄妹夫妻居住在獨龍江,所生子女發展成為今天的獨龍族。
獨龍族只有語言,沒有文字,曾被稱為「俅人」(獨龍江曾被稱為「俅江」)。再加上封閉、與世隔絕的狀態,直至元代才開始有獨龍族先民的文字記載。
1952年,貢山縣長孔志清到達北京,周總理根據獨龍人的特點和意願,定其族名為「獨龍族」。
一直以來獨龍族都已以刀耕火種的粗放農業為主,人們在峽谷中,盡享獨龍江帶來的恩賜。
時至今日,獨龍族仍然保留著非常濃厚的原始公社制的影子,采集和狩獵還占有相當大的比重。
當然了,紋面女才是獨龍族最特殊的人群!
據百度百科介紹,獨龍族紋面的習俗當起源於一種古老的信念,紋面限於婦女,俗稱「畫臉」,《新唐書》稱「文面濮」,《南詔野史》稱「繡臉部落」!
她們在少女十二三歲時就要紋面,有表示成年之意 ,而且出嫁前必須紋面。
據統計,隨著歲月的流逝,1985年紋面婦女有90多人、1988年有80多人、2003年有65人、2010年有37人、2017年有27名,到如今據說只剩11人!
為何要在獨龍族女性臉部紋上圖案?
到目前為止,對於獨龍族紋面女的看法有以下三種意見:
1、第一種說法:
獨龍族人認為,人死後,靈魂要去到祖先居住的地方,只有紋了面的人才能找得到正確的路,不紋面的就會迷失方向,找不到路,靈魂去不到祖先居住的地方。
人死後的靈魂,會變成蝴蝶,所以紋面的圖案,是根據蝴蝶展翅的樣式來繪制的。
2、第二種說法:
紋面的圖案是獨龍族家族區別的象徵,根據不同的圖案,就能知道大家分別從哪一個氏族而來,住在哪個村莊。
3、第三種說法:
獨龍族的女子是為了逃避藏族土司強擄為奴的威脅才紋面的。
獨龍江流域曾長期處於北邊強勢的西藏土司的統治之下,歷史上藏族土司經常南下搶掠獨龍族女子。為求自保,獨龍族女子只能用毀容來抵抗。
也就是說,紋面,是為了躲避危險而採用的一種自我保護。
三種說法都有自己的出發點,和不同的歷史背景,但不管是哪種,都沒有真正揭開獨龍族紋面女的謎題。
紋面是一件極痛苦的事,一般是用一根荊棘刺出圖案,用西南樺制成的染料著色。臉上血管、神經豐富,要紅腫、劇痛3-5天,所紋圖案終生不退。
在獨龍河谷里,男子是不紋面的,而女孩子長到十二三歲就需要紋面。
紋面時,少女先洗臉後直臥躺於地,紋面師用竹簽蘸鍋煙水在少女臉上畫出圖案,以小木棍不斷敲擊一根荊棘上的硬刺,從上至下地依圖案刺戳破臉龐,再用鍋煙或一種深色的草汁,反復揉擦刺紋,讓其滲入皮下。一周左右,紅腫消失,青藍色的紋樣便永留臉上。
1958年曾出現在紀錄片《獨龍族》中的紋面女齊乃,已於2013年10月去世,這意味著獨龍族最後一個掌握紋面技術的老人去世,這項古老技藝永遠失傳了,就像預示著一個時代的結束!
據說,如今在世的紋面女只有11位了,年輕女子也不在沿用這一習俗,隨著時間的流逝,或許以後就只能在圖片上見到她們了。
◆◆◆ ◆◆
餘生很長,何必慌張?
可總害怕餘生很短,
還沒好好看過這個世界,
就草草結束了……
2019年,我們在路上,
跟著川藏老兵去遠方看看!
點擊下方原文閱讀查看詳細行程與費用等,如有問題請咨詢下方客服(微信同號),川藏老兵為您定制更多出行線路。
(註:部分圖文來源網路,如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