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這和目光短淺無關。。。
說實話,出國留學的意義早已經沒那麼大了。現在早已經不是出國留學就能鍍層金的時代了。出國幾年,從時間到金錢都是一筆大投資,分析一下投資回報率,看看得到了什麼又失去了什麼,你就會發現它值不值得。
-
首先,金錢。
坦白講,大多數人出國還是為了有個更好的學歷,以後幫自己找個工作,起碼想要把幾十上百萬的學費賺回來的。
但是留學生們,你真的能賺回學費嗎?
前幾天我和室友討論,說我們多久能賺回學費呀?室友說,畢業回國工作的話可能一個月一萬薪水,似乎幾年(不吃不喝)就賺回來了。
討論著討論著我們就發現,這個討論里有一個bug,就是沒有考慮機會成本——如果她不去留學,每個月也會拿薪水,那可能工作個兩三年也可以拿到一萬塊呀。假設留學歸來月薪一萬,沒去留學月薪八千—-留完學每個月多賺兩千,這樣的話我們多少年能賺回幾十上百萬?
更何況,在就業市場上,薪酬分配時從來不管你是留學生與非留學生,體制內基礎薪水的差距只看你是研究生還是本科生,體制外靈活一點的企業,只看你能給公司創造多大價值。
留學生們,未必能創造更多價值。
-
其次,能力。
學生時代學的東西和以後做的事情是有一定區別,很多人開玩笑說你數理化學的再好也只能去買買菜算算帳。在我看來工作更能培養技能和能力。
在國內讀研,或者直接去工作,通過朋友、老師、實習和工作的同事,你能迅速搭建起工作圈子所需的人脈,無論是發展業務,還是做到職場的新高度,人脈幫助遠超你的想像。
加上最近兩年經濟寒冬,找實習和找工作難上加難,公司都願意挑有經驗的成手,或者知根知底的靠譜員工。如果你是HR或管理層,選郵箱里發過來如雪花般海投的郵件候選人,還是朋友推薦過來了解又靠譜的人?
就算是大廠招人更公平一些,但你能認識個在工作的學長學姐,也能在求職時候多個內推,多個面試/筆試機會,即使提前批失敗了也可以吸取經驗從頭再來,在競爭激烈的大廠pk中提升不少成功幾率。
有時候只是一個機會,就能改變人生軌跡。如果你選擇出國留學,和本科同學分道揚鑣,也少有機會兼職做實習,你很可能要與很多這樣寶貴的機會擦肩而過了。
人當下的分分秒秒,都塑造著未來的生活。
-
所以,最後一點,我想談談時間分配,以及,留學對我的意義。
首先,如果你選擇了出國留學,那就意味著你要適應另一種語言的學習和生活,以及與國內截然不同的教育體制。
你有鋪天蓋地的reading要讀,從早到晚的小組作業要做,寫論文、做實驗、編程……學習之外的時間里,要自己做飯自己刷碗。如果終於有了假期,比如小長假的復活節和聖誕節,可以去旅旅遊(也許有同學還會做做代購?)。
以上大概是大多數留學生的時間分配了。
不談旅遊放鬆等閒暇時光,只談工作日必須經歷的事情——留學時做飯是最麻煩的事情。
國外食物比較單一,沒中餐那麼豐富。很多學生都願意自己做飯。加上人力成本高,外賣送過來也慢,拿歐洲為例,很多家店都是15歐~30歐起送(人民幣120元~240元),配上幾歐的配送費,時間久的也許兩小時都送不到,學生黨們很容易耽誤上課。所以很少有人在國外還能一日三餐都在外解決或等著外賣送到,即使有錢有閒伯克利音樂學院的歐陽娜娜,自己留學的時候,也在錄vlog的時候煮面吃呢。
大家都開玩笑說,留學簡直是上了個新東方烹飪學校,回來之後個個都變成了神廚。這些留學生們,二十歲最好的年華大把大把的時間在買菜、洗菜、洗碗刷碗中度過,最終無可奈何地變成一代「神廚」。
此刻他們的同齡人們在做什麼呢?也許在國內發展迅猛的形勢與極速前進的壓力下不斷學習,快速成長;也許在和同輩前輩培養著良好而長久的人脈關係;也許在全民創業的思潮里又有了幾個新想法。
這種差距雖然只會維持兩三年,但卻因在剛剛畢業、走向工作、初入職場這個關鍵節點,悄然布局不同的人生走向。
很多人都說,出國留學有很大的意義,但這些意義,如果不出國,就一定得不到嗎?
(1) 如果是為了出去旅遊:
自己環遊世界也不需要給學校幾十萬的學費。不值得。
(2) 如果是為了在國外生活一段時間:
你可以在國內讀書,申請交換項目或者訪問學者等等。如果你的能力可以申請到一所世界名校,那麼拿到交換名額一定不是難事。喜歡到處走去經歷不同生活的你,也可以找一家外企,或做國際業務的公司工作,外派或全世界出差,都是一邊體驗異國生活,一邊賺錢養家的美差。
(3) 如果是為了接觸不同的文化:
其實留學也不是一個解決方法。多少留學生到了國外,尤其英美澳這種國人紮堆的國家,班里大多數人依舊是中國人。平時做小組作業,出去玩樂,也是和中國人在一起。英語水平都很難提高,別提接觸並理解不同的文化了。
如果你本身是一個思維開放的人,互聯網時代、全球化社會,你的身體在哪里並不能限制你的思想在哪里。即使沒有出國留學,也不見得比留學生接納的多元文化少。
出國留學當然不是一無是處,只是並不適合所有人。
也許有的同學家境優渥到百萬學費無所謂,家里有著產業等繼承,不用自己搭人脈父母那邊就已經很給力,甚至也不指望靠自己找工作來賺回學費。如果是這樣的家庭,出國留學就是個長期旅遊,不需要算計精確回報。
但對於普通家庭來說,如果畢業想回國內發展,出國留學未必是最優選擇。你要自己衡量好你的投資與回報,考慮進機會成本,做一個適合自己的選擇,並且自己為自己的決定負責。
如果決定了留學,就要把留學的意義最大化。
要麼珍惜國外的人脈與機會,多實習、多實踐、多工作,無論是回國還是留在國外,都能用實力為留學時光加持,把一紙文憑變成屬於自己的獨一無二不可替代的能力;
要麼珍惜教育更發達的國家世界名校的資源,學在國內學不到的東西,做國內接觸不到的實驗,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為人類科研事業增添小小的一個點;
要麼珍惜他國的文化社會環境,摒棄過去的思維模式,以一顆開放的心,全身心地投入差異文化中,讓自己在文化衝擊與文化交融中成長為一個更加完整和包容的人。
好好練習外語,小語種國家留學就多逛街和店家聊聊天;英語國家也不要局限於中國同學,多和天南地北的同學交朋友,哪怕班級中國人比例高,也可以多和教授、學校的職業辦公室、心理咨詢中心的老師預約溝通。
我之前有做了飛行員的同學,在美國培訓的時候由於培訓班也是面向國內的,所以從老師到同學基本還是說中文,他就每周末去教堂做禮拜,和牧師聊天。
無論什麼樣的留學環境,都試著用開放的眼光去發掘這種生活的意義,才不辜負了自己。
在這個時代,隨著國內快速發展,留學生數量激增,留學這件事本身可能不再有那麼強的意義。唯一有意義的是,你選擇了一種最適合自己的生活,並全心全意投入其中,對它負責。
-
熱愛生活的人,無論在哪里,都不會有錯。
其實作為一個留學申請機構,可能一般情況下我要做的事情是在這個答案下呼喊著「大家都留學吧留學好有意義呀,然後快來找我們給你做申請吧」,但作為過來人的我,希望大家真心想清楚,你到底要不要去留學?你是為了什麼去留學?留學對你來說真的值得嗎?
我有個很好的朋友,在工作中已經算是非常優秀的人了,美中不足他本科學歷不好。他總跟我說起自己的不自信,包括工作,生活,戀愛等,所以現在工作了兩年了想出國去看看。但囿於本科太差績點也一般,可能申請不到好學校,然後自己也負擔不起太高的學費,想去香港或者英國讀個一年制研究生給自己鍍鍍金。我們就這件事聊了很久他依然沒有下定決定,只是日常開始學雅思。
我想起他問我說,基於你現在的生活狀態,你留學回來感覺值得嗎(我工作沒他好薪水沒他高)。
我也不知道怎麼說值不值得,可能我當初拿這筆學費去買房現在我會有更高的回報?
可能你留學完發現,你的生活你不會有任何改變,就算不留學也能做現在的工作,或者過現在的人生。
但留學對我的影響就是,心態會完全不一樣,這段經歷讓我更平和和無所畏懼。
首先,我要告訴你,出不出國留學跟目光短淺沒有什麼關係。
現在很多人選擇出國留學。坦白地說,如果有一定的條件,到國外去學習不失為一個開闊眼界,增長見識的難得的好機會。國外和國內無論是生活環境還是人的價值觀都有很大的差異,在一個新的環境中生活可以體驗全新的風土人情,領略不通風民俗文化,可以開拓個人眼界。
在國內遍地文憑的大環境下,出國留學,回國後更容易找到工作。尤其是在私企或者外企中,海歸的競爭力遠高於國內研究生。
但是,出國留學需要家庭有一定的經濟能力做支撐,而且出國留學危險、誘惑大。遠離親人和熟悉的環境,有時候會造成孩子人格缺陷。
總之,出國留學是有利有弊的,不但要看到以後的發展,更要權衡出國所要面臨的問題。出國留學就是目光遠大,不出國留學就是目光短淺,這種想法是不對的。
雖然我做留學這行的,但我想說,這個跟眼光沒關係,跟家庭情況關係比較大。雖然上至包括大公主在內的紅三代,下到娛樂圈的星二代,商界大佬們的富二代富三代,都在國外留學,但這主要跟他們的家庭,以及對孩子的培養定位有關係,並不是你不送娃留學你就沒眼光。教育產業化的今天,對大部分普通家庭來說,讀書這其實是教育投資,你在國內讀大學,四年學費幾萬塊,不論是貸款上學還是自己掏錢,畢業出來找份好工作,一年就把學費賺回來了。留學就不同了,學費生活費,一年幾十萬,幾年下來上百萬。畢業後除非特別優秀的,拿到當地大企業的offer,普通學生要麼回國,要麼就在國外幹房產中介騙老鄉了。回國後家庭也沒什麼人脈,肯定沒有那種年薪百萬迎娶白富美的好事等著你,語言好的去個外企,語言不行的還不如國內985.211好找工作,學費都賺不回來。
我們首先來明確一個問題,就是我們出國留學的目的是什麼?
以上應該是很多留學生的日常吧。
其實很多人出國的目的都是多種多樣,有的是因為中高考不理想,有的是因為跟著父母移民國外,有的是因為渴望更多元化的教育體驗,有的是為了學習更前沿的知識,當然也有的是純粹為了逃離現在的環境,或是想今後生活在國外。
所以,目光是否短淺,無法單單靠出國或者不出國來判斷。
1.出國留學的人也有很多目光短淺
美國算是世界上中國留學人員最多的國家,約有40%的留學人員都在美國,美國的留學生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出國留學人員質量。
然後,讓我們把目光放到美國留學生最集中的加州和紐約地區。你會發現事實上,留學生即便前面加了「留學」兩個字,但不代表他們就不是學生了,或者比別的學生的思想境界強在哪里。
根據數據統計和我們的親身經歷,約有15%的留學生選擇留在國外工作生活,而有85%的留學生都選擇了畢業就回國。
而大多數留學生,在求學期間其實更像一個過客,而不是真正想留下來的主人翁。當你去研究他們的目的時,你會發現,他們也許就只是想取得一個文憑、拿個好成績,將來回國了好找工作。
至於其他目的,除非是堅定的想留下來的人,他們這類人會瘋狂的給自己充電。否則大多數人想的都是我今天吃什麼,我明天去哪里玩,我周末去哪里玩,我下周還有個due要趕,好煩。
到了假期,就是另一種畫風。比如早就計劃好了,去個阿拉斯加、拉斯維加斯、黃石、邁阿密,反正哪兒好玩,哪兒遠去哪兒。
你要說他們不思進取,他們也不是,他們的成績都還挺好的,上課也挺認真的,但就是感覺他們的生活被困在了天平的兩端,天平的兩端除了上課就是吃喝玩樂。
所以,你也可以說他們是不思進取,因為他們似乎除了成績,其他方面沒有任何提高。
2.不出國的人也不能說不思進取
我們既然理清楚了出國的目的,我們再想想我們為什麼不出國。
不可否認出國可以學習到很多獨特的東西,不一樣的文化、不一樣的教育模式、不一樣的知識,還有認識不一樣的人。但是,並沒有人限制不出國的人,你不可以去接受國外的教育模式和知識。
學習是不分國界的,國外有的書,國內也有;國外老師講的內容,國內有的老師也在講;國外使用的案例,國內也可以看到。
唯一的區別就在於,你是否願意或者說想要去學習。因為你要學習,就意味著你必須像留學生一樣,把語言這門功課啃下來。
還有,很多網站也可以接觸到國外的學習資源,比如最著名的edx平台就是一個由哈佛和MIT共同出資建立的非盈利網路學習平台,聯合是世界各地的高校,如果願意花點錢,甚至可以拿到各種名校,諸如MIT、哈佛、清華、北大等的畢業證書。
所以,不出國就不思進取這種說法其實對渴望學習、渴望成長,並且一直踐行終身學習的人來說,是沒有意義的假設。因為無論如何,他們創造條件也要學,對他們來說,不存在不出國就無法學習、無法進步這個假設。
只有想不想做的區別而已。
3.心態並不是由事實來決定的
在認知心理學中提到過,一個人的想法或情緒是無法由具體的某件事情來決定。換句話說,當我們把出國留學看做一個事件,目光短淺、不思進取看成我們對自己的評價或想法時,我們其實錯誤的將兩者做了一個聯繫。
事實上,兩者並沒有必然的聯繫,正如上文中提到的,出國留學的人也有很多目光短淺的人,不出國留學的人也同樣有功成名就的。
真正能影響我們對事物評價的,其實是我們自身的看法。也就是所謂的心態並不是由事實來決定的。
舉個例子,有的人認為出門坐公交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因為可以省錢;而有的人認為,出門坐公交是一件很難以理解的事,因為公交又麻煩、又慢、又擠。
我們可以看到,坐公交是一個事實,喜歡坐公交或不喜歡坐公交都是我們對某件事的評價和情緒的結果,而可以省錢和覺得公交麻煩、慢、擠是對事件的某種看法。
所以,可以看到,我們對某件事的看法不一樣,對這件事所產生的評價和情緒結果也截然不同。
因此,很多人會認為某一件事會直接影響我們的行為和評價,所以,人常常會陷入一個死胡同,認為所有事情都是由外在因素決定的,我無力做出任何改變,從而真的不做改變。他們會將我「我希望」、「我想要」等絕對化為「應該」、「必須」、「不得不」,然而事實上,人可以選擇的。
你沒有「必須」、「應該」出國留學,也沒有「不得不」留在國內;你也沒有我一旦留在國內,不選擇出國,我「一定」是一個目光短淺的人。
我們應該告訴我們自己,我們是可以選擇的,我可以選擇出國,也可以選擇留在國內。我「希望」我可以出國,那我就會盡力去做,我更「希望」我能待在國內,那就接受這樣的自己,以在國內的方式提升自己。
這樣,才是一個良好的心態,關鍵就是要跳出我無力改變這種心態。
作者赴美6年,畢業後於海外創立Beyond Joy Education教育公司,專注教育領域5年,專業的教育者,專注的心理、教育領域洞見者,喜歡的點個關注哦!
這個問題本身就有問題,出國和不出國只是學業規劃途徑不同,各有優缺點,沒有哪個好那個不好的說法!這種問題要說起來,一點篇幅是不夠的,我就不展開說了!只需要清楚,孩子本身具不具備出國留學的個人管理能力,包括生活能力、學習能力、時間管理能力、情緒管理能力、壓力管理能力等等,如果有並足夠,出國留學就沒問題,如果沒有或者弱,那麼建議還是在家長夠得到的地方讀書。
>不出國留學就是目光短淺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