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自孔子周遊列國開啟遊學之風氣,遊學成為了貫穿古今的重要學習方式。正所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隨著人們收入水平的逐年提高和教育理念的不斷改變,國內外遊學熱正當時,甚至在一些家長和孩子的眼中成為了「標配」。
項調查顯示,74.9%的受訪家長為孩子購買過假期遊學項目,然而,75.0%的受訪家長感覺孩子假期遊學的收獲通常都低於家長預期。只「遊」不「學」、「遊」多「學」少被指為遊學項目存在的主要問題。
很多商家把普通旅遊產品貼上「遊學」標籤,成為了有「遊」無「學」的高價遊學產品。要麼在名校里走一圈留個影,要麼走馬觀花參觀一些旅遊景點,要麼在朋友圈曬吃曬黑炫耀顯擺,遊學體驗性較差,重在了「遊」,「學」便無從談起。
「遊」而不「學」,「遊」多「學」少成了很多遊學產品的通病。遊學不應該是走馬觀花的「遊」,而更應該注重深度的「學」。學生學不紮實,玩不舒心,大大偏離了遊學的初衷。
家長想讓孩子接觸更多外面的世界,期望給孩子帶來更多的改變和成長,但也得明白通過遊學「鍍金」到底能給孩子帶來多大的改變,是否是出於攀比或從眾心理。在遊學機構選擇上要認真審視清楚項目的整體設計,在對孩子的投入上使自己多一些理性,少一些盲從。正如最早海外「遊學」的嚴復所說:「大抵少年能以旅遊觀覽山水名勝為樂,乃極佳事。因此中不但怡神遣日,且能增進許多閱歷學問,激發多少志氣,更無論太史公文得江山之助者矣。」
遊學產品本身具有教育產品的屬性。遊學機構應該科學、專業、深度的設計遊學課程,配備專業人員以及各種保障措施,讓學生在遊學中邊遊邊學,開闊視野、增長見識、學習自立、體驗生活。家長應該理性看待,讓孩子遊有所感、學有所得。
製作團隊
編審丨周宏彩
校對丨白超旭 李穎
編輯丨張儀
>熱點 | 暑期遊學成「標配」:別讓遊學「遊」而不「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