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冰川思享號特約撰稿 | 白晶晶
暑期遊學儼然成了中國城市中產家庭新剛需。「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已經演變為今天的「遊萬座城,花萬千錢」。
「哈佛,中國孩子摩肩接踵;劍橋,中國孩子成群結隊;牛津,中國孩子魚貫而入;雪梨大劇院,滿眼望去台階上幾乎也都是中國孩子……」
▲暑假前往英國劍橋大學的遊學隊伍(圖/視覺中國)
富起來的中產家庭,將暑期遊學作為教育升級的新標配,成為繼學區房、輔導班之外,中產家庭心甘情願為之埋單的重頭開支。
對於就讀於國際化雙語學校的家庭而言,暑期就是用來讓孩子環遊世界的,今年美國、明年英國、後年加拿大,遊學的觸角,伸向世界上每一個教育發達國家。
一線城市中產家庭捨得為暑期遊學砸錢,二三線城市也不甘人後、奮起直追。根據攜程遊學平台發布「2019暑期遊學消費排行榜」,從全國15個遊學主要出發城市來看,廣州遊學人均花費11963元,居全國最高。其次是北京10380元和上海9830元。南京人均5375元,排名第9。
這種平均算法,似乎讓暑期遊學帳單看起來沒那麼驚人。
實際上,根據攜程數據,暑期遊學,國內普遍在三四千元。海外遊學,瑞士最貴,達51476元。其次為紐西蘭、加拿大等,均超3萬元。一旦選擇暑期海外遊學,花費都至少要5萬元起。
然而,花費不菲的暑期遊學,是真能讓孩子「開眼看世界」,在吞吐外埠菁華時,被名校氛圍感染,受到知識的洗禮,還只是市場利用焦慮,割中產家庭韭菜的又一刀?
01
低齡遊學,遊而不學
在古代,農民階層一生都被捆綁在土地上,面朝黃土背朝天,看天吃飯。他們的子弟不可能「遊學」。只有文人雅士,有錢有閒,才能來一場說走就走的遊學。
著名教育家孔仲尼老先生,可謂中國遊學風氣的開山鼻祖、遊學派的巔峰人物。
仲尼少時遊學,刷了履歷,漲了見識,把「郯子、萇弘、師襄、老聃」一眾名師一網打盡;中年遊學,杏壇講學,帶了隊伍,揚名立萬,順便給後世學子,留下家喻戶曉的若干考試必背篇目。
▲孔子周遊列國(圖/網路)
古人遊學,都要自帶「羸縢履蹻,負書擔橐」。周遊列國的前提是已經成年,能為自己負責了。
現在的遊學低齡化傾向,卻是父母埋單,讓一幫遑論建立三觀,就算生活自理都成問題的熊孩子,滿世界「搗亂」。這也是暑期遊學陷入「遊而不學」的主要原因。
根據攜程《2017-2018年度中國遊學旅行報告》數據顯示,2017-2018年用戶初次體驗海外遊學平均年齡為12.1歲,比2015-2016年下降了0.8歲。《2018中國國際遊學行業發展報告》數據則顯示,海外遊學孩子以初中生最多,占比38.2%,小學生則已占12.7%。
對於中小學生而言,與其說是暑期遊學,還不如說是暑期旅遊。
根據《了望》新聞周刊報導,何女士花了3萬多元為孩子報了一家機構的美國遊學項目,結果「跟當初宣傳的差距很大。正趕上美國學校的假期,培訓機構租了一個中學的會議室,又請了幾個當地的孩子陪讀,感覺就像’演員’演戲。最期待的哈佛、耶魯大學之行,只是到學校參觀了一圈。」
十幾歲的孩子,如果缺乏正確引導,跟團「遊學」的狀態就是「基本上上車睡覺、下車撒尿,回家什麼都不記得。」
除了走馬觀花、遊而不學,低齡化遊學還陷入年齡越小、花得越多的怪圈。
同樣是遊玩美國東西海岸20日的線路,普通旅行團只需要三萬元左右,而遊學夏令營則需費四萬多元,里面的差價成了中介機構吃掉的利潤大頭,也是中產家庭花的冤枉錢。
不少中介機構主打的,所謂住在寄宿家庭、感受本土文化,只不過是在老外家里住一晚。這種遊學團,吃住條件都很簡陋,有的甚至讓孩子晚間在大巴車上過夜,整個旅行團也幾乎全是中國孩子,就算找幾個外教或者到國外中學插班聽一兩次課,意義也不大。
▲中介機構貼出的海報(圖/視覺中國)
還有許多面向社會公眾免費開放的科研機構、實驗室的資源,成了遊學中介機構口中的獨家資源,這種蜻蜓點水式的參觀,也是割中產家庭韭菜的大忽悠。
目前,市場上的海外遊學產品,內容上大致可分為四類:一是到國外知名高校的遊覽和交流;二是插班式純學習類遊學;三是半研學半旅遊的體驗式遊學;四是夏令營和冬令營式特色遊學。
根據教育部等11部門印發的《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中小學生研學旅行是由教育部門和學校有計劃地組織安排,通過集體旅行、集中食宿方式開展的研究性學習和旅行體驗相結合的校外教育活動。
對於小學、初中學生而言,心智尚不成熟,自理能力也相對較差,如果希望他們能從遊學中學有所得,教育部門和學校必須起到應有的引導作用。
換句話說,對低齡孩子來說,與其砸大錢去跟風遊學,還不如真正用心感知身邊花花草草來得有意義。我曾看過一位家長,記錄與孩子一同出遊的經歷,哪怕去家門口的小公園,都鼓勵小朋友用畫畫、文字的手帳記錄所知所感,讓孩子從點滴中感知世界。效果比盲目攀比跟風,比誰報的暑期遊學團時間長、價格貴、打卡的世界名校多,高明不知到哪里去了。
02
夏校,國內外哪個真香?
如果說,低齡遊學,遊而不學的鍋,還能讓一門心思賺錢的中介機構背一會兒的話。對於16-18歲這個年齡段的學生來說,暑期遊學能否學有所成,關鍵還在家庭和學生本身。
不論是那些早就決定申請國際學校的私立學校學生,還是那些猶豫不決,不知道是走高考華山一條路,還是出國試一試的「騎牆派」,暑期遊學都應被視為關鍵選擇。
從提供暑期遊學產品的中介推薦榜單上來看,美國是中國學生的首選留學目的地。
▲史丹佛大學(圖/圖蟲創意)
美國的遊學產品主打「名校+名城」,名校如西部有史丹佛市的史丹佛大學、聖迭戈市的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等,東部有波士頓的哈佛大學、麻省理工、波士頓大學,紐黑文的耶魯大學等;名城如紐約的華爾街、自由女神、第五大道,華盛頓的白宮、國會山莊、各類博物院等。
國外的暑期遊學,又稱夏校制度,也就是Summer School,早已有之。是指美國及歐洲頂級大學在夏天提供的短期課程,以前只對高中生開放,現在有很多課程向本科生、研究生和成年人開放。大致分為兩類:
其一,學分課程: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科興趣或專業意向選修大學學分課程,適合學術能力強且專業意向強的學生。
其二,主題夏令營:適合對於某一學科領域、演講辯論或藝術有特殊熱情的學生,通常不提供學分,而且時間較短,一般為兩周左右。
與國內高校招生習慣於一考定終身不同,國外大學多以申請制為主。從刷簡歷的角度來看,暑期遊學也就是國外的夏校制度,更顯得意義非凡。
國外頂尖名校的夏校課程,一般也由學校的授課教師或是相關領域的教授來講授,這是學生接觸學術界一流大咖的好機會。如果在夏校上課期間,能通過提升個人軟實力,得到知名教授的肯定,進而拿到學界大牛的推薦信,也相當於一只腳踏進了名校。
圖/圖蟲創意
除了接觸國際頂級名校的一流名師,進入名校的夏校,也能結識一批同樣優秀的學子。例如成功申請到哈佛、MIT等國際頂尖高校夏校的學生,基本配置都是:雅思7+(托福110分);SAT1500的人;已經修了幾門AP;有多年的社會活動經歷;體育成績良好;至少有一種發自內心的愛好。
如果單看國際名校夏校招生標準,看上去還似乎語焉不詳的話,那麼參照清華大學2019年暑期學校招生簡章,我們就會明白名校的夏校有多難進了——清華大學暑期學校是針對全國優秀高中生開設的暑期項目,報名資格中要求,對象是即將升入高三的學生,學業綜合排名位於年級同類學生前3%。具有學術理想和潛質,在某方面有突出才華並取得一定成果。如參加省級以上各類學科競賽並獲得獎勵等等。
當然,有利益的地方,就有攫取者。申請名校的夏校,難度很大,有些高校不僅需要雅思托福成績,還要考察學校背景和個人簡歷。自然,由此衍生出不少外國「野雞大學」,設置價格高昂的遊學項目,讓某些不明就里的中國家庭為「克萊登大學」埋單。
總而言之,暑期遊學千般好,家長砸錢少不了。如果真能讓孩子開闊國際視野,拓展人生的維度還好,怕就怕錢沒少花,卻陷入砸錢刷簡歷甚至是花錢當冤大頭、高價只是旅個遊的尷尬。
>中產家庭暑期遊學,如何避免又被割一次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