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家堡與詒安堡,兩座閩南古堡之間不為人知的聯繫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田螺坑土樓、雲水謠古鎮和火山島假日期間往往人頭湧湧,然而,漳州的其他地區仍可讓不喜人多的旅行者找到自由空間。

漳州古城的滄桑之美,河坑土樓群的空曠寂寞,還有藏於古村落的天一總局和舊時大厝,無不值得細細探訪,也無人擠人之虞。

其中,最讓我驚喜的是詒安堡。這座保存完好的民間防禦城堡,是漳州「五里三城」中保存最好的一座。

所謂五里三城,指的是漳州市漳浦縣湖西鎮一帶的三大古城堡建築群,三者距離不過五里,因此有「五里三城」之說。除了清康熙年間興建的詒安堡,還有建於明朝萬歷年間的趙家堡,和清代福建水師提督興建的藍廷珍府第。

漳浦縣依山傍海,古代為了防禦海盜山賊,人們習慣築城聚居。在漳浦縣二百多公里的海岸線上,曾有五十多座古堡,如今多已荒廢。

三百多年歷史,化作一片寧靜

湖西鎮是盆地走勢,詒安堡恰在盆地中央,被群山環繞。堡前有池塘,隔塘望去,對面的古堡有城門與城牆,雖然不高,但城池要素完備。

趙家堡與詒安堡,兩座閩南古堡之間不為人知的聯繫 旅遊 第1張

詒安堡 本文圖均為 葉克飛 攝

這片池塘昔年是護城河,介於南門與西門之間。只是歲月滄桑,部分河道被填埋蓋房,河也變成了池塘。如今池塘所對,正是上刻「詒安」二字的南門,也就是正門。

詒安堡有四座城門,除南面的詒安門之外,還有東面的迎曦門、西面的毓秀門和北面的春慶門。當地有不開北門的風俗,因此北門封閉。

從南門進入城堡,眼前是一片開闊廣場,矗立著五對旗桿石。古代若有人在科舉考試中獲得功名,就可在宗祠、祖屋或村前豎旗桿石,以示光宗耀祖之意。詒安堡的旗桿石不算多,但也不少,夠得上「人傑地靈」的級別。廣場背後就是一排排民宅,都是典型的燕尾脊閩南古厝。城樓旁有石階,可以走上城牆。城牆上有馬道,從城樓兩側出發,均可繞城半周。

趙家堡與詒安堡,兩座閩南古堡之間不為人知的聯繫 旅遊 第2張

展開全文

野草叢生的詒安堡城牆馬道

整道城牆都以巨大條石砌成,兩米多高的女牆是防禦關鍵。所謂女牆,即仿照女子「睥睨」之態,在城牆上築起的牆垛。詒安堡全長1200多米的城牆,開有365個垛口,還有幾處炮眼。之所以要建365個,為的是取一年一年周而復始,綿延久遠之意。最有意思的當屬一處處緊附內城城牆的懸空階梯,每處都是25級。

若由空中航拍,詒安堡並非方形,也非圓形,而是鎖型,且東南西三面城門的城樓宛若戰船的船頭,遙指大海。之所以有此奇形,是因為要契合捐資者黃性震的功績。而「詒安」二字,即「言台之安」,正說明黃性震的功績所在。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黃性震捐出歷年俸銀積蓄,修建詒安堡。黃性震本就是漳浦縣湖西鄉城內村人,建堡之舉自是反哺家鄉。

這一年,黃性震剛滿五十歲,正是知天命之年。就在幾年前的1683年,清廷收復台灣,黃性震以「平台策士」之功備受嘉獎。康熙皇帝一日之內召見他三次,並賜蟒袍與宮緞,連續加官進爵。

1678年,黃性震謁見時任福建總督姚啟聖,獻上平台十策,有攻心為上、招撫為主、廓清閩海、復界屯墾和善後安民等主張,姚啟聖欣納其策。在收復台灣過程中,黃性震主持「修來館」招撫投誠者,接收數萬軍民,收復台灣後又獻「平海善後八款」穩定局勢。

1687年,正是他因病回鄉休養之時。為了讓族人有聚居禦盜之所,他興建詒安堡,並於期間南下廣東、西進四川,尋找因兵災匪害流落各地的族人,助他們回詒安堡安居。這座巍峨城堡,前後僅用十五個月便告完工。1700年,他又奉旨治理北京無定河,不到四個月就消弭百年水害,無定河也因此易名為永定河,沿用至今。他也因治河之功,升為一品太常寺卿。

走在城牆的馬道上,茂密的野草與石板路、城垛一道營造出悠遠古樸的意味。這里其實已是古城的制高點,望向老城,一排排閩南民宅整齊劃一。當年黃性震建堡之時,理念已極超前,每排民房間有八米寬的石砌街道可供通行,儼然現代城市格局。

趙家堡與詒安堡,兩座閩南古堡之間不為人知的聯繫 旅遊 第3張

詒安堡民宅

這些燕尾脊的閩南民宅,屋脊處多有瓷雕裝飾,五顏六色,在素淡的灰瓦之上極是炫目。民宅所簇擁的,正是黃氏宗祠。當年黃性震定下族規,族長與各房話事人統一管理堡中宗祠、家廟和學堂的維護,並設立學田與祭田提供管理費用,就此生生不息。

宗祠內有大量碑刻和楹聯,都與黃性震有關。比如立柱上鐫刻的那副「平台陳十策誠善也,得君日三覲其榮乎」的對聯,便記錄黃性震獻上平台十策,並被康熙一日內三次召見的榮寵。

堡東的學堂至今仍存,當年便已是數十間小堂屋的規模,可供族人讀書和居住。堡中的建武廟、平王廟和先生公廟,無不見證著詒安堡的世代信仰。

南宋風流雨打風吹去,趙家堡卻是皇族後裔的避風港

相比詒安堡,五里三城中名氣最大的趙家堡其實顏值和保存度都略遜,但名氣更大,只因它是皇族村。

南宋末年,閩沖郡王趙若和(趙匡胤之弟趙匡美的第十世孫)輾轉流亡,在此建樓避難。如今所見的趙家堡,是趙若和的第十世孫趙范於萬歷年間在原聚居之地的基礎上所擴建。他曾任浙東按察司兵備道副使,致仕後反哺家鄉。二十年後,也就是在萬歷年間,趙范之子趙義專門考察開封和杭州這宋代兩京的建築布局,並模仿擴建趙家堡的外城。1639年後,趙家堡基本定型,再無大更改,專家稱「其布局立意,處處乃沿汴京之舊」。

當年北宋汴京分外城、內城和大內三重,占地173畝的趙家堡同樣有外城、內城和完璧樓三重。

相比詒安堡的石砌城牆,早一百年修建的趙家堡顯得「灰頭土臉」,它的外城雖然也是條石所砌,但更為古樸。這當然與建城所用的三合土有關,直至今日,三合土仍與條石緊緊彌合,這種用糯米、紅糖和沙土攪拌,經過半月發酵後夯築而成的牆體硬度極佳,且經久無損。

趙家堡與詒安堡,兩座閩南古堡之間不為人知的聯繫 旅遊 第4張

趙家堡一角

外城有四座城門,東門上刻有「東方鉅障」四字,西門刻有「丹鼎鐘祥」四字,北門刻「碩高居勝」四字。唯一例外是南門。相比其他三門,南門顯得矮小,而且已然荒廢,從堡中前往南門,道路遠比堡內其他道路狹窄難行。

與一般古城坐北朝南的格局不同,趙范將趙家堡的正門開在了北邊。因此南門靠山,出城便無路可走,城門矮小,連甕城也極小。甕城的外門不但不及一人高,還被石頭封死。

之所以如此淡化南門,顯然與趙氏一族的內心隱痛有關。兩宋之亡,正是一個一路向南的過程。靖康之變後,北宋滅亡,趙構渡江南下建立南宋,南宋末年,皇室又一路南逃,在崖山海戰中畫上句點。十餘萬軍民與小皇帝一起蹈水身亡,上演一曲悲歌。「不再向南」,或是趙家堡人的心聲。

城中有五座並排府第,稱為「官廳」,居中是當年趙范居所。府第前是石板廣場和內外魚池。池中那座石橋稱「汴派橋」,據說是根據《清明上河圖》仿制。橋上那座六角涼亭,此刻被遊客圍坐,閒聊宋朝舊事。

趙家堡與詒安堡,兩座閩南古堡之間不為人知的聯繫 旅遊 第5張

趙家堡汴派橋

只是這有樣學樣,把民間傳言也學了去。據說當年汴京有兩個大湖,湖水一清一濁,民間稱為楊潘湖,清的代表忠肝義膽楊家將,濁的則代表奸臣潘仁美。趙家堡也有楊潘湖,同樣清濁有別。

其實,汴京湖水之所以分清濁,無非是兩岸人家有多寡之分,生活排水也有區別。再說楊家將的故事純屬演義,了解歷史的人都知道,楊家將沒那麼厲害,楊門女將更是純虛構,潘仁美的原型潘美反而是如假包換的歷史名將。

內城的院落之中是高聳的完璧樓,也是古堡的制高點。之所以有此名,自是取「完璧歸趙」之意。這個正方形三層四合式院落,呈回字形,樓前對開的二層小樓,背面就是內城牆。天井藏有一條密道,直通堡外。相傳萬歷年間,倭寇曾圍攻趙家堡數月,族人正是從這條暗道潛出堡外,運進武器和糧食,得以堅守。

趙家堡與詒安堡,兩座閩南古堡之間不為人知的聯繫 旅遊 第6張

趙家堡完璧樓外觀

完璧樓乃至內城,也可算是閩南地區方形土樓早期樣式的「模板」。此後的方形土樓,基本都沿襲了它的結構。它的厚實三合土牆、帶有防火設置的厚木板門,還有射箭孔與了望台,都是軍事作用的體現。只是,那時的趙氏一族,擔心的已不是元軍的追殺,而是閩南的山匪與倭寇。

詒安堡與趙家堡的隱秘聯繫

同為「五里三城」的一分子,詒安堡和趙家堡的聯繫,並非只是後者仿前者格局那樣簡單,而是從南宋傾覆時便已開始。

據漳浦《黃氏族譜》記載,黃性震的先祖可以追溯至南宋末年官員黃材。崖山海戰後,黃材與閩沖郡王趙若和等乘船北上,途中不幸遭遇颶風,漂流多日後在漳浦湖西海岸登陸,從此隱居湖西。

為躲避援軍追殺,趙若和改跟黃材姓黃,對外宣稱是黃材的第三個兒子。直至萬歷年間,這趙氏遺孤與黃氏一族的關係才告公開,成為朝野皆知的感人故事。

如今的趙家堡,仍居住著趙氏子孫七百多人,喧囂的氛圍,讓趙家堡看起來有更多人氣。詒安堡的居住者少得多,目前僅有百餘人,大多是長者。不過,對於兩座屹立至今的古堡來說,舊時隱秘也不過是今日遊人談資,無論趙氏還是黃氏,他們的子孫早已在全球開枝散葉。漳浦湖西鎮是他們的故鄉,也是起點。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